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变幻无穷的湿邪
2018-07-17 | 阅:  转:  |  分享 
  








变幻无穷的湿邪



无忧/文





《燕赵都市报》2018年7月9日第19版





变幻无穷的湿邪(上)











变幻无穷的湿邪,总是与“风、寒、暑、痰”形影不离。

它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为伍。当人的身体受风时,它就变身为“风湿精”,专门找关节处安家,人就会浑身疼痛;当人身体有寒了,它就和寒狼狈为奸,变成寒湿,折腾得人们手脚冰凉、跑肚拉稀、浑身乏力,两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当它遇到饕餮之徒,整天大鱼大肉,就在人体内转化成痰,老中医称之为“痰湿”,渗透到血液,于是人们慢慢开始头晕、记忆力衰退、血脂血压增高、患脂肪肝等,经常浑身难受;暑天闷热、雨多,它就和暑邪亲密接触,依偎在人身上,人体会出现腹胀不想吃饭、头痛、身痛、口苦、胸痞、尿黄而短等症。一旦湿气进入皮下,就会形成肥胖。

那么,湿邪是怎么产生的呢?

1.爱吃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饮食油腻,缺乏运动,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变弱。同时,越是不运动,体内的湿气就会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脾不好好工作了,湿邪就产生了。

2.住房潮湿,或直接睡地板,或洗澡时间太长且频繁,洗了头发不干,这些都会给湿邪创造侵入肌体的机会。

湿邪入侵到人体后,会有哪些表现呢?

1.对着镜子看舌头,健康的舌头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滑而湿润,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肥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

2.“我全身没劲儿,两条腿沉重无力好像有千斤重,上下楼梯都很困难,腰部像背了个大包袱,头也昏昏沉沉的。”这些表现,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因为“湿生重浊”。脾受湿困,功能受到抑制,清阳的升发受到影响,人就会表现出各种不适之症。

3.一些老年人,长期咳喘、痰多,体温并不升高。其实这并不是所谓的炎症所致,而是“脾虚失运,痰湿内盛”。止咳化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体态臃肿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只能滞留在身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有浅而已。

5.睡觉时口水流出。湿邪泛滥于身体时,还会淹没五脏六腑,充斥于脏腑经络。五脏化生五液,通过五液的形式来排泄,患者就会表现为五液过多,口水流出。

网上流传着用薏米和赤小豆煮水去湿的方法,看完,许多有症状的男女老少照做了。可怎么喝了半年多,还是不管用,为什么会越喝越厉害呢?——因为薏米是寒性的。老中医说湿邪是“湿性黏滞”,治好它没有那么简单。







变幻无穷的湿邪(下)











那么,怎么做才能降伏湿邪呢?

1.泥泞的路面有水了,撒上干土就可以走,土能克水嘛。在中医理论中,肾脏主水,有“水脏”之称。当肾脏出现功能异常,体内水湿泛滥时,通过调理脾脏也可以得到治疗,所以又有“脾主湿”之说。脾主湿,属土,喜燥恶湿,是专门运化水湿的,能促进水液的代谢。如果脾出现了问题,湿邪就会在体内泛滥,称王称霸。单纯针对湿邪用药,虽然可以起效,但很难彻底治愈。只有健脾利湿,身体才会越来越健康。

2.当湿邪侵犯脾胃时,人们经常表现为饱食懒动,体内燥热集聚。湿与热拥吻在一起,形成湿热。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这些都是脾胃湿热的表现。无忧老师按照“清热不碍利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应用三仁汤加减,常加冬瓜皮、茵陈,使湿祛热清,脾胃安和。若湿热下痢,多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若出现黄疸之症,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中成药可以用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平胃散、加味藿香正气丸。慢性腹泻者,加用附子理中丸。

3.当人们美食吃多了,痰生成体内时,湿邪便迅速和痰结合起来,在人体内兴风作浪,有可能引起血脂高、血压高、脑梗、脑出血。无忧老师的治法是:先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来缓解,后期则从脾胃入手,培土制水,先让脾恢复了,湿邪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虽然表面上没有治痰,但实为治痰的不二良方。

无忧老师还用二陈汤作为主方,随症加减。二陈汤的组方是半夏、陈皮、白茯苓、甘草、生姜。因为陈皮和半夏以陈旧者效果最佳,所以取名叫“二陈”。加苍术、厚朴,以增强燥湿化痰之力,治疗痰湿。加天麻、僵蚕,以化痰息风治疗痰湿头晕。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治疗痰湿腹胀。

穿插一个小故事:许叔微是宋代著名太医,相传青年时期非常勤奋,每天攻读医书至深夜才睡觉,且睡前一定要饮酒。可是几年后他得了一种怪病,时时感到胃中辘辘作响,胁下疼痛,饮食减少,一到夏天,身体只有右半身出汗。他对自己的病情作了深入分析,认为是由于常年饮酒伤了脾胃,导致了“湿困脾胃”。于是,他选用苍术作为主药,将其研成粉,再把大枣研成粉,然后用生麻油调成小药丸,坚持每天服用。几个月后,他的怪病果然治愈了。酒伤了脾胃后,脾虚则水湿不化,而苍术性温、味苦,能醒脾化湿,故得苍术一味而诸症皆消。苍术苦温,健脾燥湿,对于肠道湿邪偏重者疗效良好。单用苍术一味药,无忧老师也曾治愈过很多腹泻的病人。

那么,怎样祛除湿邪呢?

夜深了,无忧老师写累了,朋友们看完这篇文章后,认真去做,相信恼人的湿邪定会无处藏身。























1









献花(0)
+1
(本文系杨华图书馆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