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名天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T2DM患者全程治疗新主张
2018-12-05 | 阅:  转:  |  分享 
  
T2DM患者全程治疗新主张——赣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刘泽洪二维即二甲双胍+维格列汀,维胰即维格列汀+胰岛素,后同MCC批号GAL171
0740有效期2018-11-02,过期资料,视同作废目录213DPP-4抑制剂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全程治疗药物维格列汀从始至终,
呵护全程糖尿病需要全程管理KendallDM,etal.EurJInternMed.2009Jul;20Suppl
2:S329-39.糖尿病是进展性疾病,胰岛素抵抗伴随始终,β细胞进行性衰竭随着T2DM病程的进展,需要使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全
程治疗随着病程的进展,β细胞功能逐渐降低,需要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管理而达到所需的血糖目标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100生活方式干预
单药治疗双药联合9T2DM的主要病因β细胞功能(%)8HbA1c(%)76HbA1c5β细胞功能0病程(年)>15HeineRJ
,etal.BMJ.2006Dec9;333(7580):1200-4.T2DM治疗的药物应满足全程治疗需求,同时兼顾疗
效和安全性T2DM患者需要可贯穿疾病全程的治疗方案,所用药物在全面改善血糖控制的同时,需兼顾安全性问题:GI不良反应低血糖体重增加
GI:胃肠道目录312DPP-4抑制剂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全程治疗药物维格列汀从始至终,呵护全程糖尿病需要全程管理DPP-4抑制剂是
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全程治疗药物2017AACE/ACE糖尿病综合管理方案12013IDF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老年糖尿病诊
疗措施专家共识(2013年版)3DPP-4I单药治疗DPP-4I一线备选治疗DPP-4I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一线基础用药之一双联药物
治疗二线首选治疗三联药物治疗三线首选治疗1.GarberAJ,etal.EndocrPract.2017Feb;2
3(2):207-238.2.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ManagingOlde
rPeoplewithType2DiabetesGlobalGuideline.20133.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
会老年内分泌代谢专业委员会,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编写组.中华内科杂志.2014,53(3):243-51.其中,维格列汀相
比其他DPP-4抑制剂的机制及药效学具有独特优势底物样酶抑制剂,更持久抑制DPP-4酶活性1,2,3改善β细胞功能,血糖依赖性调节
胰岛素分解智能调节a细胞,减少低血糖风险1.BurkeyBF,etal.JPharmacolExpTher.200
5;315:688-695.2.Y-L,etal.JClinPharmacol.2007;47:633–641;
3.维格列汀说明书.4.BalasB,etal.JClinEndocrinolMetab.2007;92(4)
:1249–55.5.RizzoMR,etal.DiabetesCare.2012;35(10):2076-82.
丰富的临床研究和适应症,维格列汀均能满足全程治疗的用药需求维格列汀全程治疗循证支持胰岛素控制不佳后加用维格列汀满足全程的适应症联合
胰岛素适应症已获批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100生活方式干预单药治疗双药联合(联合双胍、联合SU)联合磺脲类适应症已获批T2DM的主要
病因9T2DM的主要病因β细胞功能(%)8改善β细胞功能HbA1c(%)76HbA1c5β细胞功能0>15病程(年)维格列汀具有C
V、老年、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体重等特殊风险人群的安全管理证据4.Ligueros-SaylanM,etal.Diabe
tesObesMetab.2010Jun;12(6):495-509.5.MatthewsDR,etal.Dia
betesObesMetab.2010;12:780–789.1.McInnesG,etal.Diabetes
ObesMetab.2015Aug7.2.SchweizerA,etal.DiabetesObesMetab
.2011;13:55-64.3.LukashevichV,etal.Diabetes,ObesityandMe
tabolism,2011,13(10):947-954.目录231DPP-4抑制剂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全程治疗药物维格列汀
从始至终,呵护全程糖尿病需要全程管理T2DM疾病初期,生活方式干预无法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时,启用单药治疗随着病程的进展,β细胞功
能逐渐降低,需要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管理而达到所需的血糖目标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100生活方式干预双药联合维格列汀单药治疗9T2
DM的主要病因β细胞功能(%)8HbA1c(%)76HbA1c5β细胞功能0>15病程(年)HeineRJ,etal.BMJ
.2006Dec9;333(7580):1200-4.维格列汀单药治疗,显著降低HbA1c水平,相比安慰剂不增加各种不良事件
发生率≥5%的不良事件汇总HbA1c较基线变化维格列汀50mgbid维格列汀50mgqd安慰剂基线(%)
8.58.48.4N(%)维格列汀50mgqdN=85维格列
汀50mgbidN=83安慰剂N=92任何AE48(55.8)48(59.3)53(57.6)上呼吸道感染5(5.8)8(9.9
)9(9.8)高血压1(1.2)6(7.4)2(2.2)头痛8(9.3)4(4.9)2(2.2)鼻咽炎3(3.5)4(4.9)3(
3.3)四肢疼痛4(4.7)2(2.5)8(8.7)0HbA1c较基线变化(%)0-0.5-0.5%单药治疗-0.7%-1.
0P=0.011vs安慰剂P<0.001vs安慰剂24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研究,纳入354例未用药
的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基线HbA1c:8.4%,评价不同剂量维格列汀的疗效及安全性任何治疗组均无确认的低血糖事件或非症状性低血糖发
生Pi-SunyerFX,etal.DiabetesResClinPract.2007;76(1):132-8.维格
列汀单药治疗T2DM,疗效非劣效于最大剂量阿卡波糖单药,但维格列汀耐受性更好维格列汀和阿卡波糖治疗组患者HbA1c基线均为8.6%
,治疗终点,维格列汀组患者HbA1c较基线下降?1.4±0.1%;阿卡波糖组HbA1c改变为?1.3±0.1%(P=0.
307)维格列汀100mg/dN=440阿卡波糖最高300mg/dN=220任何不良事件154(35.0)113(51.4)常见
不良事件鼻咽炎18(4.1)14(6.4)头晕17(3.9)9(4.1)心悸16(3.6)3(1.4)上呼吸道感染15(3.4)
11(5.0)腹胀12(2.7)20(9.1)腹泻11(2.5)6(2.7)胃肠胀气11(2.5)26(11.8)疲劳4(0.9)
5(2.3)任何胃肠道不良事件54(12.3)56(25.5)?任何不良事件7(1.6)2(0.2)因不良事件中断治疗11(2.
5)7(3.2)维格列汀阿卡波糖单药治疗平均HbA1c水平(%)ITT人群分析时间(周)发生率≥2%;?P<0.001一
项24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组研究,纳入661例未服用降糖药物的T2DM患者(HbA1c7.5%-11.0%,BMI20
-40kg/m2,FPG<15.0mmol/L),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维格列汀(50mgbid)或阿卡波糖(最高300m
g/d)治疗,旨在比较维格列汀与阿卡波糖治疗T2DM初治患者的疗效及耐受性PanC,etal.DiabetMed.20
08Apr;25(4):435-41.随着病程的进展,β细胞功能逐渐降低,需要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管理而达到所需的血糖目标10
0双药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单药治疗9T2DM的主要病因β细胞功能(%)8HbA1c(%)76HbA1c5β细胞功能0>15病程(年)M
ET:二甲双胍HeineRJ,etal.BMJ.2006Dec9;333(7580):1200-4.随着疾病进展,单药
无法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应启动双药联合治疗2017AACE指南推荐:单药治疗3个月血糖控制不佳或高基线早期强化患者,推荐两药联
合治疗MET或其他一线治疗药物就诊时A1C≥7.5%二联疗法否是治疗3个月后,未达到治疗目标,则进行两药联合治疗药物的顺序代表
药物使用的等级顺序;线条的长度代表推荐的强度2017+AACE/ACE共识声明:糖尿病综合管理方案“二维联合”——符合指南推荐的优
选方案α、β双调节覆盖两大病因二联二甲双胍+维格列汀维合覆盖2大病因强效安全并重一天两次,频率一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
;#早一次,晚一次二维联合强效降低HbA1c达1.1%,血糖达标-1.1%P<0.001HbA1c=7.0%单药控制不佳HbA
1c平均值(%)研究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一项为期24周的观察性、多中心研究,纳入659例起始应用二甲双胍单药(850mgbid
)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随机分配至维格列汀/二甲双胍50/850mg组(n=366)或维格列汀/二甲双胍自由联合组(
n=293)基线治疗后RombopoulosG,etal.IntJEndocrinol.2015:251485..治疗
成功率(%)治疗成功率(%)二维联合优于其他二联治疗二维联合优于MET+促泌剂OR=1.51(95%CI:1.14,1.99
)OR=1.51(95%CI:1.20,1.91)P<0.001P<0.001其他二联治疗组(n=663)二维联合组(n
=587)(n=353)(n=587)单药控制不佳治疗成功率指的是血糖控制达标(HbA1c<7.0),未发生低血糖,
未因胃肠道不良事件或增重≥3%而终止治疗的患者百分比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纳入了中国20个地区56个中心的2083
例单药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比较了维格列汀+二甲双胍组vs.其他二联治疗组的疗效LIZANG,etal.2017ADA
ePoster.1184P.ChinaPDS6个月随访结果:二维联合安全达标患者比例显著优于促泌剂+二甲双胍二维联合与磺脲
类相比,疗效相当的同时,安全性更优维格列汀较平均4.6mg格列美脲,低血糖风险低,不增加体重低血糖反应更少单药控制不佳无体重增加二
维联合无严重低血糖事件低血糖事件数较磺脲下降014倍校正后体重的平均变化(kg)0vs.15(SU)59vs.838(SU)随
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试验,3118例二甲双胍(≥1500mg/d)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随机分配接受维格列汀50
mgbid+二甲双胍(n=1562),格列美脲(起始剂量2mg/d,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6mg/d)+二甲双胍(n=1556)
治疗,随访2年以上,评估两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vs.磺脲P<0.01维格列汀50mgbid+二甲双胍(n=1553)格
列美脲6mgqd+二甲双胍(n=1546)MatthewsDR,etal.DiabetesObesMetab.
2010;12:780–789.组间差异-1.5kg二维联合显著改善β细胞功能,长期获益#单药控制不佳HOMA-βvs.
基线,P<0.05;#vs.安慰剂组,P<0.05为期12个月、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纳入167例未接受过降糖药物治疗或
接受二甲双胍(2500±500mg/d)治疗6-10个月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随机加用维格列汀(50mg,
bid)或安慰剂治疗12个月DerosaG,etal.DiabetesTechnolTher.2012Jun;14(6
):475-84.早期联合HbA1c基线值=7.23
7.22n=2501
484HbA1c的平均变化(%)维格列汀+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单药加量组优效降糖优
效P值=0.0002非劣效P值<0.0001一项多中心、开放、随机、平行对照研究,纳入3084例成人T2DM患者,按5:1比例随机
分为维格列汀50mgbid联合二甲双胍500mgbid组(n=2573)与二甲双胍增量组(1000mgbid,n=5
11),治疗持续24周,旨在评估二甲双胍增量和加用DPP-4抑制剂维格列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维格列汀适用于二甲双胍作为单药治疗用至
最大耐受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JiLN,etal.DiabetesObesMetab.2016A
ug;18(8)775-82.VISION研究:与二甲双胍加量组相比,早期使用二维联合进一步降低HbA1c2017ADA:VIS
ION研究亚组分析:早期使用二维联合在不同基线HbA1c中均有显著疗效早期联合高基线组疗效最佳p=0.0185P<0.001治疗1
2周HbA1c自基线变化(%)P=0.001一项多中心、开放、随机、平行对照研究,纳入3084例成人T2DM患者,按5:1比例随机
分为维格列汀50mgbid联合二甲双胍500mgbid组(n=2573)与二甲双胍增量组(1000mgbid,n=5
11),治疗持续24周,旨在评估二甲双胍增量和加用DPP-4抑制剂维格列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维格列汀适用于二甲双胍作为单药治疗用至
最大耐受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LINOGJI,etal.ADA77thScientificS
essions.2406-p早期使用二维联合显著降低HbA1c1.8%,血糖达标联合加VISION研究,ADA结果;早期联合维格
列汀/二甲双胍片50/1000mgbid早期联合治疗24周平均HbA1c降幅达1.8%维格列汀+高剂量二甲双胍(50/10
00mgbid)维格列汀+低剂量二甲双胍(50/500mgbid)(n=285)(n=277)二甲双胍1000m
gbid(n=285)平均HbA1c变化(%)HbA1c=7.0%﹢平均基线HbA1c=8.65%:维格列汀+低剂量二甲
双胍vs二甲双胍单药p<0.004;﹢:维格列汀+高剂量二甲双胍vs二甲双胍单药p<0.001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纳
入初始治疗、基线HbA1c为7.5%~11%、平均病程24个月的T2DM患者(n=1179);随机至维格列汀/二甲双胍片50/10
00mgbid、维格列汀/二甲双胍片50/500mgbid、维格列汀50mgbid、二甲双胍1000mgbid组,治疗2
4周维格列汀适用于二甲双胍作为单药治疗用至最大耐受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BosiE,etal.Dia
betesObesMetab.2009;11(5):506-515.2017最新GUARD亚组结果显示:二维联合显著降低高基
线患者HbA1c达1.62%,血糖达标早期联合维格列汀+二甲双胍N=2131基线HbA1c(%)8.4HbA1c自基线变化(%)H
bA1c=7.0%p<0.0001,vs.基线GUARD研究是一项为期24±6周,前瞻性,非干预性研究,纳入维格列汀或维格列汀联
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成年T2DM患者,亚组分析来自埃及的2786例患者,2131例接受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维格列汀适用于二甲双胍作
为单药治疗用至最大耐受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ShelbayaS,etal.CurrMedRes
Opin.2017May;33(5):797-801.二维联合:胃肠道不良反应更少,低血糖风险更低早期联合无低血糖无低血糖
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纳入初始治疗、基线HbA1c为7.5%~11%、平均病程24个月的T2DM患者(n=1179);随机至维格列
汀/二甲双胍片50/1000mgbid、维格列汀/二甲双胍片50/500mgbid、维格列汀50mgbid、二甲双胍100
0mgbid组,治疗24周维格列汀适用于二甲双胍作为单药治疗用至最大耐受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BosiE
,etal.DiabetesObesMetab.2009;11(5):506-515.早期联合C-肽水平自基线变
化(ng/mL)P=0.048vs.基线P=0.025(组间差异)HOMA-β自基线变化P=0.001vs.基线P=
0.018(组间差异)NSNS二甲双胍组(n=32)基线HbA1c:8%二甲双胍+维格列汀组(n=32)基线HbA1c:8.1%二
甲双胍组(n=32)基线FPG:142.3mg/dL二甲双胍+维格列汀组(n=32)基线FPG:145.5mg/dL一项随机、开放
、对照研究,纳入64例未经药物治疗且血糖控制不佳(HbA1c7%-9%)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1700mg/天组(n=
32)和二甲双胍1700mg/天+维格列汀100mg/天组(n=32),治疗6个月维格列汀适用于二甲双胍作为单药治疗用至最大耐受剂
量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ZografouI,etal.Hormones(Athens).2015J
an-Mar;14(1):118-25.早期使用二维联合显著改善T2DM患者的β细胞功能小结二维联合(二甲双胍+维格列汀)机制互补
、覆盖更多病因,是联合治疗的首选方案,获益2大类患者:二甲双胍单药控制不佳者:降低HbA1c达1.1%,血糖达标,疗效优于其它二联
治疗,且安全性好,同时改善胰岛功能高基线早期联合:降低HbA1c高达1.8%,血糖达标;胃肠道不良反应更少,低血糖风险更低,同时改
善胰岛功能疾病中晚期,胰岛素±MET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联合维格列汀治疗随着病程的进展,β细胞功能逐渐降低,需要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进
行管理而达到所需的血糖目标联合胰岛素100生活方式干预单药治疗双药联合9T2DM的主要病因β细胞功能(%)8HbA1c(%)76H
bA1c5β细胞功能0>15病程(年)HeineRJ,etal.BMJ.2006Dec9;333(7580):1200
-4.内促佳维乐?增加内源性GLP-1和GIP水平,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低血糖时促进α细胞分泌胰高糖素,低血糖风险小维胰联合胰岛
素外补外源性补充胰岛素,迅速降低血糖即维格列汀+胰岛素,后同维胰联合——胰岛素±MET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者的优选方案全球多中心研
究:维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研究目的:评价维格列汀与胰岛素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长期有效性和耐受性研究设计:24
周、双盲、随机、多中心、安慰剂对照,296例使用胰岛素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平均基线HbA1c8.4%,平均基线BMI33
.1kg/m2),平均糖尿病史14.7年,平均使用胰岛素75个月,平均日剂量达81.6U;约1/3的患者使用长效胰岛素,约有一
半患者治疗方案中包括短效胰岛素。随机加用维格列汀或安慰剂治疗FonsecaV.etal.Diabetologia.2007
;50:1148-1155总体人群老年患者BL=8.4%8.4%
BL=8.4%8.4%N=144
152N=20393
校正后平均HbA1c变化值(%)校正后平均HbA1c变化值(%)P=0.001P=0.010对照组即安慰剂联合胰岛素Fonse
caV.etal.Diabetologia.2007;50:1148-1155与对照组相比,维胰联合显著降低HbA1c与
对照组相比,维胰联合减少低血糖发生严重低血糖确证的低血糖每患者年发生次数每患者年发生次数P<0.05P<0.001对照组即安慰
剂联合胰岛素FonsecaV.etal.Diabetologia.2007;50:1148-1155中国头对头研究:与其他
DPP-4抑制剂相比,维胰联合降低HbA1c更优维格列汀+胰岛素+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西格列汀+胰岛素+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利格列汀+
胰岛素+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P<0.05P<0.05联合胰岛素HbA1c变化(%)HbA1c变化(%)维格列汀+胰岛素+二甲双胍或阿
卡波糖西格列汀+胰岛素+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利格列汀+胰岛素+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一项12周,随机,开放标签,平行组临床研究。纳入胰岛
素和传统OAD(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双药联合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年龄:>18岁;HbA1c>7.0%;BMI
of22–45kg/m2。患者来自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时间从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患者按1:1:1的比例分成3
组,12周治疗期间,要求患者门诊随访2周一次P=0.000P=0.000TangYZ,etal.DiabetolMeta
bSyndr.2015Oct19;791.中国人群研究:维胰联合在T2DM合并中度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设计:纳入143例
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中度肾损伤2型糖尿病患者,在现有胰岛素基础上加用维格列汀50mgQD,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糖化血红
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Hb)和胰岛素用量变化情况,评估用药后的不良事件以
及患者和医师的满意度目的:评估维格列汀50mg,qd联合胰岛素在T2DM合并中度肾功能受损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143例
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中度肾损伤2型糖尿病患者,在现有胰岛素基础上加用维格列汀50mgQD,治疗12周观察指标疗效:HbA1
c、FPG、胰岛素用量的变化情况安全性:eGFR自基线的变化、低血糖等不良事件单春艳,等.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6(5
):321-324维胰联合显著改善血糖控制,减少胰岛素用量,同时不影响肾功能显著降低HbA1c显著降低FPGFPG,mmol
/lHbA1c,%eGFR无明显变化显著减少胰岛素用量eGFR,ml/min/1.73m2胰岛素用量,U/dvs.治疗前,
P<0.05单春艳,等.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6(5):321-324小结维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强效降糖同时安全性更佳
:显著降低HbA1c,与其他主要DPP-4抑制剂相比,疗效更优与其他非DPP-4抑制剂联合胰岛素相比,显著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显著减少
胰岛素用量维格列汀使用广泛,是拥有丰富的中国人群循证医学证据的DPP-4抑制剂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批件,批件号:2
017S00391及2017S003922.西格列汀说明书(2017年1月修订);与维格列汀同时获批联合磺脲、联合胰岛素的适应症
3.沙格列汀说明书(核准日期2017年2月24日)4.阿格列汀说明书(201
6年4月修订)5.利格列汀说明书(核准日期2015年8月28日)总结维格列汀满足全程治疗的用药
需求随着T2DM疾病进展,在各阶段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以满足疾病全程管理的需要丰富的临床研究和适应症,可用疾病的全程管理单药
治疗:阿卡波糖、格列齐特疗效相当,较阿卡波糖GI不良反应更少,较格列齐特体重增加更少联合二甲双胍:用于高基线起始治疗及MET控制不
佳的患者,降低HbA1c最高达1.8%,安全性更佳联合胰岛素:降低HbA1c最高达1.33%,显著优于西格列汀和利格列汀,同时显著
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减少胰岛素用量Thanks“二维联合”是通过α、β双调节机制作用、直接覆盖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两大病因,强效安
全并重、早晚各一次使用方便,使T2DM患者可达到全面获益一项为期24周的观察性、多中心研究,纳入659例起始应用二甲双胍单药(85
0mgbid)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随机分配至维格列汀/二甲双胍50/850mg组(n=366)或维格列汀/二甲
双胍自由联合组(n=293)主要目的:比较治疗方案的依从性次要目的:HbA1c的变化及维格列汀安全性和耐受性研究结果显示:二维
联合强效降低HbA1c达1.1%,可使患者血糖达标接下来介绍的是2017ADAChinaPDS6个月随访最新结果:这是一项
多中心(全国54家中心)、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纳入了中国20个地区56个中心的2083例单药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比较了维格
列汀+二甲双胍组vs.其他二联治疗组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二维联合安全达标患者比例显著优于其他二联治疗下面我们来看下二维联合在安
全性方面的优势二维联合与磺脲类相比,疗效相当的同时,低血糖风险低,不增加体重,安全性更优再来看看维格列汀对β细胞功能的影响这是一项
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纳入171例未经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HbA1c8.7%),给予二甲双胍(2500±
500mg/d)治疗8±2个月后,随机加用维格列汀(n=84)或安慰剂(n=83),继续治疗12个月。在随机化和12个月后,分别检
测血糖控制情况和β细胞功能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加用安慰剂,二甲双胍加用维格列汀显著增加第一相C肽分泌反应(P<0.05)和精氨酸刺激
的C肽反应(P<0.05)。即:维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可以促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接下向各位老师介绍一个研究,这是一项为期24周的随机、
双盲、对照研究纳入了初始治疗的T2DM患者1179例(HbA1c7.5%-11%),随机分配至接受维格列汀+高剂量二甲双胍联
合治疗(50mg+1000mgbid),维格列汀+低剂量二甲双胍联合治疗(50mg+500mgbid),维格列汀单药治疗(50mgbid)或大剂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1000mgbid)主要研究终点为证明维格列汀联合治疗24周对HbA1c自基线的降低优于单药治疗。图中数据显示维格列汀+低剂量二甲双胍联合治疗(50mg+500mgbid)与大剂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1000mgbid)相比的结果。我们看到实验组治疗24周之后,联合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自基线8.58降幅1.6%,降至6.78%,而1000mg二甲双胍治疗,降至7.24%。相信这样的实验结果,联合了治疗会让更多患者血糖达标。GUARD研究是一项为期24±6周,前瞻性,非干预性研究,纳入维格列汀或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成年T2DM患者,亚组分析来自埃及的2786例患者,2131例接受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017最新GUARD亚组结果显示:二维联合显著降低高基线患者HbA1c达1.62%,使患者血糖达标从前面研究结果可知,联合疗效带来更好的血糖达标;那么在安全性方面,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和低血糖反应,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联合治疗更优。通过上述两个研究的介绍,充分说明:当二甲双胍500mgbid控制不佳,联合佳维乐治疗是T2DM初治患者的理想首选治疗方案之一。再来看看维格列汀对β细胞功能的影响一项随机、开放、对照研究,纳入64例未经药物治疗且血糖控制不佳(HbA1c7%-9%)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1700mg/天组(n=32)和二甲双胍1700mg/天+维格列汀100mg/天组(n=32),治疗6个月研究结果显示:与二甲双胍组相比,维格列汀+二甲双胍组显著改善HOMA-β(8.1vs.22,P=0.018)和C-肽水平(-0.3vs.1.3,P=0.025)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二维联合能显著改善未经药物治疗T2DM患者的β细胞功能
献花(0)
+1
(本文系名天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