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一年制硕士留学生
2018-08-06 | 阅:  转:  |  分享 
  

在我所处的这个留学生群体来看,绝大多数的还是回到了自己家乡所在的城市,靠着父母的关系,
进了银行或者事业单位,过着还算滋润的生活,然后父母首付买一处房,再介绍个相亲对象结婚,
丈母娘家出一辆车……

为什么我对这个剧本这么熟悉啊,因为我见的实在是太多了。然后呢,有了孩子继续送他上学,
再送他留学混个学历,再找关系给他搞定工作,再攒钱给他付一套首付,再给他物色个相亲对
象……

有木有很眼熟啊亲爱的们,政治课本里的那个故事怎么讲的啊:记者采访一位放羊娃“你在干嘛?”
放羊娃说“放羊。”“放羊是为了什么?”“赚钱”“赚钱是为了什么?”“盖房子”“盖房子
是为了什么?”“娶媳妇”“娶媳妇是为了什么”“生娃”“生了娃又干什么呢”“放羊”。

中产阶级对下一代的投资毫无疑问是将阶级晋升的任务寄托在了下一代,即便一年二三十万的花
费对于一个中产家庭来说也绝不是小数目。然而毫无疑问这条路已经堵死,上升渠道就是这样的
狭窄,然而许多人还沉浸在一无所知的自我良好中,中产阶级的子女,跟穷人家的孩子比,可以
说,不争气。

我作为一个香港一年制硕士留学生,念书过程中和毕业后就一直反思自己的选择,我花了父母几
年的工资收入去读书,究竟能产生多少回报?我究竟学到了多少能在未来工作中有用的知识?我
是不是就拿着父母的钱去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体验生活了?我觉得相比于大多数留学生,我能够直
面反思自己的选择,我为什么不考研,还不是想偷懒么;我为什么不选择去含金量高的很多的美
国,还不是不愿意费力学GMAT么。

但是就我看来,整个留学生群体弥漫在一种自欺欺人的自我感觉良好中,你说他们他们还不高兴,
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学历不值钱,又不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改变自己未来的可预期的生活。

留学生活中充满了无聊的自我感动,什么从宜家组装一个家具就觉得自己有多伟大啊,什么熬夜
赶了几篇论文就觉得自己受了多大委屈啊。装个柜子就了不得想向全世界广而告之,我老家的表
弟十岁就开始挑水浇地,怎么没见他哪天斜上方四十五度角嘟嘴剪刀手自拍:“今天又挑了两担
粪,累累哒”;说学业重,你那是间歇性的学业重吧,平时该逛街逛街该轰趴轰趴,deadline前
两天开始赶论文,你不通宵谁通宵。

我通过这几年的观察发现,底层人民的子女怀有着强烈的改变自己阶层的愿望。那些早早辍学打
工的,真的是拼了命的再干,不放弃一点挣钱的机会,还经常向我请教,问我有哪些的机会可以
把我哪些的技能需要学习。而有些幸运的读到大学的穷人子女,也明显要比同班同学努力高出一
个档次,同时还当家教、做兼职补贴家用,最后在考研的时候拼搏一把更上一层楼。

相比而言,中产阶级的子女可能在生来既有的小康生活和独生子女的优越待遇下麻痹了自己的神
经,完全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阶层和自己父母的财富在经济波动面前不堪一击,反而在安逸生活中
乐享其成完全没有上升的动力。中产阶级的代际传承将是他们面临的最大的危机。

本文经作者授权摘自作者的新书《生而贫穷》,该书今年5月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
献花(0)
+1
(本文系和光高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