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1辑)第12章 简单机械
2018-08-21 | 阅:  转:  |  分享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12章简单机械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6?淄博)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将30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已知动滑轮重30N,不计摩擦,则()



A.利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450J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9m/s

C.拉力的功率是99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2.(2016?烟台)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间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η甲=η乙,W甲=W乙 B.η甲>η乙,W甲>W乙

C.η甲<η乙,W甲<W乙 D.η甲>η乙,W甲<W乙

3.(2016?南昌)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中,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一标记A(如图甲所示),然后用大小为F的拉力匀速竖直向上提升总重为G的钩码,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时,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另一标记B,并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为2H(如图乙所示),则以下所求物理量正确的是()



A.拉力所做的功W=2FH B.拉力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

C.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4.(2016?成都)小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第一次提升的重物A的重力为GA,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1.重物上升的速度为v1,运动时间为t1;第二次提升的重物B的重力为GB,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2.重物上升的速度为v2,运动时间为t2.已知F1:GA=5:8,GB:GA=3:2,v1:v2=2:1,t1:t2=2:3.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下列对两个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拉力之比为F1:F2=7:8

B.拉力的功率之比为P1:P2=10:7

C.机械效率之比η1:η2=14:15

D.额外功之比W1:W2=2:3

5.(2016?江西)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中,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一标记A(如图甲所示),然后用大小为F的拉力匀速竖直向上提升总重为G的钩码,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时,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另一标记B,并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为2H(如图乙所示),则以下所求物理量正确的是()



A.拉力所做的功W=2FH B.拉力所做的有用功W=GH

C.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6.(2016?南京)图中正在使用的机械,属于费力杠杆的有()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2016?连云港)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杠杆,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道钉撬 B.

钢丝钳 C.

开瓶扳手 D.

筷子

8.(2016?郴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应用杠杆的实例,以下一定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赛艇的桨 B.

剪纸剪刀 C.

起瓶器 D.独轮车

9.(2016?宜昌)下列生活情景中,属于应用费力杠杆的是()

A.用钢丝钳剪钢丝 B.用船桨划龙舟

C.用独轮车运砖头 D.用指甲剪剪指甲

10.(2016?凉山州)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和B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杠杆仍能平衡 B.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C.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D.无法判断

11.(2016?遂宁)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12.(2016?天津)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平衡的杠杆上A点,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量最小为(g取10N/kg)()



A.15N B.6N C.3N D.1.5N

13.(2016?株洲)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



A.尽量让树枝靠近O点,手握剪刀的位置远离O点

B.尽量让树枝远离O点,手握剪刀的位置靠近O点

C.树枝和手离O点的距离无论远近,修剪树枝时都费力

D.树枝和手离O点的距离无论远近,修剪树枝时都省力

14.(2016?黄冈)在道路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军车通常采用如下方法原地掉头,先将千斤顶放在车底部合适的位置将军车顶起来,然后推动军车绕千斤顶转动即可实现原地掉头(如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千斤顶应放在车底部靠近车轮的位置

B.千斤顶应放在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上

C.只要在车前部推就最省力

D.只要在车上离千斤顶最远的地方推就最省力

15.(2016?盐城)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人的拉力与物体重力是平衡力

B.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一定等于50%

C.人拉力做的功等于滑轮增加的重力势能

D.物体升高的距离等于滑轮左侧绳子减小的长度

16.(2016?潍坊)如图所示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省力的是()

A.

用羊角锤起钉子 B.

用撬棒撬物体

C.

用起子起瓶盖 D.

用钓鱼竿钓鱼

17.(2016?益阳)使用下列简单机械费力的是()

A.

钢丝钳 B.

起重机的动滑轮

C.

赛艇的桨 D.

扳手

18.(2016?枣庄)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时,一定费力的是()

A.

笤帚 B.

斜面 C.

滑轮组 D.

羊角锤

19.(2016?临沂)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使用时一定费力的是()

A.

镊子 B.

起子 C.

钳子 D.

动滑轮

20.(2016?滨州)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时候,小明在均匀木板中间挖孔,孔中插一金属杆,固定在铁架台上,木板可以围绕中间自由转动.每个钩码的质量为200g,A、B、C、D、E、F为挂钩,已知AB=BO=OC=CD,ABOCD的连线与EDF的连线垂直.现在B处挂两个钩码,D处挂一个钩码,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下列做法能使木板重新平衡的是()



A.在B、D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

B.在B处加挂2个钩码、D处加挂一个钩码

C.B处挂两个钩码不变,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E处

D.B处挂两个钩码不变,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F处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12章简单机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6?淄博)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将30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已知动滑轮重30N,不计摩擦,则()



A.利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450J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9m/s

C.拉力的功率是99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分析】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物体重力和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为总功,根据W=Gh求出有用功和总功,根据P=求出拉力的功率,根据η=×100%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s=nh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利用v=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解答】解:利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

W有=Gh=300N×3m=900J,故A错误;

拉力做的功:

W总=(G+G动)h=(300N+30N)×3m=990J,

拉力的功率:

P===99W,故C正确;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90.9%,故D错误;

由图可知,n=2,则绳端移动的距离:

s=nh=2×3m=6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v===0.6m/s,故B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功和功率、机械效率、绳端移动速度的计算,明确有用功和总功是关键.



2.(2016?烟台)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间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η甲=η乙,W甲=W乙 B.η甲>η乙,W甲>W乙

C.η甲<η乙,W甲<W乙 D.η甲>η乙,W甲<W乙

【分析】(1)对于滑轮组,最钩码做的功是有用功,即W有=Gh;

(2)此题中克服滑轮重做的功是额外功;

(3)W总=W有+W额;

【解答】解:此题中,钩码的重力相同,钩码上升的高度相同,据W有=Gh可知,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此时对动滑轮做的功是额外功,不计绳子和摩擦,滑轮相同,即额外功相同,即W额是相同的,据W总=W有+W额可知,所以W总是相同的,故拉力做的功相同,即W甲=W乙,机械效率η=×100%,故也是相同的,即η甲=η乙.

故选A.

【点评】知道对谁做的是有用功、对谁做的是额外功及机械效率的计算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3.(2016?南昌)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中,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一标记A(如图甲所示),然后用大小为F的拉力匀速竖直向上提升总重为G的钩码,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时,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另一标记B,并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为2H(如图乙所示),则以下所求物理量正确的是()



A.拉力所做的功W=2FH B.拉力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

C.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分析】(1)由图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则拉力端移动距离s=nh,利用W=Gh求有用功,利用W=Fs求总功;

(2)由于使用滑轮组要克服动滑轮和绳重、要克服摩擦而做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1;

(3)知道有用功和总功,根据机械效率公式求出机械效率.

【解答】解:(1)由图可知,物体的重由三段绳子承担,

钩码升高H,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3H,

有用功:W有=GH,

总功:W总=Fs=F×3H=3FH,故A错、B正确;

(2)因为使用滑轮组要克服动滑轮和绳子的重、要克服摩擦而做额外功,有用功小于总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1,故C正确;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由于用字母代替具体的数据,给习题带来难度.



4.(2016?成都)小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第一次提升的重物A的重力为GA,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1.重物上升的速度为v1,运动时间为t1;第二次提升的重物B的重力为GB,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2.重物上升的速度为v2,运动时间为t2.已知F1:GA=5:8,GB:GA=3:2,v1:v2=2:1,t1:t2=2:3.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下列对两个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拉力之比为F1:F2=7:8

B.拉力的功率之比为P1:P2=10:7

C.机械效率之比η1:η2=14:15

D.额外功之比W1:W2=2:3

【分析】(1)图中使用的滑轮组n=2,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拉力F=(G+G轮),据此求拉力之比;

(2)求出拉力端移动速度之比,利用P=Fv求拉力的功率之比;

(3)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据此求机械效率之比;

(4)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额外功W额=G轮h,求出升高高度之比,可求额外功之比.

【解答】解:

已知F1:GA=5:8,GB:GA=3:2,

假设GA=8,则GB=12,F1=5,

A、图中使用的滑轮组n=2,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拉力F1=(GA+G轮),

则动滑轮重G轮=2F1﹣GA=2×5﹣8=2,

拉力F2=(GB+G轮)=(12+2)=7,

所以F1:F2=5:7,故A错;

B、拉力端移动的速度之比等于物体升高速度之比,拉力的功率之比:

P1:P2=F1v1:F2v2=(5×2):(7×1)=10:7,故B正确;

C、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则η1:η2=:=:=14:15,故C正确;

D、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额外功W额=G轮h,

h1:h2=v1t1:v2t2=2×2:1×3=4:3

额外功W1:W2=G轮h1:G轮h2=h1:h2=4:3,故D错.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拉力、功率、机械效率、额外功的计算,因为题目告诉的是比值关系,求的是比值关系,利用好赋值法求解可以大大简化计算.



5.(2016?江西)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中,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一标记A(如图甲所示),然后用大小为F的拉力匀速竖直向上提升总重为G的钩码,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时,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另一标记B,并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为2H(如图乙所示),则以下所求物理量正确的是()



A.拉力所做的功W=2FH B.拉力所做的有用功W=GH

C.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分析】(1)由图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则拉力端移动距离s=nh,利用W=Gh求有用功,利用W=Fs求总功;

(2)由于使用滑轮组要克服动滑轮和绳重、要克服摩擦而做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1;

(3)知道有用功和总功,根据机械效率公式求出机械效率.

【解答】解:(1)由图可知,物体的重由三段绳子承担,

钩码升高H,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3H,

有用功:W有=GH,

总功:W总=Fs=F×3H=3FH,故A错、B正确;

(2)因为使用滑轮组要克服动滑轮和绳子的重、要克服摩擦而做额外功,有用功小于总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1,故C正确;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由于用字母代替具体的数据,给习题带来难度.



6.(2016?南京)图中正在使用的机械,属于费力杠杆的有()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分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生活经验,体会支点的位置,判断出动力臂与阻力臂的长度关系,进而得出省力、费力情况.

【解答】解:①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②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③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④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综上所述,属于费力杠杆的有①③.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



7.(2016?连云港)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杠杆,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道钉撬 B.

钢丝钳 C.

开瓶扳手 D.

筷子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找出支点,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

A、道钉撬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开瓶扳手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8.(2016?郴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应用杠杆的实例,以下一定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赛艇的桨 B.

剪纸剪刀 C.

起瓶器 D.独轮车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选项中的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

A、赛艇的桨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剪纸剪刀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起瓶器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

D、独轮车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9.(2016?宜昌)下列生活情景中,属于应用费力杠杆的是()

A.用钢丝钳剪钢丝 B.用船桨划龙舟

C.用独轮车运砖头 D.用指甲剪剪指甲

【分析】结合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

A、用钢丝钳剪钢丝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B、用船桨划龙舟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C、用独轮车运砖头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D、用指甲剪剪指甲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10.(2016?凉山州)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和B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杠杆仍能平衡 B.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C.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D.无法判断

【分析】根据杠杆原来处于平衡状态,利用图示杠杆的力臂关系,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到物体AB的质量大小关系;

根据条件的变化,分别表示出杠杆作用两边的力矩:力和力臂的乘积.比较力矩的大小,即可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解答】解:原来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分别为物体A、B的重力,其对应的力臂分别为OC、OD,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mAgOC=mBgOD,由图示可知,OC<OD.所以mA>mB,



当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L时,两边的力臂都减小△L,此时左边的力矩为:mAg(OC﹣△L)=mAgOC﹣mAg△L,

右边的力矩为:mBg(OD﹣△L)=mBgOD﹣mBg△L,由于mA>mB,所以mAg△L>mBg△L;

所以:mAgOC﹣mAg△L<mBgOD﹣mBg△L.

因此杠杆将向悬挂B物体的一端即右端倾斜.

故选:C.

【点评】根据杠杆第一次处于平衡状态,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物体A、B的质量大小关系,然后根据现在的条件表示两者力矩,利用推导出物体的质量关系,结合力臂的变化,得出两个力矩的大小关系,从而确定杠杆的偏转方向.这是此题的解题思路.



11.(2016?遂宁)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判断杠杆的五要素中,有哪些要素发生了变化,然后再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解:在杠杆缓慢由A到B的过程中,动力臂OA的长度没有变化,阻力G的大小没有变化,而阻力臂L却逐渐增大;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F?OA=G?L,当OA、G不变时,L越大,那么F越大;

因此拉力F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变大.

故选C.

【点评】在分析杠杆的动态平衡时,一般是动中取静,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最后得到结论.



12.(2016?天津)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平衡的杠杆上A点,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量最小为(g取10N/kg)()



A.15N B.6N C.3N D.1.5N

【分析】已知阻力、阻力臂和动力臂,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即可求出作用在杠杆B点的最小力.

【解答】解: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则OA=3L,OB=4L,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OB=F2×OA,

则F1===1.5N.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3.(2016?株洲)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



A.尽量让树枝靠近O点,手握剪刀的位置远离O点

B.尽量让树枝远离O点,手握剪刀的位置靠近O点

C.树枝和手离O点的距离无论远近,修剪树枝时都费力

D.树枝和手离O点的距离无论远近,修剪树枝时都省力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园艺师傅使用剪刀修剪树枝时越省力越好,利用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对各选项注意分析即可解答.

【解答】解:(1)尽量让树枝靠近O点,手握剪刀的位置远离O点,阻力不变,减小了阻力臂,增大了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省力.故A正确,C错误;

(2)尽量让树枝远离O点,手握剪刀的位置靠近O点,阻力不变,增大了阻力臂,减小了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费力.故B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问题,要抓住不变的量,根据变化的量进行分析解答.



14.(2016?黄冈)在道路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军车通常采用如下方法原地掉头,先将千斤顶放在车底部合适的位置将军车顶起来,然后推动军车绕千斤顶转动即可实现原地掉头(如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千斤顶应放在车底部靠近车轮的位置

B.千斤顶应放在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上

C.只要在车前部推就最省力

D.只要在车上离千斤顶最远的地方推就最省力

【分析】把题干中给出的场景简化为一个杠杆,明确杠杆的五要素,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解答.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千斤顶与车底部接触的地方为支点,车的重力为阻力,其作用点大致在车的重心上,支点到阻力作用线,即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为阻力臂,人的推力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为动力臂,车的重力,即阻力不变,阻力臂越短,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越小,则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越小,因此,千斤顶应放在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上.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杠杆的应用,关键是对杠杆五要素的分析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有一定拔高难度.



15.(2016?盐城)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人的拉力与物体重力是平衡力

B.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一定等于50%

C.人拉力做的功等于滑轮增加的重力势能

D.物体升高的距离等于滑轮左侧绳子减小的长度

【分析】A、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判断.

B、根据机械效率公式η=分析机械效率.

C、根据能量守恒,对物体做了多少功,能量就增加多少.

D、根据动滑轮省一半的力,费距离判断绳子长度变化.

【解答】解:A、根据二力平衡条件,人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不在同一物体上,大小不相等,则不是平衡力,所以A错误.

B、不能确定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大小,不能确定机械效率是多少,所以B错误.

C、根据能量守恒,人的拉力做功,能量增大,而物体动能不变,唯一只增加了重力势能,所以人拉力做功等于滑轮增加的重力势能,所以C正确.

D、根据动滑轮绳子移动距离S=2h,则左侧绳子减小的长度等于2倍物体升高的距离,所以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衡力、机械效率、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动滑轮,知识点多,题目文字不容易读懂,需要学生对知识非常透彻的理解,难度较大.



16.(2016?潍坊)如图所示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省力的是()

A.

用羊角锤起钉子 B.

用撬棒撬物体

C.

用起子起瓶盖 D.

用钓鱼竿钓鱼

【分析】结合各个选项杠杆的使用情况,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

A、用羊角锤起钉子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用撬棒撬物体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用起子起瓶盖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用钓鱼竿钓鱼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



17.(2016?益阳)使用下列简单机械费力的是()

A.

钢丝钳 B.

起重机的动滑轮

C.

赛艇的桨 D.

扳手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找出支点,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

A、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起重机的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等于二倍阻力臂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

C、赛艇的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D、扳手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18.(2016?枣庄)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时,一定费力的是()

A.

笤帚 B.

斜面 C.

滑轮组 D.

羊角锤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A、笤帚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正确;

B、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故B错误;

C、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C错误;

D、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19.(2016?临沂)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使用时一定费力的是()

A.

镊子 B.

起子 C.

钳子 D.

动滑轮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找出支点,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

A、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B.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等于二倍阻力臂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20.(2016?滨州)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时候,小明在均匀木板中间挖孔,孔中插一金属杆,固定在铁架台上,木板可以围绕中间自由转动.每个钩码的质量为200g,A、B、C、D、E、F为挂钩,已知AB=BO=OC=CD,ABOCD的连线与EDF的连线垂直.现在B处挂两个钩码,D处挂一个钩码,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下列做法能使木板重新平衡的是()



A.在B、D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

B.在B处加挂2个钩码、D处加挂一个钩码

C.B处挂两个钩码不变,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E处

D.B处挂两个钩码不变,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F处

【分析】(1)符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杠杆平衡,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力和力臂乘积大的一端下沉.

(2)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把钩码挂在E处、F处杠杆水平平衡时,力臂均和钩码挂在D处的力臂相等.

【解答】解:设AB=BO=OC=CD=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

A.在B、D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时,杠杆左侧力与力臂的积为3G×L,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2G×2L,因3G×L≠2G×2L,所以木板不会平衡,故A错误;

B.在B处加挂2个钩码、D处加挂一个钩码时,杠杆左侧力与力臂的积为4G×L,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2G×2L,因4G×L=2G×2L,所以木板会平衡,故B正确;

CD.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E处或F处,杠杆右侧的力臂不变,仍为OD长,杠杆左右两侧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所以木板会平衡,故CD正确.

故选BCD.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不能只看力或只看力臂.





























20

















献花(0)
+1
(本文系百眼通学习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