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1-15外用中成药
2018-11-18 | 阅:  转:  |  分享 
  
水火烫伤根据烧烫伤的程度不同,一般可将其分为:1.一度烧烫伤:只伤及表皮层,受伤的皮肤发红、肿胀,觉得火辣辣地痛,但无水泡出现。2.二
度烧烫伤:伤及真皮层,局部红肿、发热,疼痛难忍,有明显水泡。3.三度烧烫伤:全层皮肤包括皮肤下面的脂肪、骨和肌肉都受到仿害
,皮肤焦黑、坏死,这时反而疼痛不剧烈,因为许多神经也都一起被损坏了。京万红软膏【剂型规格】油膏剂,每支20g。【功效主治
】活血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用于轻度水、火烫伤、疮疡肿痛,创面溃烂。【用法用量】用生理盐水清理创面,涂敷本品或将本品涂于消
毒纱布上,敷盖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使用注意】不可内服,孕妇慎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本节小
结1.凡用药物制成不同剂型,用于体表皮肤以及口、咽、眼、鼻、耳等部位的中成药,统称为外用中成药。2.本类中成药适应范围较广,凡
外伤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均可应用。3.外用中成药中,有不少药物具有一定毒性。4.常见的外用中成药有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狗皮
膏、七厘散、风油精、清凉油、如意金黄散、梅花点舌丸、九分散、正骨水、跌打万花油、京万红软膏。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
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
第十五节外用中成药凡用药物制成不同剂型,用于体表皮肤以及口、咽、眼、鼻、耳等部位的中成药,统称为外用中成药。本类中成药
适应范围较广,凡外伤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均可应用。由于药物或直接用于患处,或药施于外,而作用于里,其效迅捷,是一类值得重视的
中成药。五辨正气虚实外用中成药的剂型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散剂、膏剂、酒剂及敷贴剂等多种剂型。临床应
用,同样需要辨证论治,选方施用。外用中成药中,有不少药物具有一定毒性,切不可误为内服;在外用过程中亦需注意使用方法,以防局部吸
收过量而致中毒。对因过敏而致使皮肤出现丘疹、水疱、潮红、渗液、瘙痒等表现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应作相应的治疗。适用范围案
例分析案例:一患者夏日受暑感冒,头沉、头痛、发低热、腹胀、纳呆,舌苔白腻,脉濡。请问如何应用风油精缓解症状?分析:
风油精由薄荷脑、水杨酸甲酯、樟脑、桉油、丁香酚组成,具有清凉,止痛,驱风,止痒的功效,用于蚊虫叮咬及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头
晕,晕车不适。该患者可用风油精涂抹两侧太阳穴、风池穴、合谷穴以及足三里穴,涂抹后每穴按揉3-5分钟,可缓解由感冒导致的头沉、头痛、
发低热、腹胀、纳呆等症状。风油精【剂型规格】油剂,每瓶3ml、6ml或9ml。【功效主治】清凉,止痛,驱风,止痒
。用于蚊虫叮咬及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晕车不适。【用法用量】外用,涂擦于患处;口服,1次4~6滴,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使用注意】孕妇和三岁以下儿童禁用。皮肤有烫伤、损伤及溃疡者禁用。清凉油【剂型规格】软膏剂,每盒3g或10g。【功
效主治】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用于感冒头痛、中暑、晕车、蚊虫叮咬等。【用法用量】外用,需要时涂于太阳穴或患处,一日2-
3次。跌打损伤外用药狗皮膏七厘散九分散正骨水跌打万花油狗皮膏【剂型规格】黑膏药:每张净重(1)12g;(2)
15g;(3)24g;(4)30g。【功效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邪、气血瘀滞所致的痹病,症见四肢麻木、腰腿疼痛、
筋脉拘挛,或跌打损伤、闪腰岔气、局部肿痛;或寒湿瘀滞所致的脘腹冷痛、行经腹痛、寒湿带下、积聚痞块。【用法用量】外用。用生姜擦净
患处皮肤,将膏药加温软化,贴于患处或穴位。【使用注意】孕妇忌贴腰部和腹部。七厘散【剂型规格】散剂,每瓶1.5g或3
g。【功效主治】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用于跌扑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口服,1次1~1.5g,1日1~3次;外
用,以白酒调敷患处,或用干粉撒布伤口。【使用注意】孕妇禁用。九分散【剂型规格】散剂,每袋2.5g。【功效主
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用法用量】口服:1次2.5g,1日1次,饭后服。外用:以酒调敷,用于创伤青肿
未破者。【使用注意】本品含毒性药,不可多服;高血压、心肾病患者、孕妇禁用;小儿及体弱者遵医嘱服用;破伤岀血者不可外敷,以免吸收
中毒。正骨水【剂型规格】酊剂,每瓶12ml、30ml、45ml或88ml。【功效主治】活血祛瘀,舒筋活络,消肿止
痛。用于跌打扭伤、骨折脱位以及体育运动前后消除疲劳。【用法用量】用药棉蘸药液轻搽患处;重症者用药液湿透药棉敷患处1小时,1日2
~3次。【使用注意】忌内服;不能搽入伤口;用药过程中如有瘙痒起疹,暂停使用。跌打万花油【剂型规格】油剂,每瓶25ml。
【功效主治】消肿散瘀,舒筋活络止痛。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扭伤、轻度水火烫伤。【用法用量】外擦(或外敷)患处。鼻出血者可取浸有
跌打万花油脱脂棉塞入出血的鼻孔。【使用注意】忌口服,孕妇禁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剂型规格】软膏,每支10g。【功效主
治】清热燥湿,活血消肿,去腐生肌。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各类痔疮、肛裂症见大便出血,或疼痛、有下坠感;亦用于肛周湿疹。【用法用量】
外用,取适量涂搽患处。【使用注意】孕妇慎用或遵医嘱。痔疮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
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痔疮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栓剂适宜治疗内痔,膏剂适宜用于单纯的外痔,混合痔
则可以栓剂和膏剂一起使用。皮肤疖疮、丹毒多由热毒瘀滞肌肤所致。疖子丹毒如意金黄散【剂型规格】散剂,每袋12g。【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瘀滞肌肤所致疮疡肿痛、丹毒流注,症见肌肤红、肿、热、痛,亦可用于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外用
。红肿、烦热、疼痛,用清茶调敷;漫肿无头,用醋或葱酒调敷,亦可用植物油或蜂蜜调敷;1日数次。【使用注意】疮疡已破者勿用;外敷面积
最好超过肿胀范围;注意切勿入口。梅花点舌丸【剂型规格】水丸,每10丸重1g。【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火毒内
盛所致的疔疮痈肿初起、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用法用量】口服,1次3丸,1日1~2次;外用,用醋化开,敷于患处。【使用注意】正虚体弱者慎服,孕妇禁服;按定量服用,不可多服。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