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工程设计问答_1_
2018-09-19 | 阅:  转:  |  分享 
  
012B5R0102149p2E10010105453G00p190028BC3A13V2H594486611352L32EH5606941457G61828540574110m5a8P101642L6p18805750RR
··暖通空调&年第卷第期
衡,还要同时满足非常多个建筑空间的热状态。亲要求,配置必要的水力平衡装置。
自处理过“问题工程”的专业人员就会体会到,完全系统总压力损失和比摩阻的取值及其分配,比
依靠调节实现水力平衡是十分困难的。而层层设较合理的方法应该是:
置自动调节配件“武装到牙齿”的复杂配置,既不符)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合现实经济条件,弄得不好还会出现负面效应。标准》对集中热水供暖系统循环水泵耗电输热比
()和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输送能效比()
系统水力平衡的基本要求和措施是什么?
:的要求,确定循环水泵的扬程。
系统水力平衡的基本要求,—《采)循环水泵扬程减去冷(热)源设备系统和末
端设备(包括末端设备的调节阀)的阻力,即为最不
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有很明确的规定。如
利环路的许用压力损失(Δ)。
第..条规定:“热水采暖系统的各并联环路之间
)将最不利环路的许用压力损失(Δ)除以
(不包括共同段)的计算压力损失相对差额,不应大于
%。”第..条规定:“空气调节水系统布置和选
最不利环路供回水干管总长度(),如考虑局

择管径时,应减少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的相对差
部阻力约为总阻力的.~.倍,可得最不利环
额,当超过%时,应设置调节装置。”
路的平均比摩阻≈(.~.)Δ/。

为什么是%呢?《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
)为有利于并联环路之间的水力平衡,许用
计规范》第..条的条文说明中指出是“基于保
压力损失的分配应尽量减小公共段阻力损失所占
证采暖系统的运行效果,参照国内外资料规定”。
的比例。例如北京市《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
而对空调水系统为何也采用%,第..条的
量设计技术规程》中作出了以下规定,“用户二次水
条文说明并没有正面应对。
侧室外管网最不利环路管道的比摩阻,宜不大于
这个%的规定是相当严格的,并联环路之
/,且其压力损失宜不大于热源出口处总压
间计算压力损失相对差额不大于%,最大只会
差的/。”
引起流量偏差%左右,引起平均水温和散热量偏
)根据水力平衡原则,与最不利环路并联的
差%左右,即使是对水温降影响比较敏感的单管
其他环路,应根据与最不利环路并联点的供回水压
系统下游,引起的平均水温和散热量偏差也只有
差(许用压力损失),确定其平均比摩阻。但最大流
%左右。我在调试过程中发现,即使并联环路之
速不应超过《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第.
间计算压力损失相对差额达到%,最大只会引
.条的规定。
起流量偏差%左右,引起平均水温和散热量偏
)在使用平均比摩阻时,在同一环路内,末端
差%左右,引起单管系统下游的平均水温和散热
管段应取较小比摩阻,起始管段应取较大比摩阻。
量偏差%左右,也不至于出现严重的冷热不均。
)当与最不利环路并联的环路,因受最大流速
因此,我对调试只要求流量偏差不大于%或即
制约而不能达到较大计算压力损失时,计算压力损
使再稍大些,也可认为“流量大体够用”,就应该不
失较小环路可配置适当的调节装置,且标记出所需
会出现严重的冷热不均。而达到这个标准,通过下
要的调节量。这样的环路应该是局部的,而不是全
述途径和步骤的正常设计,是应该能够做到的。
部或大多数。例如北京市《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
使计算压力损失相对差额不大于%的基本
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中作出了以下规定,“应计算
途径和步骤无非是:
室外管网在每一建筑供暖入口的资用压差,以对照
)合理划分和均匀布置环路。多环路并联组
室内系统的总压力损失,正确选择入口调节装置。”
成的供暖或空调水系统,都应以均衡和容易实现水
那么,采用使各并联环路的路程长度相同的同
力平衡为布置的基本原则,例如环路不宜过长、较
程系统,是否可以免除上述复杂过程而达到“自然
大负荷不宜布置在环路末端。
)进行水力平衡计算。按照增大末端设备、平衡”的效果呢?将在以后通过实例加以剖析。
(解答专家说明:由于主要是根据个人在实际
减小公共段阻力比例的原则,合理选择确定各段的
管径和比摩阻。设计工作中的体会和具体做法给出的解答,难免存
)在水力平衡计算的基础上,根据水力平衡
在片面性,希望不要对大家造成误导。)
献花(0)
+1
(本文系暖通设计啊...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