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儿的生理特点及养育 [图文]
2018-09-29 | 阅:  转:  |  分享 
  
小儿的生理特点及养育



无忧/文





《燕赵都市报》2018年9月3日第19版





小儿的生理特点及养育(上)









明代有个儿科医生名叫万全,又叫万密斋,是与《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齐名的古代杏林大德。他还是个老寿星,活了84岁,博学多才,医德高尚,仁心仁术,被清朝的康熙皇帝封为“医圣”。他三世家传小儿科,临床经验丰富,对每一种儿科疾病,都有独到见解,著有《伤寒摘锦》《保命歌括》《万氏女科》《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痘疹心法》等医学著作,即今所流传的《万密斋医学全书》。他发明的“万氏牛清心丸”,至今仍是治小儿急惊风的良药。他的《幼科发挥》一书,在总结前人经验和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按照肝、心、脾、肺、肾等五脏顺序,分别论述了小儿生理与病理,主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一病症均附有医案,处方用药多是家传秘方,惠及古今。他在《幼科发挥·五脏虚实补泻之法》中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者,此却是本脏之气也。盖肝乃少阳之气,儿之初生,如木方萌,乃少阳生长之气,以渐而壮,故有余也。肠胃脆薄,谷气未充,此脾所以不足也。”

万全老先生这段话,虽然简短,却意寓深厚,说出了小儿的生理特点,堪称古代“养儿经”,至今仍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所有的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为如何养育孩子而绞尽脑汁,但相当一部分家庭的效果不如人意,有的甚至适得其反,造成了许多家庭的痛苦。今天,无忧与大家一起逐字逐句学习万老先生的“养儿经”,探讨一下培养孩子的基本道理。

第一句“肝常有余”,是说小儿肝气偏盛。什么是肝气呢?肝气指的是肝脏之精气与功能。《黄帝内经·灵枢篇》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清代医者林佩琴在《类证治裁·肝气肝火肝风论治》中说:“凡上升之气,自肝而出。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为嗳,为胀,为呕吐,为暴怒胁痛,为胸满不食,为飧泄,为疝,皆肝气横决也。”

两部经典医书的说法,其实就是中医理论关于肝气的精髓。肝为木,主生发,少年时期,肝气旺盛,身体发育迅速,如草木萌芽,生机勃勃,所以小朋友生病时,特别容易化热、化火。尤其是当肝风、心火同时出现,交相煽动,烈焰炽盛,造成真阴内亏,筋脉失养,往往一发病就表现出高烧、惊搐、昏迷,甚则角弓反张等症。所谓“角弓反张”是啥呢?就是项背高度强直,使身体仰曲如弓状,这是病情加剧的症状。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高热时,一定不能轻忽,要悉心观察,及时送孩子就诊,防止出现由于病症加重而导致死亡的悲剧。

以上是对小儿的病症而言。可以通过寻医诊治加以解决。而孩子因为肝气偏盛导致的一系列反常现象,譬如心情烦躁、脾气暴躁、冲动任性、跳脚哭闹等,应该如何调理呢?训斥、打骂、强力抑制孩子的肝气涌动,既违背自然规律,也违反教育培养之法则,对其生长发育极为不利。无忧的建议是,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调理。

玩耍。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玩耍,通过自然山水、花鸟鱼虫、异域风情,梳理孩子旺盛的肝气,使之破涕为笑,转怒为喜,自然成长。这个可以称为“自然疗法”。

饮食。不要让孩子整天大鱼大肉、暴饮暴食,或者零食如山塞得家里盛不下。一方面这样会撑坏孩子的胃,容易撑出各种毛病;另一方面还会带坏孩子的胃口,使孩子严重挑食,挑肥拣瘦,不好养活。要让孩子少吃油腻辛辣食物,多吃绿色蔬菜、瓜果梨枣之类健康食品。

配合小儿推拿。小儿推拿,要注重几个问题。其一,清肝经。肝经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为“清肝经”,每次推300~500次,其功效为清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这一方法,常用于治疗小儿惊风、抽搐、烦躁不安、五心烦热等。其二,清天河水。“天河水”这个穴位,在孩子的前臂内侧,从手腕到肘窝,成一条直线,从手腕向肘窝方向直推,称为“清天河水”,每次推300500次,其效果是清心除烦,帮助孩子解除烦躁。其三,捣小天心。“小天心”这个穴位,位于大、小鱼际中间的凹陷处,每次推5~10次即可。“大鱼际”与“小鱼际”,是手掌上的两个穴位,大鱼际位于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的部位;小鱼际位于手掌内侧,由掌短肌和小鱼际肌共同组成。“清天河水”与“捣小天心”配合,效果更好。







小儿的生理特点及养育(中)









第二句“脾常不足”,是说小儿的脾胃尚未发育完全,生理功能不足,脾胃之气不是特别充盈,容易被饮食、寒热所伤。脾在五行中属土,主运化、统血、升清,为“气血生化之源”。人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黄帝内经·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倍,多也。西晋王叔和《脉经》说:“脾虚……病苦泄注,腹满,气逆,霍乱,呕吐,黄疸,心烦不得卧,肠鸣。”清代药用植物家邹澍在《本草经疏》中归纳“脾虚十二证”,譬如饮食劳倦、伤脾发热、饮食不消化等。万全在《幼科发挥》中也说:“小儿脾常不足,非大人可比,幼小无知,口腹是贪……”万老先生这个说法非常形象,小孩子不知饥饱,看到喜欢的食物就敞开肚皮猛吞,家长一看,满心欢喜,说我家宝宝喜欢吃这个,明天咱继续做,多吃点吧。许多父母唯恐孩子肚饿,喂食过多,导致孩子脾胃受伤,惹来一堆麻烦。俗话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父母过分溺爱娇惯、填鸭式喂养,是现代育儿的一大弊端。常见的情形是:孩子厌食,家长着急,哄着求着喂饭,威逼利诱进食,大人与孩子为此展开一场“吃饭战争”,令人啼笑皆非。

根据中医理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孩子脾胃薄弱,易为病菌侵蚀,无忧再强调一下养育孩子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饮。民以食为天,食以饮为先嘛。如今各种饮料琳琅满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无忧推荐的饮料,是白开水,可以加点柠檬。柠檬又称“益母果”,含有丰富的柠檬酸,能化痰止咳、生津健胃。煮一壶柠檬水,放几粒冰糖,灌进保温壶里给孩子带到学校,给孩子止渴润喉。同时,家长要让孩子远离寒凉饮料与冰糕之类,此类饮品伤脾阳肾阳。现代寒凉饮料、冰镇食物,是伤害孩子健康的“头号敌人”。

食。孩子饮食,无须过分讲究,主食以米饭、面条、包子、馒头等家常饭就好。无忧再给大家推荐几款粥。

红枣小米粥。红枣10个,小米若干,先将小米清洗后入锅,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水及红枣,先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熬成粥即可食用。这款粥,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孩子。小米生长周期长,米粒小,数目多,能量大,一碗小米粥,其生发之性是惊人的。这种生发之性作用到孩子身上,就能补肾生阳。古人说小米益丹田、温肾阳,极有道理。小米养人,脾肾双补,吃久了能使孩子肌肉结实,精力旺盛。那句歌词“小米饭把我养大,风雨中教我做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孩子吃小米,更利于茁壮成长。

焦米粥。这个粥做法简单,把大米或小米微炒,然后熬粥,暖胃、健脾,还可以治疗脾虚腹泻,效果很好。

稍微大点的孩子,可以吃健脾的五谷杂粮粥——用薏米、莲子、怀山药、白扁豆等熬制。一方面,这几样食材属于药食同源,可以健脾。另一方面,五谷杂粮都含有胚芽,种在地下能够破土而出,可以想象它们蕴含的力量。含有胚芽的五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用生命的力量来供养孩子的身体,必定活力十足。

如果孩子脾胃不好,可以经常吃些北瓜,北瓜性温、健脾胃,除了蒸着吃,熬成北瓜粥也不错。另外,它的胡萝卜素含量也比较高,可以护肺。

第三句“肝乃少阳之气”,这里说的“少阳之气”,源于《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万全老先生在《育婴秘诀·五脏证治部论》中提出“少儿体禀少阳”之说:“春乃少阳之气,万物之所以发生者也。小儿初生曰芽儿者,谓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亦少阳之气方长未已。”“少阳”在天,象征着东方;在季节,象征着春季;在植物,象征着胚芽;在脏,象征着肝;在腑,象征着胆;在人体,象征着少阳之火。

要确保“少阳之火”热烈燃烧,促使孩子正常发育,不出差错,家长就要实施“一个控制”“一个调理”。

一是控制孩子的零食,二是调理孩子的脾胃。咱先说控制孩子吃零食,这事儿说来简单,却是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因为市场上那些极受孩子欢迎的零食,大多是膨化食品或三无食品,品种繁多,包装得五花八门,极具诱惑力。孩子整天吃这些垃圾食品,不仅不能摄取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还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脾胃失调、免疫力下降,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粉墨登场”。家长对这些必须高度重视。

中医理论指出,脾常不足是孩子的生理特点,又是病理基础,若调护失当,就会“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要想孩子少生病、不得病,就要时时呵护孩子的脾胃,以“健脾和中”四字,作为调理孩子身心健康的基本原则。“健脾”,就是强健脾胃功能;“和中”,就是调和中焦,调理脾胃状态。两者要同时进行,保证孩子的脾胃健康运行。







小儿的生理特点及养育(下)







再说一下调整孩子起居的问题。炎炎夏季,空调、电扇成了人们离不开的电器,由于小孩子体温调节能力差,若温度变化过频,就容易引起感冒,所以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待在空调屋里,室内温度也要适当调节,不能过低。

孩子睡眠时,不可吹电扇,也不要直对着空调吹。孩子出汗后,不能马上冲凉,因为出汗时毛孔张开,冲冷水澡、吹电扇或空调,风寒极易从毛孔侵入身体,引起感冒。“汗出当风”“沐浴当风”是古人养生之大忌,孩子更要当心。此外,孩子的熬夜问题也不容忽视。

第四句:“肠胃脆薄,谷气未充。”肠胃虚弱,消化不良,当然不利于身体健康;而“谷气未充”四字,颇耐人回味。所谓“谷气”,又称“水谷之气”,因为人的饮食以五谷为主,故称“谷气”。《黄帝内经》中几次提到这个词。《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灵枢·终始》说:“邪气来也紧而急,谷气来也徐而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谷气通于脾。”

儒学典籍《礼记·月令》称“谷气”为“地气”。“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地气,即玄学所说的地中之气,是土地山川所赋的灵气,集日月之精华,是大地母亲呼出的气息。

在养育孩子方面,要保证孩子“接地气”,与天地和谐,与万物和鸣。这就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穿衣,一个是运动。有人会问:穿衣与运动,老生常谈嘛,有啥好说的?其实,老生必须常谈,还要常谈常新。因为寻常小事常存大道,不可轻忽。

咱先说孩子的穿衣问题。唐代诗人孟郊写过一首《游子吟》,说的就是穿衣问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为什么临行要“密密缝”呢?当然是母亲担心孩子远走天涯,衣薄受寒。诗人说的是感情,并非养生之道。其实,古人主张小儿“常令薄衣”,反对厚衣重裘。《小儿未识总微论方·慎护论》说:“凡儿常令薄衣……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若至来春稍暖,须渐减其衣,不可便行卒减。”这些话,就是说孩子穿衣服要尽量薄一些,随着季节变暖,逐渐递减,不可“乍暖乍寒”。有些家长只恐孩子受寒,稍微一冷,就开始给孩子一层层加衣服,岂不知孩子是纯阳之体,穿衣过厚,汗出过多,就会导致阴津耗损,略遇风寒,极易伤风感冒。

古代医家在孩子穿衣方面的论述值得借鉴。元代大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慈幼论》中说:“人生十六岁以前,血气俱盛,如日方升,如月将圆。惟阴长不足,肠胃尚脆而窄,养之之道不可不谨。童子不衣裘帛,前哲格言,具在人耳。”这里的“童子不衣裘帛”,说得斩钉截铁。裘和帛,是皮草与丝棉,用这两种材质做衣裤,易使小孩身体燥热上火,耗损阴气。明代医者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幼科》写得很有意思,他说小儿穿衣,男孩用爸爸的旧衣改造,女孩用妈妈的旧衣改造,“勿使新棉,切不可过厚,恐令儿壮热,生疮发痫。”孩子虽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但生机蓬勃,机灵好动,往往一刻都不会停止下来,运动量很大。大人感到天冷了,就认为孩子一定要多穿衣服,须知,大人感到冷,小孩不一定会冷啊!

从现代西医角度分析,小孩的汗腺尚未发育成熟,排汗功能较差,毛细血管舒张力不大,如果穿了过多的衣服,跑动起来,身体中的热散不出来,很容易“上火”。有的小孩经常生病,并不是冻着了,而是被“捂”出火来了。“捂”多了,一出汗,再被风吹,反而感冒。内火外寒,这就是孩子在秋冬季节最容易闹感冒的原因。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穿衣是否过厚呢?家长多摸摸孩子的小手小脚,如果感到小孩手心、脚心发热,就是穿多了;如果孩子的手心、脚心是温的,就是他最舒服的时候。古代医家对孩子生理特点的论述,其核心有两点,一是孩子脏腑娇嫩,机体柔弱,阴阳二者尚属不足,为稚阴稚阳之体;二是孩子发育迅速,生机旺盛,时刻在向着成熟方向发展,即俗话说的“我要长大”之意也。作为家长,我们要全面了解孩子的生理特点,这对于做好孩子保健和预防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咱再说说孩子的运动问题。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孩子健康成长,自然需要经常接受阳光的照耀与呵护。如何让孩子经常接受“阳光浴”呢?当然是运动啦。不要让孩子长时间闷在室内,要让他跑到阳光下蹦跳、撒欢,无拘无束地嬉戏笑闹。过去乡下的孩子,每天都在外面野跑疯玩,风里来,雨里去,一身泥土,一脸阳光,健康、欢实、蓬勃向上,提高了身体的免疫力,培养了男孩子的阳刚之气。现在城里的小孩子,很小就送入幼儿园,小学生课外都在上补习班,哪有什么时间来运动,如何来提高免疫力呢?所以,早晚要多带孩子到楼下跑步,到公园里玩耍。秋季正是孩子爬山、摘果子的时节,周末多带孩子外出游玩,舒展筋骨,不仅可以让他们心情放松,更有增强抗病能力之功效。做好运动,百病不生。不信,您试试看!

























6









献花(0)
+1
(本文系杨华图书馆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