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8年5月七年级生物期末质量监测试题
2018-06-27 | 阅:  转:  |  分享 
  
2018年5月七年级生物期末质量监测试题

一、选择题1.人类是由距今1200万年前的哪一种动物进化而来的

A.类人猿B.大猩猩C.森林古猿D.现代类人猿

2.人体产生卵细胞、受精、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A.子宫、卵巢、阴道B.卵巢、阴道、子宫C.输卵管、子宫、卵巢D.卵巢、输卵管、子宫

3.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

A.装在淀粉胶囊内,药物需慢慢渗出B.小肠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C.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入小肠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4.在试管内加入2毫升的食用油,再加入新配制的“X消化液”1毫升,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5分钟,发现植物油消失了。则“X消化液”的成分最可能是

A.唾液、胃液、肠液B.胆汁、胃液、胰液C.胃液、胰液、肠液D.胆汁、胰液、肠液

5.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结构有

①声带②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③鼻黏膜④会厌软骨⑤鼻毛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④⑤

6.右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B.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D.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7.柱状图中长方形高度表示甲、乙、丙、丁四器官毛细血管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四种器官相比,甲器官处于相对缺氧的状态

B.四种器官相比,丙器官处于相对缺氧的状态

C.四种器官相比,丙器官呼吸作用最旺盛

D.四种器官相比,甲器官呼吸作用最旺盛

8.右图为肺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结构模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肺泡壁与其周围毛细血管壁均由多层扁平细胞构成

B.①处为鲜红色的动脉血

C.a、b表示的气体分别为氧气、二氧化碳

D.血液中的a浓度小于肺泡中的a浓度

9.右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图,

请根据各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方向判断甲、乙、丙三条血管各属于

A.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B.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

C.小静脉、小动脉、毛细血管D.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

10.心脏内血流方向是

A.心室→心房→静脉B.动脉→心房→心室

C.静脉→心室→心房D.心房→心室→动脉

11.下面是某小组同学的部分实验观察结论,其中与事实不符的是

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B.小鱼尾鳍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单行通过

C.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与静脉相连D.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右心室壁比左心室壁厚

12.淀粉、蛋白质、脂肪分别在消化道的哪一部位开始被消化

A.口腔、小肠、小肠B.口腔、小肠、胃C.口腔、小肠、大肠D.口腔、胃、小肠

13.无偿献血时,护士首先用橡皮管进行捆扎,护士困扎的部位及针刺血管分别是

A.针刺部位的远心端静脉B.针刺部位的远心端动脉

C.针刺部位的近心端静脉D.针刺部位的近心端动脉

14.呆小症、糖尿病、侏儒症分别是由于人体内的哪种激素分泌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C.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15.如图是人体血液中某物质含量变化曲线,、表示血流经过的器官,下列说法正确的4~10 100~300 身高110厘米韶关李堂勇身高70厘米陈桂兰。婚检的他俩

A.失去感觉,但能运动?B.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C.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D.有感觉且能运动

19.人体需要灵敏的感知环境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更好的适应环境。下列有关人体调节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两种方式,二者同等重要

B.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激素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不经过导管直接进入血液

20.小儿容易发生夜间遗尿,主要是由于

A.泌尿系统发育不完善B.有关的神经传导不通畅

C.大脑发育不完善D.脊髓反射功能不完善

21.下列关于人的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功能

C.冷、热、触、痛、视、听等所有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D.机体的所有反射活动中枢都位于大脑皮层

下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

甲乙丙丁A.乙和丙B.甲和丁C.甲和丙D.乙和丁下列毛细血管中,两端都是小动脉的是

A肺部毛细血管B.肾小球毛细血管C.足部毛细血管D.头部毛细血管

中国主题: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A.外出就餐过度消费B.生活垃圾分类处理C.尽量少用一次性筷子D.避免长明灯和长流水

25.我国是土地沙漠化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沙漠化造成的城市沙尘暴日益严重。下列行为不会造成沙尘暴的是A.大量砍伐树木,破坏森林,使森林面积大量减少B.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草原过度垦殖、放牧,植被遭到破坏

由于城市化加剧,工程建设形成大量粉尘

考场上的你,信心满满,大脑如陀螺般飞速运转,笔尖轻快地写下答案这些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1)人体细胞中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食物中含能量的物质有()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在小肠处经过吸收进入血液,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有

()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需要在氧气的参与下进行如图所示吸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状态此时,肺内气压(大于/小于)外界气压()氧气在肺泡处进入血液,与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脑细胞()最终,在脑细胞的中,葡萄糖在氧气的作用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1)若B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网,则在A、C内流动的都是()血,C内血液中浓度明显升高的物质是()。

(2)若A中流动的是静脉血,C中流动的是动脉血,则B是_()处的毛细血管网;在B处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3)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C内血液与A内血液相比较,除二氧化碳外,含量明显增加的是()。

(4)若B为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则A所示血管为(),在B处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29.“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东营“最美警察”李英江的不懈追求。下面是他工作中的寻常一幕。



(1)李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12中[]()的曲度可以调节,形成物象在[]()上,最终在()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反射。

(3)“请出示您的驾照”,随着李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的图13中[]()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中枢形成听觉。

(4)李警官怀疑司机是酒后驾驶,要求司机做进一步抽血检验。酒精主要在消化道最膨大的()中吸收进入血液,随后进入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中分解,若过量饮酒,对该器官伤害极大。

(5)李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状态。

(6)检查车辆时,李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刻缩手,请用图14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三、、实验探究题

30.近年来,京津冀和山东地区多次发布雾霾黄色预警,环境污染再次敲响警钟,雾霾杀手PM2.5进入人体后,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造成严重危害。

(1)肺内依次经过了:鼻腔→咽→→气管→→肺(2)咳嗽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活动,反射的结构基础是① 水(毫升)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3.3 2.1 4.5 1.9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

(2)从平衡膳食角度考虑,这四种食物中,我们应该以食用()为主。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3)①应该为()克,因为()。

32.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正确分析下列问题: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②与③分别含酶是(、)

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在()。X表示()。

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33观察与思考:

1).显微镜视野中,[]_____最容易观察,是因为它内含有(),使细胞呈红色。

2).[]_____不容易观察,它能够吞噬病菌和异物是因为它数量(),呈白色。

3).[]_____也不容易观察,它止血和加速凝血是因为它个体体积(),呈白色。

4.都没有细胞核是()、(成熟的)5.[4]_____(血浆蛋白(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3%))功能是运输营养,运输代谢()。



1)心脏结构示意图:管壁厚,弹性大();内流的是动脉血 ();内流的是静脉血();M内的血液流向()G内的血液流向();

()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D。心壁最厚的是();实验课上,曹老师用新鲜的猪心脏做心脏灌注实验,若将水从肺静脉灌入,水将流出的血管是( )









2).男性、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

A.睾丸、子宫B.睾丸、卵巢C.附睾、卵巢D.卵巢、睾丸

3).消化道中,消化淀粉和蛋白质的起始部位分别是

A.小肠和口腔B.胃和口腔C.口腔和大肠D.口腔和胃

4).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

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B.肝脏分泌胆汁,从而影响了脂肪的消化

C.消化脂肪的酶和胆汁的分泌D.小肠绒毛对脂肪的吸收

5)若A表示肺.若A表示肾脏.若A表示小肠,.若A表示胰腺

35.呼吸全过程①肺:外界气体与肺泡内气体的交换。通过()实现。

②肺换气:肺泡与血液进行的氧气和()的交换。通过()实现,使血液由()变成()。③气体在()中的运输:肺换气之后,()携带着氧气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二氧化碳在()中运输。④()换气:氧气在血液中被运输到组织细胞间进行交换,通过()实现,使血液由()变成()。如图能反映小亮同学参加1000米跑体能测试中,脉搏和耗氧量变化的曲线是()





A.下图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a、b、c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2)循环系统与a、b、c进行物质交换都是在血管处完成的,其中,肺动脉流血,左心室流血。

(3)a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中,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这种物质是在______(器官)中被吸收的。

(4)a中具有与吸收食物营养成分相适应的结构,b中具有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这两种结构都是由构成。

B.下图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以及眼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百米比赛时,听到发令枪响,运动运快速向终点奔去,该项运动主要是在()的调节下完成的。完成这一过程的感受器是[]()。

(2)某人耳聋,经检查,耳的结构完好无损,则可能结构受损(序号)。飞机降落时,要求乘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张开,保持()两侧的气压平衡.

(3)我们刚进黑暗的电影院时,什么也看不见,过了会儿才能看见周围的人和座位,

这个过程是通过[]调节,其变化是。(变大/变小)

(4)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假性近视,这时眼球结构中[]()的曲度变大,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要想看清楚远处的物体,就需戴()镜加以纠正。



36.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如表(单位:g/l00mL),根据样液的成分判断A,B,C三样液分别是()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A样液 99 0.00 0.10 0.72 0.03 B样液 95 0.00 0.00 1.50 2.00 C样液 90 7.00 0.10 0.72 0.03

学习了“生物圈中的人”后,某同学做了如下总结:

形成尿液的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两端连的都是动脉。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只进行()作用,没有气体交换过程。

































37.眼球与照相机:瞳孔相当于光圈,视网膜相当于胶卷,晶状体相当于镜头,脉络膜相当于暗箱的壁。















38.甲、乙、丙、丁表示器官







39如图所示:①狗吃食物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

②铃声是无关刺激,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无关刺激可转化为条件刺激。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的祖先人与猿分界的标志

①重金属污染: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

②酸雨危害:形成酸雨的最主要的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我国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形成的,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

③温室效应:由于全球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④臭氧层破坏:臭氧层能够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控制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以及减少含氮废气的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

写出一条能减少酸雨发生的建议或措施:应该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环境问题中与人类大量使用含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调等有关的是(臭氧层破坏)

40.通过实验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如图所示,能说明酸雨对植物有影响的实验结果是 ( )



A.甲组和乙组植物都死亡B.甲组植物正常生长,乙组植物死亡

C.甲组和乙组的植物都正常生长D.甲组植物死亡,乙组植物正常生长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a



b



c



X



①②③④⑤



心脏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进入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送回血液。



动脉



滤过



重吸收



静脉



肾小囊



肾小球



肾小管



8



9





献花(0)
+1
(本文系学习亦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