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高效备考“秘笈” [图文]
2018-12-12 | 阅:  转:  |  分享 
  
《燕赵都市报》2018年12月12日第20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高效备考“秘笈”



本报记者





名师简介:高梅,河北辛集中学地理教师,任教23年,现任宣传处主任、高三年级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模范教师、石家庄市骨干教师、全国优秀团干部。曾多次送高三毕业班,在石家庄市教科所《名师讲堂》做专题讲座。荣获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在《中国教育报》《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等发表论文30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9个。



作为文科里面的“理科”科目,地理的掌握程度总是困扰着高三学生。如何在一轮复习中巩固基础,高效复习,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河北辛集中学教师高梅认为,一轮复习应夯实基础,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疏通每一个知识点,注重图标,关注热点,通过强化训练,以提高解题能力。

一轮复习应夯实基础,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疏通每一个知识点,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准确把握主干知识,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注意对地理原理、规律的理解运用,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又要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使知识系统化,从而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如复习气候,要系统归纳气候类型的分布、判读、特点、重点区域或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及与地形、农业等的影响、地带性与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等。总之,主要强调“全面”“系统”两点。

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信息往往来源于图表,所谓“无图不成题”,如等值线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等,既考查对图表阅读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又考查空间判断、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能力。因此,考生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阅读、分析图表的能力训练,掌握判读步骤;运用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只有通过读图、填图、绘图、分析示意图等题型训练,才能提高应变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目前地理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热点、焦点问题有:人口老龄化、水土流失、荒漠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岛屿问题、自然灾害、科技成就、国际关系等。对这些事件,在复习中应做专题式“问题化”处理,弄清发生的地点及背景,注意从地理的角度去看热点;要把这个地区微观化,如位置、轮廓等,便于空间定位,增强判断的准确性;要找到与教材主干知识的“熔点”,与考点的结合点,命制试题的“切入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不断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内容应该具有鲜明的选择性,应根据不同时期的学习内容选择重要的基本概念、理论及综合能力方面的内容,选择易错而又确属重点的知识考点、学科交叉点和渗透点;题要典型,千万不要以题代替知识复习,不要过多钻研难题。做题时注意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中找到规律性、原理性、基础性的东西,以不变应万变。



























2









献花(0)
+1
(本文系杨华图书馆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