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第01期)专题10.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
2018-08-16 | 阅:  转:  |  分享 
  
专题10.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

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题2分,共36分)

1【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盐酸除去铁锈D.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

【答案】C

【解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中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盐酸除铁锈是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不属中和反应。故选C。

2【2016年广东省】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A.鸡蛋清7.6~8.0B.牛奶6.3~6.6C.葡萄汁3.5~4.5D.苹果汁2.9~3.3

【答案】A

3.【2016年广东省】右图是表示在9.8g10%的稀H2SO4中逐滴滴入10%的Ba(OH)2溶液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时间,Y是pH

B.X是水的总质量,Y是H2SO4的质量

C.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沉淀物质的质量

D.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答案】D

【解析】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PH变大,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继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呈碱性,PH>7,A错误;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中均含有水,反应又生成了水,故水的质量会一直增加,B错误;随着加入氢氧化钡量的增加,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沉淀的质量保持不变,C错误;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量逐渐减少,前后完全反应时,只有水,没有溶质,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质的质量逐渐增加,D正确。故选D。

4【2016年湖北省黄石市】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玉米粥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0~8.0 7.6~8.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鸡蛋清显碱性 B.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C.葡萄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吃玉米粥

【答案】C

【解析】溶液的pH>7,显碱性,溶液的pH=7,显中性,溶液的pH<7,显酸性。A、鸡蛋清的pH>7,显碱性,正确;B、苹果汁和葡萄汁的pH<7,显酸性,正确;C、葡萄汁比苹果汁的pH值大,pH值越大酸性越弱,错误;D、玉米粥的pH>7,显碱性,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吃玉米粥,正确。故选C

5【2016年湖南省郴州市】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

【答案】C

6.【2016年湖南省郴州市】学习化学要正确理解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气体受热时,分子体积增大,所以气体体积增大

C.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答案】D

【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选项错误;B、气体受热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错误;C、在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例如在水中,氢元素显+1价,故选项错误;D、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说法正确;故选D。

7【2016年湖南省邵阳市】已知部分农作物适宜生长的pH如表所示:

农作物 油菜 水稻 茶树 甘草 适宜生长的pH 5.8﹣6.7 6.0﹣7.0 5.0﹣5.5 7.2﹣8.5 经检测,邵阳地区的土壤呈弱酸性,在邵阳地区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A.油菜B.水稻C.茶树D.甘草

【答案】D

8.【2016年湖南省邵阳市】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来探究中和反应的规律时,某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是()



A.HClNaOHB.NaClC.NaClNaOHD.NaClHCl

【答案】C

【解析】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Cl。答案:C。

9【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人体内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如表所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体液 A、血液 B、胃液 C、唾液 D、胆汁 pH范围 7.35﹣7.45 0.8﹣1.5 6.6﹣7.1 6.8﹣7.4 【答案】A

【解析】A、血液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B、胃液的pH为0.8﹣1.5,小于7,显酸性。C、唾液的pH为6.6﹣7.1,显酸性。D、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显碱性。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胰液的pH最大,碱性最强。故选:A。

10【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下列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柠檬汁2.2﹣2.4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

【答案】A

【解析】A、柠檬汁的pH为2.2﹣2.4,小于7,显酸性。B、柠檬汁的pH为2.2﹣2.4,小于7,显酸性。C、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D、鸡蛋清的pH为7.6~8.0,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柠檬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A

11【2016年江苏省徐州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C

12.【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根据下面实验内容和实验现象推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溶液为碱溶液,pH>7 B 滴加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 溶液为酸性溶液,pH<7 C 通入澄清石灰水 出现白色浑浊 该气体可能是CO2 D 滴加氯化钡试剂 有白色沉淀 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或SO42﹣等离子 【答案】D

【解析】A、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其溶液的pH>7,故选项实验结论正确。B、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其溶液的pH<7,故选项实验结论正确。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该气体可能是CO2,故选项实验结论正确。D、滴加氯化钡试剂,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或SO42﹣等离子,也可能含有银离子,故选项项实验结论错误。故选:D

13【2016年山东省青岛市】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在常温下的pH范围,其中呈碱性的是

物质名称 液体肥皂 菠萝汁 柠檬汁 泡菜 pH范围 9.5~10.5 3.3~5.2 2.0~3.0 3.4~4.0 A.液体肥皂 B.菠萝汁 C.柠檬汁 D.泡菜

【答案】A

【解析】溶液的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从表中可以看出pH>7的是液体肥皂,故选A

14【2016年山东省泰安市】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制备和检验氢气的可燃性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C.蒸发食盐水D.测定溶液的pH

【答案】D

15.【2016年山东省枣庄市】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A.偏高B.偏低C.相等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的碱性变弱,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小。故选:B

16【2016年山东省淄博市】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

A.CO2B.CaOC.Cu(NO3)2D.HCl

【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能够消耗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从而使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pH减小.故选项错误;B、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冷却至室温后石灰水仍然是饱和溶液,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不变,溶液的pH不变.故选项正确;C、硝酸铜能够消耗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从而使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pH减小.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钙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从而使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的pH减小.故选项错误。故选B。

17【2016年四川省巴中市】下列四个图形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足量的铁片和镁条分别与等B.将浓盐酸敞口C.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D.向pH=2的盐酸溶

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放置在空气中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液中加水稀释

【答案】A

18【2016年四川省成都市】某同学用PH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得PH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肥皂水 牙膏 西瓜汁 食醋 pH 10.2 8.5 5.8 2.4 A.牙膏显碱性B.西瓜汁显碱性

C.肥皂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D.胃酸过多得人不宜使用过多的食醋

【答案】BC

【解析】A、牙膏pH=8.5>7显碱性,正确;B、西瓜汁pH=5.8<7显酸性,故错误;C、肥皂水的pH=10.2,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错误;D、食醋的pH=2.4,呈酸性,故胃酸过多的人不宜使用过多的食醋,正确;故选B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1个小题,共64分)

19【2016年四川省德阳市】(4分)实验室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可能由Fe(OH)3、KOH、Ba(OH)2、K2CO3、C、Cu、CuO中的三种物质组成。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无色溶液II中所含阳离子的符号是。

(2)有色固体a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有色固体b在空气中加强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这包固体混合物的成分是。

【答案】⑴K+⑵2Fe(OH)3+3H2SO4==Fe2(SO4)3+6H2O⑶2Cu+O2△2CuO⑷Fe(OH)3、K2CO3、Cu

20【2016年上海市】(6分)为研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溶液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A、D中酚酞均变色,说明两种溶液都呈碱性。

②B中溶液的pH7(选填“>”、“<”或“=”)。写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F中沉淀的化学式是。

④四支试管内的物质在G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答案】①红②<NaOH+HCl=NaCl+H2O③CaCO3④NaCl、KClCaCl2;HCl

【解析】①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②因为B中含有盐酸,盐酸显酸性,故溶液的pH<7,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③因为K2CO3+Ca(OH)2=CaCO3↓+2KOH,故沉淀是CaCO3④因为反应有NaOH+HCl=NaCl+H2O,K2CO3+Ca(OH)2=CaCO3↓+2KOH,生成的KOH与过量的盐酸反应:KOH+HCl=KCl+H2O,2HCl+Ca(OH)2=CaCl2+2H2O,故G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KClCaCl2,可能盐酸过量,故可能含有的溶质是HCl

21【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4分)实验小组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操作时,忘记预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为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决定对反应后溶液的性质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①盐酸不足量;猜想②恰好完全中和猜想③盐酸过量

【方案设计】(并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振荡 溶液变红色 猜想①正确 方案二 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pH=7 方案三 取适量锌粒于试管中,加入适量反应后的溶液 猜想③正确 【评价反思】甲同学按方案一进行实验,观察到溶液未变色,则甲同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填字母序号)

A、猜想②正确B、猜想③正确C、猜想②或③正确

理由是.

【答案】【方案设计】方案二的实验结论:猜想②正确方案三的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

【评价反思】C酚酞溶液遇酸性和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22.【2016年四川省达州市】(9分)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分别为Ca(OH)2、Na2CO3、稀盐酸、NaCl溶液中的一种,为鉴别它们,现将这四瓶无色溶液分别标号为A、B、C、D,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邀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A、B、C、D分别是什么溶液?

【实验药品】失去标签的四瓶溶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实验仪器】试管、橡胶滴管、烧杯等。

【收集证明】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分别取A、B、C、D溶液少量于试管中,两两混合 A、B混合产生大量气泡,C、D混合无明显现象 A、B是溶液中的一种,

C、D是溶液中的一种 (2)各取A、B、C、D溶液于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两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A、D变红,B、C无明显现象 A为溶液;

C为溶液;由此区分出B、D溶液 【反思与体会】鉴别物质的关键是利用物质的特征性质。

【继续探究】

将实验操作(2)实验后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静置后发现,烧杯底都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否存在,应补充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收集证明】Na2CO3、稀盐酸Ca(OH)2、NaClNa2CO3NaCl【继续探究】氯化钠氯化钙CaCl2+Na2CO3═CaCO3↓+2NaCl

23【2016年山东省泰安市】(5分)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如图,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以Na2SO4与BaCl2反应为例)

①写出Na2SO4与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把易溶于水、易电解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2Na++SO42﹣+Ba2++2Cl﹣═BaSO4↓+2Na++2Cl﹣。

③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Ba2++SO42﹣═BaSO4↓。

④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请回答:

(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在pH=3的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Mg2+、Cl﹣、SO42﹣B、Na+、K+、Cl﹣、OH﹣

C、Na+、Cu2+、Cl﹣、SO42﹣D、Na+、K+、Cl﹣、CO32﹣

(2)写出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一个与离子方程式Mg+2H+═Mg2++H2↑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4)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只要具备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生成,反应就能发生。



【答案】①Na2SO4+BaCl2=BaSO4↓+2NaCl(1)AC(2)CaCO3+2H+=Ca2++H2O+CO2↑(3)Mg+H2SO4=MgSO4+H2↑或Mg+2HCl=MgCl2+H2↑(4)水

24【2016年山东省德州市】(4分)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右图所示)。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液体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她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1)小红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②氢氧化钠有剩余;③盐酸有剩余

小明同学却判定不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

(2)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至试管中 如果 则盐酸过量 如果 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3)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生锈的铁钉B.碳酸钠粉末C.硫酸钠粉末D.氢氧化铜

(4)下列曲线能够表示小红所做实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填序号)。



【答案】(1)观察到加入酚酞试液后不变色,说明溶液一定不显碱性,所以不可能是氢氧化钠有剩余

(2)有气泡冒出;没有气体生成(3)C(4)C

25【2016年江西省】(4分)赣南的客家围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敌入侵。现有五种物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作为围屋的守护“卫士”,只有相邻物质间能发生反应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如右图所示)。其中物质A常用于铅酸蓄电池中,其浓溶液有脱水性;物质C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提示:碳酸钡不溶于水)

(1)A物质是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与E反应时的实验现象为;

(3)现有下列物质作为“外敌”分别对围屋发起进攻,若该物质与两位相邻的守护“卫士”都能发生反应才能攻破防线,那么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填序号)。

①铁②氧化铁③二氧化碳④氢氧化钡

【答案】(1)H2SO4(2)NaOH+HCl=NaCl+H2O;产生白色沉淀;(3)④

【解析】根据题中叙述可知A为硫酸、B为氢氧化钠、C为盐酸、D为碳酸钠、E为氯化钡故(1)A物质为硫酸;(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A与E反应时的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3)根据题意可知,氢氧化钡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硫酸反应,故选择④

26【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3分)向滴有几滴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1)上述过程的实验现象为。

(2)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3)氨水(NH3·H2O)也能使酚酞变色,原因是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离子,该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静置半分钟溶液仍为无色(2)Na+OH-Cl-(3)OH-

27.【2016年甘肃省白银市】(7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只有CaCl2;猜想二:;

猜想三:含有CaCl2和Ca(OH)2;猜想四:含有CaCl2、HCl和Ca(OH)2

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不同的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二是成立的。请你帮他们填写有关实验步骤或实验现象。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方案一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方案二 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烧杯中的溶液

方案三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产生气泡 【反思交流】要使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含有CaCl2,需要除去杂质,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然后过滤,该除杂原理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含有CaCl2和HCl;Ca(OH)2和HCl会发生反应;溶液变为红色;黑色粉末逐渐减少,溶液变为蓝色;锌粒(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碳酸钙;CaCO3+2HCl=CaCl2+H2O+CO2↑

28【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12分)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碳酸钠溶液具有碱性,清洗餐具上的油污,碱性越强,去油污的效果越好,小菁决定对影响碳酸钠溶液碱性的因素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碳酸钠溶液,依次测量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溶质质量分数 2% 2% 2% 6% 6% 6% 10% 10% 10% 水的温度(℃)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 溶液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 请你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1)溶液碱性最强的是(填实验编号)。

(2)要得出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的结论,可选择的一组实验是(填实验编号),结论是。

(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变化与碳酸钠溶液的pH变化关系是。

(4)10%的碳酸钠溶液从20℃持续升温到70℃所测得的pH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溶液pH 11.22 11.35 11.46 11.48 11.50 11.50 ①当温度介于20℃~40℃时,温度对碳酸钠溶液的pH影响比较(选填“大”或“小”)。

②小菁将适量碳酸钠粉末洒在沾有油污的餐具上,并冲入适量的热水,再进行擦洗,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这是因为。

(5)碳酸钠溶于水,有部分碳酸钠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致使溶液呈碱性。实验室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填标号)

a.酚酞试液b.稀盐酸c.氯化钠溶液d.氯化钙溶液

(6)欲使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转化为烧碱,可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物质(写名称):

或,并充分搅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

【答案】(1)c3(2)a1和b1(或其它合理答案)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溶质质量分数越大,碳酸钠溶液的pH越大(3)在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条件下,温度越高碳酸钠溶液的pH越大(4)①大②能使碳酸钠溶液在温度较高且浓度较大的条件下,呈现较高的碱性(5)b、d(6)氢氧化钙(或其它合理答案)氧化钙(或其它合理答案)Ca(OH)2+Na2CO3===CaCO3↓+2NaOH(或其它合理答案)



29.【2016年山东省德州市】(7分)胃酸过多的病人,通常需每天服用含碳酸钠的药物9片,能消耗胃酸中的氯化氢2.19g。某病人有胃溃疡病症,这种药物会加剧胃部疼痛,医生建议改用含氢氧化铝(其它成分不与胃酸反应)的胃舒平,药物标签如右图。请计算中和相同质量的胃酸,每天需要服用胃舒平多少片?







【答案】6片































1















y



0



胃舒平

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癌

每片含0.26g氢氧化铝











献花(0)
+1
(本文系百眼通学习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