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4.家具业生产的平准化
2018-07-17 | 阅:  转:  |  分享 
  
家具业生产的平准化这世间的大多数事情是需要平缓的:比如一个烧得很红的炉子,你不能浇一瓢冷水,否则炉子会炸裂;老人不能大喜大悲,否则心脏病的
机率发生就很高;车子你不能一会儿急刹,一会儿停车再起步,一会儿猛加油,那样车子坏得快,而且极耗油;人不能暴饮暴食,一则胃很快会坏,
引起胃病,二则马上会肥胖,引起一系列身体的后遗症……?那对于生产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能今天加班通宵,明天赶完工放假三天;今天的产量
是1000,忙得全厂鸡飞狗跳,明天只有50的产量,慢悠慢悠的混完了一天;今天的产品是30个款,明天的产品只有2款;今天全是难的产品
,大家极费力,明天的产品很简单,早早完工放行……?不平准化的生产对工厂造成的冲击对于生产不平准化的工厂,会产生哪些管理上的困难呢
??人员的难以调配如果生产大起大落,那生产部门总是倾向于储备最大的人数,来应付最大的峰值。当产量需求回落时,这些过量的人员或被
遣散,遣散当然是要补偿的。被遣散的,终于有些经验的员工,可能不会再来公司应聘,尝第二遍遭遣散的痛苦,那公司永远在招新人。新人要重新
培训和磨合,牵制公司更多的精力。?工人如果不遣散,那总要找些事给他们做,或者工作不饱和,人浮于事。如果要工作饱和,在产量需求处
于低潮时,将制造出大量的在制品。这些在制品会耗用公司大量的人工费、材料费、仓库搬运费用、仓储管理费用。需要建新的更大的仓库,这要投
资,而销售收入并未增加。供应商的货款成倍增长,但成品还在仓库睡觉,不知猴年马月能变成钱。时间久了要翻仓,将旧包装更换成新包装,又再
出一次“血”。所有这些工作都需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而这些并不产生价值。如果不给工作他们做,人浮于事,企业氛围被破坏了。多养闲人,公
司成本高了。?质量难以管控当全厂为急不可耐的大需求忙碌时,材料如潮水一样涌来,不合格材料也来凑数。品质检验人员将人手不足,难
以应付,不良品会混入。在急迫的交期条件下,只管产量,有谁去在乎质量呢?只要出来,就上了车。质量意识土崩瓦解。这些在旺季出的货,一段
时间后到了客户手中,质量问题如信鸽一样会飞回来。这时厂里因大量的投诉正好有了新一轮的工作热点,于是质量会议和措施相继出台。赔款、返
工、补货、客户丢失在所难免。这些当然要花钱。在旺季短暂入了口袋的钱,还没捂热,现在又不断飞走了。?客户管理旺季时交不了货、淡季
时飞回来的质量问题,极有力地消灭了客户。于是客户不断流失。这时老总已惊慌不已,厂内的工作无暇顾及,眼光向外,不断寻找新的客源。?
内部管理无暇顾及,问题更多,工作更乱了,质量、交期、成本更是没有保障。于是大手笔的参展、广告、陪吃陪喝又来了。有了新客户,就要不断
打样,扰乱了现有的生产。打样的都是技术高的员工,技术高的员工都去打一些有去无回的样品,技术差的在生产线上吃力地磨订单,于是效率和质
量更低了。?产品线管理不断调整的客户群,可能导致产品线不断调整。好不容易工艺成熟的产品不断被淘汰。新的、不成批量的、工艺不成熟
的产品不断占领了生产车间。效率不高、员工不熟练、工艺不成熟,质量问题频出,工厂更乱了。?绩效考核如果工厂乱,不赚钱,老板一定认
为是大家工作不努力所致,于是绩效考核被提上日程。关于执行力、心态培训等课程的计划也上了日程。对于生产部门,首要的一条考核标准一定是
产量。?要产量高,生产主管就条件反射地认为:大批量生产。大批量生产,库存更高了,工厂的运营成本更大。小批量的、适合市场需要的订单
被轻视,或有意忽略。小批量订单交期不准,客人投诉增多。生产主管们的考核与公司客户之间的需求产生冲突,主管们要产量,客户要交期。或者
主管离职,或者客户流失。?一个同时笼络两方的办法出炉:招人加机扩厂,加大库存量,每种产品都做一大堆,结果所有的钱都压在了仓库,
老板天天为资金周转发愁。工人可能并不买账,因为他们日夜加班赶产量,付出很大,要求加工资、要求奖金的呼声越来越高。?生产不平准的来龙
去脉?市场部工作没做足在日本的丰田公司,销售人员逐户访问社区的居民,了解他们家车子的车龄,多久该换了;了解他们子女的年龄,何时
该领驾照,配一辆新车;因为对客户很了解,很多订单一是几乎可以预估,二是根本不需一日一时的急迫,所以他们做订单的平准化并不难。?那
我们一般的工厂市场部对客户的情况做足了功夫吗?客户正在做什么,他将用到什么产品,我想很多业务员并没有深入去挖掘,大多数人只不过是吃
吃喝喝、或者极浅的介绍一下换汤不换药的所谓新产品,要不说明一下最近要来的节日促销降价方案。?如果是做家具的,可否了解一下本区域的
新楼盘销售情况?要结婚的有多少人?本公司产品的竞争情况,市场份额??这些工作没做足,平时苦苦等待,无事可做,一旦来了订单,当然措
手不及,拿出一副大爷的姿态,将生产部门往死里逼,于是急单应时而来。?当有几个业务员都这样时,先赶谁的急单,再赶谁的急单,当然各显
神通,有的找生产经理,有的找老板娘,有的找老板,有的与客户串通好,让客户打电话到老板那儿催货,于是原有的排程全乱套了。?如果按次
序生产,那些排程上的订单本可以如期交货,但是通过这么一通乱插单之后,可以准期的订单无法准期,没影的订单反而急急插进来占了先。?生
产排单的人积极性大受打击,大家认为排单也没用,业务部门认为一申请,急单就可优先,更不必做市场的摸底和准备工作,及让订单排队了。?
大家都好大喜功我听说某个家具厂,为了在双11来个大响炮,将近双11的订单全不下,延到这一天来下,客人也乐于占点便宜,因为这一天促
销力量非常大。线下的订单也移到了线上,虽然还是在线下运作,但是数目全搬到了网上。流量与网销公司合作,说是最后半天,只要点击家具这个
类目,不管是进入哪家店铺,最后流量全引导到这一家客户的店里来,其他家具厂店铺相当不满,纷纷抗议或退出。?这一天的订单量当然很高,
但是是集前后多日的销量而来,平均下来,也许并不特别令人兴奋吧。?所有的订单洪流全集中在这一天,客服人员将被这洪水一样的工作量打得
天晕地转,工作质量无法保证。但是提成还可以拿得很高。?大多数的客户可能认为受到了轻待,而心存不满。洪水样的订单要处理,时间拉长了
。大量的订单,工人认为每一单只是小虾,质量上也就无所谓。听说在双11后,此家具厂大多的客人退货及投诉,当然也是洪水一样。上了
一次当,今年没听说他们再敢如此干了。?解决方法生产下单方式我认为在工厂,懂生产平准化意义的人并不多。今天接1000件产品,
他们全数丢到车间。明天只接200件产品,也全数丢到车间。那为什么不每天下到车间600件呢?另外就是如果车间每天只能做300件产品
,下到车间的数量不能超过300。如果每天下300件,一个月就是9000件。大多数的工厂产能与销量大致上相差不多,甚或产量大于销量。
不然就没法解释除了出货外,库存还奇高,或常常找不到米下锅,急着找客户的情形。?如果平准下单,车间有如匀速行车,即平稳又安全,交期
可以预期。越是交期难以预期,市场部的人就越心慌着急,将一些不急的单改成急单,而打乱生产秩序。超出产量的订单丢到车间,工人就会选择性
生产,好做的先做,赚钱多的先做,结果就是没到交期的都出来了,占领了仓库,而到了交期的还没开工。?下单者的自我保护PMC下单的人
最会自我保护,老板一问订单为何还没出来,他回答说,订单早一二个月前发下去了,他们不做,责任不在我。其实正是他的提前下单、多下单的作
法出问题。?PMC应短时距下单,比如每三天下一次,这样总能将最急的下下去。如果一次下一个月的单,很多不急的也丢下去凑数,现每天来
的急单又没法处理,只有不断插单,打乱原有秩序。而每三天下一次单的情况下,将近三四天的急单收集,再加一点常规的安全存量,那么车间几乎
感觉不到插单的情形。?不断插单,将车间原有的秩序打乱,生产效率更低,在制品流不动堆成山,产品碰伤造成品质问题要返工、产品太多寻找
要时间工作进展缓慢、材料拿错、现场5S难以管理、误操作层出不穷。?极致的平准化每天下单到车间300件产品,还只能说是数量上的、
初级的平准化,做得好的公司还应在品种上做到平准化。比如床要500张,桌要400张,柜要300张,常规的公司做到每天只下300就很了
不起了。一般的工厂就是先完工500张床,再完工400张桌,最后再完工300张柜,可能在你做床的时候,桌了柜子在缺货,而生产无能为
力。中级的工厂可以排产为:一天生产约床120,桌100,柜80。依据丰田公司的排产方式则可能为:1床1桌1床1桌1柜,极频密地
换型,每天每小时都有齐全的规格,不会导致缺货的情形。对于产品换型,丰田公司50年代左右约需3小时,70年代需10分钟,现在约为3分
钟左右。我们很多公司不愿在换型上动脑筋,喜欢集批生产,喜欢大批量生产,不喜欢转型,这将大大挫伤工厂的竞争力。不平准化的生产方式
,导致每天完工的产品,不但数量不均衡,款也不均衡,或者一入库一座山,或者几天也没得入。或者某几个款的产品可以卖半年,但更多的款不知何时才有货发,要在车间转悠多久。不能平准化生产的工厂将产生一系列的管理后遗症。?结语对比起来,家具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家首先要认识到平准化生产的意义,再在市场管理、下单方式、工人计酬方式上作调整,以配合生产的平准化。实施平准化的工厂,犹如高速上定航行驶的汽车,省力又快速,效益自会随之而来。
献花(0)
+1
(本文系广州精弘益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