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红林悟道《韩非子》-扬权 第十章:道理
2018-11-16 | 阅:  转:  |  分享 
  
红林悟道《韩非子-扬权》第十章:道理《韩非子-扬权》上一节韩非子讲了道与德的本质内涵,抽像概念与具体事物的区别,提醒世人不要用表象代替本质,
物质需求不能超越精神生活。这一节韩非子用上一节所说的“道与万物、德与阴阳、衡与轻重、绳与曲直、和与燥湿、君与群臣”六种关系来说明
表象与本质。得出的结论我们早前就说过,道化万物,德容阴阳。在这里韩非子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就是道的唯一性。天下万物万事都为阴
阳两方,属性多样,个体数均为两个以上,唯独道是独一无二的,是一,是世界的起源。道的这一特性,自古受到统治的尊重与独爱,这和中央集
权制国家的本质是相通的,在此体制下君权是唯一,君主是国家唯一的统治者。这就是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统治的核心,历朝历代都独尊儒学的原因,
因为它将国家唯一的管理权先天的授予了国家统治者。“道”既朴素,又高大,既是一个哲学问题,又是一个生活问题。朴素在于,她就是一个做人
做事的方向与方法的问题,高大在于她拥有无穷的力量,推动着宇宙与世间事物的发展,是人类探索与研究的终极问题。因为道有这种力量,所以能
解决何在、何来、何去的问题,同样,她又指导着我们的生活与人生。人才的培养自有其本身的规律与方法,我们看到太多关于人才培养的学说,但
大多都是自以为是的表述,我想没有那个家庭是按书培养孩子的,一般按书培养的孩子都不会成长顺利,因为他忽略了环境这一重要因素。人才的培
养是诸多正能量叠加的结果,但现实中大多都是正负能量一起在起作用。孩子都是学校老师与家庭成员在管理,而每一个老师、家庭成员有不同的管
理模式与理念,这就导致孩子在多种正负力量下成长,最后成长为了普通人。这也是我们成为普通人的原因。韩非子借“道”的唯一性,引申出君权
的唯一,继而说出君臣不同道的思想,也就是君在上,臣在下的君臣关系。如何让君臣关系和谐呢,韩非子给出了答案,就是臣出主张,君来决策,
最后用实效来验证主张,就是形名参同,这样做君臣关系就和谐了,【凡此六者,道之出也。道无双,故曰一。是故明君贵独道之容。君臣不同道,
下以名祷。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形名参同,上下和调也。】所有这六神情况都是道衍化出来的。道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说它是一。因此,明君尊重
“道”的独一模样。君臣不同道,臣下用主张向君主祈求。君主执掌着臣下的主张,臣下贡献出一定的事功。事功和主张交验相符,君臣上下的关系
就协调了。在企业管理中,尤其是私人企业,老板的权力如同君权一样是先天拥有的,这是无法改变的实事,员工要么接受现实,要么离职,你是打
工者不是革命者,这一点观念对于在私企上班的人来非常重要。在工作中,要尽职尽责,不能因为企业是老板的,你只是个打工者就要处处事事都听
老板的,这是不对的,你是一名职业经理人,就要表现出职业经理人的应有素质与精神,对于公司的发展与事物的处理要说出自己的想法,说不说是
你的责任,听不听是老板的权力,这样上下级的关系就和谐了。
献花(0)
+1
(本文系红林主人v5u...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