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概述03
2018-12-09 | 阅:  转:  |  分享 
  
第三章世界旅游交通



学习目标

掌握旅游交通的概念

认识旅游交通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

熟悉旅游交通的特性以及各种旅游交通运输方式的不同点

了解世界航空、铁路、海洋旅游交通的发展和现状



第一节旅游交通概述



一、旅游交通的概念



旅游交通是在人类科学文化,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在人们对非生活必需和非生产性的旅行游览活动的需求日趋迫切,而公共客运交通工具与形式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的情况下,逐渐产生的特殊交通形式。

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时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旅游交通使客源地和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成为可能,它同整个交通运输体系联系在一起。旅游交通提供给旅游者的也是旅游产品的一部分。就旅游主体来讲,影响其行为的时间、距离、经济等因素往往通过交通便利程度表现出来,影响着其决策;从旅游目的地来看,旅游交通联系客源地,使旅游地发展旅游经济的愿望得到实现。旅游交通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而发展的,随着人们对快速、安全、舒适的交通运输需要的增加,旅游交通运输业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二、旅游与交通的关系



现代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与现代交通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出现于英国,托马斯·库克于1841年组织了世界上第一个火车旅行团,从此才有了商业性的旅游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现代化大型喷气客机的普及和不断更新换代,为战后旅游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可能。一是加快了旅游速度,缩短了旅游时间;二是降低了旅行费用,使旅游活动的大众化成为可能;三是大大提高了舒适度,旅行过程本身也成为一种享受。在现代交通业为现代旅游业提供了强大的供给推力的同时,现代旅游业也为现代交通业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需求拉力,旅游与交通相互依存,彼此促进,共同发展。

在旅游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旅游交通除了具有为旅游者提供空间移位的基本功能外,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和娱乐需要的多重特殊功能:越来越多的旅游交通工具和设施如豪华游轮、旅游列车等逐渐发展成为既能满足旅游者物质上享受,又能实现精神文化观赏价值的旅游吸引物,具有某些旅游资源的特征。例如1977年英国重新修建一条蒸汽机车铁路线,使用英国、法国、瑞典、丹麦和德国专门制造的十几种不同型号的蒸汽机车,通车不到半年,就有四万多名游客前往乘坐和参观。

旅游与交通发展关系的模式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表现形式并不一样,大致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种发展类型。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首先是注重交通运输体系的超前发展,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综合运输体系,从而构成了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基础。与此相应的则是国际和国内旅游的全面发展,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发达国家旅游业发展是:旅先游后,旅顺游畅。

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整个社会发展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业异军突起,面临重重困难,每前进一步,都受到其他相关部门的制约。在构成旅游生产力体系的“行、住、食、游、购、娱”六要素中,往往是“行”(交通)不足,阻碍旅游业的发展。



三、旅游交通的构成



旅游交通的构成同一般交通运输一样,也是由三个硬件设施组成,即旅游交通线(如旅游铁路,一般公路,道路)及设施、旅游交通运载工具和旅游交通始终点站。



(一)交通线路及设施



旅游交通线路可以分为人工修筑的路线(如旅游公路、旅游铁路、索道、人工运河等)和自然形成的路线(如旅游空中交通线路、旅游内河及内陆湖水运航线、旅游航海线等)两类。前一种类型的大部或全部是用人工劳动修筑而成的。后者却是利用天然的航道再经过人工控测、整修加工和试航后形成的。一般而言,人工修筑的旅游交通线路成本较高,耗资较多;而自然形成的线路耗资要少得多。然而,空中旅游交通线路管制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成本相当高。自然形成的线路除在投入使用前需要人工开辟、修筑外,使用后仍需日常维护,以确保旅游活动的畅通与安全。

旅游交通的设施要求远比一般运输要高得多。以现代旅游交通运输中使用最普遍、最便捷的方式――公路交通为例:旅游汽车交通对道路要求是很严格的,要求路面质量高、宽敞、质硬,能通行数量大型旅游轿车并能全天候使用;路面坡度适中,排水优良;路边要有辅助设施,如加油站、路边餐饮、汽车旅馆、路边停车场,以及卫生设施较好的休憩公园、完善的车辆维修点等等。



(二)交通运载工具



旅游交通运载工具据其性质可分为三种类型:

1.现代旅游交通运载工具,如客机、火车、轮船、汽车、电车、地铁等;

2.传统旅游交通运载工具,包括人力车、牛车、马力、木帆船、雪橇等使用自然力的交通工具;

3.特殊旅游交通工具,如汽艇、热气球、滑翔机、索道、缆车等。

现代旅游对运载工具要求有便利、高效、快速、安全、经济及新颖别致、美观等特点,因此,在旅游中采用何种交通工具,首先要分析各种工具的特点,考虑其经济性、及时性、灵活性、舒适性、方便性、快捷性及安全程度。其次要考虑旅游者个人条件,如旅游者有多长的闲暇时间,决定到何处去,在何处停留,有何爱好,健康状况,家庭状况,经济条件等。最后还必须考虑景区位置,景观特色以及价格等。



(三)旅游交通始终点站



旅游交通始终点站是旅游者的集散地。始终点站根据向旅游者提供不同的运输方式,可分为机场、火车站、码头、汽车站等,其建立地点、规模、方式等的选择与确定,都要根据旅游客源市场和旅客流向因素而定。建立达到充分规模的始终点站是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世界旅游航空交通



旅游航空交通方式以民用客机为主要运输工具,以航线为固定线路,以机场为始终停靠站,承担中远程为主的旅客运输。

航空旅游交通的出现,特别是60年代以后大型喷气式客机的使用,不仅缩短了空间距离,更缩短了旅途耗费的时间,为进行远距离的国际旅游和国内大尺度的旅游行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从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角度来看,航空客运已经成为远距离旅游的主要交通方式。有无航空交通条件是能否大规模开展国际旅游业的前提。航空运输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各国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旅游航空交通方式的主要设施



旅游航空交通方式的主要设施有客机、航空线、机场。客机是指客运旅客民用运输机。民用客机按其起飞全重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种。其中大型客机起飞全重在60吨以上,如波音747、波音707、三叉戟等;中型客机起飞全重在20~60吨之间,如安24、安30等;小型客机起飞全重在20吨以下,如伊尔14和伊尔12等。航空线是指飞机飞行的路线。根据新跨越的地理区域可以把航线分为国际航线、地区航线、国内干线和地方航线。习惯上,把连接旅游热点城市的国内航线称为旅游航线。机场亦称空港,用于飞机起飞、着陆、滑行、停放、维修等活动的场地。一般由飞行区、客运运输服务区和机务维修区三部分组成。



二、旅游航空交通的优点与缺点



航空运输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历史最短,发展最快。世界民航每年以10%的增长率在迅速发展着。究其发展迅速的原因主要是:快捷、舒适、安全、灵活,航线的开辟不受沿线地面各种天然或人为障碍的限制。



(一)优点



1.快捷



特别是二战后,民用航空发展迅速,机型换代频繁。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美国波音公司、麦道公司、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等设计生产的中远程飞机,时速都在900公里左右,因而大大缩短了旅途时间。而且距离越长,节省的时间就越多。航空交通是空中航线,航线可采用两点间的最短连线,可达到其他运输方式难以达到的地方。比如,DC-10-30型民用客机航速925公里/小时,比行驶在高速公路的汽车快8~10倍,比高速火车快2~3.6倍,比高速远洋游船快15~24倍。现代喷气客机不续加燃料可连续飞行十多个小时,如A340型客机,最远航程可达12510公里。



2.舒适



目前,喷气式客机占民用客机的绝大多数。这种客机飞行高度一般在一万米左右,不受低空气流影响,飞行平稳,乘坐舒适。现代宽体喷气式客机,客舱宽敞,气温、气压调节设施完善。坐、卧、行很方便。舱内娱乐,通讯设备齐全,还配有联网计算机。在高等公务舱内,常备有办公用具,白天可作为办公室,夜间将宽大的座椅放平则成为舒适的卧铺。



3.安全



由于新闻媒介对空难事故的重视和宣传,于是在大多数人的头脑里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空中飞行远不如地面旅行安全,对这种交通方式有一种潜在的恐惧心理。其实,航空交通运输的安全系数是所有交运方式中最高的。因为航空事故多发生在起落阶段,所以在600英里以内的短距离运输中,其他交通方式比航空安全。据国际性的统计资料表明,在600英里以上的旅行中,航空的死亡风险率为0.55人/10亿人英里;汽车的死亡风险率为12.55人/10亿人英里,是航空的23倍。现代先进飞机都配备了完善的自动导航和驾驶系统,可自动驾驶、盲降,做“全天候”飞行,安全系数又大为提高。

4.灵活

航空交通虽然也有固定航线的限制,但航线毕竟是宽阔天空中的一条条无形的线路,不受地面任何限制的限制。因此,在距离超过航线最短经济半径的任何两个旅游地之间都可以直接飞行。



(二)缺点



1.空港占地面积大,用地条件高



一个大型的民用机场至少需要3000米长的跑道。在热带国家,特别是热带国家的高海拔地区,跑道要求更长,这是因为空气密度小,飞机必须滑行更长距离以获得足够的抬升力。因此,一个国际机场的建设需要宽阔平坦的地面条件。这就给海岛和山区的机场建设带来很多困难。



2.飞机起落噪音污染严重,机场要建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



为此,需要修筑高等级的机场专用公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港站比较,机场的投资较大。另外,机场建设还有一个经济距离问题。由于飞机固定成本高,短距离运输每个乘客分担的固定成本高,必须高票价才能维持,同时短距离起飞降落频率高,飞机使用寿命短。因此,国际上一般在400~500千米以上的距离运输才大量利用航空交通。



3.空中交通易受天气条件的制约

特别是在飞机起落阶段,需要高能见度的天气状况。大气能见度过低是造成空难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避免事故的发生,往往在雾天和阴雨天关闭机场。因此,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航空在时间准确方面稍差一些。



三、世界旅游航空交通的发展



世界航空运量在显著增长,世界三大航空主线包括连接西欧和北美的北大西洋航线,连接西欧和中东的远东航线,连接远东和北美的北太平洋航线。在客运量、北美是绝对领先;而美国的飞机及运量居各国之首。俄罗斯的客运量则居次席。其中亚太地区航空运输是同行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预计从2000年至2010年,亚太地区的外国旅游人数将年平均增长6.5%。与此同时,航空客运量也随之大幅度持续上升。预计2000年后将年平均增长7%。目前,亚太地区只占世界航空市场的25%,但是到2010年,其份额将增至42%。亚太地区的航空市场规模超过美市场,平均购买客机价格超过160亿美元,对新式大型客机的订货将有40%来自亚太地区,最新型的波音777客机,有一半以上的买主来自亚太地区各航空公司。随着航空交通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扩建和新建现代化机场,不惜投入巨额资金购买新型客机,以便扩大机群。仅亚太地区来说,就投资500亿美元新建和扩建30个机场。日本除了扩建成田和雨田机场外,耗资1.5万亿日元在1994年建成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关西机场;澳门投资9.22亿美元兴建规模宏大澳门国际机场。除此之外,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也在积极扩建和兴建机场,以适应航空交通的迅速发展。目前世界客运量最大的机场依次是:芝加哥、亚特兰大、洛杉矶、达拉斯、伦敦、东京、旧金山、法兰克福、迈阿密、汉城。

航空旅游交通方式在远距离国际旅游中处于绝对垄断地位。1945年,900万人作了空中旅行,与2004年仅乘坐世界各航空公司定期航班所估算的180亿相比似乎有些微不足道。但这两项统计数据非常准确地反映了自1944年12月7日国际民航组织成立以来的60年里,空中旅行的巨大发展。



第三节世界铁路旅游交通



旅游铁路交通方式以旅客列车为交通工具,以铁路为交通线路,以铁路客运车站为始终停靠站,主要承担中、远程旅游者的运输任务。



一、旅游铁路交通方式的设施



旅游铁路交通方式的设施主要有旅客列车、铁路、铁路客运站。旅游列车就是旅客列车中的一部分。铁路由路基、桥梁、涵洞、隧道等建筑物和轨道组成,是铁路列车运行的基础。铁路客运站亦称客运火车站,是办理客票发售、旅客上下车、行李包裹运送的车站。



(一)旅客列车



旅客列车,是指以运送旅客及行李为主,同时运送包裹和邮件的列车,其是按照规定的长度、重量和编挂顺序和隔离要求,将若干节载客车厢进行编组,配备规定的列车标志和乘务员,并且挂上动力机车而形成的列车。旅客列车按照服务对象和配备设施的不同,主要分为特别旅客快车、旅客快车和普通旅客列车。



1.特别旅客快车



是由舒适性比较高的车辆编成,其乘客定员少、车厢装饰豪华、运行速度快、停车次数少,一般主要在首都与各大城市之间及国际间开行。随着国际旅游的发展,特别旅客快车成为运送国际旅游者的主要旅客列车。



2.旅客快车



是指编组车辆数较特别旅客快车多,运行速度较快、停车次数较多,主要用于大城市间的旅客运送的列车。旅客快车按照运行速度和运行范围,又划分为直通旅客快车、普通旅客快车和管内旅客快车。直通旅客快车通常运行范围跨及两个以上的铁路局管辖范围,且运行速度、停车速度等界于特别旅客快车和普通旅客快车之间;普通旅客快车也运行两个以上的铁路局管辖范围,但与直通旅客快车相比,运行速度较慢、停车次数较多;管内旅客快车主要指运行于一个铁路局管辖范围之内的旅客快车。



3.普通旅客快车



是指一般的客运车辆编组,其乘客定员多、运行速度慢、停车次数多,主要用于运送铁路沿线各城市、乡村的旅客。



(二)铁路线路



铁路线路上两根钢轨的内侧距离称为轨距。目前,世界上铁路的轨距有20多种,小至381毫米、大至1676毫米。根据1929年世界铁路协会规定,轨距为1435毫米的称为准轨铁路;大于1435毫米的统称为宽轨铁路;小于1435毫米的统称为窄轨铁路。目前,世界上准轨、宽轨和窄轨铁路所占比重分别为60%、19%和21%。



二、铁路交通的优点与缺点



铁路交通的速度仅次于飞机。高速铁路的列车在600~800公里行程范围内,速度优势最大,堪与航空运输一争高低。铁路旅游交通具有客运量大、票价低、受气候变化影响小、安全正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符合旅游交通经济、舒适、安全的要求和环境对交通的要求。然而,由于火车需要沿轨道行驶,铁路的铺设受地形起伏、地面的连续等地理条件的限制大。因此,铁路交通同时具有造价高、修建工期长、受地区经济和地理条件限制等缺点。

在经济条件好的国家或地区可以不考虑任何限制,专为发展旅游业铺设旅游铁路。如,瑞士为开展阿尔卑斯山地观光业,专门修筑了电气化登山铁路和齿轨登山铁路。挪威在首都奥斯陆与第二城市卑尔根之间,修筑了一条穿行在湖泊与丛林中的铁路。沿路两侧,静静的湖泊、绿色的森林、陡峭的高山、赤红的岩石编织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长达7个小时的行程中,游客完全沉浸在大自然美的享受中。在德国希姆湖这个旅游胜地,为让游客观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湖心岛上绿树环抱中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沿湖畔修筑旅游专用铁路。但是在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仅为发展旅游业而修建铁路,从经济原则讲,是不可行的。



三、世界旅游铁路交通的发展



从世界范围来看,自上个世纪20年代以后,铁路交通在旅游交通中的地位逐渐被航空、公路交通所替代。50年代,铁路旅游交通降到低谷。60年代,世界性石油危机和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的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的问题,以及汽车过多所造成的道路拥塞问题,给铁路交通方式的恢复带来生机。不过,任何事物的重现(人为在现的不包括)决非是原物的恢复,而是变革后的新事物。铁路运输的变革方向:一是提高车速,二是扩大载客量(如双层列车),对旅游者选择影响大的因素是前者。60年代以后,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先后研制出高速铁路。

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时速达210公里的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东京到大阪515公里,至1991年新干线达到1832公里)。此后,法国、英国、德国分别于1967、1976和1987年相继建成时速达200公里的高速铁路。在法国的巴黎---里昂的高速铁路上,1983年列车最高时速达到270公里,1990年达到515.3公里。除此,在城市市区内出现现代化的跨座式和悬挂式高架铁路。目前在日本,三种主要交通方式(航空、铁路、公路)所占比重相差较小。在欧洲经济发达国家铁路旅游交通方式所占比重还不大。最低的在美国,只占0.4%。在发展中国家,铁路至今还是中远距离旅游的主要交通方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铁路网主要集中于北美和欧洲。三个最大的铁路系统是:①北美系统,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南部地区,其铁路网的长度占全世界铁路总里程近三分之一;②西欧系统,包括西欧、北欧和西南欧各国,路网联系密切,英国和北欧国家亦可与整个系统跨海轮渡连接,线路长度占世界近六分之一;③苏联东欧系统,包括苏联和东欧各国,形成半封闭体系包揽欧亚大陆腹地,线路长度占世界近六分之一。世界上绝大部份经济发达的国家,均处于上述三大系统内,其它三分之一的铁路网,则分散在世界其它各地,其中最重要的是:①日本列岛的铁路网;②中国大陆东部铁路网;③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铁路网;④澳大利亚东南部铁路网;⑤非洲南部铁路网;⑥阿根廷经济重心地区奔巴斯铁路网;⑦巴西东南部以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为核心的铁路网。

但70年代后,铁路运输出现了动力电气化、重载化和高速化的趋势,再加上铁路运输本身具有集中、大宗安全,全天候的优势,铁路运输又有个长足发展。目前,全世界已经正式建成通车的高速铁路总长约3700多公里;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建或正在规划修建高速铁路。到21世纪初,高速铁路新线增加1.8~2万公里,包括改造既有线实现高速运行的铁路线在内,全世界高速铁路线的总长度达到4.5~5万公里。

欧洲是高速铁路发展最活跃的地区。目前欧洲各国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在大规模兴建总长度达9000铁里的高速铁路干线的同时,改造旧铁路干线1.5万铁里;如果加上现有的高速铁路线,届时欧洲将建成总长度达3.5万公里,并形成遍布整个欧洲大陆的高速铁路网。日本是修建高速铁路最早的国家,目前已修建2000多公里的高速铁路。美国近年来也逐渐认识到修建高速铁路的重要性。目前至少有12个州已经制定了修建高速铁路的计划。有17条高速线正在或准备动工兴建。法国于1967年开始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目前,法国将形成联系全国的铁路网络,总长将达4000公里。法国、比利时、荷兰和德国正在联合修建巴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科隆---法兰克福之间的高速铁路。德国把发展高速铁路作为实现铁路现代化的根本途径。现已建成两条高速铁路。意大利的高速铁路开通于1988年,行使于罗马到佛罗伦萨之间,时速300公里。英国和西班牙也有了自己的高速铁路。比利时、荷兰、瑞士、葡萄牙、奥地利和挪威已着手修建高速铁路。俄罗斯、波兰和捷克也制定了高速铁路计划。在亚澳地区,除日本外,目前第一个大规模的高速铁路项目是韩国的汉城---釜山线,全程400公里。除了经济发达国家外,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南非、尼日利亚、土耳其、印度和中国的台湾省都努力提高列车速度,并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高速铁路。



第四节世界海洋旅游交通



水路旅游交通是在固定的水域内或固定的航线上,使用船舶运载游客,或在船上沿途观光,或在一个或几个观光地停上岸观光游览的交通方式。

旅游水运交通方式的设施主要有船舶、航路、港口。用于旅游交通运输的船舶可分为豪华游轮、游船和客运船。航路是可供船舶安全航行的水域通路。海洋中的航路一般称为航线;其他水域中的航路则称为航道。客运港口是指位于海、江、河和人工运河沿岸供船舶安全停靠、上下旅客,设有港务管理机构或其他专业部门的管理机构,年旅客吞吐量在1万人次以上的地方。



一、水路旅游交通类型



水路运输包括内河和海洋运输。海洋运输又包括(沿海航运和远洋航运)。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发展历史最悠久的一种。



(一)内河旅游交通



通常是指利用各种船舶、排筏和其他浮运工具,在内陆的江河、湖泊、运河、水库等水道运送旅游者的一种水上旅游交通方式,通常又简称“河运”。大多数内河旅游交通是在一国内进行,只有少数内河旅游交通属于国际性的,如欧洲的多瑙河、北美的五大湖、联结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及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等。



(二)远洋旅游交通



是指利用各种远洋客轮、游轮及其他海上运输工具,用于跨大洋的洲际旅游或环球旅游的水路交通方式。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是跨海进行洲际或环球旅游的唯一交通方式。早期的旅游者多是搭乘邮轮出海远行,因此远洋游轮又有远洋邮轮之称。后来除极少量的上层人使用的豪华游轮外,旅游交通船只与普通客运船只只是混同不分的。50年代末期大型喷气式客机的运用代替了普通游轮的运输作用。造成大批轮船公司停航,只有少数豪华游轮保留下来。于是,远洋游轮向服务、娱乐、运动、休憩设施更完备的大型豪华游轮方向发展。这种交通工具具有良好的抗颠簸、抗摇摆的航行性能,乘坐安逸舒适。目前多为时间充足、经济实力雄厚的老年旅游者选用。大型豪华游轮集中在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现在国际上主要的世界远洋环球航线有南北两条:北线是纽约---欧洲---贝鲁特---开罗---德里---孟买---香港---日本---檀香山---旧金山---纽约;南线是悉尼---毛里求斯---约翰逊堡---里约热内卢---圣地亚哥---复活节岛---塔希提岛---悉尼。从总的发展趋势看,这种交通方式处于下滑趋势。



(三)沿海航运



是指游船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沿海各景点间航运的交通方式。在沿海旅游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人们可以边航行边游览,这种融旅与游于一体的突出特点是其他交通方式所无法比拟的。除高速水上交通工具外还运行着一种称作“水上旅馆”的游轮。船上设施近似于远洋豪华游轮,但规模较小。经济发达国家汽车旅游盛行。于是在60年代以来,沿海旅游交通从单纯载客发展到载运汽车并兼顾旅游的汽车游轮。



二、世界旅游海洋交通的发展



现代水路旅游交通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提高速度,克服自身的不利条件,以与其他交通方式竞争。由于水上航道的地理走向和水情难以人为控制,以及轮船速度的限制,水路旅游交通在准时性、连续性、灵活性和运输速度方面,难以和铁路、公路相比。例如,气垫船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水运速度,过去横渡英吉利海峡需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只需35分钟;二充分利用轮船体积大,具有扩大服务设施的可能性的特点。船上旅游设施向完备、豪华方向发展,为满足顾客的高要求服务,成为专为旅游服务的游轮。例如,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由芬兰玛萨亚茨造船公司图尔库造船厂建造的“航海者号”311.1米,宽38.6米,总吨位达13.8万吨。游轮共有15层,设有1557间客房,其中近50%的客房面向大海并拥有阳台,可容纳3800名乘客。船上配有1200名船员和各类服务人员。

20世纪70年代后,游轮业开始快速发展,进入90年代,豪华游轮业呈现出稳定快速的发展趋势,1994年以来,平均每年增长7.6%,远远高于全球旅游业的平均增长幅度。1996年国际豪华游轮度假人数达550万人,全球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约占70%,航行的主要目的地,主要在加勒比海、墨西哥沿海、夏威夷群岛、阿拉斯加、巴拿马运河、地中海以及北欧等。近年来,东南亚和东亚沿海地区也吸引了不少豪华游轮造访。

为适应海洋交通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扩建和新建港口,增强港口的功能,使港口规模向大型化发展,港口结构向专业化发展,港口功能向系统化发展,港口机械向高效和自动化发展,港口管理向电算化和电脑化发展,港口模式向自由度大的国际化发展等,构成当代世界港口发展的大趋势。其中埃及运输部开始推出总额达120亿埃及镑的庞大投资项目,以振兴埃及的海洋运输产业。这些投资项目主要是发展和改造埃及的港口,特别是旅游港口。在地中海和红海沿岸的港口建立客运码头和旅游设施,发展与出口有关的辅助设施,兴建渔港,支持海洋船队,改造埃及港口的管理模式,使港口管理电子化等。





实训题:

1.在世界地图上,各指出3条著名航空、铁路、海洋交通旅游线路。

2.从你所在地,设计一条国际旅游线路(线路中应包含串连的旅游城市或景区、游览景点及内容、交通方式等),并指出该旅游线路设计上的优点及其运用的设计原则。

复习题:

1.旅游交通对发展旅游业有哪些重要性?

2.简述旅游交通的主要特性。

3.试分析对比各种旅游交通方式的优点和局限性。

4.指出各类旅游交通方式对旅游开发有什么意义?

5.试采用不同的交通方式与路线组合,设计几种适应不同客源需求的中国“奇山异水游”旅游线路。









献花(0)
+1
(本文系梁山图书馆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