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2【部编版】2018年八上语文:第1单元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ppt课件_N02
2018-08-18 | 阅:  转:  |  分享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⑦一个莫言,现在代表中国,这当然很好;但是,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还有不少类似莫言这样的优秀作家,他们的作品因没有
翻译成外文,“藏在深闺人未识”。让更多莫言式的作家为众所周知,中国的翻译家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来。15.第⑦段中“藏在深闺人未识”
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答:优秀作家的作品没有被翻译成外文,不为他人所知。16.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是什么?答:具体有力地说明了
翻译人才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炸(zhà)药 授(s
hòu)奖 逝(shì)世 诺(nuò)贝尔 B.渗(shèn)透 投资(zī) 疗(liáo)法 颇(pō)有建树
C.巨额(é) 拨(bó)款 挪(nuó)威 卓(zhuó)有成就CD.联盟(ménɡ) 仲(zhònɡ)裁
遗嘱(zhǔ) 斯德哥尔摩(mó)【解析】C项“拨”读作“bō”。2.根据拼音写汉字。(1)中唐宰相武元衡是著名的诗人、
政治家,他政治才能卓越,诗文亦多建shù()。(2)2017年5月21日,由贸仲委赞助、清华法学院主办的2017清华
大学法学院模拟国际仲cái()邀请赛在清华大学举办。(3)富人根据城里的法律写下遗zhǔ(),把自己的家产分
成相等的三份,并规定每个女儿在把自己所得的财产出售后,要各自给她们的母亲一笔现金。树裁嘱(4)2016年10月,“吕志和奖
——世界文明奖”向无国界医生bān()发了2000万港元奖金及奖座,以表彰他们在“医治及/或控制疫症、传染病或慢性疾
病”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颁3.下列对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
有建树。(建树:建立。)B.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如
国际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C.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额收入。[巨额:数量很大
的(钱财)。]AD.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前对自己身
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解析】“建树”指建立的功绩。4.下列对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B.远方,烟雾弥漫,山峰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仿佛是一幅晕染的山水画一
般。(比喻)C.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
盟。(排比)D.这雄浑博大、激情四溢的自然奇景,怎能不让人心灵为之震颤?(反问)【解析】C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C5.下列对
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则消息的电头交代了消息时间——1901年12月10日。B.诺贝尔授奖仪式每年都只在斯
德哥尔摩举行。C.本则消息的第2、3两段是主体部分,详细介绍了获奖人物及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D.范托夫是荷兰化学家,他为近代
物理化学学科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析】诺贝尔授奖仪式每年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B6.请找出《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这则消息的导语。答: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
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7.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品析下面的句子。瑞典国王和挪威诺
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加点词语“首次”有什么特殊含义?)答:“首次”即第一次,在文中起强调作用,表明这次颁发诺贝尔
奖是一个开创性的事件,具有重要意义。8.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定在哪一天?有什么用意?答: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定于每年的12月10
日,因为这天是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定在这天,以表示对这位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的怀念。9.《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第4段交代了新
闻背景,请你说说其作用。答: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新闻背景1.定义:新闻背景是指新闻
事实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历史条件指事实自身的历史状况,环境条件指事实与周围事物的联系。2.分类:按照其作用可划分为:社
会背景,历史背景,人物背景,事件背景,技术和专业背景,材料背景,等等。3.作用:(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2)运用背景
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3)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4)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
的观点。(5)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具可读性。10.填空。诺贝尔(1833-1896),(
国籍)家、工程师。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遗嘱,设立诺贝尔奖。据此,1
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设置了,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
月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瑞典化学诺贝尔基金会121011.(2016长沙)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
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B.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2岁,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她选择了一只可爱的机器狗。C.小玲向同
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按照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令堂贵姓?”BD.老师提问:“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小玲回答:“惊蛰和春分
。”【解析】姐姐的生肖是蛇,弟弟比她小2岁,所以弟弟的生肖是蛇的后两位,应为“羊”而非“狗”。12.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
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做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文字优美、深刻,与优秀人物的事迹相辉映,进而感染、激励观众。请仿照下面示例
,给你所知道的人物形象(示例中的人物除外)写一段颁奖词。要求写出人物形象的主要事迹和最优秀的一面。【示例】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
际,你深明大义,不计前嫌,挺身而出,只身而入虎狼之秦师,以利害得失说退国之强敌,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 师。你是志士、勇士、辩士。你
的绝世之智慧,惊天之功绩,堪称万世典范。人物: 颁奖词:
荆轲站立,堂堂七尺男儿躯;躺下,悠悠千古英雄魂。风瑟瑟奏歌,水长长起舞。利刃悲壮的一挥,刺出一个永垂不朽
的英名。13.请你为下面的新闻拟写一则标题。 新华网讯通过朝阳区政府与未来论坛的紧密对接及共同筹划,1月14日~15日,未
来论坛2017年会暨首届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活动在朝阳区顺利召开。活动期间,未来论坛发起人、理事代表、朝阳区政府代表,与百余位媒体
代表共同见证了朝阳区政府与未来论坛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从此,未来论坛及“中国诺贝尔奖”正式落地北京市朝阳区。答:未来论坛20
17年会及首届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朝阳区成功举办14.综合性学习。诺贝尔奖是一个举世瞩目、对世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奖项。为使
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诺贝尔奖并联系相关实际进行思考,八年级(1)班准备出一期题为《诺贝尔奖与我们》的专题板报,板报设立三个栏目。请
你协助宣传委员,完成以下任务。(1)在第一个栏目中,你要向同学们概述诺贝尔奖的性质以及诺贝尔奖得主的情况,请依据以下材料,提取一
条主要信息。【材料】1895年,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留下遗嘱。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作为基金,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
学及和平5种奖项(后增设经济),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1901年,诺贝尔奖正式颁发。一百多年来,几十个国
家的近千名学者与科学家相继获此荣誉。答:诺贝尔奖是一项授予在科学及文学、和平、经济等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的奖项。(2)
宣传委员准备根据以下材料,为第二个栏目拟写一个标题,他写了前一句,请你补出后一句。(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一】近来,人们对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自然界和科学现象具有广泛而浓厚的兴趣;从小具
有一种自发的探索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自我成长动机和成就动机;具有独立性、求异性和创新性;具有刻苦、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材
料二】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表明,中国中小学生的创新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中国孩子认为自己有
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有14.9%。栏目标题:展开想象翅膀,
示例:点亮创新火炬(高举创新旗帜)(3)为号召同学们向
诺贝尔奖得主学习,班级准备开展以“巨人的引领,我们的行动”为主题的活动,宣传委员请你在第三个栏目中写出一条活动建议并说明理由。答
:提示:建议要具体可行,理由需围绕主题。由莫言的获奖所想到的①2012年,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晚宴上发表获奖感言说:“……我还
要感谢那些把我的作品翻译成世界很多语言的翻译家们,没有他们创造性的劳动,文学只是各种语言的文学,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劳动,文学才可以
变成世界的文学。”②莫言的此次获奖,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译作家们真是功不可没。由陈安娜翻译的《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
劳》等三本小说在瑞 典出版,最近一本《生死疲劳》将在哥德堡书展上被隆重推荐。在中国当代小说家中,莫言是作品被翻译至国外的数量第一
人。目前,他的大部分长篇都被翻译成外文,其中《红高粱家族》有16种译本,长篇小说《酒国》有6种,《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等都有
各种译本。③莫言的获奖感言,触及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软肋:中国文学如何进一步走向世界?众所周知,文化事业要走向世界,离不开翻
译工作。因此我认为我们很有必要大力加强翻译工作。④翻译工作是在科学发明、技术创新、文学创作、艺术创造领域的跨文化跨语言原创,并为
促进上述领域的进步、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提供了具有完全著作权意义上的作品,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劳动。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瑞
典文译者陈安娜和瑞典的汉学家、出版家伦纳特·伦德贝里的努力,没有翻译家架起一座中国文学通往世界文学的桥梁,那么,莫言的获奖将是不可
想象的。因此翻译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相当深远。⑤从目前情况来看,当前中国翻译行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合格的翻译人才极度短缺。国内外译中有
大量翻译人才,但中译外的人才严重匮乏,青黄不接现象严重存在。健在的老一辈翻译家,许多人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了。同时,翻译工作的商业化
和金钱化,也对文学作品中译外造成巨大冲击,许多人才无法静下心来从事文学作品的中译外工作。翻译人才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我国在世界文化市
场所占比重的低下,已经成为制约中国 文化走出去的瓶颈。据《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发展报告(1949-2009)》指出,截止到201
1年年底,在2011年世界文化市场的格局中,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中国在世界文化市场所占比重依次为43%、34%、10%、5%
和4%。⑥中国文学要进一步走向世界,必须要采取紧急的措施,重视培养翻译家队伍,特别是抓紧大力培养中译外的人才,吸引他们从事中译外的工作。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协会最近对进一步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译介出版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从 国家语言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高度关注和推进中国文化的对外翻译事业;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中译外事业的国际化;三是要重视和加强中译外人才队伍建设,有效解决中国对外翻译事业所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四是要释放翻译服务业的产业潜能,逐步扩大中国文化外译产业的市场效应和产业规模。相信这些建议一旦成为实施的举措,那么中国文学进一步变成世界文学将会大大提速。
献花(0)
+1
(本文系百眼通学习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