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机械设计基础螺栓连接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2018-08-26 | 阅:  转:  |  分享 
  
螺栓连接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2)螺栓组连接受力与相对刚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验证螺栓组连接受力分析理论;

2、了解用电阻应变仪测定机器机构中应力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工作原理

螺栓组连接实验台由螺栓连接、加载装置及测试仪器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螺栓组连接是由十个均布排列为二行的螺栓将支架11和机座12连接起来而构成。加载装置是由具有1:100放大比的两极杠杆13和14组成,砝码力G经过杠杆放大而作用在支架上的载荷为P,因此,连接接触面将受有横向载荷P和翻转力矩M。

(N·㎜)

(N)

式中l—力臂(㎜)

由于P和M的作用,在螺栓中引起的受力是通过贴在每个螺栓上的电阻应变片15的变形并借助电阻应变仪而测得。电阻应变仪是通过载波电桥将机械量转换成电量实现测量的。如图2所示,将贴在螺栓上的电阻应变片1作为电桥一个桥臂,温度补偿应变片2为另一个桥臂。螺栓不受力时,使电桥呈现平衡状态。当螺栓受力发生变形后,应变片电阻值发生变化,电桥失去平衡,输出一个电压讯号,经放大、检波等环节,便可在应变仪上直接读出应变值来。经过适当的计算就可以得到各螺栓的受力大小。



图1螺栓连接实验台结构简图

1,2,……10—实验螺栓;11—支架;12—机座;13—第一杠杆;14—第二杠杆;15—电阻应变片;16—砝码(相关尺寸:l=200㎜;a=160㎜;b=105㎜;c=55㎜;G=22N)



图2电桥工作原理图

本实验是针对不允许连接接合面分开的情况。螺栓预紧时,连接在预紧力作用下,接合面间产生挤压应力。当受载后,支架在翻转力矩M作用下,有绕其对称轴线0-0翻转趋势,使连接右部挤压应力减小,左部挤压应力增加。为保证连接最右端处不出现间隙,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式中Qp—单个螺栓预紧力(N);

Z—螺栓个数Z=10;

A—接合面面积A=a(b-c)(㎜2)

M—翻转力矩M=Pl

W—接合面抗弯剖面模量(㎜3)

化简(1)式得



为保证一定安全性,取螺栓预紧力为

(2)

螺栓工作拉力可根据支架静力平衡条件求得,由平衡条件有:

M=Pl=F1r1+F2r2+…+Fzrz(3)

式中F1、F2…Fz—各螺栓所受工作力

r1、r2…rz—各螺栓中心到翻转轴线的距离

根据螺栓变形协调条件有:

(4)

由式(3)和式(4)可得任一位置螺栓工作拉力

(5)

在翻转轴线0-0右边,Fi使螺栓被拉紧,轴向拉力增大,而在0-0线左边的螺栓被放松,预紧力减小。

0线右边的螺栓总拉力为



或(6)

在0-0线左边的螺栓总拉力为



或(7)

螺栓受力是通过测量应变值而得到的,且十个螺栓尺寸和材料完全相同,根据虎克定律ε=σ/E可得

螺栓预紧应变量为



或(8)

螺栓总应变量为



或(9)

式中E—弹性模量对钢E=210×103Mpa,d—螺栓直径(贴电阻应变片处)



对直径为6㎜的钢制螺栓k=593.76×104N,将式(8)、(9)代入式(6)、(7)中得

在0-0线右边(10)

在0-0线左边(11)

若在0-0线左边螺栓所受工作拉力Fi代以负值,则由式(10)、(11)可得

(12)

利用式(5)将计算所得的F1或F6(危险螺栓工作拉力)代入上式可求得相对刚度值,并与规范给定的相对刚度值进行比较。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测定受翻转力矩的螺栓组连接中螺栓受力分布,并画出受力分布图和确定翻转轴线位置。

2、初步掌握电阻应变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四、实验步骤

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先检查实验台各部分及仪器是否正常,电阻应变片应贴牢,并将其接入测量电路中。

由式(2)计算每个螺栓所需的预紧力Qp,并由式(8)计算螺栓预紧应变量ε′。(为方便实验ε′取500μ)

在支架不受外载荷P的情况下,打开应变仪的开关,检查确定各螺栓的k值、阻值及由各螺栓所组成电桥的初始值,此值将由应变仪自动补偿,确定后进入测量状态。

依次拧紧各螺栓,按照应变仪读数ε′检验预紧力Qp的大小。

对螺栓组连接进行加载(加载大小按指导教师的规定),在应变仪上读出每个螺栓的应变量ε。

按式(12)求得螺栓连接相对刚度值,与规范值两者进行比较。

根据应变量增量(ε-ε0)画出实测的螺栓工作力分布图,确定翻转轴线位置,并进行分析讨论。

五、本实验台与计算机连接,借助计算机辅助实验方法对螺栓组实验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和实验效率,其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打开计算机进入螺栓实验程序,键入文件名后按照屏幕提示进行实验操作。



六、思考题

由实验测得的螺栓工作力分布规律,若翻转中心不在0-0线上,说明了什么问题?被连接件和螺栓刚度大小对此分布有何影响?

理论计算和实验所得之结果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在拧紧螺栓时(实验步骤4)加载杠杆13和14应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图3计算机辅助螺栓连接实验原理框图







螺栓组联接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结果

计算法确定螺栓上的力

螺栓号数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螺栓预紧力Qp 螺栓预紧应变量ε′ 由翻转力矩M引起的螺栓工作力Fi

实验法测定螺栓上的力

螺栓号数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螺栓总应变量ε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平均读数 应变增量(ε-ε′) 3、砝码力G=N

联接横向载荷P=N

联接翻转力矩M=N·㎜

接合面尺寸a=㎜

b=㎜

c=㎜

相对刚度计算:=

结果分析:



(用坐标纸画好帖上)审阅人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



















应变增量



螺栓号数







献花(0)
+1
(本文系河滩汉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