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第01期)专题10.1常见的酸和碱
2018-08-16 | 阅:  转:  |  分享 
  
专题10.1常见的酸和碱

选择题(本题包括27个小题,每题1分,共27分)

1【2016年广东省】下表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 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B.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CO CO2 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在通过浓硫酸 【答案】C

【解析】除杂质的要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了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A中氯化钠易溶于水,A正确;B中氧气能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除去,B正确;C中加入的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C错误;D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除去,水蒸汽可通过浓硫酸除去,D正确。故选C。

2【2016年湖北省黄石市】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B.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NaOH的水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答案】B

3【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下列四组物质,从左至右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如:a+b—反应b+c—反应c+d—反应)

a b c d ① CO2 NaOH溶液 CuSO4溶液 Fe ② 稀盐酸 Na2CO3溶液 CaCl2溶液 CO2 ③ AgNO3溶液 BaCl2溶液 稀硫酸 Fe2O3 ④ Zn 稀盐酸 NH4NO3溶液 Ca(OH)2溶液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①中的反应:CO2+2NaOH=Na2CO3+H2O,CuSO4+2NaOH=Cu(OH)2↓+Na2SO4Fe+CuSO4=FeSO4+Cu,正确;②中的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O,Na2CO3+CaCl2=CaCO3↓+2NaCl,CaCl2溶液与CO2不反应,错误;③中的反应:BaCl2+2AgNO3=2AgCl↓+Ba(NO3)2,BaCl2+H2SO4=BaSO4↓+2HCl,Fe2O3+3H2SO4=Fe2(SO4)3+3H2O,正确;④中的反应:Zn+H2SO4=ZnSO4+H2↑,稀盐酸与NH4NO3溶液不反应,2NH4NO3+Ca(OH)2=Ca(NO3)2+2H2O+2NH3↑,错误;故选C

4【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

C.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

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答案】C

5【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选项 混合物 除杂试剂 A 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 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B 碳粉中混有少量氧化铜粉末 足量的稀盐酸 C 碳酸钙中混有少量氯化钠 足量的水 D 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稀硫酸 足量的硝酸钡溶液 【答案】D

【解析】A、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B、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粉不与稀盐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C、氯化钠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D、稀硫酸能与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故选:D。

6【2016年湖南省郴州市】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C.实验室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D.把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答案】B

【解析】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瓶口不会出现白雾,故错误;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正确;C、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进一步进行,故错误;D、在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在氢的后面,与稀硫酸不反应,故错误。答案:B。

7【2016年湖南省郴州市】如图是四个实验绘制的图象,其中实验结果与对应图象正确的是()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恒温下,在一定量的KNO3不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C.在等质量的镁、铁里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D.往一定量的NaOH和B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答案】C

8【2016年湖南省湘西州】在以下的叙述中,你认识不正确的是()

A.KNO3既是盐又是复合肥B.酸具有通性,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相同的H+

C.石墨用做电极,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

【答案】D

【解析】A、KNO3属于盐,其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说法正确;B、酸具有通性,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相同的H+,说法正确;C、石墨用做电极,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导电性,说法正确;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不产生大量的白烟,说法错误;故选:D。

9【2016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如右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碳酸钠中的一种。连线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甲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丙溶液为蓝色。下列能替代图中丁物质的是()

A.AgB.BaCl2C.NaOHD.CuO

【答案】C

10【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取用碳酸钠C.稀释浓硫酸D.加入大理石

【答案】B

【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装大理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

11【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物质区分开的是()

选项 待鉴别物质 鉴别方法 A 软水、硬水 分别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多少 B 棉纤维、羊毛纤维 分别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C 氯化钠溶液、稀盐酸 分别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氯化钾溶液、硫酸钠溶液 分别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答案】C

【解析】A、肥皂水在软水中的泡沫较多,在硬水中的泡沫较少,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B、羊毛纤维由蛋白质组成,灼烧时产生烧焦的羽毛味;棉纤维,灼烧时没有;两种物质燃烧的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C、氯化钠和盐酸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不能鉴别,故方法错误;D、氢氧化钡能够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而和氯化钾没有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故选项为:C。

12【2016年江苏省徐州市】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蒸馏水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C.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蒸发结晶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可停止加热

【答案】B

13【2016年江苏省扬州市】下列物质加入到稀硫酸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

A.ZnB.CuC.K2SO4D.NaOH

【答案】A

【解析】碳酸盐和活泼金属都会与酸反应生成气体,Zn在氢前,会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铜在氢后,不与稀硫酸反应。故选A。

14【2016年江西省】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

B.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D.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则物质X可能是

【答案】C稀盐酸或者稀硫酸

【解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碳酸钾先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盐酸反应完全后产生沉淀;B选项是错误的表示,反应后生成的铁为固体物质,所以反应后的固体不能为零;C选项是正确的表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选项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溶液的PH减小,故加入物质为酸类物质,物质X可能是盐酸或硫酸

15【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B.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

C.在化学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由于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变化

D.“干冰升华”是由于分子本身的体积急剧增大

【答案】B

16【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室长期保存下列试剂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白磷保存在水中B.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

C.浓盐酸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D.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答案】B

【解析】A、白磷着火点低,在空气中易自燃,放在冷水中可使之与氧气隔绝,并降低其表面温度,所以正确。B、生石灰能吸收水,应密封保存,所以错误。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应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所以正确。D、硝酸银溶液见光易分解,因此保存在棕色瓶中,所以正确。故选:B

17【2016年山东省临沂市】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其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B.烧碱溶液C.浓盐酸D.过氧化氢溶液

【答案】B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质量增加,故选项正确。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其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D、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能分解产生氧气,露置于空气中,会使其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故选:B

18【2016年山东省青岛市】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给液体加热 B.测溶液的pH C.稀释浓硫酸 D.蒸发食盐水

【答案】B

【解析】A、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正确;B、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时,应该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正确;D、蒸发时要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正确。故选B

19【2016年山东省泰安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Na2CO3溶液 Na2SO4溶液 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B H2 HCl 加过量的NaOH溶液,浓硫酸 C NaCl固体 细沙 加过量的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D 铁粉 Fe2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B

20【2016年山东省威海市】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有火焰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答案】D

【解析】A、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激烈的氧化反应,不一定有火焰,错误,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发生爆炸,而不是一定,错误,C、缓慢氧化也是跟氧气的反应,但不属于燃烧,错误,D、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与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故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正确,故选D

21【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MnO2(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CaO(CaCO3) 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 C N2(O2) 通过灼热的足量的铜网 D NaOH溶液(Na2CO3) 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 【答案】D

【解析】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Na2CO3能与适量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D

22【2016年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A.AgNO3溶液B.无色酚酞试液C.K2CO3溶液D.Na2SO4溶液

【答案】C

23【2016年山东省淄博市】用稀盐酸除去铁锈主要成分的原理是()

A.FeO+2HCl═FeCl2+H2OB.FeO+2HCl═FeCl3+H2O

C.Fe2O3+6HCl═2FeCl2+3H2OD.Fe2O3+6HCl═2FeCl3+3H2O

【答案】D

【解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故选D

24【2016年四川省达州市】将CO、CO2、H2,HCl,H2O(气)和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下列物质:①浓硫酸②饱和氢氧化钠溶液③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的剩余气体是()

A.N2、CO2、H2OB.N2C.N2、HClD.N2、CO2

【答案】A

【解析】将CO、CO2、H2,HCl,H2O(气)和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①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原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被除去;再通过②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HCl能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氯化氢被除去;氢气、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反应,分别生成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故充分反应后的剩余气体是N2、CO2、H2O。故选:A。

25【2016年四川省德阳市】醋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同时,醋还具有较强的杀灭细菌、抑制病毒的作用。另外,醋可使胃中酸性增强,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对于胃酸较少的人更是一剂良药。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醋酸的水溶液呈酸性,其pH大于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

B.醋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该反应为中和反应

C.用醋可以洗净铝制品的污垢,还可除去暖壶、水壶中的水垢

D.醋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个醋酸分子由8个原子构成

【答案】A

【解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醋酸的水溶液呈酸性,其pH小于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B选项是正确的叙述,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C选项根据酸的性质可知,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根据醋酸的化学式可知,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A

26【2016年四川省德阳市】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NO3-、Cl-、Na+、Ag+四种离子能在pH=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

B.可用氢氧化钙溶液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

C.将铜粉放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蓝色

D.用燃着的木条可以将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区别开来

【答案】B

27【2016年四川省德阳市】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B.电解水

C.向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C

【解析】A选项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生成相同的氧气时有催化剂需要的时间短;B选项电解水时,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碳酸钠先于盐酸反应没有沉淀生成;D选项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沉淀从零点开始,然后到最大;故答案选择C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共93分)

28【2016年山东省淄博市】(7分)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产生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CO2通入NaOH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还有另一种原因,请简要说明。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

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虽然实验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3)实验过程中需要吸收CO2时,大多会选择NaOH溶液,但是,检验CO2时常常选择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简要解释原因。



【答案】(1)二氧化碳被水吸收了(2)有气泡产生;Na2CO3+2HCl═2NaCl+H2O+CO2↑;有白色沉淀产生;Na2CO3+BaCl2═BaCO3↓+2NaCl(3)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钙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除去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而检验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

29【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6分)PLA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能有效缓解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知PL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为了测定7.2gPLA样品氧元素的质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设计】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将7.2gPLA样品充分燃烧,为分别吸收燃烧产物并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检验吸收是否完全,以上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填写装置的字母序号)。

【分析与结论】

①实验中选择纯净的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②装置E的作用是。

③正确连接装置后,确认气密性良好.充分燃烧7.2gPLA样品,测得相关实验数据见下表(已知燃烧产物被完全吸收,灰烬质量忽略不计)。

通过分析与计算,可知7.2gPLA样品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克,该PLA样品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整数比为。

装置 B C D E 实验前质量/g 160 150 150 100 实验后质量/g 163.6 150 163.2 100

【答案】【实验设计】BEDC【分析与结论】①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对验证结果有影响②验证水蒸气是否被完全吸收③3.23:4:2

13.2g××100%=3.6g;7.2gPLA样品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7.2g﹣0.4g﹣3.6g=3.2g。该PLA样品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整数比为::=3:4:2

30【2016年山东省威海市】(4分)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

获取知识、形成认识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观察”“抽象”“演绎”“归纳”“比较”“推理”等是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描述分别运用了以上哪种科学方法?

(1)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运用的是 法;“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运用的是法。

(2)“Na2CO3、K2CO3、CaC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 法;“BaCO3属于碳酸盐,因此BaCO3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法。

【答案】(1)观察 推理(2)归纳演绎

【解析】(1)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运用的是观察法;“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运用的推理法(2)“Na2CO3、K2CO3、CaCO3都是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碳酸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归纳法;“BaCO3属于碳酸盐,因此BaCO3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演绎法

31【2016年山东省泰安市】(6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酸碱指示剂除外)。

(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请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

【答案】(1)碱性(2)溶液红色褪去氯化钙、氯化氢(3)氯化钠氯化钙取上层清夜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化钙(合理即可)

32【2016年山东省泰安市】(7分)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李明看到家里多年未用的铜制火锅上有绿色的锈迹,他对绿色锈迹的成分和性质产生了浓厚兴趣。

【查阅资料】

①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NaOH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水;

④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

【发现问题】

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将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同时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

为了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黑色固体成分。

【猜想与假设】该黑色固体可能是①碳粉;②;③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②正确 探究二: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还会生成CO2和H2O.

【进行实验】选择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步骤二:点燃酒精灯,依次连接装置A→B→→(填“C”,“D”);

步骤三: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

【解释与结论】

①当观察到,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CO2和H2O,写出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Cu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

上述装置中A的作用是。

【答案】【猜想与假设】氧化铜【设计方案】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黑色固体全部溶解形成蓝色溶液【进行实验】DC【解释与结论】①C中石灰水变浑浊,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O2+Ca(OH)2=CaCO3↓+H2O;②Cu2(OH)2CO32CuO+H2O+CO2↑;【反思与评价】除去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防止对产物的检验造成干扰

2CuO+H2O+CO2↑;【反思与评价】装置中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防止对产物的检验造成干扰。

33【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4分)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反应④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2)A是一种常见的钠盐,它的一种俗称是;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Ca(OH)2,化合反应;(2)苏打,CO2+2NaOH=Na2CO3+H2O.

【解析】(1)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C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E、F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A、B生成的D会与F反应生成G和A,所以D是氢氧化钠,F是二氧化碳,它们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A是碳酸钠,G是水,E是氧化钙,所以B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的化学式为Ca(OH)2,反应④是CaO+H2O=Ca(OH)2,属于化合反应;

(2)A是一种常见的钠盐,它的一种俗称是苏打,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故答案为:(1)Ca(OH)2,化合反应;(2)苏打,CO2+2NaOH=Na2CO3+H2O.

34【2016年山东省泰安市】(5分)实验室开放日,化学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室,对酸的性质很感兴趣,向老师提出研究硝酸的性质,老师高兴答应并带领同学们进行了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

(1)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硝酸中,预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色。

(2)将Zn片投入稀硝酸中,预计将产生氢气。

【实验验证】

同学们按上述设计做了实验,却发现石蕊变色后一会儿即褪去,Zn片投入稀HNO4后,溶液中冒出气泡,产生无色气体A,在试管口气体A变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提出问题】

(1)石蕊试液变色后为何会褪色?

(2)上述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硝酸具有哪些特性?

【查阅资料】

看到如此异常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上网查到了下列资料:

(1)硝酸可与Zn、Cu等多种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但不生成H2。

(2)含氮元素的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

NH3 N2 NO NO2 颜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红棕色 溶解性 极易溶于水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可溶于水或硝酸 【猜想与分析】

(1)小明同学认为石蕊变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是由于试管不干净,含有其他杂质造成的,要证明小明的观点,应进行的操作是。

(2)大家一致认同了红棕色气体B是NO2,但对于无色气体A及变化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

①小丽同学认为A是NH3,但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

②小强同学认为A的N2,也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

③经讨论,最终大家获得了A是NO,NO在试管口遇氧气生成NO2的共识。

【实验探究】

小红同学对硝酸与Cu反应很感兴趣,便取了一小块Cu片投入稀HNO3中,发现Cu片溶解,也出现了上述Zn与稀HNO3反应的类似现象,确认生成了NO,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测出恰好反应的Cu和HNO3的质量比为8:21,由此获得了Cu与稀HNO3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交流与反思】

根据探究结果,请你解释稀HCl跟Cu不反应而稀HNO3却能跟Cu反应的原因



【答案】【实验设计】(1)红【猜想与分析】(1)取少量稀HNO3于干净的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观察实验现象(或用干净的试管重复上述实验)(2)①NH3极易溶于水,大多数气体会溶解在稀HNO3中。且在常温下NH3不易被氧化成NO2②N2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N2在空气中不能氧化成NO2【实验探究】3Cu+8HNO3=3Cu(NO3)2+2NO↑+4H2O【交流与反思】铜不与稀HCl发生置换反应,是因为铜的金属活动性弱于氢。而稀HNO3具有强的氧化性,能与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等物质

35【2016年山东省东营市】(4分)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虚线圈中的两种物质类别相同.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

(1)写出化学式:B,F。

(2)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转化为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8种物质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答案】(1)HCl,CuSO4.(2)Na2CO3+Ca(OH)2═CaCO3↓+2NaOH(3)CuO+H2SO4═CuSO4+H2O;置换反应.(4)单质.

【解析】根据“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虚线圈中的两物质类别相同”,根据“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所以A是硫酸,硫酸会转化成酸B,所以B是盐酸,根据“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所以C为氢氧化钙;根据“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所以D是氢氧化钠;根据“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则E为亚铁离子的溶液;根据“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则F为硫酸铜;根据“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所以推测G是氧化铜,H是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36【2016年江苏省泰州市】(7分)A~I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C、F、H含相同金属元素且所属物质类别不同,H、I类别相同;A、B为金属单质,B为紫红色;C、D为氧化物,C为红棕色固体;G溶液呈蓝色,E的浓溶液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E的化学式。

(2)F溶液的颜色;I所属物质类别是。

(3)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①;反应④。

(4)在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

【答案】(1)Fe2O3;H2SO4(2)黄色;碱(3)3CO+Fe2O3高温2Fe+3CO2;CuO+H2SO4=CuSO4+H2O(4)分解

【解析】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A为鉄单质、B为铜单质、C为氧化铁、D为氧化铜、E为浓硫酸、F为硫酸铁、G为硫酸铜、H为氢氧化铁、I为氢氧化铜。故(1)C的化学式Fe2O3;E的化学式H2SO4(2)F溶液的颜色黄色;I所属物质类别是碱类物质;(3)反应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2Fe+3CO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4)在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37【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7分)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如图1),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该固体变质情况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NaHCO3②CaCl2溶液呈中性

③CaCl2+NaHCO3═CaCO3↓+2NaCl

【提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猜想Ⅱ:固体全部变质猜想Ⅲ:固体部分变质

【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小聪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由此他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

,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组内其他三位同学分别取小聪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

同学 小红 小美 小伍 实验操作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 加入过量稀盐酸 【实验结论】小红、小美的实验中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仍是红色,于是他们都出猜想Ⅲ正确。

【反思评价】(一)老师指出,仅凭小红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想Ⅲ正确,理由是



(二)根据小美的结论推测小实验现象是。

【提出问题】如何测定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原理】通过测定一定质量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设计】小伍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按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水准管高度可以上下调节,量气管是带有刻度的仪器)。

【反思评价】(一)在实验中,若没有植物油,测定结果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二)操作中,下列情况不影响测定结果的是(填字母)。

A、实验前试管中有空气

B、实验中水准管口有水溢出

C、读数时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不相平

D、实验后生成的气体在试管中仍有滞留.



【答案】【原因分析】2NaOH+CO2=Na2CO3+H2O【进行实验】碳酸钠、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反思评价】(一)氢氧化钙引入了氢氧根离子,对氢氧化钠的检验会造成干扰(二)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才会产生气泡【反思评价】(一)偏小(二)AB

38【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6分)某科研小组设计利用稀H2SO4浸取某废弃的氧化铜锌矿(主要成分为CuO和ZnO,其余成分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的方案,实现废物综合利用。部分实验流程如下:



请根据上述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的名称是。

(2)在氧化铜锌矿中加入过量稀硫酸,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过量铁粉后,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得到滤渣1的成分为(填化学式)。

(4)在实验过程中,双氧水会与Fe2+反应生成Fe3+和水,以便在后续的操作中将溶液中铁元素除去。高锰酸钾溶液也能将Fe2+氧化成Fe3+,选用双氧水的优点是。

【答案】(1)过滤(2)ZnO+H2SO4═ZnSO4+H2OCuO+H2SO4=CuSO4+H2O(3)置换反应Fe、Cu

(4)不引入较难除去的杂质

【解析】(1)操作1是将液体和固体分离的操作,是过滤,故填:过滤;(2)氧化铜锌矿的主要成份是氧化铜和氧化锌,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O+H2S04═ZnS04+H20,CuO+H2SO4=CuSO4+H2O;故填:ZnO+H2S04═ZnS04+H20,CuO+H2SO4=CuSO4+H2O;(3)加过量铁粉后,发生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的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符合置换反应的特征,由于铁粉过量,所以滤渣1的成份是铁和铜,故填:置换反应;Fe、Cu;(4)除杂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引入新的杂质,特别是难除去的杂质,双氧水只含有氢和氧两种元素,会与Fe2+反应生成Fe3+和水,而不引入难除掉的其它杂质,故填:不引入较难除去的杂质。

39.【2016年湖南省永州市】(5分)如图所示是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进行的创新实验。



已知:20℃时,氢氧化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7.3g,而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按图组装好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

(3)反应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填序号)。

A.添加稀盐酸B.添加石灰水C.添加稀盐酸和石灰石

(4)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饱和氢氧化钠乙醇溶于中,马上又沉淀出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请用文字表述)。

【答案】(1)试管(2)气密性(3)A(4)CaCO3+2HCl=CaCl2+H2O+CO2↑(5)20℃时氢氧化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7.3g,而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

40.【2016年湖南省湘西州】(2分)实验室有A、B两种溶液,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则A、B两种溶液的pH大小关系是AB(填“大于”或“小于”)。要测定A、B溶液的酸碱度,其做法是。

【答案】小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并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同颜色的pH值

【解析】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呈酸性,pH<7;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呈碱性,pH>7,测定溶液pH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并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同颜色的pH值;故填:小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并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同颜色的pH值。

41【2016年湖南省郴州市】(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完成了下列两个实验:

实验1:用试管取一定量NaOH溶液,并滴加2滴酚酞溶液,再加入稀盐酸,红色恰好消失。

实验2:用试管取一定量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加入饱和的Na2CO3溶液。

实验结束后,把两支试管里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静置,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上层澄清液显红色。

同学们欲对该澄清液成份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分析】

(1)实验1的目的是验证(填化学原理);

(2)实验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3)澄清液显红色,说明该澄清液显碱性,其中溶质除一定有NaOH外,还可能含有或。

【实验验证】

①取澄清液,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澄清液中不含;

②取澄清液,通入CO2气体,产生浑浊,写出产生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反思】化学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确定,既要考虑反应产物,也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答案】【问题分析】(1)NaOH+HCl=NaCl+H2O(2)Ca(OH)2+Na2CO3=CaCO3↓+2NaOH(3)碳酸钠氢氧化钙【实验验证】①碳酸钠②CO2+Ca(OH)2=CaCO3↓+H2O

42.【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2分)有A、B、C、D、E、F、G七种不同化合物,它们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的“一”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图中的“→”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己略去)。若A能与B、D、F分别反应,C、G、E能顺时针转化,B、F、D又分别能转化生成C、G、E.已知:B和D;C和E;F和G分别为相同类型的物质,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F为红色固体。请写出:

(1)F的化学式为。

(2)C→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1)Fe2O3(2)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可以知道A为盐酸F为红色固体,结合盐酸的性质可以判断F为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2O3;F和G分别为相同类型的物质,可以判断G为二氧化碳,G能够反应生成E、且E能够反应生成C,所以可以推测E为碳酸钠,而C为碳酸钙,进而可以判断B为氢氧化钙,D为氢氧化钠,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能够生成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3【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4分)实验室有4种试剂,分别为HNO3溶液、CuSO4溶液、MgCl2溶液和KOH溶液。

(1)有颜色的试剂是。

(2)有一种试剂能与另外三种试剂发生反应,该试剂是。

(3)书写化学方程式:

①CuSO4溶液与KOH溶液混合:。

②HNO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

【答案】(1)CuSO4溶液(2)KOH溶液(3)①CuSO4+2KOH=K2SO4+Cu(OH)2↓②HNO3+NaHCO3=NaNO3+H2O+CO2↑

44.【2016年安徽省】(7分)氨水和盐酸是常见的化学试剂,可将氨气(NH3)、氯化氢气体分别溶于水制得。(1)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氢气反应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要求注明条件)。

(2)小华为探究氨气溶于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将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干燥后,放入盛有干燥氨气的集气瓶中 无明显现象 (3)小明将滴有酚酞的稀氨水加热,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浅,原因可能是。

(4)小芳将滴有石蕊的稀盐酸加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取稀盐酸分成2份:①未经加热;②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后冷却,分别中和等量的氢氧化钠,消耗二者的质量:①﹥②,则稀盐酸经加热煮沸后浓度(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注意:若答对(5)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5)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小林设计了如下方案:



你认为上述方案(填“合理”或“不合理”),请分析:(如合理,说明原因;如不合理,说明原因并设计改进方案)。

【答案】(1)N2+3H2==2NH3(2)①向上述集气瓶中滤纸上滴入少量水(合理答案即可)

②滤纸变红,说明二者发生了反应(3)氨水受热分解速度加快,分解出氨气或随温度升高氨气溶解度减小,导致氨水浓度降低(合理答案即可)(4)增大(5)不合理根据上述实验,加热煮沸无法除去溶液A中混有的过量氯化氢。改进方案:向含碳酸钠的氯化钠溶液中边逐滴加盐酸,边测定溶液的pH,至溶液呈中性即可(合理答案即可)

45.【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5分)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5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

(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

①列车途经“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色。

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

(2)“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

①与“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都能反应的“4号站”的对应物质为(填一种)。②“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

③“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写一种物质),“稀盐酸”列车方能走完。

【答案】(1)①蓝②Na2CO3+H2O+CO2==2NaHCO3③Na2CO3+Ca(OH)2==CaCO3↓+2NaOH(2)①AgNO3②Fe+2HCl==FeCl2+H2↑③CuO

【解析】































1















镊子



pH试纸



食盐水



浓硫酸





不断搅拌











献花(0)
+1
(本文系百眼通学习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