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比的应用
2018-12-11 | 阅:  转:  |  分享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的意义。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在自主探
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最终解决问题。2.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
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问题解决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良好的情感。2.了解
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深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学
生学会并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和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教学方法】巡视指导,建立模型;合作探究
,小组汇报。【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从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复习旧知,引出新知。1.寻找生活中的比,个
人汇报。(男同学与女同学人数的比,自己与父母身高的比,年龄的比等。)2.老师帮助同学继续寻觅生活中的比,如做米饭时米与水的比,鲜橙
多中橙汁与水的比等。3.同学们感受到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引出课题)。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
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分配。达成目标:以旧引新,从生活中发现诸多的数学信息,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趣
。二、创设生活情境,探究数学问题。1.出示数学情境图,结合生活小常识,谈一谈什么是稀释液,浓缩液,说一说浓缩液、水和稀释液的关系。
(学生明确:稀释液的体积等于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和。)2.阅读与理解:学生读题后,说说读懂了什么,引发学生思考数学问题:题目中要分配
什么?是按什么进行分配的?(分配500毫升的稀释液,是按照1:4进行分配的。)需要求什么?(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各是多少。)3.分析与
解答: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4.两三个小组上前进行汇报,与台下同学交流解题思路和解答过程。5.展示两种不同的
解题方法:方法一:(1)求总份数:4+1=5(2)求每份量:500÷5=100(ml)(3)浓缩液:100×1=100(ml)(
4)水:100×4=400(ml)方法二:(1)求总份数:4+1=5?(2)浓缩液:500×1/5=100(ml)(3)水:5
00×4/5=400(ml)6.同学们比较这两种方法,教师进行小结,归纳按比分配的解题思路。(方法一是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
份是多少,最后求各部分的量;方法二是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各部分占总数的分率,最后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求出各部分的量。
)7.回顾与反思:进行检验并写出答语。如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呢?一是检验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和是否为稀释液的体积,二是检验浓缩液和水的
体积之比是否为1:4。达成目标: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抓住按比分配问题的关键在于“被分的总数”和“分配的比”,总结两种解题方
法,在头脑中建立按比分配的思维模型。三、运用方法,解决问题(一)填空1.六年级二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5:8,男生可以看做(????
)份,女生可以看做(???)份,全班一共(???)份。2.一批小麦和玉米的比是5:7,小麦和玉米一共的重量是(?????)份
,小麦比玉米少(?????)份。3.把一批图书按照4:5分给甲乙两个班,甲班分得总数的(????),乙班分得总数的(?????
?)。4.甲乙两数的比是1:2,和是57,甲数是(????????),乙数是(??????)。5.男生和女生的比是4:5,女
生有25人,男生有(?????)人。(二)闯关活动(1)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两种
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2)一种什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照3:5:2混合成的。要配制这样的什锦糖500千克,需要奶糖、水果糖和
酥糖各多少千克?(3)用84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4:5。三角形的三条边各长多少厘米?达成目标:学生学会
思考,灵活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四、反馈巩固,分层练习再攀高峰(可以五选三,也可以全做):1车间要生产180个
零件,将任务按照3:2的比分给甲乙两人,甲和乙各生产多少个零件?2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角和顶角的度数比是1:3,这个三角形的底角是
多少度?顶角是多少度?3五年级一班分成3个组,人数比是5:8:12,全班共有50人,后两组共有多少人?4一个食堂有大米和面粉若
干千克,大米和面粉的比是7:9,其中面粉比大米多200千克,求大米和面粉各有多少千克?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0厘米,长和宽的比
是6:4,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达成目标: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挑战了自己,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锻炼了思维能力,还与同组同学之间产生竞争意识。五、课堂总结,提升认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这堂课的表现是怎么评价的?
献花(0)
+1
(本文系于海颖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