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研究计划(二)
凉水中心校于伟丽
课题自审批立项以来,已有近一年的时间了,经历了立项准备阶段和实验研究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入研究,克服重重困难,一直以课题研究的预期设计方案和目标进行研究,并不断总结经验,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及时调整课题研究措施的策略,加强对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有效性进行研讨。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稳定,高效地开展研究,我们课题组对今后工作做如下计划:
一、继续加强理论学习。根据本校情况,对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方法进行跟踪调查分析,有效调整研究工作的进程。
二、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及时反馈、调控课题研究,加强交流,争取以优异的成绩结题课题研究在学校工作的重要性,要求课题组在具体实践中坚持科研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操作性原则,做好各方面的支持、指导工作。
三、开展口语交际课研讨活动。共同探讨“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专题。
1、将校际交流活动贯穿于日常教学中。
在每学期的学校教导计划里,关于公开课活动,主管教研工作的金主任就把口语交际课的研讨也列入其中,每学期课题组老师至少提供一节关于口语交际的课例供大家研讨。老师和学生们或深情并茂的的讲述、或隽秀飘逸的板演;或其乐融融的互动、或趣味盎然的游戏……体现了我校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积极成效。本学年上学期我们课题组准备两节教研课,于伟丽老师的《奇妙的动物世界》,刘颖老师的《小小新闻发布会》正在积极的筹备中。
2、创造口语交际实践机会,拓展口语交际的空间。
口语表达能力,课题组教师除了在语文教学的各环节中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外,还经常结合日常生活开展各项活动,为口语交际的教学提供生活的源泉。
在低年级来开展活动:
(1)文明礼貌用语比赛活动。运用14字文明礼貌用语“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这项活动在低年级进行。
(2)开展“护蛋活动——感恩母亲”活动,在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既感受到母亲的不易,又能在交流中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体会到妈妈保护自己子女的艰辛。
在中年级来开展活动:
(3)口述见闻活动
即在语文课前几分钟,开展三分钟新闻传真活动。这个活动可以为学生积累的课外知识搭建交流的平台。每次语文课上,利用三分钟的时间让一两名学生把自己收集的新闻讲给同学听,和大家交流沟通,有时这个环节会持续十几分钟,学生们能抓住一个话题或针对某一同学的话语,引发出自己的生活实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在这种“你一言,我一语”的互动交流过程中迸发出火花,张扬了个性。虽然教案搁浅了,但学生们的思绪已远航,他们学着并快乐着。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锻炼,天天坚持还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这些活动也为课题组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4)祝贺感谢活动
如何向学习进步的同学、过生日的朋友、做了好事被表扬的同学等表示祝贺,并要求受到祝贺的同学说几句感谢的话。就这样的礼仪教育我们也将它有机地结合到口语交际活动中,学生在这样的氛围里耳濡目染,文明的语言就此播种,长叶,开花,结果。
在高年级开展活动:
(5)自由议论活动
课题组老师还根据训练的要求,选择学校近期发生的某一件事或某种现象,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以提高口语交际与明辨是非的能力。
(6)家校一体活动
课题组教师还与家长配合,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如一年一度的春游活动,孩子们总是兴致勃勃,我们让学生回家后把游玩的见闻说给家长听,请家长评一评。逢上传统节假日,就倡导学生帮父母买东西,送小礼物表达自己的心意。平时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购物活动,锻炼学生社会口语交际能力。
以上几项活动,准备让低中高年段的班主任,刘建成老师,刘坤老师,戴贵全老师做汇报课展示。
四、课题论证,总结交流。
1、逐步完善,解决课题中存在的不足问题。
2、经验交流,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进行反思工作。
3、收集实验班教师论文,教学设计等过程性材料。
4、写结题申请,结题报告。
时间安排:2017年4月:跟踪调查,小组研讨,示范课展示
于伟丽老师《奇妙的动物世界》
刘颖老师《小小新闻发布会》
2017年10月:总结经验,活动课展示
刘建成老师《文明礼貌用语》
刘坤老师《护蛋活动——感恩母亲》交流会
戴贵全《怎样才能做一名文明好少年》
2017年11月:收集材料,准备结题。
2017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