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初中名著导读如何展开
2018-12-12 | 阅:  转:  |  分享 
  
初中名著导读如何展开

柳河县五人班中学邰喜艳

俗话说“酒是陈的好,书是古典名著好”。名著思想健康、积极向上,都是歌颂真善美,揭露假丑恶的。很多名著都超越了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名著对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学生意义非同一般: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精彩学生的语文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新课程设计名著导读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其意图是好的,但实际上在我们的教学中却出现了许多相悖的事情。

名著导读,关键词应该在“导读”二字上,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导,即导引、引领;学生的任务应该是读,真正的读。可如今为了应付考试,许多教师(这其中也包括我)只是把语文书上的名著内容画一画,变成了名著作品介绍,教师的简单说明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再背一背,导读变成了僵死的复习题;学生根本没有真正去享受名著带来的乐趣,那么汲取营养就更谈不上了。而学生本身也纯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学生没有兴趣。也许是因为名著是“大块头”的缘故,许多学生一看见厚厚的一本书,就产生了畏惧心理,毕竟他们还是孩子,内心深处纯在着爱玩的天性;也许也是因为从小就没有培养起读书的兴趣,任何书籍都无法激起他内心的波澜,即使看了也无法领略个中的滋味。大部分学生不能与名著产生共鸣,不能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其次,学生没有经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人生阅历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质量。他们对作品的驾驭能力很差,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几乎没有,很难与文本进行对话、产生交流和碰撞,更难认识作品的真正内涵。而教师若不加以引导,学生自然就产生了懈怠心理。第三,学生没有时间。当前中学生课程多、压力大,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阅读。即使去读,也是三分钟热血,这不得不使学生“就重避轻”。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从而让学生真正享受到阅读名著的愉悦呢?

首先,教师应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接近的作品,降低阅读的难度,这样的作品会让学生易于接受,生活气息浓厚,容易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也可以选择一些简装版的作品,降低阅读量,使学生没有畏惧感;还可以选择语言优美或通俗易懂的作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教师要制定计划并检测。规定学生一星期读多少页、一个月读多少篇。因为学生年少,缺乏耐心、信心,要想打持久战,必须要有硬性的措施。当学生读到一定时间后,教师要进行抽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适时采取相应的办法。

第三,教师要跟踪指导。1.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比如第一遍可以采用浏览的方式通读全书,大略了解主要情节和人物,第二遍就可以细读,阅读精彩片断,揣摩人物形象,理解主要观点。2.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或阅读之时,向学生介绍写作背景、作家经历、作品简介。3.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边读边学习,写感悟写体会,不仅提高写作水平,也提高思想境界。4.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放手让学生去读,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把作品与生活联系起来,读出自己的想法,读出自己的观点,不懂之处教师及时点拨,二者融合,从而使学生的智慧大放光彩。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也不是无休止地拉一把,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相信,学生坚持阅读名著后,一定会为名著的博大精深而折服;一定会为名著的精彩曲折而吸引;也一定会为其中的某个人物而感慨而叹息。他们会和主人翁同哭同笑、同醉同乐。学生走进了作品,走进了生活,这样我们最终的意图不就达到了吗?让我们和学生一起共同阅读吧!学生在进步,我们也在进步!



献花(0)
+1
(本文系邰喜艳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