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三阴病
2018-08-03 | 阅:  转:  |  分享 
  
湖南中医药大学田雪飞伤寒与临床——三阴病太阴病一、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中结硬
。1.是什么脏器的病?2.首要症状:腹满3.脏病及腑:脾→胃、大肠→吐、利4.下之→脾气下陷→不
能散精于肺→胸中结硬一、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中结硬。1.是什么脏器的病
?2.首要症状:腹满3.脏病及腑:脾→胃、大肠→吐、利4.下之→脾气下陷→不能散精于肺→胸中结硬
二、太阴病桂枝汤证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1.怎么理解?——关键在哪里?(脉浮)2.临床如何运用?化热怎
么办?(如春夏)太阴病原有的症状腹满怎么处理?三、太阴病宜四逆辈诸寒证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
四逆辈。1.外邪为什么会从少阳传入太阴?——素有寒积2.四逆辈就是四逆汤吗?——理中汤、吴茱萸汤、大建中
汤、干姜附子汤等如何选用?——因证选用人参白术干姜甘草附子干姜甘草人参干姜蜀椒饴糖(以水四升,煮取
二升,去滓,纳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辨主症,辨兼证,综合评价
四、太阴病坏证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1.药味均相同
,为什么不叫桂枝汤?倍芍药的道理?2.大实痛?——寒还是热?——肝木乘脾桂枝加大黄汤证可用于哪些疾病呢?
——如何与临床联系?芍药善治腹——芍药甘草汤慢性胃炎,胃术后疼痛不休,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慢
性胆囊炎等。少阴病一、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1.病性到底属寒还是属热?2.脉为什么微细:脉之动发于心,而有力
否关于肾3.欲寐是为何?——病之热者:伏气化热(多);病之寒者:直中则为寒(少)。——少阴热病:初起用凉药
——给临床的启示?——心肾不交。但为什么不是寐,而是欲寐呢?一、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1.病性到底属寒
还是属热?2.脉为什么微细:脉之动发于心,而有力否关于肾3.欲寐是为何?——病之热者:伏气化热(多);病之寒者
:直中则为寒(少)。——少阴热病:初起用凉药——给临床的启示?——心肾不交。但为什么不是寐,而是欲寐呢?二、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1.推测寒热属性?——少阴寒证2.该方妙在何处
?——内寒:附子温;外寒:麻黄散;细辛什么作用?到底在临床用多少比较合适?病案天津李××,年三十二岁
,于夏季得伤寒证。病因午间恣食瓜果,因夜间失眠,遂食余酣睡,值东风骤至天气忽变寒凉,因而冻醒,其未醒之时又复梦中遗精,醒
后遂觉周身寒凉抖战,腹中又复隐隐作疼,惧甚,遂急延为诊视。证候迨愚至为诊视时,其寒战腹疼益甚,其脉六部皆微细欲无,知其已成
直中少阴之伤寒也。诊断按直中少阴伤寒为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而因在梦遗之后,腹中作疼,则寒凉之内侵者益深入也,是宜于麻黄附子
细辛汤中再加温暖补益之品。处方麻黄(二钱)乌附子(三钱)细辛(一钱)熟地黄(一两)生怀山药(五钱)净萸肉(五钱)
干姜(三钱)公丁香(十粒)煎汤一大盅,温服,温复取汗,勿令过度。效果将药服后,过一点钟,周身微汗,寒战与腹疼皆愈。
分析:此证昼眠冻醒,是自太阳传少阴,又因恣食寒凉继而昼寝梦遗,其寒凉又直中少阴,内外寒凉夹攻,是以外寒战而内腹疼。方中因其少
阴新虚,加熟地黄、萸肉、山药以补之,又因其腹疼知寒侵太深,又加干姜、丁香助附子、细辛以除之,寒邪自无遁藏也。二、少阴病
黄连阿胶汤证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1.推测寒热属性?——少阴热证(怎么来的?)2.为什
么会心中烦?重点:一为肾虚二为伏热三为心肾不交(为什么不交?)组方:黄连四两黄芩一两芍药二两阿
胶三两鸡子黄二枚黄连:解心中烦黄芩:清肺(为什么?)芍药:酸收浮越之阳
阿胶:生肾水(为什么?)二、少阴病黄连阿胶汤证3.是心病及肾还是肾病及心?5.与温病的伏气化热的区别在哪里?
心先病而烦:脉必洪浮之象;那肾先病的脉呢?4.本证是心热肾寒,如果临床碰见心肾皆热呢?——白虎加人参汤,玄参代知母
,淮山代粳米,加茅根、鸡子——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三、少阴病附子汤证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
汤主之。1.背恶寒是什么原因?——太阳表阳虚2.组方特点组方:附子二枚茯苓二两芍药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
人参、芍药、茯苓、白术的作用?是健脾胃吗?少阴表里皆寒证三、少阴病附子汤证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
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1.重点的症状: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2.必要的脉象:脉沉四、少阴病桃花汤证少阴病,下利
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1.属寒还是热?组方:赤石脂一
斤干姜一两粳米上药均为热药——寒;用法的特殊性——半汤半散2.如果下脓血是热毒呢?——黄连、苦参是寒性的
,还可以用什么药?——川椒配干姜3.判断寒热关键靠什么?——脉象五、少阴病吴茱萸汤证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
茱萸汤主之。1.也有烦躁,为什么不用黄连阿胶汤呢?2.组方特点组方: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为什么用吴茱萸而不温补肾阳?——寒在哪个地方?——在脾胃——脾胃是心
肾相交的枢纽不同点:有吐利,手足厥冷——是不是少阴病初得?这里的烦躁欲死是什么原因?——心肾不交(因寒而不交)六
、少阴病吴茱萸汤证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1.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病呢?2.半夏用的哪种?
——生半夏生半夏洗、破,入鸡子壳,纳苦酒(醋)——生半夏具有攻破之力。生半夏外用敷治重舌,消喉肿
心经——夹咽之脉下通于肾七、少阴病白通汤证及白通加猪胆汁汤证少阴病,下痢,白通汤主之。1.还是要交通心肾2.用葱白
的原因交通心肾之气——临床怎么运用?不可忽略不同点:只利不吐——以肾寒为主——温肾暖脾胃七、少阴病白通汤证及白通加猪胆
汁汤证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1.加了什么?
2.用什么替代?大剂量山茱萸——固脱(用至100g)先用山茱萸,然后再减量与人参、淮山配合实用人尿(童便)与猪胆汁
——凉药为导引,避免格拒八、少阴病真武汤证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
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1.如何判断有水气?——小便不利同时具备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另一条文“心下
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通俗的说法:“脾肾阳虚”——哪个是重点?八、少阴病真武汤证1.真武汤
的由来2.组方特点组方:茯苓、芍药、生姜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附子——温肾阳
白术、生姜、茯苓——助脾胃散水用芍药的原因?——苦降——监制附子之大辛大热加减:咳加干
姜、细辛、五味子;小便利去茯苓;下利去芍药加干姜;呕去附子加生姜(什么
启示?)真武:北方司水之神——镇水气肾主水与脾胃有什么关系?——肾为胃之关九、少阴通脉四逆汤证少
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1.与白通汤有什么不同?白通汤为阴盛于下,格阳于上;本条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2.重点在哪里?里寒: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外热:不恶寒,面赤色——戴阳与白通比多用了什么药?——干姜、葱白加重,加甘草(为什么加?借鉴第八条有什么启示?)
献花(0)
+1
(本文系木鱼风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