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錦果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2017中考古诗词曲鉴赏:课内诗歌阅读
2018-09-29 | 阅:  转:  |  分享 
  
1.(2017·四川南充)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即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BE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需要逐句搞清意思和含义,同时要理解诗句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其中B项中的“江风劲吹,船行快速”不够准确,应该是“江风和缓,船行平稳迅速”;E项错误,《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没有体现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2)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2分)



【答案】新生事物必须从旧的母体中脱胎而出。(或:日月流转,岁月更替。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内涵的理解,既需要了解字面意思,同时要联系上下文内容参透其中蕴含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诗句的意思是:残夜还没有消尽,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旧年还没完全消失,江上的景色已呈现一片春色,诗人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用“生”和“入”突出江南春来早的特征,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感,表达出诗人滞留异地的思乡之情。这一联妙在不仅描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2.(2017·浙江衢州)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①“安史之乱”中长安被攻陷,岑参写作此诗时长安尚未收复。

17.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3分)

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答案】示例:岑诗中的菊花盛开在战火纷飞的家乡,表达的是诗人思乡的惆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托着对和平的渴望;孟诗中的菊花开在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农家小院中,表达了作者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背景分析,情感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根据语境理解诗歌意象的能力。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理解诗歌意象,既要理解诗意,又要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本题解答,先要明确两首诗的背景,《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注释已经提供,《过故人庄》是田园诗,展现的是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农家小院;然后分析两首诗歌的情感:《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从“遥怜故园菊”一句可理解诗人表达的是思乡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过故人庄》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等句,可理解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最后以“菊”为切入点,分析诗歌的背景和情感即可。



3.(2017·江苏连云港)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2分)

7.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3分)

6.描绘了春潮涌来、江水上涨时两岸变得更加开阔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

【解析】本题炼字的角度考查赏析诗词能力。解答时先明确“阔”字的本意,然后分析第二联意思: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恰好把船帆高悬。可见“阔”字描绘出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色,在空间上给人一种无限的感觉。

7.首联点出“客路”,表明自己出行在外,暗寓思乡之情;第三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忧愁;尾联欲借“归雁”传递“乡书”,饱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把握诗歌表达情感的能力。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分析解答。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颔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颈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



4.(2017·甘肃兰州)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5分)

金城北楼①

高适

北接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④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金城,在现今的兰州。②磻(pán)溪老:指姜太公吕尚。③体道:是指体悟道理。④更:经历。

8.诗歌前四句写了晴空万里、、湍上急流、的金城美景。(2分)

【答案】积水连山城头残月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提取及理解。能确定位诗歌中意象(即景物)的出现位置,并用自己的理解表达描述即可。前四句诗每句都有一个意象(即景色)诗歌前四句分别写了:在北楼上往西望去,满眼是晴朗的天空;浩浩的流水依傍着连绵的山峰的景色胜过美丽的画卷;急奔的水流好像离弦之箭的破空声;高挂在城头上空的一弯月亮形同一张悬着的弯弓。“睛空”“积水连山”“湍上急流”“城头残月”能找到这些关键词,将其转化为四字词语填空。

9.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前两联以景入诗,胜情于景;后两联借用典故,抒写情怀。

B.“声若箭”,以呼啸而过的利箭作比,写出了黄河急流的非凡声势。

C.颈联借姜太公钓鱼和塞翁失马的典故,抒发能一展雄才的衰迈之情。

D.尾联写对边关形势的担优,体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安危的深沉情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C项,诗句中的“塞上翁”指塞上的老翁,不是“塞翁失马”。

【参考译文】在北楼上往西望去。满眼是晴朗的天空,浩浩的流水依傍着连绵的山峰。那秀丽的景色胜过图画。湍濑之上,急奔的水流好像离弦之箭的破空声;高挂在城头上空的一弯月亮形同一张悬着的弯弓。下钓竿,我不由十分羡慕姜太公的际遇,当我深刻地领会到人事变化的规律时,又不由深深思念起塞上那位通达世事的老翁。想知道边陲地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知道如今回荡在那边陲上空的还是一片羌笛的哀怨之声。



5.(2017·广东广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2分)劝慰友人不必伤感,更不要学儿女之态(2)。(3分)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低沉、伤感的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达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该诗是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气象阔达,志趣高远,表现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6.(2017·河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首先明确本诗歌的作者为“刘禹锡”,即可知道这首诗是刘禹锡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白居易的作品。还可以根据“乐天”是白居易的“字”做出正确判断。

7.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答案】乐观豁达;进取向上;坚韧不拔(意志坚定)

【解析】本题考查诗的思想情感。首联中的“二十三年”的折磨也没有压垮作者,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坚韧不拔(意志坚定);颈联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以及乐观的态度。



7.(2017·湖北鄂州)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能力。研究这的运用比喻手法的山河沉浮再二者起来,命运和个人遭遇联系表达了命运的担忧和对个人的。



10.3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写法和题明显是直接抒情还是,名垂青史自己明确自己



8.(2017·湖北咸宁)阅读杜甫的《望岳》,完成①~②小题。(共6分,每小题3分)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好,历来被人称道。请赏析“割”字的好处。

【答案】①描绘出了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赏析能力。考查炼字题型要结合语句意思从使用的手法如修辞等、突出所写内容(事物特点、意境氛围等)、结构作用、表达思想情感等方面分析,本句中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突出泰山很高。

②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绵延不尽。

C.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D.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9.(2017·湖北孝感)古诗词赏析(3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本事表现了诗人的家国之痛和的决心。(1分)

8.以死明志(舍生取义、以死报国、为国捐躯)

【解析】此题考查古诗主旨。《过零丁洋》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9.说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两句妙在哪里?(2分)

9.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或巧用地名,写出了他日的惶恐和今日的伶仃之感)

【解析】此题考查古诗中名句赏析。可以结合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经历着手解答。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汀州。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恐不安的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零丁”。



10.(2017·湖南郴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2分)

9.【答案】白居易(乐天)振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把握诗歌内容,推敲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本题要在大体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回答,“今日听君歌一曲”意思是: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联系题目“酬乐天”可知“君”指“乐天”即白居易,字乐天。“暂凭杯酒长精神”意思是: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据此意可推断“长”的意思是“振作、振奋”。

10.本诗中颔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0.【答案】写作手法:用典;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表现手法,把握诗人情感的能力。牢记诗歌常见的写作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动静结合、比兴等。本诗的颔联(三、四句)运用了“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本诗是课内诗篇,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可结合写作背景,抓住颔联的两个典故理解。



11.(2017·湖南衡阳)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4分)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标题中“送别”二字怎么理解?(2分)



7.【答案】“送别”是说故乡的水恋恋不舍,满怀深情地一路送作者远行,从另一角度显现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意,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通读全诗,大体了解诗意,尾联“送”字直接点题(扣题),点明了“送别”,送别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这里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运用了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的景象。(2分)

8.【答案】对偶或拟人雄伟壮阔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文言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的能力。律诗颔联必须对仗,“随、入”以人的动作写山、江,可看出这句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诗人乘船远游,群山渐远,长江滚滚,仿佛流入荒漠,勾勒出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观。



12.(2017·江苏徐州)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凄荒芜。

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

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是对古诗的鉴赏。B选项“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不是凄清荒芜的意思,所以选B。



13.(2017·山东泰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8.对颈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与“圆”既在写景形态上形成了鲜明对照,又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寂、雄浑、寥廓的

景象。

B.诗人笔下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感而不伤的情感基调,是典型的以壮景写情的手法。

C.该联景物既为下联人物的出场设定了特殊背景,又暗示了作者孤寂、感伤、前路茫然的

悲观心态。

D.诗人用白描手法,借助对四种景象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奇异的塞外风光,寓情于

景,情景交融。

18.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使至塞上》叙写了作者奉命出使边塞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故C项中“悲观心态”表述有误。故选C。



19.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诗题。

B.颔联运用了对偶手法,以实景写作者行踪。

C.颈联写景很能代表盛唐边塞诗的特有气象。

D.尾联揭示了诗人此行路途艰辛,言有尽而意无穷。

19.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问边”一词,与诗题“使”呼应,故A项正确;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为虚写,故B项不正确;颈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是盛唐边塞诗特有的气象,故C项正确;颔联借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极言诗人此行路途艰辛,言有尽而意无穷,故D项正确。

故选B。

20.下面诗句不属于边塞诗的一项是()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D.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0.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题材属性。“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出自王之涣的《凉

州词》,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故为边塞

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于

岑参第二次出塞阶段,故属边塞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既是写景,也是

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从诗歌意象上来看属于边塞诗;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语虽

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不属于边塞诗。故选

D。



14.(2017·四川广元)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⑴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3分)

⑵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2分)

13.⑴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⑵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难酬的悲愤。

【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上片一个“梦”字,表明以下内容是梦境,是对往事的追忆;引起“梦”的是酒醉后在灯下“看剑”,可考虑虚实结合。(2)本题考查概括、提炼诗歌的思想感情。“了却君王天下事”一句,在古代,君王事,就是天下事,就是国家大事,结合前面写梦境中的豪情壮志和恢弘场面来看,集中体现。白发,指词人年事已高,又只能在梦境中再现当年的意气风发,暗指词人此刻被贬黜,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15.(2017·天津)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采用互文手法,写历经多年征战,有的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诗人以“征蓬”和“归雁”自比,表达了久居边塞,盼望回家团聚的急切心情。

C.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运用典故,写为回报百姓盛情要像孙权那样挽弓射虎,突出了诗人的“少年狂气”。

D.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诗中“辽远的一角”指解放区,它明丽而充满生机,诗人对其饱含向往之情。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要注意仔细分析,同时调动课内积累作答。B项,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并非写盼望回家团聚的急切心情



16.(2017·浙江湖州)阅读古诗,完成第13题

从军行

【唐】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7.(2017·河南)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9.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是一个写景句,可从诗句中所选的景物入手,体会诗句所表现的边塞风光的独特,感受诗句借助景物所渲染的气氛,进而完成对诗句的赏析。



18.(2017·四川巴中)阅读下面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从本词的题材及语言风格看,是一首词。

(2)词的下片中用遣冯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何日遣冯唐?译文: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19.(2017·贵州安顺)古诗词赏析(7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这首词在写法上最具特色的是运用典故抒发感情,其中这些典故涉及作者心目中的两位英雄人物,他们是______、______。(2分)

【答案】9.孙权魏尚(顺序可颠倒)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中的典故。这一类知识只要识记即可,难度不大。文中“为报倾城随太守”、“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汉文帝封魏尚为云中太守,后又罢免郎中署长冯唐认为对魏尚的处理不当,当面向皇上直谏,文帝派冯唐手持符节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过,恢复了他云中太守的官职。可见用了“魏尚”的典故。第二个比较简单。“孙郎”学生一般都知道是指“孙权”。

以首句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2分)

【答案】“狂”字为全篇定下豪放的基调。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及风格的把握。”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所以这个“狂”字起到了奠定了豪放感情基调的作用,另外分析风格,可分别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考虑。首先,就内容看,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从情感抒发看,这首词抒发了词人虽然被贬谪,但依然不改为国家效力的豪情壮志。

11.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3分)

【答案】不一致,《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无限热爱。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的比较阅读。这两首词都是苏轼所作。结合题干要求,分析两首词的思想感情,只要分析出两首词各自的思想感情就可以了。第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更多表达的是自己的政治理想;第二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更多表达的是个人的胸襟和情怀。



20.(2017·湖北黄石)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荆门,指荆门山。

1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

B.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

C.颔联描写了山峦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象。

D.尾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D项,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14.诗的颈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答案】(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颈联将明月比作天镜,将云霞比作海市蜃楼,描绘出眼前看到的绮丽景象。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首先弄清楚颈联就是诗歌的第三联。其次,手法首先从修辞角度考虑,这两句描写了在夜晚江水平静时,月亮的倒影好像从天而降的镜子.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月亮的倒影比喻成镜子,写出了夜晚的宁静和月光的皎洁。



21.(2017·陕西)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4分)

望岳

[唐]杜甫[来源:学科网ZXXK]



21.请用“/”划出下面这句诗的朗读节奏。(1分)

阴阳割昏晓。

【答案】阴阳/割/昏晓。

【解析】此题考查划分诗词句节奏的能力。要正确划分诗词句的朗读节奏,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句意,不能把词、短语割裂开来,保持一个完整的意思。除此之外,五言诗句,一般按意义可分为“二三”,按音节可分为“二二一”或“二一二”。根据其句意及朗读习惯可知,“阴阳”“昏晓”属于并列短语,其意义不可分割,所以此句应划分为:“阴阳/割/昏晓。”

22.有诗评,读《望岳》可见“杜子心胸气魄”。请你结合对《望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解,解读杜甫的“心胸气魄”。

【答案】杜甫的“心胸气魄”在他青年时期是胸怀天下、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在他经历“安史之乱”后,则表现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两者一脉相通,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升华。

【解析】此题考查诗人情感的能力。感悟诗人情感需要根据写作背景、诗歌内容、描写意象等进行。需根据题目“心胸气魄”的提示,结合本诗中所描绘的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可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再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主题,自然就能解读杜甫的“心胸气魄”来了。



22.(2017·新疆乌鲁木齐)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A.词的上片由景及事及情,先写晚春之景,而后写词人面对风住花尽之景。无心梳洗打扮的心绪,表现了词人真实的生活片段和内心的感伤。

B.上片后两句,写出了哀伤的原因和程度,将词人的满腹辛酸表现得细腻传神,这种深重的愁绪,不能触碰,同人还未诉说、便已泪水涌流。

C.词作下片“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两句,用语新奇。说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愁”连船都载不动,将抽象的感情表现得具体真切。

D.下片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和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将词人刹那间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得委婉而含蓄,堪称描摹愁苦情思的典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下片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无形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而不是动静结合。



23.(2017·海南)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的第二联用”和“”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2分)

【答案】风飘絮雨打萍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修辞作用。用“风飘絮”比喻江山破乱,动荡不安的社会形势反映了战争所带来的不幸。“雨打萍”比喻了作者身世的起伏时沉时浮体现当时作者所处的境遇动荡的社会.

体现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悲苦之情.



这首诗叙述了诗人什么经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答案】示例: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主旨的把握。前两句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尾联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24.(2017·江苏淮安)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试分析首句写“白日斜”的作用。(3分)

答:

【答案】运用环境描写(点明时间),写出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了日暮穷途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诗歌中的景物的描写,作用一般有三:即描写了某种景象;渲染某种氛围;烘托某种情感。在本诗中,作者写“白日斜”就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以及当时夕阳西下黄昏景象;在古诗词中,作者常常喜欢用落日作为自然现象和象征韶光易逝的双重手法来显示相思之烈或别离之苦离别亲朋好友

【解析】本题考查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诗歌中的思想情感一般包含在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或者蕴含在作者的抒情议论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25.(2017·贵州遵义)

水调歌头(4分)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2.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



【答案】“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营造孤独、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赏析能力。结合前面的内容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可知,中秋月夜,孤单一人,想念亲人,所以“清影”营造了孤独、凄清的环境氛围,表达他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2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答案】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作主题的分析理解能力。结合词句内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可看出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26.(2017·青海西宁)古诗文阅读(共12分)

10.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3分)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话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1)运用典故或借用典故抒情言志。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句写作手法的能力。这句诗中,引用了两个典故。“垂钓碧溪”讲了姜太公钓鱼钓到周文王。“乘舟梦日”讲的是商开国重臣伊尹受商王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诗中引用“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像古人吕尚、伊尹一样,虽然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但终有大有作为,为统治者信任并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愿望。

(2)简要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一句。

(2)诗人用“长风破浪”“济沧海”来比喻自己的政治理想一定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呢里。赏析时首先明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运用刘宋时宗悫的典故,是诗人在面对坎坷的现实之路、对前途迷惘的情况下发出的最强音,表达了诗人在沉郁中奋起,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突出表现了诗人准备突破一切阻力去施展才华,实现抱负,不断追求理想的乐观积极心态。



27.(2017·山东东营)盆池

杜牧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注:“盆池”,即挖地成盆或埋盆于地,引水灌注,种养鱼类与水生花草以供观赏。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思想?(2分)

【答案】情感:酷爱自然(或热爱生活,或乐享人生)思想:超尘脱俗(或淡泊宁静,或天人合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归纳能力。“凿破苍苔地”苍苔满地,绿色满眼,凸现诗人所居环境之幽洁雅静,也因此而衬托出诗人情纯的心灵世界,写出了诗人的淡泊宁静的品质。

9.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2分)

【答案】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写法、语言的分析能力。

示例:构思:总分相承,层次井然。先写凿池,灌水,映天,然后再写天空中的白云,明月,依序而进。第二句是总写,三四句是第二句的分写,条理清晰,颇具章法。写法一:借助鲜明意象,创造幽淡境界。以碧绿之“苔”、蔚蓝之“天”、雪白之“云”、清澈之“月”这些淡雅纯净的意象,营造出淡泊雅静之境,体现出诗人超然脱俗、心契自然的思想情怀。写法二:融情于景。诗人将酷爱自然(或热爱生活,或乐享人生)之情,融于对盆池景物描写之中。写法三:借景寄志。诗人将超尘脱俗的襟怀(或淡泊宁静的精神追求,或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寄寓在对盆池的描写之中。语言一:平中见奇,凝练传神。示例一,如“偷”字,将池水映现天空想象成盆池把一片天空偷纳自己怀中,可谓奇思妙想,自出机杼。示例二,如“生”“落”两字,化静为动,平中见奇,情趣盎然,将盆池景色写得栩栩如生,表现诗人对盆池景色的喜爱之情。语言二:巧用修辞。示例,“白云生镜里”,把盆池比喻成明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倒映入池如同从镜中浮出的景象。

【解析】从构思上来看,这首诗层次井然,总分结合。此诗先写凿池,灌水,映天,然后再写天象中的“白云”、“明月”,依序而列,娓娓道来。而此诗的第二句“偷他一片天”,是总写;第三、四两句“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则是第二句之分写。条理清楚,逻辑甚强。整个诗看似散淡,其实颇具章法。这正是杜牧绝句独具魅力的原因之一。?

从写法上来看,本诗意象鲜明,境界幽淡。此诗四句,一句一意象。首句歌碧绿之“苔”,次句颂蔚蓝之“天”,第三句赞雪白之“云”,第四句美朗照之“月”,四种冷淡之色,自然营构出一种淡泊雅静之境,很好地体现出诗人超然拔俗、心契自然的思想情怀。由于此诗意象鲜明与色彩分明之故,因此,《盆池》诗又别具绘画艺术之美。

从语言上来看,本诗语淡意浓,文情相谐。全诗二十字,明白如话,清淡似茶,然禅意丰盈,读之如嚼橄榄,品之愈久,其味愈美,齿颊留香。而诗之淡语与禅之淡思又是如此水乳般的浑然交融,简直是天衣无缝、圆融剔透,别具深衷浅貌、一字千斤之妙。



28.(2017·湖南张家界)阅读古诗,完成8——9题。(3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有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诗人春游钱塘湖的感情?(1分)

【答案】最爱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诗的尾联有“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其中“最爱”是表达感情之词。

9.颔联写了怎样的画面?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2分)

【答案】示例: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来向阳的枝头地唱歌啼鸣;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不停地衔泥筑巢。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及拓展。结合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可以从“争”“啄”两个字进行想象,并用通顺语言表述即可。



29.(2017·黑龙江大庆)[古诗阅读]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青未了割昏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凌绝顶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一个“”字写出了作者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下阕作者通过“”、“”和“只恐”六个字凸显了词人一波三折的心绪,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3分)

(2)这首词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公认为写“愁”名句,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1)倦,闻说,也拟

(2)运用形象的比喻,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的东西,形象地写出了内心哀愁的沉重。(或:作者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写出了愁思的浓重。)

【解析】(1)表达词人的愁苦心情的词语就是词的词眼。()



32.(2017·湖南娄底)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4分)

答:

【答案】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蕴含的哲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第一问要注意“描绘”一词,不能只对诗句进行翻译,要采用描写的手法描绘出诗句所表现的画面,所描写的画面必须扣住“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第二问的哲理很容易说出,因为是平时熟记的内容。

16.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4分)

答:

【答案】示例: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文章表达了诗人长年被贬的愤懑之情写出了诗人对生活与未来积极、乐观、豁达的情怀



33.(2017·四川雅安)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答案】(1)“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歌中的“炼字”。所谓“炼字”,指某一字在写景表意上有独特的效果,这类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往往用“以动写静”和“比喻拟人”等方法,来突出景物的奇特之处,表达作者情感。本题只要答出“排”字所表现的黄鹤冲天的动态,然后依此回答反映了诗人的情感——豪情即可。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2)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句,从“我言”可以看出这里是体现诗人情感的话语,然后从“秋日胜春朝”中诗人与古人的对比中,表达诗人对秋的不同的感受,即可体会到诗人乐观的精神。



34.(2017·湖南湘西)阅读《行路难》,完成11~12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路上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A项,“体现诗人愉悦的心情”是不准确的,欢乐的宴饮气氛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B项,正确。C项,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含蓄表达”。D项,诗的最后两句和“行船路上”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12.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答案】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著地追求理想,满身豪气的诗人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投杯停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衬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当精神苦闷的时候,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悲愤。现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但梦还在。最后发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慨问。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诗人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35.(2017·云南昆明)品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宾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诗歌中画线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画线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句描绘了沙漠纵横交错着无边风雪的画面,对上文冰天雪地的奇寒景色作了总结;第二句“愁云惨淡万里凝”写了天空中布满惨淡的阴云,引出诗人为友人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由此自然转入下文的送别。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本题题干要求的是“结构上”的作用。一般而言,语句的结构作用包括承接上文、为下文做铺垫、总结上文、承上启下等。此处“瀚海阑干百丈冰”写的是边塞一片冰天雪地,总结了上文对边塞风光的描述,“愁云惨淡万里凝”营造一种阴云密布的景象,引出了下文的抒情,综上所述,此处的句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钱塘湖春行》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纷繁的花就要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武陵春》从“花已尽”可判断应是暮春景物,繁华已尽,不堪入目,不是“初春花开之美景”,所以“反衬”也是错误的,应是由“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渲染心情的凄苦之极。



38.(2017·湖南益阳)阅读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完成10~11题。(9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10.D

【解析】,》文天祥的绝笔诗回顾了戎马倥偬的一生,为国捐躯的不屈品格。,是七言律诗。B,的“一经”自己如何走上仕途的,“”回顾自己勤王元。,“风飘絮”“雨打萍”分别比喻“”“身世”,将国家的风雨飘摇与个人命运的不可自主联系了起来,显得很悲壮。结构上看,这一联是很好的对偶句。D,“惶恐”“零丁”,前为地名,后形容心情,一语双关,不是拟人手法。



11.主要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表达为国捐躯、舍身取义的意志与决心。“取”和“照”,普通的动词表达神圣的意义,简单、直接,有力度,情感昂扬,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民族气节与生死观,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解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诗歌的语言问得很细,指向明确。第一问,是问句,下句,对上句的直接回答,反问不是设问。反问加强语气、引起思考的作用。第二问,”“照”是动词,简洁、传神作者的志向生死观。是千古的名句,就在于它符合古代士大夫为节而死的高洁品格。

























7.2

7.5

7.10

6.11



塞下曲六首(其三)

(唐)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山中杂诗》南朝)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献花(0)
+1
(本文系錦果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