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经》中,《邶风·谷风》《卫风·氓》是弃妇诗中思想艺术成就较高.且较为知名的作品。这两首诗都通过叙述女主人公对丈夫忠贞不二.勤劳持家.最终却被无情抛弃的悲惨遭遇.刻画了两位性格鲜明的女主人公形象,在《诗经》众多篇目中别具一格。独放异彩。虽然两首诗都是叙事诗.但它们又不是简单的叙事.故事情节的展开与女主人公的情绪变化相适应.在写实叙事中融注着情感.将抒情与写实完美结合。另外.两首诗作时而直赋其事.时而用比起兴.艺术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富于变化.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很好地体现了《诗经》抒情写实相统一的艺术风格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堪称《诗经》“双璧”.
《氓》与《谷风》虽同为描写弃妇悲惨命运的诗歌,但是在很多地方还是存在差异。
首先是思想内容方面。《氓》描写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过程。从先前的对传统礼法束缚的强硬挣脱到后来对失败恋情的果断结束,尽管“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尽管“信誓旦旦”,还是“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淇水再宽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所以女主人公只有认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才会觉得“老使我怨”。这样,一个坚强勇敢、通情明义的鲜明弃妇形象逐渐产生。同时,一个背信弃义、始乱终弃的氓的形象随之出现。《谷风》描写的是妇女与夫共苦、辛勤劳作,可后来在家富之时竟被夫家无情抛弃的故事。全文充满了妇人对负心汉的控诉、怨恨与责难,却也弥漫了妇人软弱的无奈。两首诗歌相比,《氓》更注重于对弃妇刚强自爱、果敢坚决的性格的赞美,而《氓》则更侧重对负心汉奸邪之心的鄙视与责难。
其次是艺术特点方面。在对比的表现手法上,两首诗歌都有内容上的对比。《氓》中,氓婚前的“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与婚后的“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的对比,氓态度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充分暴露出他虚假情义的本性。《谷风》中,“如兄如弟”与“不我屑以”的悲惨对比,“宴尔新婚,以我御穷”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的无情对比,“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与“既生既育,比予于毒”的冰冷对比,三组对比勾勒出三个不同画面——男女主人公的同心协力共对困难的昔日场景,女主人公被弃后孤冷可怜的凄凉场景和男主人公另抱新欢的热烈场景。对比一簇直上,不禁激起读者对无情男主人公的痛斥和对软弱女主人公的同情。
除此之外,《氓》中还有大量的句法对比。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都是两种人物的对比。“桑之落矣”与“桑之未落”的对比,“不见复关”与“既见复关”的对比,都是相互映衬,有利于塑造形象,抒发感情。而《谷风》中却很少有这样的对比。
在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两首诗歌各有特色。《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一句以桑叶肥泽,喻女子正在年轻美貌之时,男子情意浓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把女子面色已衰之状喻以而出。“吁嗟鸠兮,无食桑葚”,以鸠鸟不可贪食桑葚,喻女子不可为爱情所迷。“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应前文而喻。比喻简朴但又喻意深刻,发人深省。《谷风》开头一句“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不仅以叠词相始,渲染了凄凉冷清的气氛,而且说天时和顺则万物生长,比喻夫妇应该和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说泾水虽把污泥之类的东西带给渭水,但渭水在静止时仍然清澈见底。泾喻其夫新娶的妻子,渭喻自己。整句意为新人一来,丈夫对自己就更看不入眼,但自己在实际上仍跟以前一样。不简单的比喻也同样带来了不一样的效果,使读者同女主人公一起痛,一起叹,一起悲。
在男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两首诗歌仍然各有千秋。《氓》中氓的塑造采用直述的手法,用实际平白的行为比划出态度的转变。这一转变正将带有丑恶嘴脸的无耻的男主人公形象表露得一览无余,使全文看起来是畅快淋漓,没有丝毫浮夸的掩饰。同时,这样也使旁观者没有必要再在脑海中重新塑造一个男主人公形象,创造了一个真实的平凡生活世界。清人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中写道:“氓为盲昧无知之称。《氓》中当与男子不相识之初则称氓;约与婚姻则称子,子者男子美称也,嫁则称士,士则夫也。”选作意象的事物,既比喻得贴切、生动,也在暗示着情感事态怕脉络。形象的塑造借以比喻的方式也使文章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而《谷风》中男主人公的塑造采用的虚写的表达方式,从女主人公的话语中透露其夫奸邪之面,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无限的空白想象空间。从这里可以看出,两首诗歌中男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方式的选择都是表现情感、突出主旨的需要。如此一来,从旁反衬,文章思想表达所得到的效果更佳。
总之,《氓》和《谷风》都是体现了当时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是丈夫的附庸,这种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
《诗经·邶风·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mǐn]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fēng]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jī]。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shí]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13],毋发我笱[gǒu]。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能不我慉[xù],反以我为讎[chóu]。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贻[yí]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墍[j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