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前监理单位应具备的文件及资料
一、档案资料准备工作
1.建设工程监理备案表
2.总监理工程师及总监理代表的任命书
3.备案人员的资格证、劳动合同、社保
4.工程监理资质证书、质量体系认证书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施工方案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重点、难点分部(分项)工程和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相关专家评审,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图纸会审的基本内容:(1)是否无证设计或越级设计;图纸是否经设计单位正式签署。??(2)地质勘探资料是否齐全。??(3)设计图纸与说明是否符合当地要求。??(4)设计地震烈度是否符合当地要求。??(5)几个设计单位共同设计的图纸相互间有无矛盾;专业图纸之间、平立剖面图之间有无矛盾;标注有无遗漏。??(6)总平面与施工图的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标高等是否一致。??(7)防火、消防是否满足。??(8)建筑结构与各专业图纸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与建筑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建筑图与结构图的表示方法是否清楚;是否符合制图标准;预埋件是否表示清楚;有无钢筋明细表或钢筋的构造要求在图中是否表示清楚。??(9)施工图中所列各种标准图册施工单位是否具备。??(10)材料来源有无保证,能否代换;图中所要求的条件能否满足;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是否有问题。??(11)地基处理方法是否合理,建筑与结构构造是否存在不能施工、不便于施工的核技术问题,或容易导致质量、安全、工程费用增加等方面的问题。??(12)工艺管道、电气线路、设备装置、运输道路与建筑物之间或相互间有无矛盾,布置是否合理。??(13)施工安全、环境卫生有无保证。??(14)图纸是否符合监理大纲所提出的要求。图纸会审的程序:图纸会审应开工前进行。如施工图纸在开工前未全部到齐,可先进行分部工程图纸会审。??(1)图纸会审的一般程序:业主或监理方主持人发言→设计方图纸交底→施工方、监理方代表提问题→逐条研究→形成会审记录文件→签字、盖章后生效。??(2)图纸会审前必须组织预审。阅图中发现的问题应归纳汇总,会上派一代表为主发言,其它人可视情况适当解释、补充。??(3)施工方及设计方专人对提出和解答的问题作好记录,以便查核。??(4)整理成为图纸会审记录,由各方代表签字盖章认可??参加图纸会审的单位??图纸会审由监理单位负责组织,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参加。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图审核的原则和重点监理工程师施工图审核的主要原则(监理机构的)?(1)是否符合有关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要求。?(2)是否对初步设计进行了全面、合理的优化。(3)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是否有保证,是否符合工程总造价的要求。?(4)设计深度是否符合设计阶段的要求。?(5)是否满足使用功能和施工工艺要求。监理工程师进行施工图审核的重点图纸的规范性;建筑功能设计;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结构安全性;材料代换的可能性;各专业协调一致情况;施工可行性。(1)搜集施工审查报告及回复(由建设单位提供)
(2)地勘报告
(3)图纸会审纪要
七、第一次工地会议的主要内容
1.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分别介绍各自驻现场的组织机构、人员及其分工。
2.建设单位介绍工程开工准备情况(建设单位根据监理合同宣布对总监理工程师的授权书)。
3.承包单位介绍施工准备情况。
4.建设单位和总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准备情况提出意见和要求。
5.总监理工程师介绍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
⑴介绍项监理部的组织架构,监理人员职责分工,授权委托书,监理工作程序和监理工作用表
①监理部的组织架构;
②总监理工程师的授权书、任命书;
③监理人员委派函及职责分工;
④监理工作程序;
⑤监理工作用表。
⑵介绍经批准的《监理规划》主要章节和内容(详见监理规划)。
⑶重点讲解:
①开工报告报审规定。
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报规定。
③施工图纸会审规定和设计代表到现场解决设计问题的规定。
④工程技术文件资料管理及收发文规定。
⑤周报、月报表编制规定。
⑥工地例会及重大事项协调制度规定。
⑦工程造价管理资料规定。
⑧工程技术和竣工资料整理要求。
6.研究确定各方在施工过程中参加工地例会的主要人员,召开工地例会周期、地点及主要议题。
7.其他有关事项。
①工程项目开工前,监理人员参加由建设单位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工地会议。
②第一次工地会议纪要应由项目监理机构负责起草,并经与会各方代表会签。
八、工地例会主要内容
1.检查上次例会议定事项的落定情况。
2.分析未完成事项原因及处理措施。
3.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完成情况。
4.提出下一阶段进度目标及其落实措施。
5.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质量状况,针对存在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6.检查工程量核定及工程款支付情况。
7.检查分析工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情况,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8.解决需要协调的有关事项。
9.其他有关事项。
九、施工组织设计报审程序及审查内容
㈠施工组织设计报审程序
1.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认后,与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一并报送项目监理机构;
2.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查,需要修改的,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书面意见,退回修改;符合要求的,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3.已签认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监理机构报送建设单位。
㈡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
1.施工组织设计应有承包单位编制人、审核、审批人和单位负责人签字;
2.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施工合同要求
3.总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承包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确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时予以确认。审核以下内容
——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组织机构;
——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制度;
——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
注:专职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预算员等。
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焊工、吊装工、测量工、试验工、防水工、机械工、电焊工、塔吊和电梯司机等。
4.工程的总平面及施工程序安排是否合理,编制的土建、安装、装修等工序的工艺流程是否可行,是否能保证总工期安排的完成;
5.重点部位及重要分部(项)工程有无施工方法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有无针对当前工程质量通病制定的技术措施及为保证质量而制定的质量预控措施;
6.冬雨季施工措施。
7.施工方案规定的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试件取样及试验方法或方案是否合理;
8.施工机械的选择是否恰当,其效率、质量、可靠性能否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9.对环境因素的考虑,如水、电、噪声污染、安全防护、交通是否周到;
10.是否制定成品保护的措施、方法;
11.施工组织设计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后,经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12.发现施工组织设计中存在问题应提出修改意见,由承包单位修改后重新报审。
13.项目监理机构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时,应重点审查应急组织体系、相关人员职责、预警预防制度、应急救援措施。
十、分包单位资格报审内容
1.承包单位对部分分项、分部工程(主体结构工程除外)实行分包必须符合施工合同的规定;
2.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特种行业施工许可证、国外(境外)企业在国内承包工程许可证;
3.分包单位的业绩;
4.拟分包工程内容和范围;
5.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