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弟子规之亲有疾病,用心照顾
2018-06-16 | 阅:  转:  |  分享 
  
弟子规之亲有疾病,用心照顾

【原典】: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释义】: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以及判断安全性;一旦父母病重,要昼夜服侍,不随便离开父母床前。

关键时刻,为企业排忧解难

人吃五谷杂粮,谁都难免患病。当父母生病时,做子女的应该尽心照顾、尽力服侍,一旦病情严重,更要昼夜陪在父母身边,不可随便离开。

我国古时候人生病之后吃的都是中药,而中药大都需要煎服,所以在服侍父母吃药前,煎好的药自己要先尝一尝,看看是不是太苦或者太烫。又因为古代的医疗条件不是太好,因此父母一旦病重,就要在床前伺候,不可随意离开,以免有什么突发状况处理不及时,造成严重的后果。

西汉时,汉文帝就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作为皇帝,他每天需要处理很多的政务,有时候光批阅群臣的上表,就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即便如此,他从未忘记到母亲的房间去问候。后来母亲病了,汉文帝日夜精心服侍,每天母亲吃药时,汉文帝都会“药先尝”,有时候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母亲,他甚至连觉都睡不好。就这样,汉文帝侍奉患病的母亲达3年之久。有道是久病床前无孝子,政务繁忙的汉文帝能够做到这原典,实为难能可贵。他做为一个皇帝,为以孝治天下的大汉王朝作了一个很好的表率。

在现代社会,我们不必帮父母尝药,但是,对于父母的身体,要格外关心,例如定期提醒父母去医院体检,如果父母认为体检又不是治病,纯粹是浪费钱,那么做子女的就要按照上文提到的劝谏的方法,想办法改变父母这个并不是太正确的观念——只是为了省眼前的钱,却不顾自己长远的身体健康,这是不对的,并传达对于定期体检的正确认识。假如父母的病情严重了,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应该多陪陪父母,看父母有什么需要,同时也可以观察病情,以免耽误进一步的治疗。小病的话,要及时提醒父母亲吃药、打针、大病的话,最好是能够守在床前,不能因为事业忙便推辞。

父母病了,做子女的要尽心尽力,同样的道理,企业如果“病”,做员工的也应该如此。例如单位的机器设备出现了故障,为了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作为员工就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甚至即使在第一线忙碌地加班也在所不惜。如果单位遭遇了什么变故,作为员工,就要积极想办法为单位出一份力,而不可袖手旁观。与企业同命运是员工责任的体现,更应该成为每一名企业职员的工作箴言。

企业和员工是个共生体,企业的成长,要依靠员工的成长来实现;员工的成长,又要依靠企业这个平台。只有与企业同患难,才可能与企业同成长。不要在企业困难时当逃兵,最令人陶醉的成就,都是经历艰难才取得的。

在洛杉矶,有一名叫杰克的年轻人,应聘进入一家公司工作,他的工作就是帮公司拉客户。

在杰克刚进公司的时候,公司运转良好,一个公司效益好,职员会不由自主地感受很开心,就好像公司的利润全部成了他自己的似的,杰克当然也不例外。而且事实上也是如此,当时公司承接了一个大项目,在全市每一条大的街道做十几个广告,这样加起来粗略算一下,全市至少也有一千多个这样的广告。如果项目做完,那可是一大笔钱啊。全体员工群情振奋,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

可是,半年以后风云突变:公司因后续资金链突然断裂,项目完全陷入停滞状态,连给员工发薪水都成了问题。老板只得向银行求救,但公司目前境况不妙,银行根本不肯贷款。

面对公司目前的困境,杰克向老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全体员工集资。老板笑笑,耸耸肩:“能集多少钱?而且你肯定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愿意这样做。”

当老板向全体员工开会陈述公司的现状时,人心一下涣散了,更多的人选择了另谋出路,公司霎时间剩下的员工没几个了。

离开的同事中,有的劝杰克也趁早走人,但他说:“半年来,公司生意还不错,我也从中得到很多,现在公司有困难,我总得和公司共渡难关。只要老板没宣布公司倒闭,我就不会离开,哪怕只剩下我和老板两个人。”

事实就是这样无情,不久,公司真的只剩下两个人了。老板问他为什么要留下来,杰克微笑着说了一句话:“我的力量可能微不足道,甚至对公司没有什么大帮助,但我觉得还是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尽自己之力帮助公司排忧解难。”

杰克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商场总是到处暗藏陷阱,但同时也处处隐藏着机遇。在杰克的辅助下,老板在危难之时,获得了融资的机会,公司经营逐渐回到正规,如今已经发展得比杰克初来时还要壮大,而此时,他正坐在副总裁的办公室里。

对父母孝顺不是一句豪言壮语,而是与实际行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样,与企业同命运并不是空洞的口号,更不是口头上表示忠诚,而是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企业是一条航行于惊涛骇浪的船,每一名员工都是船上的水手,只要上了这条船,员工的命运就和企业的命运紧紧栓在一起了,它需要所有的船员(员工)全力以赴把船划向成功的彼岸。

在这个世界并不缺少有技能的人,而是缺少与企业共命运、关键时刻为企业排忧解难的人。无数的企业都在努力寻找这样的人,但是,许多员工似乎从没有视企业的安危为自己的责任,一旦企业出现什么危机,这些人心里永远只有自己的利益,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跳下这艘漏水的船,而不会想着如何去抢救和保护它。这样的人也许能够谋取一份可以维持生存的工作,但永远也难以在一生中取得大的成就。

作为一名员工,如果你能在关键时刻尽心尽力,替企业排忧解难,敢于担当一定的责任,领导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会重新对你进行评价。这样的话,你就给自己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创造了一个新的良好机会。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