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emafia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旅行社风险防范之突发疾病、猝死篇
2018-06-27 | 阅:  转:  |  分享 
  
第一旅游网·中国旅游报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休闲度假的首选。在人们心里,往往只想到旅游是多么美好,惬意——田园风光、异域风情、美食佳肴,尽在其中。古语云,行车走马三分险。实际上,因为旅游风险而导致泪洒旅途,甚至客死他乡的情况,并不少见。特别是近年来,老年人出游比例越来越高,而老年人本身患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就很多,旅游过程中突发疾病的风险非常高。自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旅行社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全国调处中心共接到旅游人身伤害事件11011件,其中突发疾病(包括慢性病急性发作)811件(抢救无效死亡198件),占所有案件的7.36%。突发疾病种类多为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支气管过敏性哮喘、消化道出血,高原反应等。



本文根据统保示范项目全国调处中心自2010年至今的统计数字和案例,谈谈旅行社怎样预防旅游中的突发疾病或猝死风险。



一、行前询问游客与旅游相关个人健康信息是关键



未雨绸缪——在行前询问旅游者与旅游相关的个人健康信息是防范工作的第一步。大部分省市旅游合同的标准条款中,在旅游者义务项下让旅游者如实填写的《旅游报名表》中都包括旅游者的个人健康信息等。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很多旅行社根本就没有把《旅游报名表》发给游客。做得好一点的旅行社也仅仅是例行公事地发给游客,至于游客是不是认真填写,填写内容是否正确,根本不过问。从旅行社提供的案件材料来看,旅游报名表基本都是空的,游客根本没有填写。可以看出,旅行社对行前询问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



法律规定旅游者、旅游经营者都有互相告知义务,特别是关于旅游过程中自身疾病的风险告知,要依赖于对游客的询问。不询问,就不掌握游客的个人健康情况,就无法尽到告知义务。一旦发生此类事件,游客遭受痛苦,旅行社遭受损失,可谓祸及多方。要做好询问、告知工作,需了解以下几点。



1.基本事项询问。对于50岁以上游客,询问是否有慢性疾病,目前状况怎样。对于有慢性疾病的游客,如实善意告知其旅游中可能因为劳累诱发疾病。必要时建议其到医院检查,确定是否适合本次旅游。



2.根据旅游目的地询问。到高原地区旅游,应该询问游客是否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气管、肺部疾病。这类游客对于高原反应耐受力低,易导致原有疾病加重或高原反应猝死。如某沿海城市旅行社组织游客到云南丽江游览,虽然旅游过程中,导游针对可能出现的高原反应采取了相应措施,比如让每个游客购买氧气罩等。但是,还是有一名游客因为高原反应抢救无效死亡。我们通过医院抢救病历得知,此游客本身就有肺心病,支气管哮喘,恰好属于到高原地区的禁忌症。但组团社在行前并没有询问游客身体健康情况,从而也就无法对风险进行告知,导致此悲剧的发生。



3.根据季节询问。春季万物复苏,对于患有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疾病、慢性肝炎等疾病的游客,不宜在这个季节出行。调处中心2011年4月份就接到5起因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导致住院治疗的报案,3名游客因抢救无效死亡。



4.根据旅游行程询问。对于旅游行程较长的,建议老年人慎行。如陕西某旅行社组织游客海南桂林10日游,连续乘坐48小时火车赶到海南,紧接着又乘汽车,转轮船到海口,游览结束后,又乘坐十几个小时火车赶到桂林。团中一位74岁女性游客,因为劳累,到了任何景点只能坐着休息,根本没有体力游览。在10天的游览结束,准备乘飞机回家时,在机场终于倒下,抢救无效死亡,经诊断为死于心力衰竭,可以说是活活累死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



二、行程中防范是手段



行程中要合理安排游览时间与休息时间。很多旅行社为了挤出更多购物时间,行程安排很紧。如2011年8月3日某旅行社报案,一位64岁游客旅游途中突然昏迷,抢救无效死亡。查看旅游行程,旅游者乘坐19个小时火车于早晨6点到达南方某旅游目的地,当日气温高达36。到达后吃过早餐马上开始游览,为了赶行程,中午12点用午餐,旅行社仅安排20分钟用餐时间,紧接着冒着36高温继续游览。下午1点30分,一位64岁游客耐受不了如此强度的游览安排和高温,倒下了。



游览过程中,个别游览项目要善意劝阻老年人谨慎游览。比如攀高、下海游泳等项目。



行程中要根据特定旅游目的地的风险做好防范工作。比如到高原地区旅游,要做好预防高原反应的措施安排。内陆游客到沿海旅游,要预防进食海产品引起胃肠道反应,尽量不要进食不新鲜的海产品等。



三、事后救助要及时、妥当



旅游风险千变万化,尽管做到各种防范措施也难以完全避免意外事件发生。一旦发生游客生病或者情况危急,导游首先不要慌忙,要紧急拨打急救电话,其次要有条不紊地进行适当救助,同时要与旅行社领导沟通,安排好其他游客的行程和生病游客的救治。



协助游客处理治疗或善后事宜。导游掌握一定的急救常识在关键时刻能发挥起死回生的作用,建议旅行社从安全管理角度考虑,将急救常识作为导游培训的一部分。



四、做好事故处理,配合保险理赔



发生游客旅游中突发疾病或死亡事故后,旅行社应该正确认识事故性质,合理分析事故原因。不能一味息事宁人,导致自己承担不必要的损失,也不能强词夺理,拒绝赔偿,导致纠纷,影响正常营业,也不能因为有保险而故意揽责。要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必要时向当地旅游部门报告。为了尽可能分散自己的风险,要重视旅行社责任保险和旅游意外险的投保,投保要尽量足额、全面,根据需要选择紧急救援、扩展费用等附加险。



根据2010年以来统保示范项目案件统计数据,突发疾病、猝死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数的50%以上,成为旅游行程中交通事故之外的另外一大“杀手”。做好相关防范工作,减少乃至避免旅游行程中此类悲剧的发生,才能真正做到让旅行出游乐陶陶、无后忧!



献花(0)
+1
(本文系emafia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