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凡事不能太较真
2018-09-28 | 阅:  转:  |  分享 
  
凡事不可太较真

一切本是身外之物!没有什么是自己的,不要妄图去占有,也不要去计较什么。不要妄图改造别人,要时常警醒自己。

——冰心

人们常说:“凡事不能太较真。”一件事情是否该认真,这要视场合而定。钻研学问要讲究认真,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更要认真研究。而对于一些无关大局的琐事,不必太认真。不看对象,不分地点刻板地认真,往往会使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处处被动受阻。每当这时,如果能理智地后退一步,往往能化险为夷。

与人相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有一分退让,就有一分收益。相反,存一分骄躁,就多一分挫败;占一分便宜,就招一次灾祸。

对于那些蝇营狗苟、一副小家子气的人,你可能会觉得他的表演实在可笑。但是,凡事都有自尊心,有的人自尊心特别强烈和敏感,因为也就特别脆弱,稍有刺激就有反应,轻则板起脸孔,重则马上还击,结果常常是为了争面子反而没面子。多一点达观心态,多一点宽容忍让之心,我们的路就会越走越宽,朋友也就越交越多了,生活也会更加甜美。所以,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我们千万不能处处斤斤计较。

美国教育专家戴尔-卡耐基可以说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老手”,然而他在年轻时,也曾犯过些小错误。

有一天晚上,卡耐基参加一个宴会。宴席中,坐在他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个幽默故事,并引用了一句话。那位健谈的先生提到,他所引用的那句话出自《圣经》。然而,卡耐基发现他说错了,他很肯定地知道出处,一点儿疑问也没有。为了表现优越感,卡耐基认真地纠正了起来。

那位先生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卡耐基的话使那位先生一时下不来台,不禁有些恼怒。当时卡耐基的老朋友法兰克-葛孟就坐在他的身边。葛孟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有多年,于是卡耐基向他求证。葛孟在桌下踢了卡耐基一脚,然后说:“戴尔,你错了,这位先生是对的。这句话出自《圣经》。”

那晚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对葛孟说:“法兰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之口。”

“是的,当然。”葛孟回答,“在《哈姆雷特》第五章第二场。可是,亲爱的戴尔,为了那么一点儿小事就和别人较起劲来,值得吗?再说,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那样会使他喜欢你吗?他并没有征求你的意见,为什么不保留他的脸面而说出实话得罪他呢?”

葛孟所说的道理人人皆知,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正如他所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放过去无伤大雅,那就没有必要去纠正它。这不仅是为了使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烦恼和人事纠纷,而且也顾及了对方的名誉,不致给别人带来无谓的烦恼。这样做是为了体现为人的大度。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时能有某种体验就足够了,不完美的才是真实的。这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态度——达观一点儿,不属于你的,大概永远也不会属于你,譬如天上的月亮。

你想真正得到你所珍惜的东西最好顺其自然,如果它微笑着翩然而至,你就欣然接受;如果它无意降临,你又何必像放风筝似的,死死拽住它不放?

达观一点儿吧,凡事不要那么较真,这样你会发现你的内心会渐渐清朗,而思想的负担也会随之而减轻许多。的确,达观可以说是经历了万千风雨之后的大彻大悟;是领略了人生的峰回路转之后的空灵。

许多非原则的事情不必过分纠缠计较,凡事都较真常会得罪人,给自己多设置一条障碍。鸡毛蒜皮的烦琐小事无须认真,无关大局的枝节无须认真,剑拔弩张的僵持更不能认真。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