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459古代举人等于县长,进士等于省长!读书到底多重要
2018-10-03 | 阅:  转:  |  分享 
  
古代读书考试是可以一步登天的,古代的考试难度是国家级别的,一般古代的官职都是终身制,除非个人提出辞官回乡养老的需求,或者是皇帝不想让你做了才有可能失业。现在的考试就没有一步登天的功效了,在考试拿到学历之后找工作还需要岗位上的考试,到了一定的年龄还可以退休。因此古今之间区别也是很大的。





大家不要太低估古代功名的分量:



秀才:镇局级;相当于大学博士。

举人:县或副市级;相当于博士毕业后考中副处级(或处级)。

进士:副省级;





秀才:

秀才是县试,府试,院(省)试三场考试的优胜者。

在古代成为秀才,就已经是国家认可的统治阶级的一员了。拥有免税免徭役,见官不跪,过堂免刑等特权。每次考核的最高一级廪膳生员,还可以享受国家补助,为地方上的童生作保。

秀才通常可以轻松的在各级学校,私塾担任讲师,也可以在县级衙门担任如收税,治安等非正式实权职务,如果能力突出或者后台过硬,还可担任教渝(正八品,相当于县教育局局长)等正式官职。不过除非有特殊贡献或关系,很难升任从七品以上官职。

古代社会里,一个普通的农民一辈子几乎不可能离开本县,更不用说出省了。一辈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大的活动范围也就是周围的几个村,认识的最牛的权贵也不过就是十里八乡的大地主,能认识几百个字的人已经算是相当有文化的人了,对于他们来说,本县就是自己的全世界。所以过去讲农民们想象皇帝用着金锄头,绝不是一个笑话。你我普通人,放在古代,大概率处于这个阶级。理解了这个,你就能理解科举中的功名是什么概念了。科举中的功名,从来就不是一个学历的概念,用科举来比高考,是十分滑稽贫农家庭让孩子读书的可能性极低。

而普通的读书人,要去县里考取“童生”,考中了才有继续考试的资格。就这个“童生”就已经不好考了,五六十岁考不上童生的人大有人在,而童生里面最高的一等叫秀才,所以考取秀才难度是很大的。在古代社会里,能够当上秀才就已经在地方上是个人物了,因为在身份上他们已经与普通的“民”有了本质性差别。



举人:

举人可以被直接派遣为五六品的地方官职或者是一些官职的替补,或者可以继续参加殿试进行更高层次的晋升,这类人才相当于现在的副市级的干部了。

举人是在省里考出来的。对于古人来说,能够离开本县去省城一趟,已经是可以吹一辈子牛的事情了。偏远地区,一个县能产生一个举人,已经算是教化有方了。当上了举人,就已经正式踏入了“官”的行列。虽然官不大,也就是个七品八品的官职,等于县长一类,但是对于古代百姓来说,已经属于“大老爷”行列的人物了。

在古代社会里,“官”与“民”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几乎等同于种姓制度,是不可跨过的绝对鸿沟。县太爷在普通百姓中拥有神一般的地位。而举人能够轻易当上副县长(县丞),所以地方乡绅唯恐巴结不上。参见范进中举,本来就是一个乡村教师穷屌丝,谁见谁欺负,一朝中举,本县最大的土豪亲自来拜见,又是送银子又是称兄道弟,这一切的变化仅仅在通知书送到的几个小时内发生。





进士:

进士是通过了终极考试的人员,会依据考试名次,分为状元、探花以及榜眼。

在当时可以被封为尚书这样正二品乃至一品的高官,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厅级的干部了,对某个领域进行管理。这样的声誉比现在的高考状元高出很多等级。

而且在古代一旦取得前三名的优异成绩,基本上就是前途无量了,而在现代高考状元只是迈出了人生的一大步而已。非前三名的进士也可以被封为三四品级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省级的干部了。

中了举人的人,很少有甘心到此为止的,因为他们要考进士。到了这个层次,基本跟老百姓已经关系不大了。所以一般讲民间故事的小说,出场人物很少有进士,举人就已经是百姓有可能接触到的最高等级的人物了,至于进士,那基本属于传说。

进士有多难考呢?每三年一次的会试,大概产生三百人左右的进士。全中国现在在任的省部级干部大概三千人,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进士和举人虽然只差一等,但差距是相当大的。进士的起点是举人的终点,进士上榜之后,最惨的待遇就是发配地方当县令,而举人如果退休的时候能够当上县令的话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一般来讲,一个进士就算再没用,再无能,运气再差,一辈子不进中央,最次也能在地方上混个五品知府退休,相当于市委书记。而大部分的进士,十几年几十年官当下来(一般来讲也就是一二十年的,因为二十多岁中进士人实在不多),混个布政使(省长)平平常常,能力强一点的当个巡抚(省委书记)绰绰有余。如果进了中央的话,一辈子进士下来,混个三朝元老退休,追封个三公三孤或者太子太师少傅(副国级到正国级)很平常。

也就是说,在古代中了进士,大概率注定了你这辈子的结局是实权省部级到副国级干部,如果成绩好的话(一甲或者二甲前几名),基本可以确定出阁拜相,实权国级干部了。而这一切,都是通过考试获得的。



状元、榜眼、探花,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一甲。

过去中进士的人分三等,一甲二甲三甲,其中一甲有三个人,即上面说的这三位,也就是全国的前三名。状元文章最好,至少是皇帝和文官都认可。但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中探花的那个人,长相一定要帅,至少不能丑。这是个不成文的规则吧,在科举考试中,中探花的人并不比中状元的人地位低,相反,中探花的人可能比中状元的人更高兴,因为这代表着朝廷对自己的才华和颜值的双重肯定。所以困了,累了,喝口拼一拼小白酒继续苦读学习,通宵达旦,考到一甲才是正道。一般来讲,能够中一甲的三位,和二甲的前几名,他们都是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有着极为光明的前程。其他的同学考中之后可能会下地方当县令,或者去中央六部从主事做起熬资历,但他们不用。这些优等生会被送入翰林院,担当“庶吉士”,官虽然不比其他同学大,但位置却不同。

明清一代有个不成文的规则——宰相(内阁大学士、军机处大臣)必须是庶吉士,虽然也有特例,但如果能当上庶吉士,入阁拜相是早晚的事。就算不能拜相,在中央当个正二品尚书都御史也是板上钉钉,等于实权正国级副国级干部,成为帝国权力最大的几位大佬。

至于状元?只要你不犯错误,肯定是中央最高的几位领导人之一了,如果你有幸当上首揆,那还会留下一段“状元宰相”的佳话



所以考试制度是中国对世界文明最大的贡献之一,绝对是有现实依据的。如此丰厚的回馈居然可以凭学习得来,难怪古人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

科举对我们这个国家,究竟有多重要?

首先,科举对维护国家统一,对维护汉语统一有巨大的作用。有了科举考试,五湖四海的文人都要用同样的文字写文章,甚至要写同样的书法。康有为见光绪皇帝,两个人语言完全不同,需要翻译才能对话,可是用文字交流就毫无障碍,这是汉字统一的巨大优势。

还有,科举对中国社会制度和中国文化有着极为巨大的改进。英国人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时,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极为赞叹——在你们国家,普通人居然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权力?!居然有医用级的龟壳牌安全套来预防艾滋病和梅毒!这对于欧洲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直到现代公务员体系建立之前,血统依然占据了欧洲权力结构中的主流。而中国人从古到今都不信命,不信血统,科举考试中的寒门举子,科举极大的打击了中国社会中的血统论,让门阀士族再无栖身之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垄断了所有的官僚机构,比如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连马和驴都分不清的糊涂蛋都能当上高级军官,那个时代没有任何公平可言。在南北朝时期,士族是不屑于和寒族有任何交往的,连话都不愿意跟寒族说。有寒族来士族家做客,前脚走后脚就有仆人上来把他们坐过的椅子烧掉。





再说说科举的灭亡。1906年,在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建议下,清政府废除了科举,改为学堂教育,开始注重实学。这看起来是一件好事,中国人终于摆脱了毫无用处的八股文,而转向能够实用的财经、数理、地理等实用科学。这对于教育事业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对于清政府来说,这等于判了清政府的死刑,只不过当时的人没意识到,很多后人也没意识到。

在武昌起义之后的短短几个月,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统治。有很多省份干脆是一枪没放,和平独立,这与各省的乡绅地主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而之所以出现这个局面,其实跟废除科举有很大的关系,只不过现代的学者大多数忽视了这一点。

中国的社会结构,从古到今都是“皇权不下县,乡绅管四方”。全国各地的大地主,乡绅们掌握了这个国家事实上的统治权,而他们恰恰是清政府最坚定的支持者。洪秀全之所以顶着民族革命的光环,还能被清政府消灭,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彻底得罪了地主阶级。太平军进南京,不仅杀了满洲人,还杀绝了儒生,这就等于跟儒家文化彻底宣战了,所以曾国藩《讨粤匪檄》一出,告诉大家信孔孟之道的都应该跟洪秀全势不两立。汉族地主纷纷撸起袖子跟太平军玩命,终于成功帮清朝续了五十年。这里面的内在逻辑是——洪秀全不认孔孟之道,朝廷认,朝廷开科举能让我们当官,洪秀全不能。

古代的地主,不缺钱粮的情况下,都会有更高的追求,毫无疑问,这个追求就是读书做官,科举是地主们唯一的上升之路。因为农业社会不比工业社会,资本的积累是有限度的,而且古代商人地位也很低,所以科举考试是地主们唯一的上升路径。当清政府废掉了科举,也就废掉了全中国地主阶级的梦。

如果清政府能够妥善的处理好这个问题的话,倒也不至于下场这么惨。比如当时就盛传要在全国各地设立议会,以当时中国的国情,如果真的设立全国和地方议会,议员们自然是各地的地主老爷喽。可是清政府没有这个想法,搞了个责任内阁还是个“皇族内阁”,彻底断送了地主们当官的念想。既然朝廷不能给我们上升的路径,那么地主阶级自然从此跟朝廷势不两立。

《旧制度与大革命》里有一个观点,一个体制,在什么时候最危险?就是在他企图改变的时候最危险,无论是法国波旁,俄国苏共,中国大清,包括现在的叙利亚莫不如此。清政府这么折腾了一下,彻底得罪了最有可能也是最有力量跟自己站在一起的地主阶级,那么辛亥革命闹起来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抵抗力啦~
献花(0)
+1
(本文系李静静的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