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谈?第一章:家庭出身有道是,人不可以选择爹娘,意思很明显,没有人能事先选择家庭出身。其实这句话没说完,应该还有后半句,即"爹娘也无法选择孩子"。这样说好像不太对,做父母的在选择子女上应该有些主动权,最不济可以在孩子出生前就把胎儿做了,但现实中除非万不得已,有几个爹娘舍得对自己的骨肉下这样的狠手?婴儿降生在一个家庭,对父母来说其实也是一种未知的命运,孩子长大后会怎么样?没有人知道。尽管天下父母一条心,个个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惜成龙成凤的儿女少之又少,长大后平平常常毫无特色的还是摩肩接踵。能有一份正常的工作,组建一个正常的家庭,延续一代正常的血脉,回赠一份正常的亲情,已经很不错了。一定要孩子如何如何,对大多数当爹当妈的来说,都是一种奢望。如果孩子不争气,长大后不但不能光宗耀祖,反而杀人越货惊官动府,或者丢人现眼惹人侧目,搞得全国人民都很器重,如白宝山、李某某之流,当爹娘的也没办法。这就是命,也是双向选择,子女和父母的双向选择,只不过,这种选择是宿命的,注定的,很大程度上根本无法改变的。你无法选择出身,爹娘在某种程度上也无法选择你。彼此就这么邂逅了,认识了。常识告诉你们:这是你的爸爸妈妈,这是你的宝贝孩子,你们应该亲如一家人。事实上,多数人的人生就是这么开始的。不要埋怨出身,这个无法预订,无法选择,也很难改变。对注定的东西,我们不妨坦然接受。话说回来,不接受你还能怎么地?我也是这样认识自己的爹娘的,尽管只是一个抱养的孩子,但我和天底下绝大多数正常孩子一样拥有正常家庭,有无微不至的父爱母爱,有不用担心的吃喝供给,还能按时进入虽然条件简陋但基本正常的学校求学。一晃四十年过去,没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在身份认定上,如果不是特意指出来这点,基本上从不考虑自己有意识之前的命运。村子里和我一样出身微妙的孩子不下于二十个,有人还为这个长大后和父母翻了脸,我感觉有些不可思议,纯粹脑子有病。生母不如养母,生下来不管不问还不如不生,那不是让孩子活受罪么?有人愿意接替生母的职责将你抚育成人,还有什么可说的?这份恩情和正常父母一样伟大,我们什么都不缺,不缺爹妈,不缺吃喝,不缺疼爱,还能正常上学,一切都和周围孩子一样,你还想要什么?为什么非要钻牛角尖?一定要搞明白自己的出身,一定要找到生身父母,一定要和时间拧着来,倒退二十年前重新开始人生旅途,这样就幸福了?未必。有个爹妈疼自己就行了,多了不见得就好。很多事情要想开,别钻牛角尖。钻了牛角尖,路会越走越窄,甚至再也退不回来。家庭出身这件事如今不大被人们频频提及,以前却是个人基本情况的重要内容。贫下中农还是富农地主,那是马虎不得的重要选项。不过,家庭出身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根深蒂固,有时一辈子都难以彻底漂白。对于性格、爱好、习惯、心理以及其他诸方面的养成,家庭出身是强有力的第一层底色。比如,一个出身贫寒的人长大后即便拿了很高的薪水,一般而言也不会乱花钱,对经济的把握相对要保守些。而一个从小被娇生惯养的富家公主常常体会不到人生之多艰,对物质消费容易抱着随性的态度,不大考虑前后将来,只要眼下高兴就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养成和家庭出身有很大关系,当然也和父母当年对孩子的宠幸程度以及教育方式密切相关。尽管现在不流行阶级论了,在考察重要人生伙伴时有必要把家庭出身的因素考虑进去,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更接近现实。比如,男士若想找个将来可以勤俭持家的伴侣,不妨对那些出身平凡的女孩多加留意,这样的群体中更容易发现目标。反之,如果女士想找一个有贵族气质的老公,对那些从贫困山区走出来的小哥就不必过分注意了。出身是一种生活基因,会深深浸透到身体的血液中、肌肉中,乃至每一个细胞中,除极个别叛逆者,很少有人能把这些因素从身上完全剔除。不论过了多少年,别人还是能从全方位考察中窥探到你当年的生活历程。比如,我这人爱吃不讲穿、有些大男子主义、对经济比较敏感且相对保守、喜欢和社会底层人物打交道、对政府官员基本上不信任、对爱显摆臭美的小资嗤之以鼻、心软看不得女人流泪穷人受苦、说话写字土得掉渣且以此为荣、议论喜欢一针见血、追求完美和优秀、多少有点宁折不弯的傲慢,都和家庭出身、幼年教育以及生活经历分不开的。对我历史熟悉的朋友会明白,如果我不是这种人,反倒很奇怪。其实不光我,你、他(她),大家都一样,每个人都一样。任何人都逃脱不了过去,尤其是出身对以后人生的影响。
第二章:学业风云人生不公平的地方比比皆是,但公平的一面总还是有的,比如死亡。人人都要死,不论他是谁。当再大的官发再多的财,拥有再高的社会地位和威望,到了一定时间,大家还是要挤上同一班车,将生前身后的一切全都抛弃,将活着时一切公平和不平、享受和遭遇、甜蜜和痛苦、高贵和卑贱、富有和贫瘠、深邃和浅薄、高尚和卑鄙全抛在脑后,重新化为虚无,这是一种绝对的公平。当然,如果对这种死后的公平不感兴趣,活着的时候还是有些公平的,尽管有人并不喜欢这种公平,比如,智力。孩子聪明与否和家庭出身实在关联不大,高贵的父母不见得能生出聪明的孩子,平庸的爹娘却可能养育出神来之童。这确实能抚慰很多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的心。尽管家庭条件不好,尽管爸爸妈妈没时间也没能力对孩子进行全方位智力开发,很多贫家子弟仍然成长为智力超群的神童。有对很普通很平庸的农村夫妻,家境中下,为人木讷,在村里各方面条件都处于中下等,平时没人看得起。就是这样一对夫妻,养的儿子不声不响连跳两级,一路凯歌升入北大,让村民的眼球滚了一地,个个叹息造化弄人。这个不服不行,不要以为当了一点官,发了几笔财,在社会上有些地位,就觉得自己了不起,自己的孩子也了不起,不见得。人精父母养出平庸子女者比比皆是,甚至养出坑爹子女的也屡见不鲜。最近一段时间热炒的那个李家孩子不就是一鲜明例子么?唱歌将军这辈子全砸在幺儿手里了,今后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提起这对父子,评价基本不会太正面。若不是这个儿子,老李现在仍然牛气哄哄站在舞台上高歌小小竹排,这下完了,一辈子形象基本上全毁了,这不是坑爹是什么?前文说过,爹娘也不能真正选择子女,谁知道你辛辛苦苦养大的宝贝心肝究竟什么货色?认命吧。可惜,我不是神童,我爹娘没那个福分。不但不是神童,简直就是愚笨。开始上学三年,成绩年年倒数。幸运的是,爹娘没有因此而减少对我的疼爱。儿童求学,成绩主要源自天然。父母之督促有一点效果,但归根结底能否成才还在孩子本人。山羊无论怎么培育也不会翱翔于蔚蓝的天空,在虾米身上下多大的力气也不可能将他开发成水族至尊的鳄鱼。说实话,有些孩子天生不是上学的料,当爹娘的不必对所有孩子都抱太高期望,一定要将孩子送进北大清华才罢休。好在条条道路通罗马,未必华山一条路。如果孩子在学业上没什么大出息,可以考虑另外的出路。就像母亲当年说的:“真不行就回家种地,人家饿不死,咱也饿不死。”我就抱着不行就种地的想法在求学道路上走一天说一天,反正自己努力了,真不行就算了,还能逼死人命咋的?俺那疙瘩向来不是出秀才的地方,在我之前,村里连个中专生都不曾考上过。爹娘对我不能上学成才态度也很坦然,没有给我太多压力。上学这种事,不要太勉强,能上就上,不能上别强上,孩子该吃哪碗饭是注定的,放心,饿不死一个。种地都饿不死,更不要说其他了。况且,现代社会真正的成功人士很少科班出身的天之骄子,多数都是异路成名。如同一位美国超级富豪在哈佛大学面对一群毕业生演讲所说的:“好了,各位,你们现在终于拥有可以为我打工的资格了。”高级打工仔和低级打工仔都是打工仔,不必五十步笑百步那么世俗,真有能力自己创业,为人打工哪怕为政府打工混到老死也难以大富大贵,若走邪路恐怕还会提前毕业。村里几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在船厂搞氩弧焊的打工仔现在工资已经涨到每月一万五千元了,让我这个月工资只有三千元的昔日天之骄子好几夜都在做恶梦,醒来气喘吁吁,满面红烧,惭愧之极,羞愤欲死。学习成绩有时候和打牌一样,也是需要运气的,如果运气不行的话,即便很努力,成绩可能还是毫无起色。时过境迁,当这个学生的运气来了,成绩可能在短时间内有很大转变。抱定学业成名信念的话,也别轻言放弃,在最后一刻钟改变命运的也不是没有。上小学四年级时,我的成绩发生了戏剧性变化,从倒数一下子变成正数,很神奇,连我自己都琢磨不透前几年脑子是不是进水了。上学需要努力,需要天赋,也需要运气,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过,就算学习成绩很好也没什么特别了不起,不等于就进了人生保险箱,上学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将来生活幸福不完全取决于这个,以后还有很多因素参与进来:职业、机遇、婚姻、子女、健康、感情等等。人生是部综合大戏,学业只是其中一个因素,用不着把所有宝都押在这上面。这样说有人可能会不服气,其实没什么不好理解的。有机会的话,把曾经的初中同学、高中同学乃至大学同学找一找,看看当年的学习尖子和当年的混世魔王现如今的生存状态或许就会若有所悟了。
第三章:职业如妻就男人而言,上学上得好不如工作干得好,而女人,工作干得好不如老公嫁得好。男人的幸福更多源于事业,女人的幸福更多来自家庭。上学固然重要,可惜上学不是人生终点站,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学校只是步入社会之前的驿站,早晚一天要从这个驿站出去,所以考上什么大学固然重要,但从事什么职业才是更重要的。职业之于男人如老公之于女人,是决定一生幸福的大事,马虎不得。很多人终其一生不能从事自己喜欢擅长的职业,在纠结无奈中走完了人生。多数人的职业选择和婚姻选择一样,带有很大盲目性。觉得自己可以喜欢上这个职业,如同觉得自己可以和那人恩爱一生,其实未必。多数人到手的职业只是一开始容易接触到的行当,如同最终做老婆的都是你能追得到的对象,但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对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是真不错还是勉强凑合,时间长了,才能掂量出当初的决定究竟有几分正确。多数男人选择职业只看待遇,多数女人选择老公只重物质。男人觉得一份职业只要高工资高福利,另外还算体面,基本上就可以了。女人找老公基本上只盯着身份、地位、薪水和房子,感觉跟着这男人不愁吃穿,其他方面勉强过得去即可。至于将来能否真正喜欢这份工作,能否将工作干成一份事业,多数人并不过多考虑。既符合口味喜好,又能得到丰裕回报,这是最完美的状态,很多人达不到这个状态。老公既是自己最喜欢的类型,同时夫妻感情又十分美满幸福,这样的女人也不多。职业是男人最重要的伴侣,老公是女人一生的职业,两者互相对比考察,很有意思。我选择了一份自己并不熟悉的职业,直到开始参加工作,都不知道即将从事的职业究竟什么内容。当初一时好奇冲动选择了这份职业,一生事业的底色就这样在莫名中被确定下来。人生中重大决定往往都是随意的,而真正让人精挑细选反复斟酌的事常常上不了台面。买东家的韭菜还是西家的番茄会让很多人纠结不已,在两家店铺门前来回徘徊,其实不过人生最不值一提的决定,却让很多人拿不定主意。更有很多流连在服装店中红男绿女,费了半天劲才在眼花缭乱中选定一款,买到手一周后咋看都难看,再次去服装店开始下一轮的纠结。人生就这样,于紧要处粗枝大叶,于细节处折磨自己,好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美其名曰提升生活质量。其实,真正的生活质量哪能在这些细枝末节上,真正生活质量之根源早被我们忽略了。职业决定生活质量,不过选择职业时草率的居多。而一旦选定,又很难轻言离弃,因为这牵涉到很多。男人要适应职业而不是挑剔职业,如同要适应婚姻而不是挑剔老婆。当生活走到了正轨,回头路是极少的,不要想着当初若如何如何了,现在不是当初,已经工作,老老实实干好眼下的工作。已经结婚,非原则性问题不能整日想着换妻的事。两人不能圆满,可以互相磨合。无论如何,喜新厌旧的结果往往是更加难以收拾的局面,婚姻如此,职业也如此。我们可以在闲暇无事时让思维信马由缰,幻想当年如果走了另外一条人生路,现在会怎么样?如果幻想当年若和那个纯情小妹结婚,今天会如何?小鸟依人依旧?抑或变成河东吼狮?幻想可以,只是当老婆叫你吃饭,还是要立马从思想的爪哇国中及时赶回来,重新正视现实,并满面笑容地赞叹:“老婆,你真好,今天的菜做得棒极了!”这就是生活。美满只存在于幻想之中,不美满却可以提供给衣食住行,这就是职业,是婚姻,是人生。所以,要知足和感恩。尽管看着别人的老婆更漂亮些,但轻易不要动换床上人的想法。尽管别人的职业更诱人,还是不要轻易跳槽。无论如何,现在学习氩弧焊估计干不了,慢慢理顺心情,不再羡慕那一万五千元月薪,心中怨气慢慢得到平息。每个人都不容易,别人的付出不是我们能想象的,我们只能是自己,干好手里的活就行了,用不着羡慕嫉妒恨。这山望着那山高,一路跑马到白头。到头来啥也做不成,啥也做不好。职业如妻,结合了就是缘分,学会珍惜,学会习惯,慢慢在天长日久中磨合出默契,自然也有一番乐趣和幸福。频频跳槽,即便能得到些实惠,一辈子没有留恋的根,到老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个干啥的,如风月中人,接张送李,满面春风,看似好不热闹快活,待曲终人散夜深人静,一个人孤零零独对秋月,看青丝夹白,年华逝去,不知心中作何感想?
第四章:婚恋如赌婚姻似一场赌博,输赢和技术、运气等诸多因素相关,当然也有眼光相关。很多人不相信婚姻的赌博性,总认为婚姻是一宗可彻底定性的买卖,只要自己当年认准了,一辈子不会变化,心情可以理解,可惜不是事实。世上确有天长地久的感情,但不能天长地久的似乎更多。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感情被无数人赞叹,丝毫不在乎这是一宗不伦之恋,其实是应该受到道德谴责的,但很少有人提及杨玉环和李瑁的婚姻悲剧。人们更没多想,李隆基前面的女人有多惨,为了一个儿媳,苦了多少宫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其他那两千九百九十九就不是女人么?一段佳话的背后是一堆悲剧的积累,人们只看到了前面的光鲜,却忘记了后面的悲苦。如同我们只看到爱情的甜蜜,却没看到生活的枯燥。贵妃最后的死于非命似乎也印证了一种宿命,或者是一种偿还。我们喜欢看见开始,因为开始往往是甜蜜的,却不喜欢或不愿意看见结尾,因为结尾常常不太美妙,这就是婚恋。每一段感情的起步都是相似的,只是渐渐会走上不同路子。每桩婚姻的开始基本上都是雷同的,只不过十年二十年后剧情会大不相同。每个赌徒刚坐赌桌旁时,心情都是一样的,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时过境迁,再看这群赌徒,各自拥有不同的嘴脸。世界会变化,这是最令人拿捏不定的,当然,这也是生活最大乐趣所在。生活不是电脑程序,没有固定编程,不会总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前进,同一个开始,千百种结局,这是生活最有意思的一面。我们以为能掌握自己的程序,其实不能。如果生活一定要开玩笑,你也只能接受。喝茶的时候又看到茶杯上的字迹,那是同学聚会时发的茶杯,看到了学校的名,想到了学校的事,还有那些感情。想起了几个人和一堆往事。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所有那些人和事都随风飘散,散得七零八落,没有一片完整,对生活不再产生一点点影响。当年可不是这样,当年完全不是今天这个样子。那么多可笑的想法,幼稚吗?不是,现在其实也很幼稚,如果重新邂逅一个不该邂逅的人,一样没有办法把握,因为这不属于我们能够掌控的范围。感情和婚姻都是那么富有戏剧性,就像一只飞舞在花丛中的蝴蝶,你只看见了一眼,待要仔细欣赏,一转眼它就不见了。曾经那么投入,想到过恋爱,想到过结婚,甚至还想到过比结婚更多更远的东西,结果连婚姻的屋檐都没看见,就劳燕分飞了。这也是一种运气啊,难道不是赌博么?你能想象自己的将来么?不能。即便结了婚,你能想象到婚姻的终点站在哪里么?曾经那么缠绵肉麻,卿卿我我不可分割,好像可以海枯石烂,真能如此吗?不知道。除非到了终点站,否则真不知道终点站在哪里。哪里都能下车,哪里都有人下车,主动或被动。婚姻的礁石在哪里,没人知道。泰坦尼克号的首航也是尾航,处女航也是死亡之旅,谁知道呢,这艘被誉为“永不沉没”的巨轮第一次下水就完蛋了,就像我们的婚姻和感情,曾以为坚不可摧,曾以为永不变色,其实生活的事情谁知道呢,没人知道。走过少年、青年,身后撇下一个个人影和一段段往事,有泪也有笑,慢慢消逝得一干二净,忘却得一干二净。在心里问自己,是我多情还是生活寡情,是有缘无份还是造化弄人?没有答案。在街上匆匆邂逅,却好像路人,不知是真没看见还是装作没看见。想到过去的点点滴滴,看看今天的对面路人,这难道不是一场赌博么?没有赢而已,呵呵。婚恋如赌,尽人事而知天命,随缘而已。该做的还是要做,至于结果,不在掌握的范围,也就不想那么多那么远。虽然是场赌博,但还不能不参与,不过,输赢这种事真不能太在意。输赢太多,见多了就不怪了。婚恋如赌,愿赌服输。最看不上在婚恋这种事上鼻涕一把泪两行,自己选择自己担当,当初也没人逼你一定要选择对方,还不是自己的意思?看不准人只能说自己无能,遇人不淑那是命中的劫数,哭又有什么用。有人在这类事上一错再错,一败再败,那也没办法,这是命,你只能怪自己。我们不希望婚恋如赌,总喜欢结结实实拿在手里,这样才放心,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算来算去输了牌,还是没办法。“爱到不能爱,聚到终须散,繁华过后成一梦。”戏说乾隆的这首配曲很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