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2辑)第2章 声现象
2018-08-21 | 阅:  转:  |  分享 
  
第2章声现象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6?益阳)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2.(2016?临夏州)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错误的是()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3.(2016?盐城)汽车经过我市某噪声检测装置时鸣放喇叭,该装置显示屏的显示如图所示,其中82.3分贝指汽车喇叭声的()



A.响度B.音调C.频率D.音色

4.(2016?德州)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

5.(2016?潍坊)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

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

6.(2016?陕西)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7.(2016?黔东南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

B.在交响乐演奏中,台下的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色辨别

C.“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

D.摩托车加消声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8.(2016?鄂州)某电视台举办了这样一套综艺节目,众多知名歌手戴着各种面具蒙着脸在舞台上演唱自己从未唱过的歌,观众只凭声音来猜测演唱的是哪一位歌手,由于歌手故意将自己的声音进行了“包装”,观众猜测的难度较大.节目中,观众往往容易猜出自己最熟悉的歌手,是因为观众熟悉歌手唱歌时发出的声音的()

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色

9.(2016?桂林)老师上课时使用“小蜜蜂”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A.音色B.音调C.响度D.传播速度

10.(2016?百色)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这两个词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

11.(2016?海南)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12.(2016?大连)我们通常所说的男高音的“高”是指声音的()

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

13.(2016?乌鲁木齐)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问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

A.音调变高B.音调变低C.响度变大D.响度变小

14.(2016?宿迁)《宿迁文明二十条》中第七条是“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A.频率B.响度C.音调D.音色

15.(2016?泰州)俗话说:“闻其声知其人.”这句话是指即使未看到人,也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速度B.响度C.音调D.音色

16.(2016?上海)我们能分辨女高音、女中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有不同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17.(2016?徐州)人们能分辨出笛子、钢琴等不同乐器的演奏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18.(2016?长沙)2016年5月21日,长沙“橘洲音乐节”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唱,“情歌王子”张信哲的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

B.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张信哲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D.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

19.(2016?镇江)我们很空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

A.响度B.音色C.音调D.传播速度

20.(2016?郴州)校园广播站正在播音,小明马上告诉大家:“这是我班的小丽同学在播音”.那么,小丽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辑)第2章声现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6?益阳)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分析】(1)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

(4)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

【解答】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乙、丙振动的快慢相同,即都是振动了两个波形,故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故C错误;

(2)甲、乙、丙的振动的幅度相同,故响度相同,故响度相同,故B错误;

(3)甲、乙、丙的波形不同,故两个物体的音色不相同,故A正确、D错误;

故选A.

【点评】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



2.(2016?临夏州)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错误的是()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分析】(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3)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4)不同乐器发出的音色不同.

【解答】解: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不敢高声语”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所以“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B正确;

C、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可以运用到医疗领域,去除人体内结石;故C正确;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的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的基础知识,同时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中国的古诗词也含有很丰富的物理知识,所以学习物理是一个很综合性的知识.



3.(2016?盐城)汽车经过我市某噪声检测装置时鸣放喇叭,该装置显示屏的显示如图所示,其中82.3分贝指汽车喇叭声的()



A.响度B.音调C.频率D.音色

【分析】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外界的噪声越大,也就是声音越强,即响度越大,其所显示的数字就越大.

【解答】解: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82.3的数字,可知此时的噪声是82.3分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82.3分贝指汽车喇叭声的响度.

故选A.

【点评】知道噪声监测器的用途,且能真正的理解响度的定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4.(2016?德州)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

【分析】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进行区别,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大的大小;音色用来区别不同的发声体.

【解答】解: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产生高低不同声音的原因是物体振动快慢不同,发出低沉的声音,是因为物体振动比较慢,所以频率低,音调也低.因此“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音调.

故选A.

【点评】这是一类根据乐音的特征进行实际应用题目,要学会结合定义进行判断.重点关注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5.(2016?潍坊)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

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

【分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解答】解:“引吭高歌”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故选C.

【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声现象与生活实际中的一些说法相联系,深入理解音调和响度的概念.



6.(2016?陕西)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分析】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从物理学角度,发声体有规则振动发出的是乐音,无规则振动发出的是噪音;从环保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可能是噪音.

【解答】解: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发声体的振幅不同,从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A错误;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则发声的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因此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是使声音放大,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此时对听到的人来说是乐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声音特性的辨别以及对乐音、噪音定义的理解等,要注意对概念的理解.



7.(2016?黔东南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

B.在交响乐演奏中,台下的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色辨别

C.“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

D.摩托车加消声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分析】(1)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程度是340m/s,真空不能传声;

(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

(4)减弱噪声的途径包括在声源处、在人耳处、在传播中.

【解答】解:A、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程度是340m/s,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错误;

B、不同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在交响乐演奏中,台下的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色辨别,故B正确;

C、“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而不是次声波,故C错误;

D、摩托车加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声现象的多个知识点,都是我们应该熟知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8.(2016?鄂州)某电视台举办了这样一套综艺节目,众多知名歌手戴着各种面具蒙着脸在舞台上演唱自己从未唱过的歌,观众只凭声音来猜测演唱的是哪一位歌手,由于歌手故意将自己的声音进行了“包装”,观众猜测的难度较大.节目中,观众往往容易猜出自己最熟悉的歌手,是因为观众熟悉歌手唱歌时发出的声音的()

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色

【分析】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解:因为每个人的发声声带结构都不相同,因此会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辨别歌手唱歌时发出的声音靠的是音色.

故选D.

【点评】不同人说话的特色不同,是指音色不同,对于熟人的音色,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即使没有见面,只听声音就可以判断出来.



9.(2016?桂林)老师上课时使用“小蜜蜂”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A.音色B.音调C.响度D.传播速度

【分析】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响度是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解答】解:老师上课时使用“小蜜蜂”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使同学们听得更清楚.

故选C.

【点评】了解声音三个特性的概念,并能结合实例进行辨别是解答的关键.



10.(2016?百色)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这两个词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

【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声音尖而刺耳的音调越高,声音宽厚的音调越低.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声音越大,响度越大;声音越小,响度越小.

(3)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解答】解:“女高音”、“男低音”,这里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故选C.

【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掌握三个特征的影响因素.能分辨音调、响度和音色.



11.(2016?海南)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分析】(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2)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

【解答】解: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的钟,振动的难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音调、音色、响度的区分.要掌握音调、音色、响度的影响因素,知道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



12.(2016?大连)我们通常所说的男高音的“高”是指声音的()

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

【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声音尖而刺耳的音调越高,声音宽厚的音调越低.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声音越大,响度越大;声音越小,响度越小.

(3)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解答】解:男高音是指声音很高,音调高,是因为其声带振动的频率大.

故选C.

【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掌握三个特征的影响因素.能分辨音调、响度和音色.



13.(2016?乌鲁木齐)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问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

A.音调变高B.音调变低C.响度变大D.响度变小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则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越近,响度越大;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解: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问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主要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接收到的响度越大.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以及声音三个特征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需要清楚的是: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14.(2016?宿迁)《宿迁文明二十条》中第七条是“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A.频率B.响度C.音调D.音色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大声”指的响度.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调和响度、音色的区分,理解各自的含义和特点是正确判断的关键.



15.(2016?泰州)俗话说:“闻其声知其人.”这句话是指即使未看到人,也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速度B.响度C.音调D.音色

【分析】声音的特征有三个:响度、音调、音色.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

【解答】解:自己很熟悉的人,即使没有看到他,只听他的声音也可以辨别出来,依据就是不同人的发声部位特征不同,发出的音色不同.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声音的物理特征之一﹣﹣音色,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16.(2016?上海)我们能分辨女高音、女中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有不同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发声体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

【解答】解:女高音和女中音不同的主要是音调,是由于声带振动的频率不同引起的.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特征,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音调和响度、音色定义进行分析.



17.(2016?徐州)人们能分辨出笛子、钢琴等不同乐器的演奏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我们常用音色来区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解答】解: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选C.

【点评】不同的乐器可以发出相同音调、相同响度,但音色一般不同.



18.(2016?长沙)2016年5月21日,长沙“橘洲音乐节”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唱,“情歌王子”张信哲的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

B.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张信哲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D.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2)在同样的环境下,同种介质里,声速是相同的;

(3)麦克风可将声音的响度扩大,但不能提高音调;

(4)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据此可辨别不同的乐器.

【解答】解:A、在演唱会上,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故A正确;

B、在同样的环境下,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与张信哲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

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响度,但不能提高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

D、现场观众根据音色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而不是通过响度,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声速度、音调与响度、音色的区分等,属声学综合题,难度不大.



19.(2016?镇江)我们很空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

A.响度B.音色C.音调D.传播速度

【分析】不同物体发声时,声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

【解答】解:熟悉的人声音的特色我们都非常熟悉,可以根据音色来进行判断.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色定义的理解情况.



20.(2016?郴州)校园广播站正在播音,小明马上告诉大家:“这是我班的小丽同学在播音”.那么,小丽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解答】解: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分辨不同人的声音的.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10

















献花(0)
+1
(本文系百眼通学习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