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2018-12-31 | 阅:  转:  |  分享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龙泉育才学校初中语文组王鸿博

教学目标:

1.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表达了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2.品味赏析语言,学习本文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的方法。?

2.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隐于山石之间的永州小石潭水清境幽,月光下的承天寺空明宁静,带有原始森林气息的台湾阿里山风光如画,别具魅力。今天我们就跟随李舵到西双版纳去游历一番,那里又会有什么样的热带风情呢?

二、浏览诊断整体感知:

1.文章开头一段写什么?有何作用??

2.文章五个部分,具体写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写的??

明确:?

文章开头一段是全文的引子。概括了全文的内容,点明了题目,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全文除开头一段文字外,由五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设有小标题。

高高望天树

竹楼映蓝天

美丽悠悠野象谷

妩媚傣寨水

笑对生与死

三、确认标识,感知美丽

1.在游览西双版纳的作者眼中,西双版纳有哪些美丽之处呢?请同学在课文找出:哪些语句写出了西双版纳的美丽?

高高望天树

1)望天树直插蓝天,高约60多米。(“插”写出其笔直的挺拔雄姿)

2)热带雨林中,有很多藤状植物,像蛇一样缠在大树上。(用比喻具体描述藤状植物的

形状,形象)

竹楼映蓝天

1)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于蓝天绿地之间。(生动形象地描绘竹楼外形)

2)主人家里的老大爷蹲在竹楼上抽着自制的雪茄烟,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活像一尊雕像。(静态中呈现动态,用比喻表现对傣族老人的尊敬和崇拜)

悠悠野象谷

大概是因为手中那块甜如蜜汁的热带菠萝的吸引,表演一结束,一头大象直接冲我就过来了。……眼看那大家伙得意洋洋地将菠萝卷入口中还不忘用鼻子将竹签拔出来扔掉,真叫人有点哭笑不得。我顺手给它一块钱,它点头一叫表示感谢,然后踱到水果摊前去买香蕉。(拟人化描写生动展现大象的情态)

妩媚傣寨水

1)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男人先用自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子粗粗打一遍,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木棰再细细地打谷子。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赏析:男人“粗粗打一遍”与女人“细细地打谷子”形成鲜明对比。一粗一细,先粗后细,相辅相成。女人们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手中挥舞着木棰”,在“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这幅风情画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妩媚之极,也透露出作者十分喜爱的感情。

2)他们的村寨大多坐落在平坝、江边、湖畔,一座座竹楼掩映在翠竹丛林中。(勾勒出具有美感的图景)

3)人们在河边涮洗着新摘下来地青菜和衣服;每当傍晚时分,酷爱清洁地女人们就会来到河里洗澡,平日里穿地五颜六色地筒裙,这是变成了一个个色彩斑斓地“浴罩”浮在水面上,他们有时还在水中嬉戏,在夕阳的映衬下,更显出几分妩媚。(色彩斑斓,充满生活情趣和诗情画意,流露作者喜爱之情)

笑对生与死

坐上竹排在小河上漂流,看着河里一簇簇翠竹、绿树,和眼前的这一切,就仿佛漫游在一幅民族风情的画卷里。(概括了西双版纳美丽的风光和民俗风情)



2.赏析了这些句子,领略了西双版纳的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醇厚的民俗风情,你将如何向家人或朋友介绍呢?

四、归纳演绎,小结课文

1.把握主旨

本文通过作者亲身游历西双版纳,介绍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热带雨林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显示了当地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2.写作特点:

用小标题构建文章

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

五、及时演练,拓展延伸:

1.请仿照“这次,我终于飞到了西双版纳,在那醉人的暖风中,观热带雨林,涉澜沧碧水,登傣家竹楼,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图片,留下了一串串彩色的记忆……”,概括你游览过的一处名胜的经历。

六、板书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

李舵

高高望天树

竹楼映蓝天热爱祖国美丽风光

美丽悠悠野象谷

妩媚傣寨水热爱少数民族文化

笑对生与死

















3









献花(0)
+1
(本文系xiaoxi040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