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陶渊明的文化意义
2018-11-19 | 阅:  转:  |  分享 
  
陶渊明的文化意义





摘要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被誉为“千古隐逸之宗”,他留给我们很多思考。本文侧重谈陶渊明对悲剧人生的超越,在反抗和自省中实现理想。

陶渊明的一生仕途坎坷,处于在悲剧命运的笼罩下。晋宋易代前后,战乱频繁,政治黑暗,陶渊明饱受精神依傍缺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心为形役和无法消除的人生消极状态之苦,但他不断反抗,以强烈的悲剧意识寻求自我拯救,归隐田园向世人宣告他的独立宣言,实践自然主义人生哲学,以退为进,关心社会,建构精神上的理想家园,通过诗文传世曲线实现理想,执着的追求着刚毅正直的操守。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他的人生智慧和生存方式也不断警醒后来人,为我们开辟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新天地。



关键词:悲剧人生;自我实现;影响















































Abstract





TaoYuanmingwasafamousnaturalpoetinDongjinera,hewascalled“amodelwhohangupone''sfiddleinthroughallages”,heleaveedusalotoftothinkover.Thispassagewillmainlytalkaboutthebeyondofatragedylife,heachievedthedreambyresistingandself-examination.



TaoYuanminghadadiffifultlifeinpolitics,hewasintragedyallthetime.AroundthechangebetweenJinandSongera,warshapppendefrequentlyandthesocietywassinister.TaoYuanmingsufferedfromnobelief,nostagetoelaboratebrillianceofmind,nofreedominheartfrombody,andnowaytoeliminatedisappointingcondition,buthereactagainstandtrytosavehimselfbythestrongtragedywill.Heretiredfrompoliticstoaannouncehisdependence.Heputnaturalismiinreallife,toretreatinordertoadvance,payattentiontothesociety,buildaheavenlyhomeinliterature.Hewroteworksastoachievethedreamwindingly,pursuitresoluteandhonestvirtue.Heleftusspiritualvalues.Hiswisdomandwaytolivewarnsustimetotimewhichopenupanewboundary.



































目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2

目录………………………………………………………………3

绪论………………………………………………………………4



一陶渊明的悲剧命运…………………………………………4

1精神依傍缺失……………………………………………4

2壮志难酬的政治忧伤……………………………………5

3心为形役之悲……………………………………………5

4对消极存在状态的幻灭感………………………………5



二超越悲剧的自我实现…………………………………………6

1自然主义人生哲学…………………………………………6

2立书传世的曲线理想………………………………………7

3归隐中的进取………………………………………………7



三影响……………………………………………………………9

结论………………………………………………………………11

参考文献…………………………………………………………12







绪论



在我国历史上,晋代是各种矛盾复杂交织的时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政治局面,南北分裂,构成了东晋社会末期的人间乱像。也正因此,魏晋时期是一个反省和自觉的时代,魏晋士人对生命本源、生命价值和生存方式进行了反省式的思考。钱志熙在《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一书中谈到:“魏晋文化思潮的核心主题是生命问题。他们对生命进行深入自觉的追问,对生命的不同理解决定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采用不同的生存方式来体现生命价值”,由此产生了魏晋时期独特的文学现象。

陶渊明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悲剧意识,生活在这种氛围中也在自发的探究生命的价值。陶渊明具有主动自觉的悲剧意识和与之对抗的精神。“悲剧意识是指人们对于人生的悲剧感和积极寻求对悲剧人生进行艺术观照和抗议的心理能量、动力、和意向的总和。”清代诗人龚自珍说:“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己亥杂诗)陶渊明的一生,是悲剧和抗争的一生,是理性和智慧的一生,是反省和自觉的一生。他的人生哲学和生存智慧,他始终不渝的对抗命运悲剧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更为后代知识分子提供了新出路新思维。





陶渊明的悲剧命运



陶渊明对生命的思考源于需要解决的存在于自身的悲剧命运,他的一生是多种矛盾的复杂交错的结合体。社会政治动荡,精神依傍不坚定,强烈的个体意识都是铸成彷徨延宕的悲剧命运的源头。这种“对悲惨现实人生的深切体验和由之产生的悲哀情怀,即‘苦难意识’,或‘人生悲剧感’。”陶渊明作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对自身责任感的主动思考和承担,使他对人生悲剧有更睿智的思辨和透彻的洞察。他的人生悲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神依傍缺失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子们缺少一贯的信仰和依存,导致各种思想学说在头脑中此起彼伏,众多文士都试图寻找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来体现和驾驭个人生命价值,而这个探索的过程是伴随着痛苦、放纵和压抑的。保罗·蒂里希认为,在古代文明时期,占支配地位的是本体的焦虑,即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在中世纪,是道德的焦虑,即对罪过和谴责的焦虑;而在近代后期,则是精神的焦虑,即对意义和虚无的焦虑。魏晋时期人们主要表现为在中国文化功业意识的熏陶下关心自我价值的实现。

汉代确立的儒家大一统思想被腐败的现实政局动摇着,道家老庄哲学又无法给“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知识分子指明未来光明的出路,士子们缺少精神上的保障和安全感,此时魏晋玄学应运而生。它“鄙视汉代‘象数之学’,抛弃阴阳五行等就说的传统”,以“自



然”对抗名教,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理论庞杂,派别众多,过度放纵,使得它变成讨论本体论的抽象哲学,脱离实际,空泛不真实。诸多思想潮流在社会上风行混淆了人们的思维,没有轴心的精神支持自然使得善于思考人生的陶渊明苦闷徘徊。

很多名士追求“魏晋风流”。所谓“魏晋风流”,是在魏晋这个特定的时期形成的人物审美的范畴,它伴随这魏晋玄学而兴起,与玄学所倡导的玄远精神相表里,是精神上臻于玄远之境的士人的气质的外现。简言之,就是魏晋时期士人追求的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他们多放纵礼法,刻意违反世俗,寄托精神上的玄妙来解决现实的困难,玄谈浮诞,发泄佯狂。然而“真放肆不在饮酒高歌,假矜持偏于大庭卖弄”,这不完全符合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的真趣,而且淡薄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它无法为世俗容纳。陶渊明在儒家经世致用和道家归隐的斗争中反复挣扎。

2.壮志难酬的政治忧伤

陶渊明的一生五次出仕,七次辞官。从29岁首次出仕到41岁辞彭泽令,他饱尝了矛盾交织的痛苦,理想和现实的碰撞使他一次次面临人生的抉择。

东晋官场士族为官的潜规则使陶渊明首次进入官场只做了江州祭酒的小官,“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饮酒》十九),不久就解职归田了。后来迫于家庭压力和没有完全泯灭的政治希望,他又反复在“仕”与“隐”中挣扎,试图挖掘出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陶渊明并非没有政治才能和人本精神,他的《桃花源记》就是例证。

在《桃花源记》中,他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模式——和谐的田园社会。经济方面农业社会自给自足,劳动创造财富;社会政治方面没有君主官吏,取消了剥削压,平等自由;家庭伦理方面打破社会等级差别,人与人和谐相处,交情淳厚;社会习俗方面热情好客,民风古朴,礼法规则。这一理想反映了陶渊明有大治天下,造福苍生的抱负。陶翁正是怀着这样的壮志努力在有生之年寻找到自己的政治舞台,但最后却改变不了“不复得路”、“未果”和“后遂无问津者”的结局,这幽幽的苦痛,余意无穷,我由此深深体会到作者心中那股惆怅寂寞之感,和怀才不遇的失落叹惋。“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十二首》其二)这首诗正是陶渊明内心痛苦的写照。

3.心为形役之悲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明确指出几次反复任官的苦衷,“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归去来兮辞》小序“眷然有归欤之情”。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归去来兮辞》小序醒悟,便“往不谏迷途未远,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更有痛彻心肺、追悔莫及的自责自悔。陶渊明的悲剧意识不表现在对悲剧的正面反击,而是由于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不断寻找出路。

1.自然主义人生哲学

在经历了宦海沉浮之后,陶渊明不断内心反省,认识到自己进入官场违背了“性本爱丘山”的刚直本性,所以自觉的探索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依靠,最终找到了自然这一最本真的心灵归属。自然是一种自在的状态,可以使人返璞归真,自由畅快,自然是化解人生苦恼,医治各种弊病的良药。陶渊明将魏晋思想净化提炼,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想的核心,同时他吸取了各种思想的优点,摒弃了玄学中远离现实,超尘出世的虚幻部分,汲取精华,既具有冲破儒家礼法禁锢人性的解放色彩,又以务实的态度对待人生,通过平凡的生活感受把握玄学中抽象深邃的哲理,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精气神韵。陶渊明的自然观既符合自己的个性特征,又与时代顺应。他的生命观、贫富观、劳动观、社会观都围绕在“自然”周围,和谐并存。

陶渊明的诗文中有很多直接含有自然字样的句子。如: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又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答曰:‘渐近自然。’”(《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可以概括为:自然而非无为。他崇尚自然,顺化天意,认为人只能适应万化,而不能让万化迁就自己,要委运化迁,乐天知命。但是自然并不是消极等待,他提倡人们以智慧和真情对待自然规律。面对生死,陶渊明知道无法改变,



所以就豁达的接受和面对,忘情旷达,颂出了“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挽歌诗三首》其三)的豪迈宣言。在《归去来兮辞》中他说:“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它反映了作者不回避生死的严肃思考,与其行尸走肉的长命百岁,倒不如顺心随性,智慧的生活。

陶渊明被成为“千古隐逸之宗”,但是他并非从此追寻仙人野鹤,神龙无踪,他踏踏实实的在农村种田生活,靠劳动养家。归田而不停止对理想的追求,甚至在现实世界看不到实现理想的可能时,还驰骋想象,在艺术的园地里寄托情思,不断反抗。

陶渊明的自然哲学是智慧和理性的,苏轼“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叩门而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闲之,贵其真也。”



2.立书传世的曲线理想

孔子政治失意后转而著书,陶渊明也有此意,政治上的阻碍并没有吓到他的理想,他把全部精力和情感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寄希望于转志为文,希望“垂空文以自见”,让后人了解他的境遇和品格。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而可以畅游千古,他因此扩大了生活的空间,精神上得到了超越和自由,他意识到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性刚才拙,于物多忤”,所以“养真衡茅下”是为了“庶以善自名”。他的作品与时代气息相通,田园诗的写作不断创新,他以对自然的独特敏感性将目光投向平凡的乡村,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美学境界。村舍、桃李、鸡犬、桑麻、孩童、鱼鸟、云松构成了本色本香的生态之旅,借以表达自己对田园的热爱,平和静穆,“乐贵自然真趣,景物不在多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俱足,会景不在远,蓬窗竹屋下风月自赊”,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以简单的笔画勾画出朴素的乡土气息和诱人的田园情趣。并且他很重视自己诗文的传世,请朋友书抄、传抄,在以文会友的讨论中交流,通过多人参加的小型诗歌创作集会等方式传播。陶渊明存世作品诗一百二十首,文十二篇,从萧统开始,陶诗的艺术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

陶渊明的诗文自然真挚,正如辛弃疾所说:“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他的语言天然去雕饰,信手写出便“质而实绮,癯而实庾”陶渊明的诗歌富含人生哲理,但并不是从抽象的哲理出发,而是从生活出发,将生活中的感受升华为哲理,又将这哲理连同生活的露水和芬芳一起诉诸诗的形象和语言。“真”是陶渊明诗歌的精华,没有矫饰和虚伪,在简单中养真。他的诗简约玄淡,不滞于物。“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他的诗既有哲人的智慧,又有诗人的情趣,隽永厚朴,耐人寻味。他的诗由醇转厚至淡,是美的极高境界。

陶渊明在诗歌领域开辟了人生的新出路,曲线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转变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他最终找到一种适合的方式,这种蜕变无异于浴火重生。





3.归隐中的进取

陶渊明自觉归隐田园虽然是主动行为,但其中仍蕴藏着深深的遗憾。叶嘉莹分析道:“如以渊明之志意而言,则用世乃其本心,归田才是不得已。然而如以渊明之质性而言,则归田方能保全其自然与真淳,而出仕则不免有‘违己交病’之患。所以渊明的归田,既非为了虚浮的隐居的高名,也非为了世俗的道德的忠义,而只是为了在在‘大伪斯兴’的此一人世,保全一份质性自然的‘真我’。”陶渊明并没有被这份无奈打到,停止追求理想,相反,他以理性和智慧从容的面对命运。

钟优民先生认为:“陶渊明生前就坚决不同意那种认为归隐只是图个人安乐,不能有所作为的观点。在他心目中,自量只要能坚持所选择的道路,也是可以有所作为和贡献的。”陶渊明在命运的漩涡中不断奋进,“绝仕而不绝世”,即使归隐田园,他仍不忘关心社会,“居田有成”。钟先生分析陶渊明的人生道路有四个阶段:早年“入世”,具有救世济时的远大抱负,充满政治激情;中年“用世”,亲尝宦海浮沉之苦;中年之后的归田时期“愤世”,他没有因政治理想的受阻而抛却一切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就此消极颓废,而是奋笔直书壮志未筹的苦闷,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晚年“抗世”,通过自身遭遇体会广大人民的痛苦与思想愿望,更有了思想上的飞跃,关心人民的命运,对各色统治者进行抨击。

第一,积极关心社会。陶渊明归隐田园并非与世隔绝,相反,他为自己开辟了一个更自由的空间,方宗诚先生在《陶诗真诠》中说:“陶渊明高于老庄,在不废人事人理,不离人情,只是志趣高远,能超然于境遇形骸之止耳。”归隐成了他可以发表政治见解的条件,这样就躲过了政治迫害,同时可以发表感慨,流传千古。比如《感世不遇赋》中流露出强烈的激愤情绪,“何旷世之无才?罕无路之不涩。”“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既轩冕之非荣,岂缊袍之为耻!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作者从“轩唐”盛世人们生活的幸福看到现实政治的黑暗,大胆揭露,表达嗟叹和愤恨,精准深刻。

第二,树立固贫守节的典范。陶渊明并不是唯一一个退隐的文人,但是他的隐逸与众不同。他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不是为了长生不老,他的田园生活虽然浪漫天真,但是经济拮据,现实残酷。在义熙四年的一场大火过后,陶渊明生活越来越难,有一位农民劝他做官:“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陶渊明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晚年家徒四壁,不断求贷,甚至“乞食”,难得的是,即使在这种条件下,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操守,仍在晚年拒绝了檀道济做官的邀请,他以自己为范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的榜样,他固贫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这也是他最动人的地方。“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曲,富贵不能淫”,陶渊明真正做到了君子的准则。

陶公从生活之无,无处精神之有,从眼前一时之无,写出思想上永恒,无酒无食无钱,有节操有斗志有真淳。

第三,构建社会理想。

陶渊明身在田园,心系天下,晚年仍记挂百姓的疾苦。虽然自己无法为天下建构一个和谐安定的家园,但是仍笔耕不辍的描述一个理想中的社会结构,那就是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三、影响



陶渊明的诗文对后世影响极大,人们欣赏他的真性情,真风流。冯友兰说:“真正风流底人,有情而无我。他情与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陶渊明具备他所指的“玄心”、“洞见”、“妙赏”、“深情”这四个构成真风流的条件,“在陶渊明身上,颖悟、旷达、率真三者兼而有之,而且十分协调地融合在一起。”

陶渊明的一生是艺术化的一生。明人唐顺之评价他:“陶彭泽未尝较音律,雕文句,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何则?其本色高也。”陶渊明的诗从萧统开始,逐渐被人们认可和尊重。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称赞“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隋唐时期,越来越多的诗人喜欢陶渊明的诗文,对陶渊明的评价越来越高。李白杜甫白居易到了北宋,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确定。欧阳修盛赞《归去来兮辞》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王安石说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有诗人以来无此句者。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矣”。苏东坡在《与苏辙书》中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水龙吟》词中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吟咏、提及、明引、暗引陶诗陶文的有60首元朝、明朝和清朝,直至现代,沿袭了两宋对陶渊明的崇高评价。无论古今中外,诗人们的感受是相通的,真正的文学和精神涟漪必将受到各国人的珍爱。





















结论



陶渊明在人们心中,似乎超越了现实而潇洒随性,然而他洒脱的外在形象背后却潜藏着巨大的痛苦,他的思想中有难以化解的矛盾,在“仕”与“隐”之间,他力图用纯朴的田园生活消逝内心的不满和悲哀,而这种悲剧命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共同的弱点和历史局限性。

陶渊明能够摆脱生命中的困境,“文学上因有深厚的哲学素养,方能在思想上净化‘唯我’自私之迷障,达到‘忘我’之境地,以安顿自我之精神生命。在生活上,能解脱因理想与现实互为矛盾冲突,所带来之寂寞与痛苦,亦可谓种种之‘不足’,转化为陶然‘自足’,顺意‘称心’。在创作上,能自当代‘虚玄’之诗风中,转化成为‘不玄’,使其具有淡中含腴,质中寓美之艺术特色,其难能可贵者在此,其文学成就所以出类拔萃、独步古今者亦在此。”他退隐田园是自觉地退却,虽然自愿,但其中存在着不可抹杀的深沉的悲剧意义。陶渊明的超越性是无与伦比的,他克服人性的弱点、制度的缺失,敢于挑战桎梏,敢于抉择并坚持到底,自己为自己做主,健全人格,追求美好生活但是不放弃社会责任。他外表恬淡静穆,而内心热情济世,灵魂深处自由舒展。他活出了生命的情调,以生态情怀和诗性的存在方式开创了美学的新纪元,开创了悲剧意识的新高度。





































参考文献





[1]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

[2]李华主编《陶渊明诗文赏析集》,巴蜀书社出版,1988年3月。

[3]董俊生《魏正申研陶成果评论选》,大连出版社,2005年10月。

[4]吴国富《论陶渊明的中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

[5]龚斌《陶渊明传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6]高建新《自然之子陶渊明》,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7]卢盛江《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4月。

[8]叶嘉莹《好诗共欣赏——叶嘉莹说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家诗》,中华书局,2007年1月。

[9]刘少丹《追寻与坚守——陶渊明的人格世界略论》,内蒙古大学,2008年6月。

段幼平,《论陶渊明的哲学生命存在》,《作家杂志》2008年,第一期。

柯汉琳,《中国古代悲剧与反悲剧意识》

潘多灵,《论陶渊明的悲剧意识》,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3月,第4卷第1期

保罗·蒂里希,《存在的勇气》,成穷,王作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9页。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之《陶渊明与魏晋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之《陶渊明与魏晋风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第31页。

【明】洪应明《菜根谭》,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9月。

柯汉林,《中国古代悲剧与反悲剧意识》

苏轼《东坡题跋·书李简夫诗集后》

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中诗》【明】洪应明《菜根谭》,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9月,第284页。

辛弃疾《鹧鸪天》

张凤香高速平《安“简”乐“道”,回归本真——美国作家梭罗和东晋诗人陶渊明比较研究》,《作家杂志》,2008年,第11期。

董俊生《魏正申研陶成果评论选》,大连出版社,2005年10月,第85页。

董俊生《魏正申研陶成果评论选》,大连出版社,2005年10月,第85页。

方宗成《陶诗真诠》

王维《桃源行》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之《陶渊明与魏晋风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第46页。

同上,第40页。

陈桥生,《陶渊明》,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10月,第38页。

李华《陶渊明诗文赏析集》,巴蜀书社出版,1988年3月,第7页。

钟优民李慧明《厚积薄发后出转精——〈田园诗派宗师——陶渊明探新〉述评》,九江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论文









1









献花(0)
+1
(本文系敏敏的馆藏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