2017学年第2学期初中七年级阅读理解能力强化训练
(阅读采用“快速圈点勾画法”)05.28
一、现代文阅读(19分)
啃书古保祥
①小时候,家里穷,旧书却堆满山,母亲总是收拾得井井有条的。那时候家里粮食少,我饿了,便趁母亲不备,悄悄地溜进书室里。
②母亲中间过来几趟,想是认为我做了一件蠢事,我急忙恢复原来的旧模样,捧着旧书,信誓旦旦的读。
③母亲在菜地里收拾来年的希望,我则在一字一句的间隙,咬书的边沿。书,尤其是旧书,有一种吸引人的芳香,像是锅里的菜,来不及扔下葱姜蒜,早已经香透千里了。
④多年以后,谈及小时候啃书的经历,一位记者朋友小声问我:“是真香吗?我十分好奇。”我回答说:“真香。”其实,当时,哪里知道是香是臭,只是充饥罢了。书是用纸做成的,纸来源于麦秸、树皮,都是有营养成分存在的,因此,我饥不择食。
⑤到底是母亲发现了我的小秘密,因为表哥来家里找小时候的课本,竟然发现了有老鼠咬过的痕迹。
母亲扔下锄头,过来辨识,偶尔还贴到鼻子上,谨慎的闻闻。
⑥她笑了,叫了我,我当时骑在墙头上,忐忑不安地往屋里张望,生怕自己吃书的秘密大白于天下。要知道,书是家里唯一的财产了,父亲一生爱书如命,他与母亲决然不允许家里的书遭受一丁点儿不白之冤。
⑦当时当景,草草收场,母亲并没有及时发现我啃书的秘密,只当是一种侥幸,更或者是母亲根本不是一个天生的侦探家,她无论如何也比较不清楚人齿与鼠齿咬过的痕迹有什么根本不同。
⑧我疏忽了,母亲却始终是一个天生的职业,没有母亲发现了不了的秘密。多少年后,父亲收拾旧书,看到了那一排排的牙印,骂了老鼠,嚷了时光,就好像这些书全是时间作祟罢了。
⑨“是你孩子办的好事。”一句无心之语,母亲说完,便捂住了嘴。我才知道作为了一个母亲的莫测高深,你可以骗得了时光,却骗不了一个伟大的女子。
⑩“不过,书吃了可以温暖胃,更可以长知识。”母亲哈哈大笑起来。
?时常想起自己小时候啃书的样子来,一定憨态可掬,像熊像猫像犬,更像过往的岁月与无尽的时光。
?书扔在岁月里,会被风翻开来,一页一页,是花,香了人;是月,补了缺;是泪,濡湿了人间。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叙述的主要内容。(3分)
答:?▲????。
2.文章中两次写到母亲“笑”,请分析母亲笑的原因。(6分)
(1)她笑了,叫了我,我当时骑在墙头上,忐忑不安地往屋里张望……
答:?▲????。
(2)“不过,书吃了可以温暖胃,更可以长知识。”母亲哈哈大笑起来。
答:?▲????。
3.第③段划线句子,作者生动形象地写了书的“芳香”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5分)
答:?▲????。
4.如何理解第?段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二、古诗文阅读(21分)
()
贞女韩氏,保宁①人。元末明玉珍②据蜀,贞女虑见掠,伪为男子服,混迹民间。既而被驱入伍,转战七年,人莫知其处女也。后从玉珍破云南还遇其叔父赎归成都始改装而行同时从军者莫不惊异。洪武四年嫁为尹氏妇。成都人以韩贞女称。其后有黄善聪者,南京人。年十三失母,父贩香庐、凤间,令善聪为男子装从游数年。父死,善聪习其业,变姓名曰张胜。有李英者,亦贩香,与为伴侣者逾年,不知其为女也。后偕返南京省其姊。姊初不之识,诘知其故,怒詈曰:“男女乱群,辱我甚矣。”拒不纳。善聪以死自誓。后相持痛哭,立为改装。
【注释】①保宁:今四川省阆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贞女虑见掠(担心)B.善聪习其业(事业、家业)
C.诘知其故(过去的,原来的)D.后相持痛哭(相互)
6.文章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从玉珍破云南/还遇其叔父赎归成都/始改装而行/同时从军者莫不惊异。
B.后从玉珍破云南还/遇其叔父赎归成都/始改装而行/同时从军者莫不惊异。
C.后从玉珍/破云南还遇其叔父赎归/成都始改装而行同时/从军者莫不惊异。
D.后从玉珍破云南还遇其叔父/赎归成都/始改装而行同时从军者/莫不惊异。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
(2)?▲????。
8.文章中的韩贞女、黄善聪和《木兰诗》中的木兰都是女扮男装,虽然原因各异,但她们身上都表现出相同的可贵品格,请你简要分析。(5分)
答:?▲????。
()
[元代]黄庚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注释】①
9.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的景色,根据诗歌所描绘的等景物来判断,这是(季节)(3分)
10.请结合全诗写景抒情的语句,回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2018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复习1页共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