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穴位特种治疗技术-PPT课件
2018-12-05 | 阅:  转:  |  分享 
  
穴位特种治疗技术教学目标1.熟悉穴位特种治疗技术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穴位特种治疗技术的操作方法。3.了解穴位特种治疗技术的临
床应用与注意事项。穴位敷贴穴位埋线穴位磁疗穴位激光照射穴位敷贴
概念一、敷贴药物二、操作方法三、适应范围四、注意事项概
念穴位敷贴,是将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敷贴于某些穴位或特定的部位上,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一、
敷贴药物(一)药物的选择1.应有通经活络、开窍走窜之品。冰片、麝香、姜等。2.多选气味俱厚之品,有时甚至选用力猛有毒
的药物。如吴茱萸、大黄等。3.合理选择溶剂调和敷贴药物或熬膏,以达药力宏、吸收快、收效速的目的。(二)敷药的剂
型1.生药剂2.散剂3.糊剂4.饼剂5.丸剂6.膏剂二、操作方法(一)选穴处方
1.选择病变局部的穴位。2.选用阿是穴。3.选用经验穴。4.神阙、涌泉、气海(丹田)和劳宫为常用穴。(二
)敷贴方法穴区应先洗净擦干或用75%乙醇消毒。或在穴位上涂以助渗剂或将助渗剂与药物调和后再用。对于所敷之药,均应将其
很好地固定。换药时用消毒干棉球蘸温水或植物油、石蜡油轻轻揩去粘在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后再敷药。刺激性小的药物,每隔1~
3天换药1次;不需溶剂调和的药物,可延长到5~7天换药1次;刺激性大的药物,应视患者的反应和发泡程度确定敷贴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不
等,如需再敷贴,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后再敷药。三、适应范围本法适应范围非常广泛,临床上用于内、外、妇、儿、五
官等科的多种疾病,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四、注意事项1.敷贴前,穴区局部常规消毒,以预防皮肤受药物刺激产生发泡、破损而导致
感染的发生。2.用刺激性强的药物进行发泡时,不宜用在某些重要部位,如头面、关节、心脏及大血管附近。3.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以及合
谷、三阴交等处不宜采用药物发泡法。有些芳香走窜的药物,如麝香等,禁用于孕妇,以免引起流产。4.小儿皮肤娇嫩,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
物,用药时间也不宜太长。5.凡穴区局部有感染、破损或对药物过敏者,不宜敷贴。6.穴位贴药要固定牢,以防药物脱露。复习思考
题1、穴位敷贴的特点是什么?2、常用敷贴药物有哪些?穴位埋线概念一、使用器材二、操作方法
三、适应范围四、注意事项概念穴位埋线是将羊肠
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一、使用器材主要包括埋线针。亦可用经改制的12号
腰椎穿刺针、持针器、0~1号铬制羊肠线、消毒用品、洞巾、注射器、镊子、0.5%~1%盐酸普鲁卡因、手术剪刀、敷料等。二、操作方
法1.埋线针埋线法2.穿刺针埋线法3.三角针埋线法4.切开埋线法埋
线针埋线法局部消毒后先用0.5%~1%盐酸普鲁卡因浸润麻醉,将一段约1cm长的羊肠线套在埋线针尖的缺口上
,两端用血管钳夹住,针尖缺口向下以15°~40°角方向刺入,当针头缺口进入皮肤后,左手将血管钳松开,右手持续进针至线头完全埋入皮下
,再进针0.5cm,随后把针退出,用消毒纱布或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再用消毒纱布覆盖保护创口。穿刺埋线法
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约1~2cm长的消毒羊肠线,放置在腰椎穿刺针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绷紧或提捏针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
针刺入到所需深度,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覆盖消毒纱布。三角针埋线法
在距离穴位两侧1~2cm处,用龙胆紫作进出针点的标记。皮肤消毒后,在标记处用0.5%~1%盐酸普鲁卡因作皮内麻醉,用持针器
夹住带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穴位下方的皮下组织或肌层,从对侧局麻点穿出,捏起两针孔之间的皮肤,紧贴皮肤剪断两端
线头,放松皮肤,轻轻揉按局部,使羊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覆盖纱布3~5天。切开埋线法在埋线处用0
.5%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用手术刀尖刺开皮肤0.5~1cm,先将血管钳探到穴位深处,经过浅筋膜达肌层探找敏感点按摩数秒钟,休息
1~2min,然后用0.5~1cm的羊肠线4~5根埋于肌层内。切口处用丝线缝合,盖上消毒纱布,5~7天后拆线。
埋线多选肌肉比较丰满处的穴位,以背腰部和腹部穴最常用。选穴原则与针刺疗法相同,但取穴要精简,每次埋线1~3穴,可间隔2~4
周治疗一次。三、适应范围主要用于一部分慢性病症,如哮喘、胃痛、遗尿、面神经麻痹、
腰腿痛、痿症、癫痫、神经官能证等。四、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2.埋线应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
的部位可埋入肌层,羊肠线头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以防感染。3.要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线的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
干,以免造成功能障碍和疼痛。4.局部皮肤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等均不宜使
用本法。5.羊肠线用剩后,可浸泡在75%酒精中,或用苯扎溴铵处理,临用时再用生理盐水浸泡。6.在一个穴位作多次治疗时应偏
离前次治疗的部位。7.注意术后反应,由于损伤刺激和羊肠线刺激在1~5天内,局部可出现红、肿、痛、热等无菌性炎症反应,少数病例
切口处有少量渗出液属正常现象,一般不需处理。若渗液较多,可将渗液挤出,并用75%乙醇棉球擦去,覆盖消毒纱布。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反应,
即施术后4~24h内体温上升,约在38℃左右,若无感染,持续2~4天体温恢复正常。如有感染、过敏等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
。若损伤神经,会出现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障碍或神经支配的肌肉瘫痪,此时应及时抽出羊肠线,并给予适当处理。复习思考题1.什么
是穴位埋线?2.简述穴位埋线的四种操作方法。3.简述穴位埋线在应用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穴位磁疗概念一、使用
器材二、操作方法三、适应范围和禁忌症四、剂量、疗程、注意事项概念穴位磁疗是运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的经络
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称“磁穴疗法”,它具有镇静、止痛、消肿、消炎、降压等作用。一、使用器材二、操作方法(一)静磁法
(二)动磁法静磁法1.直接贴敷法用胶布将磁铁片,直接贴敷在穴位或痛点上,或用磁珠贴
敷于耳穴。单置法对置法并置法
2.间接贴敷法将磁铁片放到衣服口袋中,或缝到内衣、衬裤、鞋、帽内,或缝制专用口袋,将磁
铁装进口袋,然后穿戴到身上,使穴位接受磁场的作用。3.磁针法将
皮内针或短毫针刺入体穴或痛点上,针的尾部伏在皮肤外面,其上再放一磁铁片,然后用胶布
固定。动磁法1.脉动磁场疗法利用同名极旋磁机。调整磁头位置于所选穴位,接通电源,调节输出电压旋钮至所需电压值;每个穴位
治疗5~15min,10~15次为一疗程;治疗完毕按相反顺序关闭机器。2.交变磁场疗法使用电磁疗机产生的低频交变磁场治疗。将
磁头导线插入插孔内,选择合适的磁头置于治疗部位,接通电源,电压旋钮有弱、中、强三档,可视具体情况选用。每次治疗15~30min,每
日一次,10~15次为一疗程。治疗完毕按相反顺序关闭机器。四、适应范围和禁忌症(一)适应范围穴位磁
疗的适应范围广泛,可以治疗内科、外科、皮肤科、五官科、妇科、儿科疾病等。(二)禁忌症1.白细胞总数在4
×109/L以下者。2.急性严重疾患。3.体质极度虚弱、高热。4.皮肤溃破、出血。
5.磁疗后副作用明显。五、剂量、疗程和注意事项(一)剂量1.按磁片的表面磁场强度分级
小剂量:磁场强度为200~1000Gs。中剂量:磁场强度为1000~2000Gs。大剂量:磁场强度为2000Gs
以上。2.按人体对磁场强度的总接受两分级。小剂量:总磁场强度为4000Gs以下。中剂量:总磁场强度为4000~
6000Gs。大剂量:总磁场强度为6000Gs。(二)疗程磁疗的时间贴敷法急性
浅表病约贴3天~1周左右。慢性病或病变深的贴敷时间应较长。旋磁法每次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min
,若分区治疗,每区(或每穴)5~10min。疗程:一般3~4周为一疗程,疗程之间一般休
息5~10天。(三)注意事项1.首先应明确诊断,根据病情施治。2.此疗法必须2天内复查,因为副作用大部分在2
天内出现。如副作用轻微,且能坚持者,可继续治疗;若副作用严重不能坚持者,可取下磁片,中断治疗。
3.患者平时白细胞计数较低,在磁疗中应定期复查血象。当白细胞计数较前更为减少?时,应立即停止治疗。4
.夏季贴敷磁片时,可在贴片和皮肤之间放一层隔垫物,以免汗液浸渍使磁片生锈。5.磁片不要接近手表,以免手表被磁化。
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穴位磁疗?2.简述穴位磁疗的操作方法。3.简述穴位磁疗在应用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穴位激光照射概念一、应用器材二、操作方法三、适应范围四、注意事项概念穴位激
光照射法,是利用低功率激光束直接照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激光针”。一、应用器材He-Ne激光器
是一种原子气体激光器,是针灸最常用的激光器。发出波长6328?的红色激光,功率一般为2~20MW,光斑直径为1~2mm,可投射到穴
位上。He-Ne激光束能部分地达到生物组织10~15mm深处,故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针刺刺激穴位以达治病目的。二、操作方法
在使用之前,必须检查设备及线路。否则,易发生触电或致机器烧毁。确定好部位后,接通电源,He-Ne激光器发射出橘红色的
光束。经调整电流,使激光管发光稳定,然后将激光束的光斑对准需要照射的穴位直接垂直照射,其至皮肤的距离为8~100mm,每次每穴照射
5~10min,共照射时间一般不超过20min,每日照射1次,10次为一疗程。三、适应范围本法的
临床适应症较广,常用于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鼻炎、鼻窦炎、头痛、支气管炎、哮喘、皮肤和粘膜的慢性溃疡、口腔粘膜病、皮肤血管瘤、湿疹
、冻疮、白癜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慢性结肠炎、神经炎、面神经麻痹、神经衰弱、关节炎、慢性盆腔炎、肩周炎、网球肘、周围神经损
伤、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小儿腹泻、乳腺炎等。四、注意事项1.避免直视激光束,以免损伤眼睛。工作人员及面部照
射的患者,应戴防护眼睛。2.光束一定要对准需要照射的病灶或穴位,嘱患者切勿移动,以免照射不准,影响疗效。3.若治疗中出现头晕、恶心、心悸等副作用,应缩短照射时间和次数,或终止治疗。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穴位激光照射?2.简述穴位激光照射的操作方法。3.简述穴位激光照射法在应用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一)磁片、磁珠磁场强度为300~3000Gs。(二)旋转磁疗机简称磁疗机,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三)电磁疗机是由电磁体通以电流产生磁场,所产生的磁场可以是恒定磁场或交变磁场,交变磁场频率一般为50周/s,磁场强度500~3000Gs。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