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黄胤然诗译经典(以诗译诗),用中国格律诗词翻译泰戈尔诗歌
2018-07-12 | 阅:  转:  |  分享 
  
诗译经典(以诗译诗),用中国格律诗词翻译泰戈尔诗歌跨界创意师、臻谛书院山长黄胤然前段时间著名作家冯唐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引起了巨大争议,被
指“俚俗不雅”、“亵渎泰戈尔”、“弥漫着荷尔蒙气息。”等。比如:诗集中“Theworldputsoffitsmasko
fvastnesstoitslover.?”郑振铎的译文是“世界对着它的爱人,把它浩瀚的面具揭下了。”冯唐的译文为“大千世
界在情人面前解开裤裆。”“Thegreatearthmakesherselfhospitablewiththehe
lpofthegrass.”郑振铎的译文是“大地借助于绿草,显出她自己的殷勤好客。”冯唐的译文则为“有了绿草,大地变得挺骚。
”由于冯唐“恶搞”翻译泰戈尔作品《飞鸟集》所带来的社会各界压力,冯版《飞鸟集》的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于2015年12月28日在
其官方微博发文称“鉴于本社出版的冯唐译本《飞鸟集》出版后引起了国内文学界和译界的极大争议,我们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国各大书店及网络平
台下架召回该书;此后,我们将组织专家团队对译本中的内容进行认真评估审议后再做出后续的决定。”相对于冯唐的“恶译”,笔者在前几年提出
的外国英文广告语二次“创译”的基础上,自然就有了一个把外国诗歌用中文“雅译”、“诗译”的想法。其实诗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新鲜事儿了,
之前很多文学和翻译前辈早有论述。卢炜曾经在《文艺报》2013年7月29日第003版《理论与争鸣》发表的《关于诗人译诗的对话——文艺
评论家屠岸访谈》一文里指出:“西方译界早在17世纪就意识到诗歌译者的身份问题,英国诗人、翻译家约翰·德莱顿(John?Dryden
)就曾表示优秀的译诗者必须是一名优秀的诗人(谭载喜,2004:121;Dryden,2006:173),而与他同时代的翻译家、诗
人罗斯康芒伯爵(Wentworth?Dillon,?Earl?of?Roscommon)也认为译诗不仅必须由诗人完成,并且译诗者本
身必须有写出所译类型诗歌的能力(谭载喜,2004:119;Wentworth?Dillon,2006:176-179)。因此,谭载
喜认为:‘伊丽莎白时代诗歌的翻译在质量上比不上散文翻译,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翻译家是学者而不是诗人,译诗却必须本人也是诗人’(2004
:78)。我国诗歌翻译界也有众多译者和诗人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如诗人、学者王佐良就说过:‘只有诗人才能把诗译好’(1992:19);
诗人朱湘也指出:‘惟有诗人才能了解诗人,惟有诗人才能解释诗人。他不单应该译诗,并且只有他才能译诗’(2007:49)。当代学者、诗
人中也有不少诗人译诗观点的支持者,如江枫、莫非、树才等(江枫、许钧,2007:378;莫非,1998:91;树才,1998:393
)。”可见诗译的理论历来就有,只不过因为其学术的技术难度和诗美的艺术难度都极大,所以几百年来古今中外都形成了一个倡导者众、实践者
寡的尴尬局面。因为当代能填制高质量的中国古体格律诗词的诗人少之又少,使得能把国外的诗歌用中国古体格律诗体来以诗译诗的人,更加显得凤
毛麟角。最近因央视朗读者栏目迅速走红的96岁的翻译家,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的许渊冲是“诗译”理论忠实的鼓吹者、践行者、代表者。
不过许老更多的是把中国的诗歌用英文的诗体翻译成英文,而不是倒过来把英文的诗歌用中国的诗体(古体格律诗词)来译成中文。笔者拙见:采用
广大中国读者普遍更能接受的、更适合背诵和传咏的中国古体格律诗词及对联的形式,来“以诗译诗”地翻译外国的诗歌,其最大的好处是避免了一
个诗歌翻译领域似乎永远无法弥补的硬伤:几乎所有诗歌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后,就都已经根本不是诗了,完全丧失了原诗作为诗歌的魅力、韵味和
意境,只剩下干巴巴的内容堆砌和意思罗列了。“诗译”可谓是最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为了能确保翻译之后的诗歌,也能像原诗对其本国读者
那样,具有同样的韵味和意境,就只能在神魂层面力求和原诗息息相通,但在部分不损伤诗歌主旨、灵魂的字、词、句等层面上,则可以合理地省略
或改写。否则如果还一味地追求字、词、句等表面上的“信”和“达”式的翻译,那就不是“诗译”概念,而是回到过去老传统式的“字译”、“意
译”了。笔者不才,愿意斗胆做这方面的探索者。故选择了泰戈尔诗集中部分适合“诗译”成中国古体格律诗词的诗歌,惶恐而试,搏方家一笑。笔
者粗略评估了一下,《吉檀伽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中非常优美的50余首经典诗歌,其实都适合用中国古体格律诗词来进行
二次创意式的、用诗来翻译诗。这种翻译不同于传统严谨的字译、意译的“诗译”,其实是一种大胆创新的魂译。诗译:若悲西落日,更失晚来星注
:晚来星:【例】:《全宋诗》中收录邹浩诗《《叶筠元礼留饮》殷勤留我共清樽,无限情怀子细论。天色亦如人意好,晚来星斗满前轩。原文:
泰戈尔《飞鸟集》六,郑振铎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Ifyoushedtearswhenyoum
issthesun,youalsomissthestars.诗译:梦里相逢如陌路,醒来始觉是亲人原文:泰戈尔《飞鸟集
》九,郑振铎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Oncewedreamtthatwew
erestrangers.Wewakeuptofindthatweweredeartoeachother.
诗译:海有真疑询有悟,天无妄语应无声原文:泰戈尔《飞鸟集》一二,郑振铎“海水呀,你说的是什么?”“是永恒的疑问。”“天空呀,你回
答的话是什么?”“是永恒的沉默。”Whatlanguageisthine,osea?Thelanguageofet
ernalquestion.Whatlanguageisthyanswer,osky?Thelanguageof
eternalsilence.诗译:【浣溪沙】合眸照见梦中人一路星光一路尘苍颜泪汗两频频心声浅近更劳魂四海孤舟归满月千山幻影入
真门合眸方见梦中人注:苍颜:历经沧桑的容颜。【例】:《全宋词》中收录苏轼【醉落魄】词:《苏州阊门留别》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
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例】:北宋诗人叶梦得《
赴建康过京口呈刘季高》诗客路重经黄鹄前,故人能得暂留连。长枪大剑笑安用,白发苍颜空自怜。照野已惊横雉堞,蔽江行见下楼船。灞陵醉尉无
人识,漫对云峰说去年。浅近:浅白明显,不深奥。【例】:《全宋诗》中收录刘弇诗《莲华峰法云即事五首》渡南渡北闲花草,闹绿稀红随分好。
得意即适那知非,浅近由来贵深渺。【例】:《全宋诗》中收录吴处厚诗《八咏警戒》此个如端的,除非六句修。永为几杖诫,更遗子孙谋。本立方
生道,农勤乃有秋。兹诗虽浅近,至理可推求。劳魂:耗费神魂【例】:《全宋诗》中收录王洋诗《以前韵再继五绝》春风待看百花奔,旧事知谁可
共论。颜色不曾追俗好,从他蜂蝶自劳魂。合眸:闭上双眼【例】:《全宋诗》中收录陈藻诗《题吴景恬写三传正后》乃翁催我传春秋,及我书成已
合眸。有子传家何可憾,夜深灯火问东周。【例】:《全宋诗》中收录赵希逢诗《和寄仵判院八首》之一便教老眼怎昏花,书债如何也不赊。更有一
般春枕梦,合眸便到故人家。原文:泰戈尔《吉檀迦利》一二,冰心译我旅行的时间很长,旅途也是很长的。天刚破晓,我就驱车起行,穿遍广漠的
世界,在许多星球之上,留下辙痕。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旅客要在每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
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我的眼睛向空阔处四望,最后才合上眼说:“你原来在这里!”这句问话和呼唤“呵,在哪
儿呢?”融化在千股的泪泉里,和你保证的回答“我在这里!”的洪流,一同泛滥了全世界。Thetimethatmyjourney
takesislongandthewayofitlong.Icameoutonthecharioto
fthefirstgleamoflight,andpursuedmyvoyagethroughthewil
dernessesofworldsleavingmytrackonmanyastarandplanet.It
isthemostdistantcoursethatcomesnearesttothyself,andth
attrainingisthemostintricatewhichleadstotheuttersimpli
cityofatune.Thetravelerhastoknockateveryaliendoortoc
ometohisown,andonehastowanderthroughalltheouterworld
storeachtheinnermostshrineattheend.Myeyesstrayedfaran
dwidebeforeIshutthemandsaid‘Hereartthou!’Thequestionan
dthecry‘oh,where?''meltintotearsofathousandstreamsand
delugetheworldwiththefloodoftheassurance‘Iam!''作者简介:黄胤然,文化监理人、跨界创意师;首部文化监理书《文化监理、优化与创意》、《中土列仙传:隐者无敌》电影剧本作者;诗装汉服国家专利发明人(ZL201630111436.8)。双章书法、胤然体歌词、诗装汉服、写意音乐剧,文化监理、文创监理&优化、文字监理&优化等文化概念首倡者。时任苏州鹿山书院、臻谛书院?院长、《境界》杂志主编、媒体专栏作家,中国诗歌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欧美同学会会员,惠风诗社首任社长。胤然文化第7页
献花(0)
+1
(本文系臻谛书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