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8年北京中考生物卷
2018-06-29 | 阅:  转:  |  分享 
  
2018年北京市中考生物试题评析(含例题分析)201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生物试题的命制是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
、《201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考试说明?生物》和《北京市初中科学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为依据,并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的教
材内容。2018年是生物学科进入北京市中考的第一年,生物试题以考查生物科学素养为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贴近考生社会
生活和实践、贴近教材的内容作为命题情境,考查考生对初中生物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考查实验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命题坚持彰显生物学
科的育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反映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新中考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为考生搭建展示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的平台。一、突出价值导向
,服务立德树人试题着眼于将考生当前的学习与国家未来的发展相联系,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将育人观和
价值观导向放在第一位,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试题围绕珍爱生命、健康生活、人与自然和
谐发展等内容,引导考生关注生物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例题分析例如,第8题以位于我国深圳的世界第四大国家基因库及其建
设的意义为背景,第10题以我国科研工作者利用太空育种技术培育高产辣椒“航椒11号”为背景,反映我国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成就,增强
考生民族自豪感。再如,第20题引用我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前沿领域的突出成
就紧密联系,引导考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体现了生物学科的实践价值。二、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科素养试题以北京西山的森
林生态系统、菜豆植株观察、发酵食品制作等为情境进行问题设计,落实对概念内涵与概念间内在联系的考查,并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
适应观”等生命观念解释生命现象,探查考生的生物学科素养。试题素材的选取贴近教材、贴近考生生活和实践,注重对课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使
考生感到亲切熟悉,在答题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促进考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例题分析例如,第3、18题分别以教材中考生熟悉
的菜豆和毛细血管结构特点为背景,结合课内观察实验,考查考生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命观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考查考生举一反三的迁
移能力。再如,第11题“植物繁育”和第15题“发酵应用”都来自北京市初中生综合实践活动;第16题“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资料来自地方
课程资源,引导教学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支持,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三、注重学科特色,展现考生能力生物科
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不仅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也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试题围绕生
物学科性质,通过生命现象分析、实验探究等,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试题对考生的考查注重“宽”与“活”,引导
教学聚焦思维过程的指导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同时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摒弃纸上谈兵,做“真”实验、“真”探究。例题分
析例如,第4题以教材中的细胞观察实验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显微镜观察实验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及观察结果分析。再如,第19题以教材中实
验为基础,以备战2022年冬奥会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为背景,按照观察、解释、分析、推理这一逻辑链条设计问题,将考生的思维过程
逐步外显,考查考生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预期实验结果等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四、聚焦主干知识,回归课堂教学试卷覆盖《考试
说明》全部知识内容的75%以上,其中Ⅱ级要求的内容占80%以上。试题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引导教学回归教材,重视基础知识,聚焦核心内
容,摒弃“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减轻课业负担。通过不同梯度的问题以及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为不同发展水平的考生搭建展示平台,考出课
堂表现。例题分析例如,第1题考查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第6题以“球迷观赛”为背景考查神经调节的知识,第7题以排球运动为背景
考查运动的结构基础和调节,第8题考查人的性别遗传及性别决定等,均为对主干知识理解和应用的考查。再如,第19题通过不同层次、逐步递进
的问题,对实验探究能力进行考查;第20题通过“写出一条健康生活建议”的开放性设问,给不同发展水平的考生搭建展示平台。五、发展学生潜
能,促进终身学习中考对考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具有“诊断”功能,是考生进入更高阶段学习的“助推器”和“加油站”,是进一步学习的新起
点。未来社会需要的人,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科学的思维能力,还需要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意识和人文精神。自主学习能力、阅读能力是
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必要能力。例题分析例如,第14题通过流感防治措施讨论,探查考生的社会责任;第16题通过对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的考查,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渗透其中,寓教于考,体现生物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再如,第20
题通过科普文阅读,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基于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把握、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考查考生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
力。求助:2018年北京生物学中考试题卷2018.06.282018年北京中考生物卷总体评述生物试题以考查生物科学素养为总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贴近考生社会生活和实践、贴近教材的内容作为命题情境,考查考生对初中生物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考查实验
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注重能力立意,指向问题解决生物试题围绕生物学科性质,通过生命现象分析、实验探究、科普文阅读等,考查考生的理
解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参考例题】第4题以教材中的细胞观察实验,即“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显微
镜观察实验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及观察结果分析。第18题在人的体循环过程中,创设了新颖、真实、科学的情境,要求学生对所给数据曲线进行分
析,从而找出各级血管血流速率与血管总面积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试题提供的文字、图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考查考生的科学
思维品质。第19题以教材中实验为基础,以备战2022年冬奥会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为背景,按照观察、解释、分析、推理这一逻辑链
条设计问题,将考生的思维过程逐步外显,考查考生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预期实验结果等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点评专家:荆林海
中学高级(特级)教师乔文军中学高级(特级)教师薛红中学高级教师杨涌中学高级教师陈淑香中学高
级教师突出价值导向,服务立德树人试题围绕珍爱生命、健康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内容,引导考生关注生物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树立正确
的生命观。【参考例题】第8题以位于我国深圳的世界第四大国家基因库及其建设的意义为背景,第10题以我国科研工作者利用太空育种技术培育
高产辣椒“航椒11号”为背景,反映我国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成就,增强考生民族自豪感。第20题引用我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对
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前沿领域的突出成就紧密联系,引导考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体现了生物学
科的实践价值。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科素养试题以北京西山的森林生态系统、菜豆植株观察、发酵食品制作等为情境进行问题设计,落实对概念内
涵与概念间内在联系的考查,并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等生命观念解释生命现象,探查考生的生物学科素养。试题素材的选取贴
近教材、贴近考生生活和实践,注重对课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使考生感到亲切熟悉,在答题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促进考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学以致用。试题通过精心创设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文本资料、图表数据等开合有度、梯次鲜明的问题情境,凸显学科特色。【参考例题】第3、1
8题分别以教材中考生熟悉的菜豆和毛细血管结构特点为背景,结合课内观察实验,考查考生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命观念的理解,在此基
础上,考查考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第11题“植物繁育”和第15题“发酵应用”都来自北京市初中生综合实践活动;第16题“西山国家森林
公园”资料来自地方课程资源,引导教学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支持,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注重学科特色,展现学生
能力试题围绕生物学科性质,通过生命现象分析、实验探究等,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试题对考生的考查注重“宽”
与“活”,引导教学聚焦思维过程的指导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同时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摒弃纸上谈兵,做“真”实验、“真
”探究。【参考例题】第4题以教材中的细胞观察实验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显微镜观察实验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及观察结果分析。第19题以教材中
实验为基础,以备战2022年冬奥会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为背景,按照观察、解释、分析、推理这一逻辑链条设计问题,将考生的思维过
程逐步外显,考查考生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预期实验结果等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科素养试卷覆盖《考试说明
》全部知识内容的75%以上,其中Ⅱ级要求的内容占80%以上。试题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引导教学回归教材,重视基础知识,聚焦核心内容,
摒弃“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减轻课业负担。通过不同梯度的问题以及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考出课堂表
现。【参考例题】第1题考查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第6题以“球迷观赛”为背景考查神经调节的知识;第7题以排球运动为背景考查运动
的结构基础和调节;第8题考查人的性别遗传及性别决定等;以上均为对主干知识理解和应用的考查。第19题通过不同层次、逐步递进的问题,对
实验探究能力进行考查;第20题通过“写出一条健康生活建议”的开放性设问,给不同发展水平的考生搭建展示平台。生物-----重视实验
探究生物《考试说明》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选考查内容,合理确定考查内容的要求,包含9个主题、50个要点
。未列入考查范围的知识内容有芽的发育、其他排泄途径、动物的社会行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实验考核
内容中“参考实验”列出了7个实验参考样例,实验考查范围依据《课程标准》,但不局限于这7个实验。试题体现对生物实验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
能力的考查,引导考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和实践相联系,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思想品德-----关注社会突出首都特色。思想品德《考试
说明》体现课程性质的要求,突出学科特色,培养学科素养。注重考查考生在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成长、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
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治观念、参与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科能力发展,体现层级要求,注重观点理解力、分析运用力、
实践参与力的考查。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社会,突出首都特色,注重实践要求,注重对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的考查。参考样题拓展选材的宽度
和广度,发挥情境在能力考查中的作用。通过设置选择性、开放性的试题,让不同特点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获得成就感。三.19届考
生备考建议?1.夯实基础十大知识模块认真梳理2.题型考察能力积累(1)单项选择题:基础知识的理解、图像分析和思辨能力(2)16、1
7、18题:重点在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3)实验探究:图像分析能力和实验原则掌握(4)科普阅读:信息获取能力,积累近年的生物
科学前沿知识时事热点3.学习方法(1)重视课堂笔记和课后的复习(2)错题知识点的整理(3)做题过程中认真圈画题干重要信息(4
)每周最少一次生物复习(半个小时以上)四.新初三全年复习规划?1.暑期是进行全年复习的良好开端,可以在暑期就切入一轮复习,进入好
的学习状态,保证一轮复习效率。在暑期我们可以复习生物与环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些七年级上册的较为简单,但是考察
频率相当高的知识模块,给中考复习做一个铺垫。主要知识内容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生态系统3.生物圈4.动植物的细胞结构5.生物体的
结构层次6.植物分类7.被子植物的一生8.植物生理作用2.秋季学期较长,是用来复习内容较多,重难点较多的知识模块的好时机。所以秋季
建议复习生物圈的人、动物的分类这两块。人体涉及到较多系统,动物涉及到较多种类,知识量多、连贯性小,需要在秋季非冲刺阶段夯实这一部分
。主要知识内容1.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免疫各大系统的组成和主要生理功能?2.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特征与区别3.寒假是一个能够较好的补充较为细碎的知识点的时候,所以寒假建议复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微生物的分类、生物多样性这样的小知识模块,建立知识体系。主要知识内容1.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三种行为方式3.细菌、真菌、病毒结构和繁殖以及与人类之间的关系4.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4.春季是考前冲刺的时候,要对综合性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并且梳理中考的重点题型,进行查漏补缺,最后整合归纳,完善整个初中生物的内容。主要知识内容1.各生物的生殖与发育方式?2.分子遗传?3.发酵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植物组织培养、育种、仿生4.实验探究的原则和要点
献花(0)
+1
(本文系学习亦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