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浅谈学习《音乐教学智慧的生成与发展》心得体会
2018-06-15 | 阅:  转:  |  分享 
  
浅谈学习《音乐教学智慧的生成与发展》心得体会安口镇中学刘霞学习了李娟老师《音乐教学智慧的生成与发展》专题讲座,她在讲座中谈到以音乐课堂教
学为依据,运用大量的教学视频与案例,从游戏激趣,点燃教育智慧;巧设过程,挖掘教育智慧;联系本土,激发教育智慧;多元组合,展现教育智
慧等方面阐述了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下面结合我的工作
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时常听到许多一线教师同行发出这样的感慨:“课改后新教材内容增多了,难度加大了,有些曲目连我自己都觉得很陌生,课
不知道应该怎么上。”“新教材里的很多内容学生不感兴趣,甚至不喜欢,课堂上不听、发呆的现象很普遍,教学效果也不好。”“新教材和老教材
比较起来内容上丰富了许多,可选范围也广了,但真让我选一节课去上公开课或比赛,似乎又很难选。”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
课堂教学呢?一、正确评价学生的音乐能力在我们学校,音乐特长班的学生很多,大家可能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他们的音乐能力很强,钢
琴都过十级了,他们的歌曲唱得不错,会许多流行歌曲。确实是这样,在我们学校,几乎每个班级都有不少学生获得了器乐考级证书,但学生的音乐
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因为人们往往混淆了音乐技能和音乐能力的概念,最终做出了错误的评价。认识学生的音乐能力,是音乐感知能
力在技能训练和文化积淀的帮助下,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乐感、技能和文化。其中乐感是音乐能力中最重要
的因素,也是最应该重视的因素,它是对音乐的感知和反应能力;技能指演奏、演唱和创编音乐的能力;文化是指对历史、对社会、对相关文化的掌
握。有的孩子在表现音乐中过于重视技巧,而乐感显得过于缺乏。乐感是自身所具备的能力,是一种表现力,表达内心的情绪和情感的一种能力。
有的学生在演唱时,前奏刚刚起来,他就已经沉浸在音乐中,并能通过演唱歌曲抒发心中的情感,而有的学生只注重表达技能技巧,反而显得呆板。
有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知识的提高,对情绪情感的也进一步加深,音乐能力也随之具备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正
确地给予评价。二、用“心”上好平常课公开课,在展示教师个人才气,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课堂教学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诸多的
公开课与评优课如同精心烹制的佳肴,耐看耐品,却难以复制。一堂公开课、评优课的出炉至少耗时一周以上,所花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是平常课的
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这样的课堂教学代价是巨大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平常课中去寻觅可借鉴、可分享的教学亮点;在平常课中去挖掘可
推广、可吸纳的教学资源;在平常课中去提炼可移植、可生成的教学智慧。。。。。。唯有这样,才能提高平常课的口味。才能升华平常课的内在品
质,才能确保高质量的音乐教育顺利进行。《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因此,在
课时学习、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我们要转变观念,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平时设计教学目标时存在几
个现象:一是笼统模糊,学习目标里充满了学习、认识、了解、体会、口味等要求,但内涵不明确,要求不具体,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操作、观察和测
定;二是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体现的培养,而忽视了“知识与技能”的落实;三是传统的思想根深蒂固,求稳、求实,停留在
知识层面,不能将学生智慧、情感、意志上的发展和成长放在重要地位。这三种现象都没有真正为学生考虑,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课时学习目标。所
以,学习目标的阐述必须明确、具体,具有可检测性。用心研究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走进课堂,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课开始没多久,学
生似乎都会了、都懂了,但教师课前已辛辛苦苦地准备了详尽的教案,只好生拉硬拽地把学生拉回来;或者是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学生却云里雾里
,不知所云,尽管教师努力启发,学生还是不懂。在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外,还要把握学生心理特点。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的学生,
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复杂多样的。高中学生敢想敢说、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呵护他们的好奇心
和求知欲,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作用。学生是需要和教师一起探索的,学生需要教师
点拨引导“扶”着学生学。有关“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音乐知识,学生需要在教师的点拨下探究、体验,从而实现对知识意义的建构。三、
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课堂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也就是说由内而外地对音乐的感知,那么,我们要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以学生为
重心的教育有什么益处呢?具体益处就在于学生能成为自给自足的创新思想者,作为音乐教育者,我们的目标不是教出专业乐手和学者,而是培养学
生对音乐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协助学生的教练或策划者,永远不直接给出答案。例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听
罢全曲,我启发大家:“轻轻的长笛声像是告诉大家春天到了,我看到了碧绿的小苗慢慢地破土而出,青山碧水作幕,芦林茅屋为景,一切美好的情
缘都融入在这优美浪漫的旋律中。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你对乐曲的感想。”这时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同学们在课堂上用文字
描述出许多精彩的画面。有的说:“好像一位美丽的女孩在那里梳理她那漂亮的长发”;有的说:“清澈的河水慢慢地流淌着,一对恋人坐在河边…
…”;有的说:“在碧蓝的天空中,有一对天鹅在自由飞翔,下面是青草和小河,天鹅把一切哀都抛在蓝天中,朝着他们的理想飞翔”;有的学生干
脆画了一幅彩色图画,描写了一幅动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世外桃源般的景色。有一位同学还给起了一个新名字《蝴蝶的爱情》。以学生为中心,像
一把金钥匙,心灵得到了陶冶,智慧得到了启迪。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课堂是鲜活的、新颖的,我们教师要投入到实践当中,做一名“音乐人”,
热爱音乐、享受音乐、懂得欣赏音乐,有一颗学生一般的心灵,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魅力,拥有自己的语言艺术,将优秀的教学理念、教育方式、美的音乐融入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模式、自己的思路,投入到新课程当中去。细细品来,作为音乐教师真的很幸福。我们可以加入学生的行列,去享受音乐、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献花(0)
+1
(本文系段雨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