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物质1.分子(1)概念:保持物质______________的一种粒子。(2)基本性质①分子的体积 和质量都很很小。②分子总是在不断地_________。③分子之间有________。④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性质相同,不同 分子构成的物质性质不同。2.原子(1)概念: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化学性质运动间隔化学变化基础知识细细 过(2)组成①原子核:由____(带1个单位正电荷)和中子(不带电)组成。②____________(带1个单位负电荷, 分层分布)。原子序数=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___=核外电子数。(3)结构示意图(以氧原子为例) (4)相对原子质量①概念:其他原子的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质子核外电子核内质子数②表 达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省略不写。)③相对原子质量(数值)≈质子数+中子数3.离子(1)概念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表示: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用“+”或“-”号表示离子的电性,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3)种类 ①________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H+、Na+、NH4+②________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l-、 OH-。二、元素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一个碳-12原子 质量的1/12阳离子阴离子质子数(或核电荷数)2.元素符号(1)表示意义①宏观:表示一种_____。②微观: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2)书写要求: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一定要_______,第二个字母要小写。(3)元素符号前的数字:如 果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只表示原子的_____(4)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3.分类(1)金属元素:“钅”字旁(汞除外),最 外层电子数一般______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2)非金属元素:“石”“氵”“气”字旁,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 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3)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2或8(氦为2)大写个数小于【小贴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 由多到少):氧、硅、铝、铁。元素4.基本特征(1)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__________。(2)化学变化中元 素的______不变。(3)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4)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5.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按原子 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2)横行(周期):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七个周期。(3)纵行(族):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 族,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4)每一格的信息(以硫元素为例)化学性质种类1. 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之间有间隔,且温度越高,分子之间的间隔越大。一般来 说,气体分子之间间隔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间隔小。3.物质产生热胀冷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间隔变大或变小造成的 。4.并非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如氢原子就没有中子。5.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与核 外电子数相等,且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6.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原子得失电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不变 。学霸笔记7.分子与原子的联系与区别?分子原子区别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 中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结构由原子构成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性质 可直接构成物质可先构成分子再由分子构成物质;也可直接构成物质联系原子构成分子;分子分裂成原子学霸笔记8.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对于原子而言,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氢、氦、硼除外)。9.同种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一定相 同,而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Na+和NH4+。同种元素的离子因所带的电荷数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如Fe2+和Fe 3+。10.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1)横行(周期)规律:自左向右,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 渐增强。周期数=电子层数。(2)纵行(族)规律:纵行自上而下,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电子层数依次增多,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 弱。11.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时(只有一个电子层时为2),原子结构稳定,否则不稳定;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时,易失去电子( H、He除外);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时,易得到电子。重点实验轻松做实验分子运动现象1.实验装置图【资料】 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2.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B烧杯______________,而A烧杯②________。3.实 验现及象原因分析A中浓氨水有___________,氨气分子运动到B中溶于水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可使酚酞溶液变红。酚酞溶液 变红无变化挥发性[2015年17(2)题、2014年14题]4.实验结论:____。【 装置拓展】如图,增加了乙装置,其目的是证明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例[2017西宁]根据如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A.浓盐酸有挥发性B.分子在不断运动C.B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B烧杯内发生了置换反 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甘肃、兰州三年中考教师典例剖析考点1构成物质的微粒例1[2017毕节]原子、分子、离 子、元素等概念的学习有助于我们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一切变化中,原子都不 能再分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D.元素是质 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解析】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物理变化中,原子能再分,故错误。B.由分子 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正确。C.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例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 氯离子构成的,故正确。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正确。A考点2分子的特性 例2[2017衡阳]栀子花开,淡淡的清香。香满校园的原因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C【解析】栀子花开,淡淡的清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 闻到花香。考点3原子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例3[2017聊城]李涛同学撰写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阐述了以下 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B.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D.原子可以“搭建”成分子【解析】A.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转化为离子,故正确。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观粒子,物理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故错误。C.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故正确。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正确。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