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童真急需保护 聂昌硕
2018-08-24 | 阅:  转:  |  分享 
  
2.童真急需保护聂昌硕散文集(8)美育成人美术作品与儿童画有着天壤之别,儿童画有着自身的规律。中国的儿童画问题很多,也很严重。“纯真”的儿
童画是11岁之前幼儿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人类原始本能,它不是复制生活图像,而是留在幼儿心中的“符号”,这些符号有的源于生活,不少是
原古集体潜意识的存留,从中可以窥见原始人类创造岩画、象形文字的印痕!这种原始创造力是极为珍贵的,它们概括、稚拙、简洁、趋于几何化,
符号的标识性清晰,既是研究人类造型起源的素材,又具有现代感,是当代艺术家创造个性风格的重要的参考素材。人类造型之初趋于几何形,现代
制造、现代设计也用几何型,区别在于机械化替代了手工。据格式塔心理学家对人群进行的图形测试,在各种各样的图形中大多数人喜欢趋于几何化
的简洁图像。这个结果没人进行更深入的心理研究,当我看到生物微观细胞图像时它们都是几何体,推测,原始图像与儿童画中趋于几何化是否源于
人的生理结构的外化反应?这是我的外孙女关喜兮的作品《美丽的汉(宝)堡包》。孩子的想象力太惊人,汉堡包像楼房,其中有星星月亮、有人、
有蝴蝶、有汉堡、冰淇淋、薯条,以及其他“原始”符号。此画不知什么时候画的,一天,我忽然想看她的画作,一下子她找出十多张,这是其中之
一。我只鼓励她画画,只称赞,不批评,更不参予改动,这些是“原装”儿童画真品,显示出真实的童真童趣。儿童造型在“笨拙稚嫩”的笔触中没
有机械性刻板,显现出现代感的同时又保留了珍贵的人性印痕,难怪毕加索说他一生都在学习儿童画。毕加索的陶器作品毕加索聪明啊!他的晚年
陶器作品中有从中国学来的用笔,有儿童画的稚拙气息,使作品画意十足,特别生动、现代,散发着灵性。毕加索用自行车把当牛犄角之类一系列半
抽象雕塑也不是首创,是他从儿童造型活动中“偷来的”。儿童将适合的树干当玩具枪,将胡萝卜当雪人的鼻子才是首创。毕加索只是将儿童“创造
性思维”用转移经验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再创造。毕加索的成功,西方画坛后继有人,中国却后继乏人!经西方大师之手使用中式毛笔、中式笔法,
又具有童真稚气的典范式创新,这么好的创作方法被中国人忽略了,不遗憾吗!儿童造型很象语言标识,他们画画不是塑造“美”,而是用象形符号
标识人与物。幼儿画中男人、女人、大人、孩子没有体态性别差异,只有高矮、裙裤、头发的区别,人脸多数是正面的,两臂展开,少有手臂、腿脚
的动作。儿童画脚多数侧向,与正立不符。有位壁画家向我夸赞埃及壁画,说:古人天才,正面站立,脚却侧向,以清晰脚的主要特征,有趣味。其
实这是原始画工的符号化本能,图形符号需要概括和特征鲜明。关喜兮作品《请走这边》。她踩着踏板车,指挥汽车靠右行驶。奇怪的是汽车顶上有
烟囱,像火车;车是正面的,车轮都是侧向;车中有人驾驶,手扶汽车方向盘,显示出原始符号的特性。作品即现代又原始,极符合现代艺术思潮。
性发育之前儿童没有逻辑思维,主客体不分,会将自己的生命感受投射到一切物体中,赋于风、云、草、木以生命,喜自己所爱,嬉自己所戏,典型
的“以己度人”。这是儿童画最珍贵也是最感人之处。许多画家一味沉浸在复制对象中,根本没有意识在画中赋于一切形象以自己的生命。就此,作
品缺乏人味、人性与人气,像科技复制的标本,远不及生机勃发的儿童画。关喜兮的作品《网上订餐》。其实这是幅立体派作品,孩子可能无意识,
细品画中的孩子有三个形象。一个正面肖像,两侧轮廓是两个侧面像,额头,鼻子,张开的嘴,清晰可辨;两眼一睁一闭即是正面肖像的表情,又是
两个侧脸不同的眼神。这种画作经常会被成人扼杀,认为孩子画错了,将两侧曲线拉直,改成两个耳朵!只有毕加索之类的天才才会从中发现立体派
的雏型。许多儿童画用笔肯定流畅,毫不犹豫,心中图式早已“成竹在胸”,那些出生后并未见过的符号儿童能够信手拈来,信手画出。不得不怀疑
是先人的图式遗传。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重演了人类的认识发展史。他对儿童进行了分年龄段的系统研究,皮亚杰认为二至七岁的幼儿
期心理表现出“泛灵论”和“魔术式”的倾向,他们没有事物之间因果关系概念,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解释世界。他们会向成
人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也会画出令成人匪夷所思的画作。鱼可以没有水在空气中游动;人的眼睛可以长在烟囱上了望……原始人对变化万千的大自
然有着莫名的恐惧与崇敬,认为一切自然现象都是精灵主宰下有目的的“行为”,儿童画似乎再现了原始人的思维与图象。现代艺术家面对工业化大
规模异化人性时就特别关注儿童画中的人性表露,儿童会将自身的生命感受无逻辑、无约束地赋于各种物体!这种思维方式与创作方式是艺术生命的
“根”。高等院校从招生到教学都应该为童真式的想象与创造留有足够的空间,因为时代的需要它们。关喜兮在这幅作品中表现出人的惊讶、诧异、
喜悦交织多种心理,是人们面对数码时代不同的反映。如今的展示的儿童画多数是7岁之后孩子的作品,他们正在萌生成人意识,某些作品还有成人
参与的痕迹,画中的五官、眼睛的处理表现最明显,有的比例相当准确,姿态多样,甚至有散点透视出现。这是儿童画伪作。伪作盛行说明美术界与
家长对儿童画有误解,用成人画标准要求儿童画,并将童真当成错误。儿童画有其自己的标准:毫无羁绊的自由,毫无忌惮的想象,充满纯真与谬误
,稚嫩与反常。由此产生独特的“无厘头”表达,令人忍俊不禁,被童真中的人性之“纯”所感动。不染世俗尘埃是儿童画最可贵之处,儿童没有成
人的“成熟”只是阶段性的,大约11岁左右随性成熟会逐渐消逝。性成熟了,孩子才会在意识中建立异性关系和自我约束的概念,理性思维随之萌
生。保护儿童画作真迹,保护童真扩展至成人艺术创作中,应该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如今是个急需创新的时代,艺术创造需要毫无羁绊的自由,毫无忌惮的想象,这些珍贵的元素在幼儿时代就扼杀了,到成年后还可能拾回吗?儿童时期不应该画成人画,也画不了成人画,如同儿童爱看动画片,看不懂成人电视剧一样。
献花(0)
+1
(本文系聂昌硕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