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512老年人真的会得艾滋病吗
2018-12-05 | 阅:  转:  |  分享 
  
XX今年70岁,他得的不是白血病,是艾滋病。在下午安静的走廊里,我扶着他去办公室。知道结果的时候,他张大嘴巴,脸上似哭似笑,轻轻叹了句:「咋是这个病?」

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艾滋病是年轻人的病,甚至外国人的病,不可能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然而,在艾滋病患者中,老年患者(年龄≥50岁)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IAIDS)的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全球艾滋病患者约为3530万,其中近420万是老年患者。



2012年我国老年艾滋病患者总人数,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5倍多。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的老年男性艾滋病患者1.3万例,是2010年的3.6倍。

2017年初,国务院在《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中,首次将老年人列入重点宣教人群。



令人感到意外的并不止这一点。研究表明,老年艾滋病患者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性行为传播,而大多数人心中,却默认在老年群体中并不存在这一行为。



2005~2012年间,我国老年艾滋病患者中,性行为传播在感染途径中的占比逐年增加,到2012年,这一数值接近90%。



艾滋病和性行为,这两个我们习惯性从老年群体中剔除的词,正在气势汹汹而不容分说地闯入我们的视野。不谈论老年人性生活的问题,但这并不代表它不存在。然而事实与观念恰恰相反,一份有关老年性生活的调查报告显示,95%的老年人依然存在性冲动。欲望不会随性器官的老去而萎缩.



北京市一位61岁的先生通过跳广场舞的方式结识性伴侣,在发现自己患有艾滋病之前,他已经与5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其中有十几个已经查出艾滋病。



义乌发现一例91岁老年女性HIV感染者,自1985年至今,这是义乌市发现的年龄最大的HIV感染者。老人平时一个人住,有时会收留一些捡破烂之类的流浪汉,既可以作伴,又能收取一些住宿费补贴家用。这类的新闻还有很多,我们不再逐个列举。



有人说广场舞就是老年人的陌陌,这句话是以偏概全,但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与社会其他人群相比,老年人拥有的需求出口少之又少。于是,有一部分老年人,由于自身与环境带来的限制与压力,不得不选择商业性行为,也就是所谓的「嫖娼」——我国老年男性艾滋病患者中近八成承认嫖娼史。



公园是老年人常去的场所,这是最容易接触到的一种商业性行为方式。与其他群体相比,老年人更倾向于价钱便宜的服务,或许是受经济能力限制的原因:超过90%的工作者表示不会坚持要求客人使用安全套,「他们需要钱,为了钱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这一特征也进一步增加了老年群体感染HIV的风险。实际上,「避孕套」对老年人来说更是「安全套」,厚度不到0.1毫米,却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感染。研究表明,使用医用级的龟壳安全套能使HIV传播风险降低约99.9999%,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也许有人会质疑剩下那0.0001%的风险。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当身患重疾时,此时医生表示有一种手术或许有效,但成功率极低,只有0.0001%。很多人依然愿意尽力一试,愿意与命运赌博那0.0001%的幸运。而艾滋病作为一种目前尚无明确治愈方法的疾病,只需要让他们记住使用安全套,就能为我们的长辈守护那0.0001%的安妥。



整个社会都在避免谈论老年人的,它是带有强烈羞耻感的,不得不遮遮掩掩的事。



比起性伴侣、性活跃等我们或许难以干涉的环节,最重要也最有效的做法,是从根源上防止艾滋病的传播——引导老年群体的「安全性行为」。而最大的难点也在于此。



许多老年人认为,自己已经失去了使女性受孕的能力,或失去了怀孕的能力。无需避孕,就不需要使用「避孕套」,因此,无保护措施的高危性行为,在老年群体的发生比率极高。



无论哪种性行为形式,老年群体的安全套使用率均不到10%。
献花(0)
+1
(本文系李静静的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