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论语研读(第17讲)
2018-12-19 | 阅:  转:  |  分享 
  
论语研读(第十七讲)教学内容:解读“季氏篇第十六”,本篇共14章,864字。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字、词、句进行注释;对章节进行语译;引导学员
进行学习、研究。原文解读把握义理、情理和条理,注重字词训诂、义理阐发。教学重点:本篇谈为国与修身。为国。孔子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反
对攻伐。“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若不修德即如齐景公一般,尽管有马千驷,死的时候百姓却无法称赞他,“民无德而称焉。”主张各司其职
,主张权力相对集中。反对篡逆谋弑,天子、诸侯、大夫、陪臣权力逐渐下移,如鲁国政权,日渐衰微。“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
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主张名正言顺,对国君夫人的称呼从不同的角度则有不同的称谓。修身。以友修身,“三友”即三种朋友,“友直,友谅,
友多闻。”以“三乐”为戒,“三乐”,即三种快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以“三愆”为鉴,“三愆”,三种错误,言谈浮躁
者、隐忍者、盲瞽者。“三戒”,三大戒律,少戒色,壮戒斗,老戒贪。“三畏”,三件敬畏之事,“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九思”
,行动则有九方面的思考,“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修身贵学,学诗,学礼,“不学
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修身贵善,“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苟志于仁,无恶矣。”三戒、三畏、九思、向善、学诗、学
礼皆是修身之细目。【原文】16.1季氏将伐颛臾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②!夫颛臾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③,且在邦域之中矣④。是社稷之臣⑤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⑥,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
有言曰⑦:‘陈力就列⑧,不能者止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⑩,则将焉用彼相矣⑾?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⑿,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⒀,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⒁。”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⒂。丘也闻,有国有家
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⒃。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⒄。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⒅,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
,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⒆,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⒇。”【注释】①颛
臾:鲁国的附庸国,在今山东费县东北。??②无乃:恐怕。猜测性语气。??③东蒙主:主持祭祀东蒙山的人。??④邦域之中:在
鲁国国境之内。??⑤社稷之臣:与国家共存亡的大臣。??⑥夫子:指季孙氏。??⑦周任:古代史官。??⑧陈力:尽自己的
力量。就列:进入朝臣行列。指担任职务。??⑨止:停止。指辞职。??⑩颠:跌倒。??⑾彼相:哪个助手。??⑿兕:雌的
犀牛。柙:关猛兽的木笼。??⒀固:坚固。费:费邑。季孙氏的采邑,在今山东费县。??⒁忧:祸害。??⒂疾:厌恨。舍曰:不
说。辞:借口。??⒃不安:不安定。?⒄倾:倾覆。??⒅远人:远方的人。来:招致。??⒆干戈:武力。??⒇萧墙之
内:萧墙,鲁国国君在宫门内所设立的屏风。这里借指以季孙氏为代表的贵族集团。后世把“萧墙之内”作为内部发生祸乱的代称。【语译】季氏准
备攻打颛臾。冉有、季路谒见孔子说:“季氏对颛臾将有事情发生。”孔子说:“冉求!这恐怕应该责备你吧!颛臾,先王曾经授权让他主持东蒙山
的祭祀,而且它的国土在鲁国封疆之内,也是国家的臣屬啊,为什么要攻打它呢?”冉有说:“是季孙想这样做,我们两个并不主张他这样做的。”
孔子说:“冉求!周任曾经说过:‘尽自己的能力去担任职务,如果不能胜任,就辞职不干。’今天别人遇到危险你不去扶持,别人跌倒在地,你不
去搀扶,那还要用你这个辅相干什么呢?而且,你的话说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逃出来,龟甲、美玉在盒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
:“今天的颛臾,城墙坚固而且接近季氏的采邑费城,现在不夺取,一定会给子孙后代留下祸害。”孔子说:“冉求!君子最厌恨不肯说自己贪得无
厌,反而强辞夺理找借口的人。我听说,治理国家和治理封地的人,不担忧贫困而担忧不平均,不担忧寡少而担忧不安定。因为分配平均了就没有贫
穷,社会和谐就不会感到人口少,社会安定就没有危险。能做到这样,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再修文德招致他们归附;现在国家四分五裂,又不能
固守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来自于萧墙之内吧。”【解读】本章是一篇短小精焊的驳论文,是一篇讨伐
贪欲的宣言书,也是一篇捍卫和平的宣言书,是对非正义战争的讨伐檄文。孔子因季氏伐颛臾一事对冉求进行严厉深入而又全面的批评,指出冉求错
误有三,A讨伐错误;B诿过错误;C文过错误。因此,全章可分三段:第一段:就事论事,析讨伐之错。春秋末期,天子大权旁落,诸侯纷争,诸
侯大权又旁落,大夫擅权。鲁国则由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大夫执掌大权,三家均是鲁国第二代君王鲁桓公之后,史称“三桓”。鲁国四分天
下,季氏有其二,因贪欲不止,意欲攻打在鲁国国家内的颛臾。冉求子路二人,处境、地位均很尴尬,介于两难境地,一是霸道,以武力经营天下,
一是王道,以文德征服天下。冉求子路一边供职于世代霸道之家,一边就学于圣贤王道之师。“季氏将伐颛臾。”从职责范围讲,食人俸禄,忠人职
守,不能不尽责,季氏欲伐,冉有亦当伐。从道德范畴讲,夫子道德文章,耳提面命,受业孔门,知其以武力经营天下不妥,冉有当止其伐。季氏将
伐颛臾,事关重大,欲不告孔子,恐日后师门不好交待,欲告孔子,难免受一场责难。在这样一种心理背景之下,来向孔子报告。“季氏将伐颛臾。
”“伐”《左传?庄公二十九年》说:“师有钟鼓曰伐。”一般是天子对叛逆者的讨伐,敲锣打鼓,公开进行,季氏攻打颛臾而用“伐”,表明季氏
以天子自居。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明明是大张旗鼓的进攻讨伐,一场人与人相残的血腥战争,冉求却说得轻描淡写,仅
仅是“有事于颛臾”,一个“事”字代替“伐”字,季氏将伐颛臾,举国之大战,岂有孔子不知之理,无论冉求说得多么巧妙,多么婉转,孔子一听
就明白,撇开子路直指冉求。冉求任季氏家臣,曾为季氏增加赋税,聚敛财富,孔子曾号召弟子们“鸣鼓攻之”。孔子猜测这次又是冉求与季氏合谋
串通,故撇开子路,直指冉求,直呼冉求之名。先是一句总论,“无乃尔是过与!”恐怕是你的过错吧,“无乃”是一个猜测性语气副词,孔子话语
的语气表面柔和,但结论却是斩钉截铁似的肯定,“无乃”与其说是语气不确定而缓和,不如说是孔子为后文申斥冉求而蓄势。接下三句分析季氏将
伐颛臾的过错。第一句,“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从历史角度看,从时间角度说,不能伐。第二句,“且在邦域之中。”从现实角度看,从空间角
度说,承袭历史,不可伐。第三句,“是社稷之臣也。”从事实角度看,从关系角度说,依据现实,鲁之附属,不必伐。客观历史不能伐,主观现实
不可伐,臣属关系不必伐。一言以蔽之,“何以伐为?”凭什么讨伐呢?第一段,孔子就讨伐颛臾一事,分析冉求讨伐之错三条。第二段,就事论言
,析扶持辅相之错。孔子义正辞严一番批评后,冉求抵挡不住,于是辩白说:“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夫子”指季氏,冉求这一句话,
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文过饰非,诿过于人,将讨伐之责推给季氏。第二层,子路义肝侠胆,敢作敢为,深受孔子喜爱,“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意
在拉子路作挡箭牌。冉求一推一挡,颇善辞令,听话者稍不留意,极易被冉求误引而将话题转移。孔子不吃这一套,仍是单刀直入,撇开非主题性话
题,抓住错误言论的实质予以斥责:“求”,第二次直呼其名,孔子恐其不服,引经据典以晓告。“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竭尽
全力,以就其职位,如若不能胜任,就该离去。孔子始终锁定冉求进一步申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犹如扶持盲瞽身边的“
辅相”,危险不去搀扶,颠跌却不去扶助,要你这样的“相”有什么用呢?冉求应该做到“危而当持,颠而当扶”,结果是“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从反面指责冉求在其位,不谋其政,任而不谋。孔子说到这里,意犹未尽,最后综合起来,又设一组比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喻指
季氏伐颛臾,季氏如猛虎,由内向外,出笼伤人。“龟玉”如颛臾,“椟中”如“域中”,虎兕出笼,由外而内毁于域中,虎兕出柙毁龟玉于椟中。
孔子善喻,一事两喻,一因一果,因果相接,一喻外而内,一喻内而外,贴切周密,曲尽其意。指责冉求在其位,不仅是“不谋其政,而且是毁其政
”,任而毁政,任而毁谋。第二段三句,正,反,合三层含义,周正严密,义正辞严。第三段,就事论事,析季氏贪欲之错。冉求两次讲话,两次遭
到孔子严厉的批评。冉求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一个借口不行,又找一个借口。“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费,季氏封
邑,颛臾,鲁国公邑,在费邑东北,两地距离较近,颛臾城池十分牢固,“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狼要吃羊,理由还不充足么?你看多么巧妙,多么堂皇的理由。孔子驳斥说:“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舍曰欲之”,心里明明想取,
想要,“欲之。”嘴里却说不取,不要,“舍曰。”明明是为己——扩大地盘,“舍曰欲之”,偏偏说为人——“后世必为子孙忧”,“必为之辞。
”巧找借口,欲盖弥彰,掩耳盗铃,心口相违。【原文】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①;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②;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③,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④。”
【注释】①礼乐征伐:制礼作乐和出兵讨伐。??②十世:十代。古代三十年为一世。希:少。??③陪臣:大夫的家臣。执国命:把持
国家政权。??④庶人:老百姓。【语译】孔子说:“天下政治清明,那么制礼作乐、出兵讨伐的大事由天子作出决定;天下政治黑暗,那么制
礼作乐、出兵讨伐的大事由诸侯作出决定。如果政令由诸侯决定,政权大概传到十代,很少还能继续传下去的。如果政令由大夫决定,大概只能传到
五代,很少不垮掉的。卿大夫的家臣掌握国家政权,最多传到三代,很少不垮掉的。天下政治清明,政权不会落在大夫手里。天下政治清明,老百姓
就不会议论朝政。”【解读】本章谈周朝政权演变的过程及规律。谈的也是中央集权以及礼制日渐衰微的过程,权利下移,公室衰落,也涉及集权与
分权的关系问题。“礼之用,和为贵”,礼,就是一种尊卑长幼的秩序。“先王之道斯为美”,“先王之道”就是一套完整的尊卑有序的礼制。“天
下有道,礼制健全,礼制全则名正,名正言顺,言顺事成,事成礼乐兴,礼乐兴则刑罚中。”那么,“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名不正,
则言不顺,言不顺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原文】16.3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①,政逮于
大夫四世矣②。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③。”【注释】①禄:俸禄。这里指代国家政权。去:丧失、离开。公室:鲁国王室。??②逮:及、到
。??③三桓:鲁国孟孙、叔孙、季孙氏三卿,他们都是鲁桓公之后,故称三桓。微:衰微。【语译】孔子说:“鲁国君主失去权力已经五代了
,政权落到季氏大夫手里已经四代了,所以鲁桓公的三房子孙也该衰微了。”【解读】本章同前章意义相近。“公室五世”指鲁宣公、成公、襄公、
昭公、定公。“大夫四世”指季氏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代。“三桓”,鲁桓公之后,仲孙、叔孙、季孙,后仲孙改称孟孙氏。此三家至鲁定公
时均呈衰落之势,政权由家臣掌握,如孔子上章所说:“陪臣执国命。”【原文】16.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①。友直,友谅②,友多
闻,益矣;友便辟③,友善柔④,友便佞⑤,损矣。”【注释】①损:损害。?②谅:信实。?③便辟:阿谀奉承。?④善柔:当面恭维,背
后诽谤。?⑤便佞:花言巧语。【语译】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
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解读】本章孔子
告诉我们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损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正直的朋友,帮助你成就仁德,
正直的朋友能正言直谏,“以友辅仁”。谅,诚信。诚信的朋友是你的依靠,诚信的朋友能忠信不欺,“信则人任之。”见闻广博的朋友,讨论学问
能帮助你获取知识和智慧,见多识广的朋友能识政治之要,“以文会友。”朱熹说:“友直则闻其过,友谅则进于诚,友多闻则进于明。”“便辟”
,便,偏也;辟,偏也。偏爱,偏嗜,偏好,凡事偏颇,不公正,不正直,不能修身者。因亲爱而偏私,因贱恶而偏恶,因畏敬而偏敬,因同情而偏
怜,因傲慢而偏激,一言以蔽之,“便辟”之谓。善柔,善于柔媚,谄媚,阿谀奉承,巴结讨好,“向则不若,背则谩之。”“工于媚悦而不谅。”
“便佞”,便言,巧言,“便佞”者能言善辩,非有学问,与“多闻”相反,“习于口语而无闻见之实。”【原文】16.5孔子曰:“益者三乐,
损者三乐。乐节礼乐①,乐道人之善②,乐多贤友③,益矣;乐骄乐④,乐佚游⑤,乐宴乐⑥,损矣。”【注释】①节:调节,节制。??②
善:优点、好处。??③贤友:好朋友。??④骄:骄傲。??⑤佚游:游荡。??⑥宴乐:以吃喝为乐。宴:宴会。【语译】孔子
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也有三种。以礼乐规范自己为喜好,以称赞他人的好处为喜好,以多交贤德的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
乐于骄奢淫逸,乐于游荡无度,乐于吃吃喝喝,这是有害的喜好。”【解读】本章孔子告诉我们什么是“益乐”,什么是“损乐”。快乐是儒家文化
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不论是学习,生活,交友,修道都需要快乐。“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礼之中,乐之和,以中和为节制
,以礼乐调节快乐,快乐要适中和谐,融洽适度。“乐道人之善。”“恶称人之恶。”君子成人之美,以道人之善成人之美为快乐,把快乐建立在别
人的快乐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乐多贤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均是友之贤德者。朋友相聚,“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切磋
道德学问,快乐无穷无尽,贤友多多益善,以多贤友为快乐。“益者三乐”,一乐,快乐的尺度,二乐,快乐的方式,三乐,快乐的源泉。“乐骄乐
”,以狂傲无羁为快乐。“乐佚游”,驰骋田猎心发狂,佚游惰慢而恶闻其善。“乐宴乐”,以吃吃喝喝为快乐,山吃海喝,肠肥脑满。“君子相交
淡如水。”以吃喝为淡,以问学为浓;“小人相交浓如油。”以吃喝为浓,以问学为淡。君子相聚,以切磋学问为快乐;小人相聚,以吃喝玩乐佚游
为快乐。损者三乐,一损无度,二损无善,三损无学。【原文】16.6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①: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②;言及之而不言谓之
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③。”【注释】①愆(qiān):过失,过错。?②及之:轮到他。?③颜色:脸色。指君子的脸色。瞽:瞎子。【
语译】孔子说:“在所侍奉君子面前说话容易犯三种过失:没有轮到他发言就抢着说,叫做急躁;轮到他发言而不说,叫做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就
贸然开口发言,就象是睁眼瞎。”【解读】本章孔子告诉我们言语“三愆”。三愆,言语方面的三种错误,均因心不静而生,“知者动,仁者静”,
心不宁静,不该你说,你却抢着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浮躁者心不静。该你说,你却隐忍不说,“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隐忍者,心中多
疑,狐疑不定,“中心疑者其辞枝”,中多疑者言辞枝蔓,与其言辞枝蔓,宁可不说。因疑而不静,因不静而不言,隐忍者心不静。不看环境,不看
听话者颜面气色的变化,口若悬河,夸夸其谈,“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瞽者,睁眼瞎,盲瞽者心不静。“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至远。”
【原文】16.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①;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②。
”【注释】①色:女色。???②得:贪。指贪求名利。【语译】孔子说:“君子应该戒备三件事:少年的时候,血气没有养成,要戒贪恋女
色;到了壮年,血气正当旺盛,要戒逞强好斗;到了进入老年,血气已经衰退,要戒贪得无厌。”【解读】本章孔子告诉我们“君子有三戒”。君子
三戒:戒时:少时、壮时、老时。戒因:血气,少之时,血气未定;及其壮也,血气方刚;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未定”“方刚”“既衰”,由初
而盛,由盛而衰。所戒内容:少时戒色,约三十岁以前,血气未稳。戒色,当戒,戒者非绝,戒者度也。壮时戒斗,约三十岁以上,血气方刚,精力
旺盛。戒斗,克伐好胜,当戒,非不克胜,戒者度也。老时戒贪,约五十岁以上,血气已衰,老而戒贪。老人当恬淡快乐,清思寡欲。戒贪戒得,不
是不得,而是得之有度。【原文】16.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①:畏天命,畏大人②,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③,侮圣人
之言④。”【注释】①畏:敬畏。?②大人:有修养有地位的人,也可指君亲师。?③狎:轻视,调戏。?④侮:侮慢。【语译】孔子说:“
君子有三件畏惧的事情:敬畏上天之大命,敬畏有位的大人,敬畏圣人的言语。小人则不知道天命而无所畏惧,轻视王公大人,侮慢圣人的言语。”
【解读】本章孔子谈“三畏”。三戒,戒事;三畏,戒心。君子当有所畏惧,若一无所畏,一无所惧,则会肆意妄为,无恶不作。“畏天命。”“天
命”人事以外未来不可知之事,冥冥之中事物运行发展而不可知的规律,在天命面前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小心谨慎。“畏大人。”“大人”一说
有位者,一说有德者,大人,即圣人。若“大人”即“圣人”,与后文“圣人之言”相重,应当是有位者。“畏大人”,人事以内可知之事,即畏惧
有位之人。畏位,即孟子所说的敬位,敬叔父呢,还是敬弟弟?假若弟弟在接受祭祀跪拜的位置,担任接受祭祀的代理人,“弟为尸”,那么就应该
“敬弟”,敬弟则是敬位,“大人”是有位之人,“畏大人”即畏位,敬位。“畏圣人之言。”“日月径天,江河行地,置之四海而皆准,行之万世
而不悖。”圣人之言,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准则,不得违抗。抗拒者即遭天命报应,人事谴责,灾祸不断。小人不畏天命,天报应;轻视大人,人报
应;侮慢圣人之言,肆意妄为,无所顾忌,天人共诛之。【原文】16.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语译】孔子说:“天生就有知识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掌握知识的人是次等人;遇到困难而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的
人;遇到困难还不愿学习的人,那是最下等的人。”【解读】从获取知识的角度来看人分四等。人是有层次的,“有教无类”的“类”也包含人的层
次,“因材施教”的“材”也包含人的层次,“类”即“材”。不能因为有类而不教,教者当无类,即“有教无类”,不能因为是材就教,材有贤愚
,教有等差,因材而教,也叫“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从对象群体角度讲,“因材施教”是从受教者个群体而言,人的层次是多方面的,从人格
境界角度看,有圣人,君子,小人;从心理范畴角度看,有仁,智,勇;从朋友交往的变化角度看,有共学,共立,共道,共权。【原文】16.1
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①:视思明,听思聪②,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③,见得思义。”【注释】①九思:九种思
考。???②聪:清楚。???③难:急难、后患。【语译】孔子说:“君子有九件事要认真思考。看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看明白,听的时候
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忠诚,办事要考虑是否认真,有疑问要考虑怎样请教别人,发怒
时要考虑有什么后患,得到名利时要考虑是否符合道义。”【解读】本章记载孔门反省的内容。君子九思,孔门内省工夫。“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
。”君子终日刚健,警惕慎行,多方反省。视若不思明,则有蔽障之误;听若不思聪,则有壅塞之失;色若不思温,则有暴戾之气;貌若不思恭,则
有乖张之形;言若不思忠,则有巧佞之怨;事若不思敬,则有敷衍之举;疑若不思问,则有愤悱之惑;忿若不思难,则有祸亲之灾;得若不思义,则
有贪欲伤廉之祸。九思之间,层次井然,条理清楚。【原文】16.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①,见不善如探汤②,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
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③。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注释】①不及:赶不上。???②探汤:手伸进沸水里。??③道:主张
。【语译】孔子说:“见到善的行为,就像赶不上似地努力追赶,看见不善的行为,就像手碰到沸水里似的赶快避开,我看见过这样的人了,我听见
过这样的话了。隐退闲居以保全自己的志向,履行仁义以实现自己的主张,我听见过这样的话了,但我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人。”【解读】本章讲两类
贤人:一类邦有道时的贤人,他们趋善而避恶;一类是邦无道时的贤人,他们避恶而趋善。前者在善境而避恶,后者在恶境而仍趋善,前者易,后者
难。趋善,“见贤思齐。”“见善如不及。”见善唯恐赶不上。避恶,“见不贤而内自省焉。”“见不善如探汤。”见恶如手入沸水,唯恐避之不及
,“邦有道”,趋善而避恶,洁身自好,修己以敬,克己复礼,均易做到。所以孔子说:“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既见其人,又闻其语。避恶
而趋善。天下混乱,国家无道,“邦无道则隐。”“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当隐居以避恶。隐居的方式有避世,避地,避色,避言之隐。【原文】
16.12齐景公有马千驷①,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②。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③,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注释】①千驷:四千匹马
。???②称:称道。??③首阳:首阳山,不详在何处。【语译】齐景公富有四千匹马,他死的时候,老百姓对他没有什么德行可称道。
伯夷、叔齐在首阳山下饿死,老百姓直到现在还在称赞他们。大概就是说这个意思吧?【解读】本章意在说明德主财辅。齐景公有财无德,伯夷叔齐
有德无财。“德”“财”似乎对立而不能统一,对立其实不是孔子的本意,孔子只是说:德财不能兼备统一的时候,宁取其德,勿取其财。犹如孟子
所说:“鱼亦我欲,熊掌亦我欲,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孟子在这里说的是取熊掌之德,不取鲍鱼之财。孔子更多的时候是说:“邦有道
,贫且贱,耻。”舜汤贵为天子,德为圣人,而拥有天下,有德乃有财,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财兼备,方是孔门圣贤。有财而无德,“民无德而
称焉。”系速朽之人,有德而无财,“民到于今称之”,当为不朽之人。“德”“财”关系理解不可偏颇。【原文】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①:
“子亦有异闻乎②?”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③。’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
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④。’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⑤。”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
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⑥。”【注释】①陈亢:即陈子禽,孔子的学生。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鲤,字伯鱼。??②异闻:特别的教导。③
无以言:不善于说话。??④立:立足于社会。??⑤斯:这个。??⑥远:指不偏爱。【语译】陈亢问孔鲤说:“你是否听到过老师特别的
教导?”孔鲤回答说:“没有。不过有一次,他独自站在那儿,我快步走过庭院,他问我:‘学《诗》没有?’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
学《诗》,就不会在社交中应答。’我后来就去学《诗》。又有一天,他也是独自站在那儿,我快步走过庭院,他又问我说:‘学《礼》了吗?’我
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身成事。’我后来就去学《礼》。我只听到过这二件事。”陈亢回去后,高兴地说:“
我问了一个问题,却得到三点收获:听到要学《诗》的道理;听到要学《礼》的道理;还听到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作风。”【解读】本章记载孔子教学无偏私的美德。陈亢以为圣人有偏私,对子女的教育与对弟子的教育有什么不同。他于是直接向孔子的儿子伯鱼打听,“子亦有异闻乎?”即“私下里先生对你有什么特别的教导吗?”伯鱼则将孔子两次对他进行教育的场景、内容以及作用一一告诉了陈亢。场景:“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曾经独立于庭院,我小步快跑经过庭院。场景,随意,非精心安排。内容:圣人指路,“学诗乎?”“学礼乎?”作用:“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姚义说:“夫教之以诗,则出辞气斯远暴慢矣,约之以礼,则动容貌斯立威严矣。”朱熹说:“事理通达而心气平和,故能言。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原文】16.14邦君之妻①,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②,称诸异邦曰寡小君③;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注释】①邦君:国君。???②邦人:国内人民。??③异邦:外国,别的国家。【语译】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呼她叫夫人,夫人自己称呼为小童,国内的人称呼她为君夫人;对其它国家的人面前便称她为寡小君;其它国家的人也称呼她为君夫人。【解读】本章记载多角度称谓的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把握自己的角色身份、位置。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身份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面前是多变的,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不论什么时候,什么环境或对象面前均需具有不同的角色或身份。把握身份,把握角色,找准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位置。如一个成年男子,在妻子面前是丈夫,在女儿面前是父亲,在父母面前是儿子,在学生面前是老师等。
献花(0)
+1
(本文系凌云悟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