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悟道杂谈13
2018-08-08 | 阅:  转:  |  分享 
  
悟道杂谈13悟道之谈商提到商,我首先想搞清楚商的字义源头。百度一下,商字有一大堆的解释,其基本释义就有八种:1.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
论:~量。~讨。~议。~定。~榷。~酌。(商量斟酌)。相~。磋~。洽~。协~。2.买卖,生意:~业。~店。~界。~品。~标。3.
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用以指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人。~贩。~贾(ɡǔㄍㄨˇ)(商人)。~旅。4.数
学上指除法运算中的得数:~数。5.?中国朝代名:~代。6.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2”。7.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
”。8.姓。查查说文解字,却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从外知内也。查询完毕。其实,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我这里谈商的商,一定是商字基本释
义中的第2个,买卖、生意含义的商。第3个也对,因为买卖和生意必须要有人的参与。其余4、5、6、7、8与本文谈商无关。本文的谈商就是
要谈论一下并且与诸位共同讨论一下(在悟道的前提下)和做买卖、做生意有关的话题。那么基本释义1.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量
。~讨。~议。~定。~榷。~酌。(商量斟酌)。相~。磋~。洽~。协~。以及从外知内也与本文无关吗?我以为,有关。悟道翁认为从外知内
也。是商字的本意,基本释义1是在本意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2和3是在1的基础上具体化的特指。由字义可知,商业活动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人(或团体)在一起,通过对一件或多件物体(或事件)所知的各项外在表象,进行相~。磋~。洽~。协~。~量。~讨。~议。~定。~榷。~
酌。计划、讨论出这一件或多件物体(或事件)的内在价值,并进行交换。当然了,这种交换可以是物、物交换,也可以是物(或事)、币交换。原
始的商业活动都是等价交换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全部商业活动就都变成了溢价交换,也就是说,产生了商业利润。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
然结果,无可非议。本文不仅仅是谈商,而是悟道之谈商,那么就需要在悟道的前提下去谈论一下经商这个话题。既然是悟道之谈商,就必须要先谈
到经商之道。从商的字义可以得知,经商活动首先要在商量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交易。必须有商量才叫经商,所谓商量就是要求得出的结果是双方认
可的,对双方都有利的。也就是说经商之道的第一条就是要互惠互利。最早的商人是将某地盛产有余的物品购入并运到对这种物品有需求的异地卖出
,同时也可以买入或直接换取此异地盛产有余的物品。由于物以稀为贵的原则,进而获取差价利润。比如皮毛换粮食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购入一种物品的目的是售出这种物品,也就是说,买入卖出的是同一种物品。这种活动被称之为经商活动,从事这种活动的人被称之为商人(此为狭
义的商人)。这里可以看出经商之道的第二条就是要互通有无。就必须要谈到逐利的问题,人们有一个共识就是商人逐利,甚至有一种说法叫做无商
不奸。就是说商人的目的就是要得到利润最大化,发了大财的商人才是成功的商人,商人必须通过奸才能够取得利润最大化。悟道翁以为,逐利不仅
仅是经商者追求的,任何人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都是逐利的。因此,逐利并非经商之道。至于奸与不奸,我们暂且不在此讨论。可以确定,经商之道
就应该是: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互通有无或者说在互通有无的前提下互惠互利。那么,上述两个取哪一个呢?悟道翁以为应该是前者。因为互通有无
是具有商人特征的行为。也就是说好商人就是懂得并做到互惠互利的商人。在百度上查了查商人,它给出的是这样的定义:商人(职业名)是指以一
定的自身或社会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为工具获取利润并负有一定社会责任的人,或者是指以自己名义实施商业行为并以此为事业的人。根据这个定义
,我发现当今社会中除了大多数的儿童与老人之外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商人。因为按照这个定义,工业、农业、畜牧业、全部服务业、加工业等等等等
各行各业,老板、打工仔、官员、教师、医生等等等等各色人等都进入了商人的范畴。这也好像正好符合现今我们处于商品社会的现实。很有意思。
确实,这个商人是个很有意思的职业,什么人都可以去做,甚至是必须去做,已经从事其它职业的任何人也都可以去做,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一个成功
的商人。商人(我指的是这个职业)可以或者说根本不需要遵从前文中所提到的道、德、仁、。因为如果遵从了道、德、仁,那么他就无法成为一个
真正意义上的商人,更无法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商人不仅仅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职业,也是一个很复杂的职业。尤其在商品经济已经十分发达的现今
社会。商人需要赚钱(这是作为商人的必备条件)就必须要与人打交道,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要与买者打交道,也要与卖者打交道;要与男人打
交道,还要与女人打交道;要与权贵打交道,还要与乞丐打交道;要与富人打交道,还要与穷人打交道;要与执法者打交道,还要与泼皮无赖打交道
;要与各行各业打交道,还要与同行打交道;林林总总,不胜其烦。对于商人这个非常特殊而又人人都可以甚至必须从事的职业,怎样才能做好,确
实是一个很难很难的问题。提到做一个好商人,我发现了一个名词--儒商。什么样的商人可以被称为儒商呢?先来百度一下:学术界对这个问题,
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说法:儒商是以传统文化理念为指导的、从事商品经营活动,有一定文化修为的商人;儒商是把“儒”
和“商”相结合的“商”,即把“商”的职业和“儒”的伦理品质结合起来的市场经济的经济活动主体;儒商与一般商人最本质的区别就是非常重视
商业道德,不义之财不取;儒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说,是指以儒家学说作为行为准则的商人。从广义说,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儒家、
道家、墨家、法家、兵家之长的商人;儒商是指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有儒家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的、有自强不息和勇于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儒商分为古
代儒商和现代儒商,现代儒商是把“内圣”和“外王”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美德和由市场经济滋生的新的道德观念有机结合起来,尊重人的价值,
实行人格化管理的商人;儒商是把儒家的价值理想与市场运行本身的法则相结合,并能遵循指导市场活动行为法则的商人;儒商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价值观念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现代儒商应该是具有科技专长,同时又具有儒家价值理想的,即具有“士魂商才”的经营管理者;儒商就是以孔子倡导
的儒家道德来规范自己商业行为,并进行内部管理的商人或经营者;儒商是指有文化的、讲道德、善理财、会管理、创效益,并且能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商人或企业家。现代儒商还具有现代意识、区域意识、全球意识,还应该懂外语(最好是英语)和会使用电脑;儒商是有
道德、有文化、有国家社稷理想的商人;儒商是有品牌战略思想、有成功后反哺社会的良知的商人;儒商以创造社会财富、服务于天下为责任;儒家
“仁、义、礼、智、信”的根基在于“诚信”,儒商以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诚信为特征;工资来自劳动的报酬,在其位必须尽其职,儒商的忠诚是忠于
职守忠于客户的衷心;资金最初来源于发明、劳动等报酬的再投入,因而投资的股权仍然合乎儒家伦理;新儒商本质是商,应以企业为重。……根据
以上所述儒商的内涵,可以归纳、概括,提炼出儒商之精神为:诚信中和,礼义仁德,注重文化,利用厚生,儒行与贾业良性互动,热心社会公益之
事。1840年以前,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由此可以说有文化的商人就是儒商。1840年以后,西方思想和科学主义的影响造成了儒
家文化与其它各家文化并存,文化与知识的对立,使得有知识的商人未必有文化,有文化的商人未必是儒商。传统的“儒商是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工
商业者”的定义必须修改以适应这种变化。现代儒商应是认同、重视中华文化,具有传统道德与良知,关爱亲友、弱势群体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热心
环保和社会公益事业,能做到儒行与贾业的统一和良性互动的工商业者。以上摘自百度对于以上百度中查到的各种对于儒商的定义,悟道翁比较认同
的是第三条中被我用红字选定的广义的儒商定义,即: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之长的商人。那么,怎样做一个
好商人的答案就有了。如果你按照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之长去经商,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好商人。如果命运、机遇合适
,你也一定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下面,我们来谈谈儒商需要兼收各家的哪些之长,用在哪些方面。按照老朽的顺序道、墨、法、兵、儒吧。道家
的遵从天地自然,不可取,不仅是不可取,是不敢取,取了就无法经商了;不贵难得之货,不可取也不敢取;清静无为,不可取;无欲无求,不可取
;不贪,可取。唯一可取之处就是不要贪欲过盛,贪得无厌。不过,就这唯一可取的一点,在其它各家中也可以找到,不必苛求与一家。因此,结论
是道家对于一个好商人来说几乎无用。再看看墨家,其行为宗旨是“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可取,不仅仅是可取,而且好商人的宗旨也与其雷
同。再看看墨家的十大主张:“兼爱”,必须的,兼相爱交相利吗,好商人最喜欢这样;“非攻”,也是必须的,不去伤害别人的应得利益是好商人
必须做到的,也是好商人希望别的同行们做到的;“尚贤”,又是必须的,谁也希望自己得到贤上司、贤下属、贤同事、贤客户、甚至是贤对手;到
此为止吧。至于其它“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看客们各自揣摩吧。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
殊贵贱,一断于法”,此一点,可取又不可取,做买卖,不可能不分亲疏贵贱,但是,内部管理时又是可取的;同时内部管理要有法、经营过程要守
法、买卖合同要依法,只有有法、守法、依法,才能够建立经营秩序,才能够建立诚信,才能够真正做大、做强。兵者诡道也,做买卖,免不了同行
之间的竞争,也免不了与甲方、乙方之间的动心眼,兵家之道乃是商家必备之道。因为人们把好商人称之为儒商,因此,对于儒家需要重点谈一谈。
先百度一下看:儒家思想核心内容儒家思想十分丰富。就个体讲,有仁、义、礼、智、圣(信)、恕、忠、孝、悌等思想。比照元素论,古人开出过
三德、五行、六德等德目。孔孟讲的是“圣”端;董仲舒改为“信”端。仁:仁爱。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
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陈志岁《
载敬堂集》)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
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
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义:原指"宜",即行为
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谊)者,人所宜也。段玉裁注《说文·言部》曰:‘谊、义,古今字,
周时作谊,汉时作义,皆今之仁义字也。’义有君子义与小人义,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党也,今所谓
‘哥们义气’是也。”(陈志岁《载敬堂集·民说》)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
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
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
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
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
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3]??。此外还有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忠:己
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
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
,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
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
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悌
: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以上摘自百度儒家思想核心为以上
九点,我们只取被称之为五常的前五点来谈一谈:第一点也是核心中的核心--仁,百度中对于仁的解释太过于繁琐、含糊、不准确。我把论语中的
原文而且是孔夫子对于仁的直接解释作为我对于仁的理解。1、夫子云:克己复礼为仁;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爱人。1和3解释起来比较
麻烦,我们暂时忽略,就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看,可以看出,仁,对于商人是不可取的。因为我自己是不希望别人赚我的钱的,那么如果要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我还能去赚别人的钱吗。第二点义,可取。不过要注意,此义为小义,绝非大义。第三点礼,可取,必须取。商人必须以礼待客,必须
分清尊卑贵贱。第四点智,可取,必须取。无论是商业知识还是和商品有关的专业知识都是商人必须具备的,同时在经商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聪明的头脑。第五点信,可取,必须取。人无信不立,商人无信更是站不住脚的。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儒家不仅仅有仁义礼智信的核心思想,还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奋斗之道,这一点,正是一个好商人的必备之道。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以上五家学说对于想成为一个好商人来讲都是有帮助的,墨家学说与一个好商人的欲求最契合;法、兵两家的学说对于一个好商人来说是必须的、无可替代的;儒家学说的理论核心对于商人来说是无用且不利的,由理论核心延伸出的分支对于商人来说是有所帮助的;道家学说对于商人来说是几乎无用的。最后,我们看一看道(此道非道家之道)对于商人来说是怎样的。道--尊重自然(这里的自然包括现存的一切,包括人际关系等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顺势而为。显然,对于商人来说也是必须遵循的。2017-11-24
献花(0)
+1
(本文系悟道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