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语言的演变01口语与文言:汉语之花开两朵,形色气味各不同
2018-11-26 | 阅:  转:  |  分享 
  
语言的演变01

口语与文言:汉语之花开两朵,形色气味各不同

先请诸位看一则文言小故事: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nà]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

肆中佣保者,见喋[dié]聒[guō]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lìn]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我特需此核作种。”于是掬[jū]梨啖[dàn],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chán],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沈,道士接浸坎上。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fù],累累满树。道士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已,乃以镵伐树,丁丁良久方断。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清代《聊斋志异·种梨》)

接触过文言文,我们知道这是古人的文章,那么古人平时张口就是“文言”吗?不,请不要被文言文误导,以为古人日常说话也像他们写的文章那样满口的“之乎者也”——因为在古代,文言文就已经和日常口语分道扬镳了。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说:“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大致梳理一下这个概念:

春秋战国乃至更早的时候,作者们将当时的口语书面化,形成当时的书面语言。受当时书写条件的限制,书面材料制作不易,书写的速度也很难快起来,总之,当时文字的书写成本高却效率低,所以书面语言力求简省——能省则省。没谁会写“你吃过饭了吗”,而只会写“饭否”——这多简单!

这样,中国历史上首次思想大爆炸的丰富成果——“诸子百家”们的思想火花就在简牍上被用这种极为简省的语言记录了下来。后代的读书人们学习这些“至圣先贤”们的思想,也继承了这种“文(纹)言”——意即“被修饰过的、美好的、优雅的语言”,用这种“文言”写成的文章就是“文言文”。文言文,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

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新事物不断出现,民族文化的碰撞交流等原因,使得口语变化很快:“纸”出现了,就增加了许多与“纸”相关的词汇,相应地很多与被“纸”替代的事物相关的词汇渐渐衰微,乃至消亡……从先秦到清代,漫长的两三千年,口语和书面语虽然相互影响之中不断演进,但口语的变化更大更快,而书面语都是以相对稳定的“文言”为主流的。也就是说,先秦之后,古人平时交流,一般说的也是当时的“白话”;没读过书的人,如果有人读一篇“文言文”给他们听,他们也会难以理解。

越往后,对早期文言作品的理解就越难。《论语》之类的经典刚完成时,参加讨论的人应当都明白其章句意思,但四百年后,人们就要借注释来研习《论语》了,再后来,甚至要为《论语》的注释作注释了。可见,文言因为稳定也就与口语渐行渐远了。

是故,文言难,古亦然!然岂可轻断古人以满口皆文言,君不见古代亦有白话小说乎?_

下附几段以飨诸君:

当下崔宁和秀秀出府门,沿着河走到石灰桥。秀秀道:"崔大夫!我脚疼了,走不得。"崔宁指着前面道:"更行几步,那里便是崔宁住处。小娘子到家中歇脚,却也不妨。"到得家中坐定,秀秀道:"我肚里饥,崔大夫与我买些点心来吃。我受了些惊,得杯酒吃更好。"当时崔宁买将酒来,三杯两盏,正是: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宋代《碾玉观音》)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明代《西游记》)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有心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时候,又无姐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怪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若不是前日看出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你方才叫我吃燕窝粥的话,虽然燕窝易得,但只我因身子不好了,每年犯了这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那些底下老婆子丫头们,未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姐姐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呢。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清代《红楼梦》)



一人性最贪,富者语之曰:“我白送你一千银子,与我打死了罢。”其人沉吟良久,曰:“只打我半死,与我五百两何如?”(清代《笑林广记·打半死》)



看过这些鲜活的文字,记录了当时的口语,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口头交流使用的语言;书面语是对语言的书面记录,白话口语也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就像今天的白话文。

既然每个时代都有“白话”,为什么还要“文言文”?

文言文其实就相当于古代普通话,它的长期流传是习惯的力量和现实的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言文的最大优点,是他的超方言性。中国是地域广阔、方言复杂的国家。周初分封八百诸侯,而“五方之民,言语不通”(《礼记·王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叙》)。在古代不可能做到全民语言规范化,就算是当代中国推广普通话,用了几十年,到现在也还没有完成。

但是文言文却是全国通行的书面语言交际工具。它独立于方言口语之外,所有“读书人”共同遵行文言书面语的字词句法规范进行创作和解读,全国范围的交流才有了可能。如果没有“文言文”,只是以笔代口写出字来,古白话的区域性和方言性质就会造成阅读者的理解困难。在这任何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中,这都是不可接受的。你想像一下,用方言在纸上写一篇政令,传到千里之外,在这千里疆域内,会产生多少种误读?

所以,先秦诸子,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模仿周代典籍,确定的当时“书面语言”的规范,后来的政府和读书人承其惠,以此为典范,遂有了传承千年的“文言文”。

最后提醒大家,不要误以为“文言文”千年不变,其它人家也是与时俱进的——其词汇、句式、语法都是随着时代发展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比较一下不同朝代的文言文,自己找找看:)

献花(0)
+1
(本文系HE教育梅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