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饮食控制缓解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分析_刘聪慧
2018-12-27 | 阅:  转:  |  分享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8年9月第7卷第3期JournalofElectrocardiogram(ElectronicEdition)September2018,Vol.7No.3·67·
其口腔溃疡复发率明显得到缓解,其总有效率达到93.33%,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通过检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
IgG抗体,可以有效缓解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复发率。
关键词:饮食控制;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治疗
1.3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性疾病,尤其是口腔溃
疡患者,如果没有注重饮食控制,很可能引起机体各系统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
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差异。
慢性疾病。一般情况下,人体摄入食物之后,直接经过消化系
统,最后被消化为氨基酸、甘油和单糖水平,进而转化为人体
2结果
所需的能量。但是由于不同的食物需要不同的酶消化,才能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差异有显
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如果食物摄入不合理,食物在体内
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很难被快速消化,最终进入肠道的是多肽和其他分子形式食
物,人体免疫系统针对有害物质进入免疫保护,合成相应的
3讨论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并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引发一
[1]
通过本次临床研究调查发现,观察组复发性口腔溃疡
系列症状和疾病。
患者,经过3个月饮食控制之后,对两组进行食物不耐受特异
性IgG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复发经过饮食控制之后,其口腔溃疡发作间歇期延长至3个月以
性口腔溃疡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上,溃疡自愈期缩短在2天以内,其总有效率达93.33%,对照
(33.5±5.1)岁,临床明确诊断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病史组患者中有26例患者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6.67%,明
(1.5±0.5)年,发作间歇期为(1.2±0.3)个月;每次口腔溃疡个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由此可见,饮食控制临床治疗方法能有
数<3个,患者均无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或肝肾功能
效控制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复发率,这主要是由于食物进入
不全等,近2个月来未使用过抗生素、糖皮质类激素药物,血
人体消化道之后,需要不同的酶进行消化,如果免疫系统把
常规各项指标正常,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正常。所有患者均符
这些进入体内的分子识别成有害物质,进而产生针对这些物
合纳入标准,所有体检者在近3个月之内有口腔溃疡病史。
质颗粒的过度保护免疫反应,合成相应食物受特异性IgG抗
1.2一般方法观察组30例患者均静脉抽取3mL血样,统一
体,并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就会引起一系列全身病
送深圳华大公司针对14种食物进行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
症和相关疾病,这种目前比较普遍接受的食物不耐受发病机
[2,3]
测。主治医生根据送检结果为每例患者制定相应的食谱表,
制,而相关研究表明,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行饮食控制,
并督促患者不可食用禁忌的食物。对照组患者不要求饮食控
能缓解患者复发率,改善患者病情,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制,3个月后回访两组患者溃疡自愈期和溃疡复发的间歇期。
参考文献
1封帅,华红.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国民间疗法,2013,10(9):74-76.
组别例数康复无效有效率
2筒冬根.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76例[J].中国中医药现
观察组3028293.33%
代远程教育,2013,10(15):45-46.
对照组3026486.67%
3徐晓芳.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
2
χ4.842
25(14):1906-1907.
P0.043
临床论著
提高危重患者安全转运评估率
谭成群,李爱群,谢燕梅,刘冠雄
(云浮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云浮527300)
摘要:目的研究提高危重患者安全转运评估率在临床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为研究阶段,抽取
2016年9月-2017年3月实施传统转送方式的637例危重症患者为对照组,抽取2017年3月-2017年9月实施改进转运方式的442
例危重患者为观察组。观察记录转运评估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数据。结果(1)观察组转运评估率为88.01%,对照组为
31.0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1%,对照组为11.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进转运方式能够准确提高重患者安全转运评估率,并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具有较高临床
推广价值。
关键词:危重患者;转运;安全;不良事件
危重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进行医院院前、院生轻微甚至严重的并发症,转运患者的病死率比平常高9.6%。
内、院外的转运,而这种转运需要持续药物和生命体征的维因此危重患者采用安全、有效的转运方式对降低危重患者死
[1]
持,所以危重患者的转运是一件大事。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涉亡率和伤残率有极大的积极意义。本院就442例危重患者实施
及病情、设备、转运人员等多个环节,转运风险普遍存在,可改进转运方式干预开展研究,旨在为明确改进转运方式在提
直接或间接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危险。有高危重患者安全转运评估率中的应用效果。
[2]
文献报道,高达71%的转运患者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