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7-2018-2康一中初三年级第三次模拟化学试题
2018-06-21 | 阅:  转:  |  分享 
  
绝密★启用前



2018年康巴什区初中毕业升学第三次模拟试题

化学

考生须知:

1.作答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并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等有关信息。

2.答题内容一律填涂或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共8页,四大题,16小题,满分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l35.5Na23

S32Ba137C12Mg24Fe5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B.C.D.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焊锡、黄铜、铁是常见的合金B.煤、干冰、小苏打是常见的纯净物C.甲烷、乙醇、淀粉是常见的有机物D.塑料、橡胶、棉花是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3.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各项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用“化学”眼光分析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①洗涤剂去油污是因为起乳化作用

②气体受压体积缩小是因为气体分子隔变小

③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 ①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②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③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C.物质的分类 D.“低碳经济”的措施 ①合成橡胶、塑料、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②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③纯碱、火碱、熟石灰都属于碱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企业

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 A.A.?B.B.?C.C.?D.D.?

4.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B.点燃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甲烷与氧气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C.硝酸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则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也无明显变化D.氧化铜不能与水反应,则氧化钙也不能与水反应向一定质量的Na2CO3、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



A.?0?a段发生了一个反应B.?c点沉淀的成分为一种C.取d点对应的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加入的盐酸已过量D.?m=2.33将10克质量分数为20%的苛性钠溶液与20克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混合后,下列物质中不能与该混合后的溶液发生反应的是()A.CuCl2B.Ba(NO3)2C.CO2D.Na2CO3



7.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 A CO2(HCl) NaOH溶液 洗气 B CaO(CaCO3) H2O 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 C KNO3溶液(K2CO3) 稀盐酸 加入适量的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D NaCl溶液(CaCl2) ①Na2CO3溶液

②稀盐酸 先加入过量试剂①,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试剂② 下列图象变化与对应的实验操作一致的是()



A.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少量水B.等质量的铁片和镁条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C.向装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D.向氢氧化钠与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现有指定的几种元素:O、H、K、Cu、N,请选择元素,写出符合要求化合物的化学式;

(1)一种难溶于水的碱_________;

(2)一种_________

(3)原子个数比为1:1的氧化物______.

10.(1)橡胶属于_________材料,玻璃钢属于_________材料

(选填“金属”、“合成”、“复合”);()生铁的含碳量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用NaOH溶液喷淋吸收CO2.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该方法中包含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B.物质是①是Na2CO3溶液C.操作①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D.整个过程至少有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t1℃、t2℃、t3℃)











①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______(填序号).A.降低温度B.增加溶质C.蒸发溶剂

②t2℃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水的挥发)_____________.

某溶液由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钾、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现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如图所示。则:

(1)该溶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2)a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2 3Li锂6.941 4Be铍9.012 5B硼10.81 6C碳12.01 7N氮14.01 8O氧16.00 9F氟19.00 10Ne氖20.18 3 11Na钠22.99 12Mg镁24.31 13Al铝26.98 14Si硅28.09 15P磷30.97 16S硫32.06 17Cl氯35.45 18Ar氩39.95 (1)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填字母序号);

A.Na、ClB.O、SC.F、ClD.Cl、Ar

(2)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规律??????????????????????????????????????????????;

(3)第7号元素与第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是????????????????(填字母序号)。

A.NO和O2B.CO和N2

C.SO2和CO2D.PO43?和SO2?

13.A-E均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图转化关系.其中B是一种常见的氧化物,且可与D在常温下发生反应.A,B,E含有相同的元素,A,C,D也含有相同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A的俗称________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A-F六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B、D为氧化物,A、B、E、F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B、E放入水中能使酚酞变红,图是它们之间的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省略;“→”表示转化,“-”表示相互反应),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是___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若装置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进气口应为_____端(选填“a”或“b”)

()对比装置C和D,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

①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E中现象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探究中和反应,



(1)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乙同学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乙同学为了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程度,设计实验方案并得出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少许于试管中,先滴加_________,再滴加_________ __ 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实验结束后,甲、乙同学将他们两人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烧杯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分析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酚酞).

()丙同学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适量的_________.

A.氢氧化钡溶液B.硝酸钡溶液C.氢氧化钙溶液D.氯化钠溶液。

烧杯1 烧杯2 烧杯3 烧杯4 烧杯5 加入样品的质量g 40 40 40 40 40 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g 50 100 150 200 250 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g 11.65 23.3 34.95 46.6 46.6 烧杯________(填序号)中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求样品中硫酸钠的纯度。

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化学试题第1页(共8页)化学试题第2页(共8页)





















































































































































































































































































































































献花(0)
+1
(本文系李功随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