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2光现象
2018-08-21 | 阅:  转:  |  分享 
  
专题2光现象

一、选择题

1.【2017?黔西南卷】下列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镜中的花朵B.小孔成像C.水中“断”笔D.仙鹤的倒影

【答案】B

【解析】

A.镜中的花朵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C.水中“断”笔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D.仙鹤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故本题正确选项是B。

【考点定位】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应用。

.【2017?黔西南卷】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

B.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C.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

D.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答案】D

【考点定位】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017年6月3日上午,我市举办了生态鄂州—环洋澜湖健步走活动。已知路线全长6m,其中湖面栈桥长1m。通过栈桥时,小丹和小蓝并肩同行,前一半路程以3m/s的速度慢跑,后一半路程以2m/s的速度快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栈桥时小丹和小蓝之间相对静止

B.小丹和小蓝在湖面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小丹和小蓝看到水中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小丹和小蓝通过栈桥的平均速度是25m/s

【答案】4、【2017?江西卷】如图8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8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答案】B

【解析】

如图所示,潜望镜是由两块平面镜组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平面镜成正立的、等大的虚像,物体与像关于镜面对称,用它正对如图8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如图B所示。故本题正确选项是B。

【考点定位】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

5.【2017?东营卷】为倡导低碳出行,东营市投放了大量的共享单车,如图所示。共享单车的设计应用到许多物理学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车座设计的面积较大可以增大压强

B.轮胎表面设计凹凸不平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

C.红色尾灯利用光的反射起到警示的作用

D.刹车手闸是费力杠杆

A.车座设计的面积较大可以压强B.轮胎表面设计凹凸不平的花纹可以摩擦C.红色尾灯利用光的反射起到警示的作用D.刹车手闸是力杠杆.【2017?菏泽卷】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A.B.

C.D.

【答案】B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2017?襄阳卷】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

B.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物体在镜中成的是实像

D.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

【答案】

【解析】

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故A正确;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B正确;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体在镜中成的是虚像,故C错误;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所以当物离平面镜的距离变小时,像的大小不变,故D正确故选C

【考点定位】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2017?成都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离小孔越近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越大

B.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的物体可能变矮了

C.蜡烛经凸透镜成像时,当蜡烛靠近透镜,蜡烛的像一定远离透镜

D.小球沿水平方向运动,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沿竖直方向运动

【答案】



【考点定位】

9.【2017?临沂卷】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海市蜃楼是光的反射现象

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光污染是因为漫发射造成的

照相机拍照时所成的像是虚像

【答案】B

【解析】

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符合题意为答案。

光污染是因为镜面反射造成的,故C错误。

照相机拍照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

考点:光现象

.【2017?衡阳卷】

【答案】B

【解析】

A水中弯折的铅笔是光的折射造成的;B镜中的人像是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C人在太阳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D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应选B。

【考点】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11.【2017?郴州卷】民谚俗语常常包涵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并底之蛙,所见甚小

B.以冰取火,前所未有

C.海市蜃楼,虚无缥渺

D.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捞不到的是水中月

【答案】

【解析】

光线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并底之蛙,所见甚小,所以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必须让其冰块能使光线会聚,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属于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故C不符合题意;因为平静的水面可以当做平面镜,而水中月就是月亮在平面镜中的像,镜中花也是花在平面镜中的像,所以“水中月”和“镜中花”都属于光的反射.故D符合题意故应选D。

【考点定位】光现象

.【2017?山西卷】下列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墙上的“手影” B.错位的“钢笔”

C.镜中的“我” D.变大的“字”

【答案】

【解析】

A、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了是由于钢笔经玻璃砖的两次折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与题意不符;C、镜中的“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D、用放大镜看字时,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故选C

【考点定位】光的反射

【2017?临沂卷】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

做多次试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答案】A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答案】

【解析】

水中的鸡蛋变大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A错;倒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影子的形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D正确;故应选D。

【考点定位】光现象

15.【2017?宜昌卷】如图所示的几个光学现象和应用,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海市蜃楼现象 B.平静的水面映出建筑“倒影”

C.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 D.在墙上映出手的影子

【答案】



【考点定位】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填空题.【2017?黔西南卷】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光束会聚处和M点的距离是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m。



【答案】0.6;0.2。

【解析】

试题分析: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其成像的特点是:平面镜所成像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物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即物像关于镜面对称。由题意知: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光束会聚处(即焦点)和M点关于镜面对称,故它们之间的距离是0.6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0.2m。

【考点定位】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017?郴州卷】小明同学身高165cm,站在竖置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答案】165;7:20

【解析】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和像大小相等;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65cm,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也是165cm;(2)方法一: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平面镜中钟表指针的实际情况,如下图,可以看到钟表的实际时间是7:20方法二:把试卷翻过来,注意上下不要颠倒,直接从试卷的反面看钟表的实际时间是7:20。

【考点定位】平面镜成像

.【2017?无锡卷】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为了在硬纸板上同时呈现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将平面镜水平放置后,带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应与平面镜,并保持硬纸板A、B两部分在,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需要多次改变.



【答案】(1)垂直;(2)同一平面内;(3)入射光线AO的方向

光的反射定律

.【2017?襄阳卷】一束光线斜射入水面O点处,在O点处发生折射后照亮水底A处,作出折射光线.



【答案】



【解析】

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题知折射光线能照亮水底A处,所以连接OA,OA即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考点定位】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2017?山西卷】如图所示,是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请你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答案】



【解析】

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作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为法线,然后再过入射点作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图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45°.如图所示

【考点定位】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2017?黄石卷】实验台上放置一块较厚的玻璃砖,如图所示.现有一束激光斜射至玻璃砖表面,请你画出玻璃砖上表面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光路图,注意用虚线标出法线.



【答案】





【考点定位】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2017?无锡卷】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经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答案】如下图所示



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再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经过平面镜所成的像,如上图所示

【考点定位】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2017?岳阳卷】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如上图所示。

【考点定位】平面镜成像

.【2017?威海卷】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纸版上显示出了入射光AO和反射光OB的径迹,他想把光的径迹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他设计一个保留的方法:.当在图甲上出现反射光OB后,小明将一透明塑料硬板按图乙方式放置,并以ON为轴旋转该塑料板,观察塑料板上能否出现反射光,他的设计意图是为了探究,小明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

(2)如图丙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侧,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调整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站的像,说明.

【答案】(1)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光路是可逆的;(2)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大小相等;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1)小明可以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明将一透明塑料硬板按图乙方式放置,此时在玻璃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这样做是为了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小明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虚像不能被光屏承接

【考点定位】光的反射定律

.【2017?衡阳卷】

【解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连接AA',BB',做两条线的中垂线,这个位置就为平面镜所在的位置,或者根据对称画对称轴即可。

【考点】平面镜成像

8.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



【答案】



【解析】

因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所以入射角为90°﹣60°=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30°,据此在法线的右侧作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考点定位】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玻璃板放置时要求与纸板.

(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像A的像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若用光屏替代蜡烛B,在光屏上观察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1)像的位置;垂直;(2)大小;虚



(1)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的透光性,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放置时要求与纸板垂直,这样可以保证玻璃板后面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与前面蜡烛所成的像重合,才可以比较物像大小(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像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故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是不能成在光屏上的,故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

【考点定位】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2017?宜昌卷】竖起的墙面上有一块面镜MN,小女孩站在平面镜前,她的脚前有一枚硬币(如图中点A所示),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女孩看到硬币的像的光路图.



【答案】如下图所示

【考点定位】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2017?成都卷】(1)如图11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请按照要求作答:画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



(2)如图12所示,小蛮用绳子拉木箱,请画出;木箱受到的重力示意图;木箱受到的拉力示意图



【答案】(1)如图:



(2)如图:



【解析】

(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答案如图所示。

【考点定位】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力的示意图。

1.【2017?武汉卷】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

(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

(3)该同学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蜡烛(选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答案】(1)前面;反射;(2)不点燃;完全重合;(3)B

【解析】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既能成像又能透光的特点.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眼睛应该在镜前才能观察到蜡烛A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另外拿一支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可以判断物像大小相等;并记录下蜡烛B的位置(3)平面镜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既能成像又能透光,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考点定位】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



(1)实验时,小明应选作为平面镜(填字母),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

(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选两支蜡烛(填字母).

(3)实验时镜面与桌面必须.

(4)实验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烛焰所成像的位置上,他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5)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

【答案】(1)G;确定像的位置;(2)BC;(3)垂直;(4)虚;(5)10:35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1.【2017?东营卷】如图所示,护林员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向山洞中P点,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解析】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答案如图所示。

【考点定位】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15.【2017?鄂州卷】实验室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所用玻璃是特制的,其中一面镀了膜。如图所示,是用这种玻璃板做实验时的情景,则镀膜的一面应该朝向(物体像)一侧放置,实验中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

16.如图,暗室内有一盛水的水槽,现有一束激光入射到平面镜(图中未画出)上的点,经平面镜反射后照亮水槽底部的A点。请画出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

【答案】【解析】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17.【2017?黔西南卷】如右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法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在图上标明三条光线的名称)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路如图所示。

【考点定位】光的反射和折射。





























1





















献花(0)
+1
(本文系百眼通学习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