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惟楚有材”的文化思索
2018-06-18 | 阅:  转:  |  分享 
  
“惟楚有材”的文化思索高志军岳麓书院名闻天下,始于宋真宗赐“岳麓书院”的匾额和典籍。嘉庆年间,岳麓书院山长袁名曜将“惟楚有材,于斯为盛”题
到书院的大门上,这个对子成为后世楚人无以复加的自信和骄傲。“惟”是“单单”的意思,与“唯”不同,非说唯有楚地有人才、出人才,一语双
关里有一种形单影只的思虑。“惟楚有材”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的引用。由“楚材晋用”的典故,我常联想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的说法,反觉得人的气量格局更重要,能做到用人而不疑、闻忌而息谤、听谗而止毁,才真的不容易,何况是一国大胆使用另一国的人才呢。嘉庆
后,一批批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人物从岳麓书院走向社会,多数人不仅有格局气量,更有思想。余秋雨甚至评说:“你看整整一个清代,那些需要费
脑子的事情,不就被这个山间庭院吞吐得差不多了?”真可谓“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悉数五大书院,岳麓书院在长沙,石鼓书院在衡阳,
白鹿洞书院在九江,应天书院在商丘,嵩阳书院在登封,古代楚国全盛时,这些地方都在其版图内,与其说楚地自古文风学风甚佳,不如说这种星罗
棋布的书院才是文化普遍、有力的传承。古人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高”是站得高、有眼界、看得远。南公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一个地域如有相对好的文化氛围,就会有一个相对有远见的民众群体,从这个群体似能看到民族的方向。文化于人生观、价值观有极强的渗透力
和感染力,文化的普及弘扬所形成的社会力量是无形而巨大的。抗战中,许多地方的国军一触即溃,长沙、衡阳却成为最顽强的堡垒,日军横尸数万
之后不得不选择退却。而明代的东北山寨林立、土匪蜂起,清代更是将无数的匪盗犯人发配到东北充军充边,久而久之,文化教化之低改变了一方地
域的社会生态。先是土匪主政,后是全体东北军不放一枪将河山拱手送人。这种鲜明的对照有着深度的文化思索,这种思索就是国家真正用人、社会
需要担当之际,一个贪生怕死将官的价值是无法与一个支前的匹夫相比的。古人云:“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
敦,鄙夫宽。”“文化”之“化”与地域的人文和风俗习惯有深度的内在关联。文化的初衷或许不是只培育文质彬彬的君子,当文化思想成为一个地
方的风标、旗帜或方向,即使是懦夫鄙夫都有望为“材”,而一个地域世风日下,哪怕读书出身而居人上,其内在境界可能一塌糊涂。孔子说“质胜
文则野”,一个虚伪、浮夸的社会或许还有救,而一个粗鲁、鄙野的地域与文化之间砌起一道厚实的墙时,文化和社会会一同沦陷。前些时,人们
争论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一个有几千年辉煌文化史的国度忽然思考起这样的问题,除了尴尬之外,背后确有“读书无用”的思潮,是科技创造拉大
过去和现在的距离时,拉开了文化与思维的距离呢?还是由于生活中有一些不读书而“成功”的人士混淆了人们的正见与偏见呢?过去谈“惟楚有材
”,是强调正道或文化之道,寄希望以传统价值观去深刻影响社会。如今我们反复提及“惟楚有材”,却不再是有关地域的内涵,而是一种思考或提
示,当改革步入深水区时,思想必须步出深水区,希冀以文化或改进教育的思维应对一些社会现象,或真正思考传统思想精髓的价值,从思想的角度
看待一些深层次的社会及改革发展问题,在文化思想碰撞的繁杂思路中寻找根本解决问题的出路,将读书看作是超乎个人、关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事,这或是“惟楚有材”新的内涵。
献花(0)
+1
(本文系三诚堂主的...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