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血压糖尿病基本防治知识
2018-09-04 | 阅:  转:  |  分享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LOREMIPSUM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高血压的诊断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的预防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高血
压的危害糖尿病的认识误区高血压的认识误区21312344目录高血压防治知识糖尿病防治知识LOREMIPSUM高血压防治
知识高血压的诊断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的认识误区3412目录高血压的危害WHO2002年的世界健康报告中
指出,在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中,归因于血压控制不理想的约占700万;大约半数30岁以上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因于血压控制不理想。高血压
为什么会造成危害血压高,动脉壁承受的负担大:其一,动脉逐渐失去弹性而变硬变脆,最终造成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其二,动脉管壁增厚,动脉
粥样硬化,管腔狭窄,造成供血不足,重者动脉阻塞,造成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并发症。动脉硬化使血压进一步升高,血压升高又加剧动脉硬化,从
而陷入恶性循环。同时,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的进展速度加快。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并发症有“三高”高血压的诊断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高
血压的危害高血压的认识误区3412目录高血压的诊断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血压均为收缩压≥140mmH
g和/或舒张压≥90mmHg。有高血压病史,现服用降压药治疗,血压值虽正常,也诊断为高血压。血压水平分级分类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20和<80正常高值120~139和/或80~89高血压≥140和/或≥901级高血压(轻
度)140~159和/或90~99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和/或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和/或≥110单纯
收缩期高血压≥140和<90注:若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高的级别为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以下几种情况应警惕继发性高血压
的可能:发病年龄小于30岁;高血压程度严重(达3级以上);血压升高伴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常呈周期性发作,或伴自发性低血钾;夜尿增多
,血尿、泡沫尿或有肾脏疾病史;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伴头痛、心悸、皮肤苍白及多汗等;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双侧上肢血压相差20mmH
g以上、股动脉等搏动减弱或不能触及;降压效果差,不易控制。必要时高血压专科就诊高血压的诊断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的
认识误区3412目录高血压与哪些因素有关?高血压的治疗服用降压药物健康生活方式+二者缺一不可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
石。合理使用降压药是血压达标的关键。坚持健康生活方式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健康四大基石1992年WHO《维多利亚宣言
》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干预手段SBP下降的大概范围减重5–20?mmHg/10kg合理膳食8–14mmHg膳食限盐2–8mmH
g增加体力活动4–9mmHg限酒2–4mmHg合理膳食低盐饮食限制总热量,尤其是控制油脂类型和摄入量营养均衡Di
etandbloodpressure:Applyingtheevidencetoclinicalpractice
AmericanHeart2005,5:804-81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营养均衡主食每天4两(女),6两(男)粗粮、
细粮搭配适量补充蛋白质增加钾摄入,每天最好吃400克蔬菜,200克水果增加钙摄入:低脂或脱脂牛奶,虾皮、小鱼干。膳食纤维:会吸附并
排泄掉肠内多余的盐分、脂肪和糖类。限制盐的摄入健康人6克中国营养学会钠盐日摄入总量高血压患者3克目标:如果平时口味重,应在3
-6个月减少原摄入量的1/3;6-12个月减到原摄入量的一半。只要坚持三个月以上口味就可变淡。窍门:蔬菜生吃或水煮蔬菜撒少许盐,做
菜后放盐用调味品代替盐口味重者应先减少1/3的食盐量,逐渐减量达标。推荐使用富钾低钠盐(含氯化钾1/3,氯化钠2/3)。不喝剩菜
汤,汤里含油、盐多;做菜和汤里少放盐、味精和酱油;早饭尽量吃喝粥不要加咸菜或豆腐乳。新鲜蔬菜和水果含钾高,是最好的排钠剂,应多
吃。控制油脂类型和摄入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每日烹调油用量小于25g(半两)。控制烹调温度,油温不宜太高。油温越高,烹调时间
越长,不饱和脂肪酸氧化越快,营养成分流失越多。戒烟、限酒WHO明确界定吸烟是一种疾病!烟草烟雾中含有超过7000种化合物,其中有6
9种为已知的致癌物。吸烟使心脏病的危险增加2-4倍。高血压应戒酒或限酒:60度白酒<25毫升(半两)葡萄酒、黄酒<100毫升
啤酒<300毫升每日烹调油用量小于25g(半两)。。适量运动运动的最佳形式:有氧运动,特点: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持续时间长
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爬楼、登山、球类、健身操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散步,太极拳,瑜伽,体操每周3-5次每次大于30分钟
强度:运动时的适宜心率=170–年龄注意事项:安静时血压未能很好控制或超过180/110mmHg的患者暂时禁止中度及以上的
运动。应避免短跑、举重等短时间剧烈使用肌肉和需要屏气一蹴而就的运动,会使血压瞬间剧烈上升,引发危险。超重和肥胖体重: BMI=体
重(公斤)?身高2(米2)。 18.5≤BMI<24.0为体重正常; 24.0≤BMI<28.0为超重; BMI≥28.0为肥胖
。 体型:腹型肥胖(内脏脂肪型肥胖);皮下脂肪型肥胖。腹型肥胖:成年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或腰臀比大于0.9; 成年女性腰围
大于85厘米,或腰臀比大于0.85,能量摄取能量消耗控制和调节因素遗传食欲吸收率基础代谢率性格体力活动单纯性肥胖的生理机制饮食
结构如何做到好心情?外出旅游买一个计步器(每天5000步);看看逗笑的电视节目或听听悠扬的音乐闭目回忆过去美好的、温馨的情景;购
物逛街和亲友打个长电话,释放忧虑回家和孩子玩耍早期降压治疗能延缓疾病进展,获益更大BP?BP?临床疾病BP?亚临床器官损害
心血管事件心绞痛TIA跛行蛋白尿中度肾病糖尿病LVHIMT微量蛋白尿轻度肾病近期糖尿病MI卒中CHFESRDBP?危险因素死亡代谢
综合征血脂异常高血压在高血压进展的越早期,降压带来的获益越大Zanchettietal.,JHypertens2005;
23:1113指南明确指出:降压是治疗获益的根本降压治疗的主要获益源自降低血压本身控制血压和降低危险同样重要—2007年E
SC/ESH高血压防治指南与降压带来的保护益处相比较,降压外的治疗益处相当的小(仅占5%-10%)。降压治疗的收益主要来自降压本
身——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降压目标总目标:使血压达标,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的总体危险。一般高血压患者<14
0/90mmHg;老年(≥65岁)患者<150/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的冠心病患者,应在密切监测下,逐渐实现降压达标
。血压并非越低越好,收缩压降至110mmHg以下并不能带来更多的获益。血压达标的要求和时间对血压达标的要求:平稳达标、长期达标。经
过4~12周的治疗使血压达标避免血压下降速度太快以及降得过低。用药原则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以获得疗效而使不良反应最
小。优先应用长效制剂,尽量使用一天1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可24小时控制血压平稳,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事件。联
合治疗,对二级以上的高血压或高危患者可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联合治疗。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适合该患者的降压药。综合干
预所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并存的临床疾患。理想的降压药的标准好的降压疗效,使血压平稳达标、尽早达标、长期达标;除了有效降压,还要有肯定
的心血管保护作用;长效制剂,24小时平稳降压,避免血压波动;且一日一次,简化服药方案,服用方便,减少漏服错服;副作用小,安全性、耐
受性好,易于长期坚持服药。高血压教育和患者自我管理目前还缺乏针对高血压病因进行根本性治疗的方法,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长期、甚至终生
服用降压药。患者要遵医嘱,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药物不会使不服用它们的患者获益——C.EverettKoop,M.D.患者需要
有长期治疗的理念,要学会血压的自我管理,定期自测血压,在长期治疗中尽可能使血压达到或接近目标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家庭自测血压了解患
者生活常态下的血压情况鉴别白大衣性高血压和发现隐蔽性高血压改善治疗依从性推荐使用经过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ESH,
BHS,AAMI),逐步淘汰汞柱血压计。血压测量方法测血压前30分钟不吸烟、饮酒、喝茶、喝咖啡,排空膀胱,至少休息5分钟;测压
时患者务必保持安静,不讲话;坐位,双脚自然平放;上臂置于桌上;触摸肘窝肱动脉跳动处,将袖带的胶皮袋中心置于肱动脉上,裸臂绑好袖带
,袖带必须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袖带下缘距肘线2-3厘米,松紧以能插入1-2指为宜。袖带型号要合适,袖带过窄或缠得过松测的血压会偏高
,袖带过宽或缠得过紧测的血压会偏低。初诊、血压未达标及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每日早晚各测1次,早上在起床排尿后、服药前,晚上临睡
前,连续测量7天,以后6天的血压平均值做为治疗的参考。对少数无法连续测量7天者,至少连续测量3天。每次连续测量血压2~3遍,每遍间
隔1min,取后两遍血压的平均值,因为第一遍测量的血压值往往因突然加压刺激而偏高。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自测1天,早晚各1次。高血
压的诊断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的认识误区3412目录头晕晕的,估计血压高了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尽量不吃,
宁可先吃保健品。高血压的认识误区?这么早就开始用药,产生耐药怎么办啊?能不吃药尽量不吃,否则吃上药就要终生服药了!头晕晕的,估
计血压高了凭感觉用药,根据症状估计血压情况这个我说了算血压正常了,我的高血压治好了,不用吃药咯降压治疗血压正常了停药吃药后要观察
血压情况,降压不理想需要调整用药的。只服药、不看效果我已经吃了很久的药了呀不看医生自行购药服用担心用药过早,长期用药产生耐药性
能不吃药尽量不吃,否则产生耐药性到病重时就不管用了!?药物有副作用,尽量不吃只要吃药就万事大吉单纯依靠药物,忽视生活方式改善不愿
服降压药,只改善生活方式或单靠养生疗法来降压双向调节血压的神枕迷信保健品、保健仪器、天然药品降压有可根治高血压是药三分毒
,能不吃尽量不吃,宁可先吃保健品。高血压患者截然不同的两种后果,你如何选择?LOREMIPSUM糖尿病防治知识糖尿病的治疗糖
尿病的预防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糖尿病的认识误区1324目录概况全世界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加,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糖尿
病已成为临床上主要的内分泌代谢病。1980年,我国14省市30万全龄人群的调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0.67%。2007-200
8年,我国11省市4.2万人的调查显示,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9.7%。保守估计,我国目前有糖尿病患者9000万以上。WH
O1999糖代谢的分类WHO1999(mmol/L)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血糖(NGR)<6.1<7.8空腹血糖受损(
IFG)6.1~<7.0<7.8糖耐量减低(IGT)<7.07.8~<11.1糖尿病(DM)≥7.0≥11.1IFG或IGT统
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即糖尿病前期)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1.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11.1mmol/L(200
mg/dl)(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或2.空腹血糖≥
7.0mmol/L(126mg/dl)(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或3.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
ol/L(200mg/dl)注: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测定血糖明确诊断美国糖尿病协会2010推荐标准满足以下任何一条
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空腹血糖≥7.0mmol/L(126
mg/dl)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WHO1999糖尿病分型1型糖尿病1免疫介导2特发性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1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2胰岛素作用遗
传性缺陷3胰腺外分泌疾病4内分泌疾病5药物和化学品所致糖尿病6感染所致7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8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
综合征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鉴别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起病年龄多<25岁多>40岁起病方式多急剧,少数缓起缓慢而隐袭起
病时体重多正常或消瘦多超重或肥胖“三多一少”症状常典型不典型或无症状急性并发症酮症倾向大,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酮症倾向小,老年患者易发
生高渗性高血糖昏迷慢性并发症肾病30-40%,主要死因20%左右心血管病较少70%左右,主要死因脑血管病较少较多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
验低下或缺乏峰值延迟或不足胰岛素治疗及反应依赖外源性胰岛素生存,对胰岛素敏感生存不依赖胰岛素,应用时对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
的预防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糖尿病的认识误区1324目录治疗目标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糖尿病症状,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及
正常的生活质量与工作能力,保证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防止发生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预防和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糖尿病综合治疗原则
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饮食治疗)体育锻炼(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监测糖尿病教育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的症状。并发症的危险性,特别是足部
护理的重要性。个体化的治疗目标。合适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方案。治疗中有规律锻炼的重要性。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或其他药物间的相
互关系。血糖和尿糖自我监测的意义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如何应付患其他疾病、低血糖及外科手术等应激状态,患糖尿病的妇女在妊娠期需要特别
注意的事项。患者应掌握对血糖、血压、血脂、体重达标的标准。糖尿病的心理教育。饮食控制原则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各种营养
物质目标获得并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和高血压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维持合理体重:超重的患者:在3-6个月期
间减轻5%~10%消瘦的患者:恢复理想体重并长期维持具体要求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总热量(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
20?25千卡——成人长期卧床者25?30千卡——轻体力劳动者(如司机及一般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30?35千卡——
中度体力劳动者(瓦工、木工、管工等)40千卡以上——重体力劳动者(建筑工人、搬运工等)适度控制体重: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
及消瘦者、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总热量,肥胖者酌减,使患者体重逐渐下降至正常标准的5%?10%。血糖监测监测频率血
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4-7次病情稳定或已达标者可每周监测1-2次胰岛素治疗者在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5次,达标后每日监
测2-4次口服药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者每周监测2-4次监测时间餐前血糖监测:血糖水平很高,或有低血糖风险者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空腹血
糖控制良好,但HbA1c仍未达标者睡前血糖监测:注射胰岛素,特别是中长效胰岛素者夜间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
糖仍高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剧烈运动前后血糖控制目标及状态分类良好一般差血糖(mmol/L)空腹4.4-6.1≤7.0>7.0非空腹4
.4-8.0≤10.0>10.0HbA1c(%)<6.56.5-7.5>7.5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控制应根据自我血糖监测
的结果以及HbA1c水平综合判断HbA1c是血糖控制的主要指标,不仅可评估2~3个月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而且还可用于判断
患者自我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次数安排是否足够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应使HbA1c水平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注意治疗未能
达标不应视为治疗失败,控制指标的任何改善对病人都将有益,将会降低相关危险因素引发的并发症风险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儿童、老年人以
及有严重合并症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宜太严格,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史以及生存期在5年以内的患者亦不宜制定严格的控制目标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的预防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糖尿病的认识误区1324目录糖尿病的预防坚持每天散步半个小时左右,在走路时体内胰岛素可得到最
大程度的利用。每天都坚持散步的话,患糖尿病的几率就会降低80%,是一种很好的糖尿病的预防措施。日常的饮食中要常吃高纤维的食物。比如
手要常吃玉米、燕麦、芹菜、苦瓜等含纤维素的杂粮食物,这样就可有效地降低患乳腺癌,糖尿病、高血压及中风的几率。糖尿病的预防减轻自己的
体重,患糖尿病的几率就会下降70%。每周吃快餐不要超过两次,这样体内各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降低50%。少吃火腿和香肠。在吃肉前喝
勺醋。喝醋可降低餐后的血糖水平,也可吃些醋拌的凉菜。糖尿病的预防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证6-8小时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人患糖尿
病的几率可增加1倍。睡眠经常超过8小时的人,患糖尿病的几率可增加3倍。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的预防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糖尿病的认识误区1
324目录误区一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无须用药以往对于新诊断的糖尿病人.通常先进行2~3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制饮食、加强
运动和减轻体重),倘若血糖仍然控制不好,才给予药物治疗。长期研究发现.仅靠生活方式干预,绝大多数患者的血糖都不能控制达标,而持续高
血糖会损害血管和胰岛细胞。为了使血糖能够尽早控制达标,解除高血糖对胰岛及各脏器血管的毒性作用,保护和逆转残存胰岛细胞的功能,新版2
型糖尿病治疗指南建议,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应同时启动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并将二甲双胍列为首选降糖药物。误区二东施效颦,忽视个体化
用药糖尿病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不同个体之间以及同一个体的不同病程阶段,其病理机制及伴随病情况差别很大,因此,药物治疗应当个体化。应当
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糖尿病类型、身体胖瘦、肝肾功能状况、年龄等)选择用药,切勿随意“跟风”,贪“新”求“贵”。误区三同类药物联用
口服降糖药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若干种类。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均不相同,但同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基本相似。同类药物合用非但不会使药效倍增,反而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误区四急于降糖而大量服药人体的内环境对血糖骤变很难一下适应,所以
。控制血糖不能急于求成,应当稳步下降。许多患者为了把血糖尽快降下来,往往采取多种药物联合、超剂量服用的办法,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使药
物副作用增加,而且容易引发低血糖,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非常危险。误区五急于求成,频繁换药药效的发挥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降糖
药物(如胰岛素增敏剂)往往需要一段时间,药效才显现出来。许多患者不了解这一点,用药没几天,见血糖下降得不理想,便认为药物没效而急于
换药。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用药剂量,服至该药的最大有效量时,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再改用其他药或与其它药物联用。
误区六单纯依赖药物,忽视非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治疗,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缺一不可。药物治疗需要在饮食控制和运动锻
炼的配合下才能取得良好的降糖效果,不把好饮食这一关,降糖药物再好,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有些病人认为用药之后,多吃点也无妨,并试图通过
增加药量来抵消多进食,这样做不利于血糖控制,易使身体发胖,加重胰岛素抵抗,还会增加胰岛负担,加速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误区七漏服药物,
擅自加量糖尿病患者因某种原因漏服药物后,不要在下一次服药时追加剂量,应按照正常剂量服用。如果擅自追加剂量,有可能引发低血糖的现象发
生,造成晕厥等不良后果。用药建议选用哪一种药物,一方面要根据患者病情,区别对待,不可照方套用;另一方面,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
药,病人自己不可随意滥用。用药后不可突然中断,否则会使接近稳定的病情恶化,甚至会出现酮症酸中毒。服用磺脲类药物期间不可饮酒,否则可
能导致严重低血糖。用法用量要遵医嘱,不可时高时低,擅自加量或减量,否则会因用量不当而影响疗效。用药建议有少数病人开始服用某一
种降糖药效果良好,但用一段时间后效果就不那么好了,这是因为病人对药物产生了耐受性,在这种情况下,应更换其他药物。注意糖尿病人的药物
搭配禁忌。老年人、孕妇等特殊群体用药要注意。糖尿病人不要轻信偏方、怪方。谢谢!高血压的危害分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两种。直接危害主要
因血压明显升高,发展至高血压危象,损害人体重要器官,危及生命。最常见的危害是间接危害,是因血压长期升高而导致的人体重要脏器的缓慢、
渐进性损害。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后果?主要是由于高血压损害全身动脉血管。健康的动脉是富有弹性、内壁柔滑的,血液在其内通畅地流动,
给各个器官供应充足的血液。高血压在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大、中、小动脉。血压高,动脉壁承受的压力大,逐渐失去弹性而变硬、变厚、管腔狭
窄,这就是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又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血压升高又会加剧动脉硬化,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动脉发生硬化后有两种结果,一是血管
壁失去弹性,变脆而容易破裂出血;二是高血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血管腔变窄造成血流不畅或阻塞。同时有血脂异常、糖尿病,血管损
害得更快。同时有血脂异常、糖尿病,血管损害得更快。全身的血管是相通的,损伤哪个器官的血管,就造成那个器官的并发症。相应的诊断要进行
相关的检查。高血压损害全身动脉血管,造成重要器官的损害,就是高血压的并发症,脑中风、心脏病、肾脏病、眼底病等。血压越高、病程越长
,生活方式越不健康,伴随的危险因素越多,靶器官损害的程度就越严重,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就越大。我国卒中高发,高血压者中发生脑卒中的人
数是心肌梗死的5倍,致残率和复发率也非常高。30%的脑卒中患者在第一次发病时就被夺去了生命,大部分患者遗留失语、偏瘫等症状。脑卒中
是导致血管性痴呆的首要原因。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发生这些可怕后果的风险。至少三次不同日血压测量,每次测量三次,取其平均
值,并经一定时期的观察,达到诊断标准,方可诊断。在诊断高血压和确定治疗方案之前,必须用标准方法测量血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约九成
左右的高血压原因不明确,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血压,70%~80%与生活习惯有关,20%~30%与遗传有关。目前这
类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控制。还有10%左右的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肾动脉狭窄、肾脏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称
为继发性高血压。有这些情况要警惕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这种高血压在去除病因后能有效降低,甚至可以治愈。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它们是高盐
饮食、超重/肥胖、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吸烟、体力活动不足等。首先,高血压的预防要针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果不加干预,健康人就成
为易患者,进一步发展为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患者。在这一链条上逐步进展,健康状况越来越差,治疗的效果也越来越差。要尽量去除这些因素,
加强预防,避免或延缓发生高血压。可以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更容易达标,减少服药量;有些轻度高血压患者可以不服药而血压降到正常。得了高
血压,必须坚持治疗,不能因为没有症状就听之任之。治疗方法,两者缺一不可。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只有配合生活方式的改善,降
压药物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很多患者吃着2、3种降压药,血压仍控制不住,就是因为治疗的同时还每天吃咸菜、腌制食品,大吃大喝,不运
动,生活方式极不健康。这样,一边治疗,一边继续损害血管,导致降压药物疗效不佳。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血管也不例外。如果
蛋白质摄入不足,血管容易失去弹性而变脆,加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包括动物性蛋白(牛肉、猪肉、鸡肉、鱼贝类、奶类)和豆
制品。钾促进钠的排泄,对抗钠升高血压的作用。膳食纤维会吸附并排泄掉肠内多余的盐分、脂肪和糖类。鱼的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鱼肉为优质
蛋白。英纽特人由于食用深水海鱼多,他们的高血压、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发病率明显低于白种人,提示:多食鱼类能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盐
摄入量与血压升高成正比;严格限盐可有效降低血压;降低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我国人群60%为盐敏感型,限盐是花费最小,而效果很明显
的降压措施。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健康成人每日钠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高血压患者不超过3克。油脂、蛋白质和糖类是供给人体热量的三大营养
素,如果这三种食物吃的过多,超过人体需要的消耗量,超过的部分就会转化成脂肪蓄积下来,久而久之体质量就会增加,造成肥胖。含饱和脂肪
酸的食品:动物性脂肪含饱和脂肪酸最多,室温下这些脂肪是固态或膏状的,加热后变成液体。在肥肉、动物内脏、禽皮、牛奶里含量高。含反式
脂肪酸的食品:包括各类西式糕点、巧克力派、咖啡伴侣、速食食品等。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动物内脏、蟹黄、鱼子、蛋黄、鱿鱼等。含不饱和
脂肪酸的食品:植物油(橄榄油、茶油、菜籽油、玉米油、向日葵油等)和鱼油,在室温下为液态。鱼的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预防血管疾病
,所以要尽量多吃鱼类。根据2010年全球成人烟草调查(GATS)中国项目报告,目前估计15岁以上烟民超过3亿,被动吸烟者5.4亿
。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达140万。烟草中含2000多种等有害物质,会引起交感兴奋、氧化应激、损害血管内膜,使血管收缩,血管壁
增厚,动脉硬化,不仅使血压升高,还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猝死、外周血管病发生的风险。被动吸烟同样有害。有吸烟习惯的高血压病患者,抗高
血压治疗不易获得满意的疗效。戒烟成功率低。戒烟成功者中,80%是由于罹患了与吸烟相关的疾病,不得不戒烟保命。教育青少年终生不吸烟是
根本大计。运动的当时,收缩压升高。运动可降低安静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一次1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运动的降压效果可以维持10-22小时
,长期坚持规律运动,可以增强运动带来的降压效果。同时可降脂、减肥。运动的最佳形式是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较高强度运动在降血压方面更
有效、更安全。中、低强度运动较高强度运动在降血压方面更有效、更安全。可选用以下方法评价中等强度:(1)主观感觉:运动中心跳加
快、微微出汗、自我感觉有点累;(2)运动中呼吸频率加快、微微喘,可以与人交谈,但是不能唱歌;(3)步行速度:每分钟120步左
右;(4)在休息后约10分钟内,锻炼所引起的呼吸频率增加应明显缓解,心率也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重度高血压先不要锻炼,必须把
血压控制好,才从低强度开始,慢慢增加运动量。肥胖是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的祸根。减肥有降压作用。体重增加的生理机制,减肥不如
防肥人体拥有一个精巧可调节的能量平衡机制,体重是由能量摄入(饮食)和能量支出(运动)之间的平衡决定的,这个机制也受到基础代谢
率的影响,当总能量摄入超过支出,体重便增加了。过多的体重增加引起肥胖低能量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寻求能量“负平衡”才是健康的减
肥之道。摄入热量大大超过消耗量,超过的部分就会化作脂肪蓄积下来,久而久之体重增加,造成肥胖和高脂血症。摄取热量不足也有损健康。
肥胖者在保证一天必须的热量的基础上,加上运动疗法来使体内脂肪燃烧分解,消耗多余的热量而减肥,才是健康减肥的窍门。切忌极端控制饮食,
因为会导致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这样减重也很容易反弹。首先减肥不如防肥,已超重肥胖者更要积极进行体力活动,要科学减肥,逐
步达到标准体重=身高-105。科学的减肥方法是:在保证一天必须的热量的基础上,加上运动疗法来使体内脂肪燃烧分解,消耗多余的热量而
减肥。切忌极端控制饮食,因为会导致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这样减重也很容易反弹。XenicalSlideKitAug
ust1998Section188放松心情,缓解心理(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得了高血压要重视,但不要紧张平时要保持
乐观的心情,知足常乐注意缓解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在高血压进展的越早期,降压获益越大降压治疗的收益主要来自降压本身,控制血压可有
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可减少35%~45%的脑卒中,可减少20%~25%的心肌梗死,可减少50%以上的心力
衰竭降压底线如何确定:年龄,基础血压,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硬化情况,肾功能,心功能情况,合并的其他危险因素。降压的理想限度:血压
降低阈值应以个体化治疗为原则,依据总体心血管危险而定,以患者可耐受,不出现心、脑、肾等脏器灌注不足为底线。--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应用疗效很好的降压药,单药治疗达标率能达到40%;中危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常需要联合应用≥2种降压药,才能使血压达标;联合使用3种降压
药可使约90%的患者血压达标。目前高血压不能根治,绝大多数患者需终生治疗,多数需服用降压药,才能使血压长期达到或接近目标值。在长
期治疗中,要定期看医生,以便观察降压疗效,监测各种危险因素,强化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病情较重的患者应每月随访一次,病
情较轻者每3个月随访一次。由于和医生交流的时间有限,患者和家人需要学习与高血压相关的健康知识,在长期的治疗中,加强自我血压管理。
规范操作,准确测量血压是高血压诊断,分级及疗效评估的关键。高血压本来是可防可控的,现状是大多数居民长期不测量血压;2/3高血压患
者不知晓自己患高血压;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未定期监测血压。不知道血压高,治疗和达标无从谈起。提高患者的主动性,自觉参与到高血压的管理
是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措施。家庭血压测量高血压的自我管理的重要方面。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经过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
压计进行家庭血压测量。2011年出台了《中国血压测量指南》。让居民了解血压水平,让高血压患者知晓自己患高血压,从而提高高血压治疗率
及控制率。HBPM一开始由医护人员培训或指导患者正确地测量血压,推荐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不推荐手腕、手指式血压计。指南的重点之一
:患者中关于高血压有很多错误认识,必须澄清这些认识误区,才能科学地防治高血压。此外,还要识别伪科学,防止上巫医假药的当高血压是用
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没有明确的关系。大部分高血压患者
没有症状,有些人即使血压明显升高,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血压,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了“感觉”,那就太晚了
。有的患者头晕时服降压药,头不晕就不服降压药。凭感觉用药的害处大。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血压1次。不能“跟着感觉走”来估
计血压。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控制。服药治疗的患者,血压是在药物的控制下达标的,停药后,血压很快会升高,甚至会急剧上升。血压波动过
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有时会成为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导火索,非常危险。正确的做法是,在长期的血压控制后,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
和种类。在减药的过程中,必须监测血压的变化。除非早期的轻度高血压,通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压达标者不需要用药外,其他患者都是越
早服药获益越大。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降低心脑肾疾病发病的风险,远期后果越好。有的患者担心药物有副作用,不愿意长期服药。与高血压的危害相比,降压药的副作用的害处小得多。降压药的副作用只在少数人身上发生,一般较轻,而且是可逆的,停药后可逐渐消失。有些降压药的不良反应还可以通过联合用药来抵消。只要合理用药,一般都是安全的,可长期应用。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两者缺一不可。吸烟、饮酒、大吃大喝、熬夜等不良习惯不加以控制,继续损害血管,药物再好也难有良效,很多人血压难以控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正确的做法是除合理用药外,必须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些患者担心西药有副作用,不愿意长期服用西药。某些企业就利用患者的心理,宣传鼓吹某些保健品、保健器具的“降压疗效”,可使高血压患者摆脱西药副作用的困扰。实际上,保健食品、饮品及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降压项链、降压帽、鞋垫等等,大多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即使有,降压作用也很轻微,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当前,不少人打着科学的旗号宣传和推行伪科学,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招数推销自己的产品,欺名骗利。他们能够得逞的主要原因是公众缺乏科学知识,又存在侥幸心理,尤其是老年人。在高血压治疗方面,有很多鼓吹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和仪器。这种广告宣传多在自印报刊、书本中宣传,也有公共(非医学类)媒体宣传。高血压患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目前高血压尚不能根治”,识别伪科学;坚持到正规医疗机构看病,遵医嘱用药,科学规范地治疗高血压。伪科学的形式(1)虚假宣传,将无效说成有效;扩大宣传,一分效果说成十分;将保健品,保健仪器夸大宣传成临床治疗药,治疗仪器;宣传口号奇异,尤其契合老年人希望健康长寿的心理;(2)作用万能,包治百病,不仅治疗高血压,也治糖尿病,关节炎、胃病等;(3)打着高科技旗号,宣扬是“高科技产品”;(4)自称“世界唯一”,“祖传秘方”,独家所有;(5)自称纯天然产品,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使用该产品后不用吃西药,能取代降压药;(6)捧为“灵丹妙药”,能根治高血压,不用长期服药;(7)披着学术的外衣,假冒国家管理部门批准,学会、协会、大医院认证,知名专家推荐。长期降压达标将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降到最低。
献花(0)
+1
(本文系港安健康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