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彭伉与袁州贞元诗人
2018-07-31 | 阅:  转:  |  分享 
  
彭伉与袁州贞元诗人

彭杰明

古代袁州(主要辖宜春等赣西诸县)的诗歌创作,中唐以来蔚然成风,热闹空前。史籍所载,最先得以流传后世的,是科场仕途中的文人所作的诗。以袁州的历史文化名人论,东汉袁京是最早的了,但憾无诗文传世。汉晋南北朝近八百年的察举制取士,古代袁州仅有陈重一人,然仍无诗文见于后世。最先涉及袁州的诗歌,是晋代陆机的《送顾贞观为宜春县令》。唐初及至盛唐,刘长卿、李华、李白等也有给仕宦于袁州的友人的赠别诗,但这些人是否来过本地,没有确论。李嘉祐是最早留下诗作的袁州刺史,其诗题材也不仅限于题赠,涉及到袁州风物等多方面内容。然而,真正代表袁州本阜诗歌创作崛起的是唐贞元年间以彭伉为代表的诗人,而这与科举考试紧密相关。

彭伉(772-839),字维嵩,号岳高,行兴一。唐代宜春县(今袁州区)人。唐贞元七年(公元791年),他辞亲北上,到京都长安应考。站在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街上,19岁的彭伉既有青年的踌躇满志,又有在京都举目无亲的茫然。从家世来看,他的曾祖父彭景值曾是状元,祖父彭构云曾经被玄宗三召而名满京华。但时过境迁,往事成尘,现在没有谁认得你抬举你,如果你没有真才实学的话,门第都是浮云。唐代以诗赋取士。史载,唐德宗贞元七年辛未进士科考试,考官是礼部侍郎杜黄裳,赋题:珠还合浦赋,以“不贪为宝,神物自还”为韵写律赋一篇;诗题:青云干吕诗。

《唐诗纪事》卷三五:“伉贞元七年杜黃裳下試《青云干呂》诗登第。”其意是说,彭伉于唐德宗贞元七年参加科举考试,主考官是大臣杜黃裳,考的体裁是写诗,题目就是“青云干吕”,而彭伉就是凭借这一首诗登第。其诗为:

青云干吕

祥辉上干吕,郁郁又纷纷。

远示无为化,将明至道君。

势凝千里静,色向九霄分。

已见从龙意,宁知触石文。

状烟殊散漫,捧日更氛氲。

自使来宾国,西瞻仰瑞云。

圣布中区化,祥符异域云。

含春初应吕,晕碧已成文。

东起随风暖,西流共日曛。

升时嘉异月,为庆等凝汾。

轻与晴烟比,高将晓雾分。

飘飘如可致,愿此翊明君。

唐人科举试律诗,诗题取用《文选》原句或李善注解。由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可知。该书卷182省试三,计三题六首。《青云干吕》四首,为林藻、令狐楚、王履贞、彭伉作。题目取自李善注解。陆倕《新刻漏铭(并序)》:“河海夷宴,风云律吕。”李注:“《礼斗威仪》曰:若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则河溓海夷。《十洲记》曰:天汉三年,西国王使献灵胶四两,吉光毛裘,受以付库。使者曰:常占东风入律,十旬不休;青云干吕,连月不散。意者阎浮有好道之君。我王故搜奇蕴而贡神香,步天材而请猛兽,乘毛车以济弱水,于今十三年矣。”《礼斗威仪》和《十洲记》非唐人常见之书,故要明白“青云干吕”,首先是要借助《文选》李善注。依此可知,诗题定调,本诗意在歌颂国政太平,君王有道。若《文选》及其注解不熟,此诗就不好写了。彭伉的《青云干吕》,是已见史籍的袁州本阜诗人的第一首诗。



彭伉赴长安应试,关山迢递,为时甚久,妻子张氏于家中思念。秋闱揭榜,彭伉考中进士。消息传来,举家欢欣。因是袁州本土考上的第一位进士,刺史知县,都来道贺。可是,彭伉本人却一去经年,耽于候职,没有回家。张氏再也按捺不住,在一方锦缎上写了两首诗《寄夫》,托付报喜的驿使:

久无音信到罗帷,路远迢迢遣问谁?

闻君折得东堂桂,折罢那能不暂归!



驿使明朝过五湖,殷勤为我报狂夫:

从来夸有龙泉剑,试割相思得断无?

不久,彭伉收到妻子的诗后,百感交集,也回了一首诗《寄妻》:

莫讶相如献赋迟,锦书谁道泪沾衣。

不须化作山头石,待我堂前折桂枝。

在诗中,彭伉借司马相如献赋始得汉武帝赏识的事迹,表达了对仕途艰难的感慨。同时,看到家书(妻诗)后泪落沾衣,感情复杂:有对终能及第为官的宽慰,有为自己久未归家而对妻子的思念和愧疚,也有对不久就能回家团聚的期许和欢欣。

这是文学史上一段佳话,由于《唐摭言》《唐诗纪事》《太平广记》的记载而在海内广为传播。尤其是张氏的诗,“从来夸有龙泉剑,试割相思得断无?”已经成了表达爱情相思的千古名句。迄今,凡研究古代夫妻诗、闺阁诗者,很少有不提到她的。

相传,张氏在来往宜春城途中,忽报彭伉及第,认为丈夫可能马上回来,就在湛郎桥边小山麓振衣打叠。后人就在此处建钟秀阁纪念。宋人王云写了《题张氏钟秀阁》一诗:

卜筑类郊扉,登临野趣宜。

鸥边春浪阔,草外碧云低。

画忆王摩诘,诗惭杜拾遗。

徘徊半楼月,残夜水明时。

诗中说张氏“画忆王摩诘,诗惭杜拾遗”,把她的诗画与杜甫、王维相提并论,虽有些夸饰,但也可见张氏确是古代一位难得的才女。彭伉夫妇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夫妻诗人。



彭伉登第之后,袁州学风渐炽,诗风始盛。湛贲、宋迪、易偲等相继于唐贞元年间进士登第。彭伉、湛贲、宋迪和易偲,是袁州贞元四进士,且都有诗歌传世。加上彭伉夫人张氏,他们五人是见诸史籍的袁州本阜的第一批诗人。

湛贲,唐代诗人。南朝宋长史湛茂之十二孙。本家毗陵,后为袁州宜春县人。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登第,为袁州第二位进士。宜春湛郎街就是纪念他的。及第后,初任江阴县主簿权知无锡县事,后为毗陵太守。传说他与彭伉是连襟。善诗,《全唐诗》录其诗三首,下录其二。

题历山司徒右长史祖宅

隳官长史籍,高步历山椒。

丽句传黄绢,香名播宋朝。

分能知止足,迹贵出尘嚣。

松竹心长固,池台兴自饶。

龙宫欣访旧,莺谷忝迁乔。

从事叨承乏,铜章愧在腰。

伏览吕侍郎丘员外旧题十三代祖历山草堂诗因书记事

名遂贵知己,道胜方晦迹。

高居葺莲宫,遗文焕石壁。

桑田代已变,池草春犹碧。

识曲遇周郎,知音荷宗伯。

调逸南平兆,风清建安迹。

祖德今发扬,还同书史册。

宋迪,唐代宜春县(今袁州区)人。贞元十三年(797)进士。《全唐诗》有诗一首。

龙池春草

凤阙韶光遍,龙池草色匀。

烟波全让绿,堤柳不争新。

翻叶迎红日,飘香借白蘋。

幽姿偏占暮,芳意欲留春。

已胜生金埒,长思藉玉轮。

翠华如见幸,正好及兹辰。

易偲,一作易思。唐代宜春县(今袁州区)人,是唐会昌状元易重之父。贞元年间进士,县志失考。《全唐诗》有诗二首。《宜春县志》存诗三首。

题袁州龙兴寺

百尺古松松下寺,宝幡朱盖昼珊珊。

闲庭甘露几回落,古石绿苔犹未干。

郡城放猿献卫使君

千岩万壑与云连,放出雕笼任自然。

叶洒惊风啼暮雨,月凝残雪饮流泉。

临岐莫似三声日,避射须依绕树年。

应解感恩寻太守,攀萝时复到楼前。

山中送弟方质

山中殷勤弟别兄,兄还送弟下山行。

芦花飞处秋风起,日暮不堪闻雁声。

贞元之后,古代袁州于唐会昌年间连出卢肇、易重两状元,文教鼎盛,驰誉海内,诗歌创作也逐渐繁荣起来。到晚唐,诞生了名播八方的大诗人郑谷,古代袁州人文之盛,又迎来了一个新高度。

献花(0)
+1
(本文系湖山云藏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