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housc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梦笔生花清华园——彭福荫书法集》 序言
2019-01-06 | 阅:  转:  |  分享 
  
跋(草稿)我真诚地祝贺彭福荫教授的书法集隆重问世!久已期盼,今天终于实现,我们十分高兴!彭教授是我很尊敬的老师。记得1954年考进清华,入学
不久,在第一次画法几何的辅导课上见到他,那时他还是一位年轻的助教。这堂课要求每位学生画一张零件图,我画完了请他审查,他看后说:“你
的字写得很好,但是不标准。”因为图上的数字我都写成印刷体,而不是工程画的标准体。他站在我的背后,直到我把全部数字都改正,他才满意地
离开。这件事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启迪,这句话也成为我永恒的记忆。彭老师有一枚闲章“三千桃李富翁”,他解释说,他教过的清华学子足有300
0人,他是拥有3000桃李的富翁。那口气十分自豪,而我就是其中之一。彭老师在机械制图和工程画的学科领域,用他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
用他一生的心血,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默默耕耘,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博得了广大师生和同行同仁的交口称赞。在退休之后,他却没有停止
脚步颐养天年,而是选择了第二个学科领域;他要为自己创造新天地,迎接挑战,开辟未来,这就是书法,而且一干就是20年。他把自己前后两段
历史,概括为一幅对联:六十年杏坛躬耕,二十载墨海学缘。二十年来他虚心地拜师求教,從修炼书法基本功做起。他苦心临摹石鼓文、金鼎文,反
复临摹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唐代怀素的《自叙帖》,宋代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和元代赵孟頫书写的苏轼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等等。这些临摹为他奠定了书法的坚实基础,也为他的书法风格潜入了魏晋遗风和唐宋古韵。今天他已具有篆隶行草楷各种书体的深厚功底。各种书
体自如运用,加上他的潜心钻研和锐意创新,他创作出许多独具匠心的杰出作品。他的字既有严格的法度,又有传统的古典美,既俊逸挺拔,又潇洒
自如。幽美的线条、字间的心连、变幻的章法、独特的风格,构成一幅幅和谐的画面,让人看后,有一种愉悦的享受,韵味无穷,美不胜收。彭老师
的作品很多,有不少获奖的珍品,本书法集选取了150余幅。其中有横幅,条幅,斗方不等。有一幅一字的,如“龍”、“虎”等,字大如斗,颇
具顶天立地之势;有一幅几字的,如“振兴中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经典警句,似有警钟长鸣之声;更多的是书写古今名人名诗名篇,
但也有相当多的自撰自书的诗词,其内容反映着书者当时的喜好和意向。我感觉彭老师自撰自书的诗词最能反映他自己的内心情感和理想追求。從诗
文的激昂慷慨和书写的抑扬顿挫中,我们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作者跳动的脉搏和激越的心情,能够深深地领悟到他对清华的热爱,对山河的赞美,对祖
国的忠诚,对党的坚贞,对一切美好事物和人物的歌颂!清代文人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我
很赞成这个看法,书法不仅能显现书者的学问和才华,也能显现他的志向和人品。当我们捧起彭老师的这本书法集,一页一页地翻动的时候,我们读
的是文字,欣赏的是书法,实际上,我们领会的是书者的人生,学习的是书者的品德!彭老师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就润含在字里行间,他为我和
我们老年人树立了学习的典范。彭老师善于绘画,我见到的虽不多,但所见皆精。收在本集子里的画,有八大仙桃一幅,题字是“五千桃实大如斗,
三千桃李大富翁”,构图新颖,彩色鲜艳,仙桃鲜美欲滴。另一幅画的是风中劲竹,题字是“画竹有声风满堂”。竹叶浓淡相间,很有表现力。我都
很喜欢。彭老师已进入耄耋之年,但是他仍然承担着清华园老龄大学和北大老年书法爱好者的书法课程以及清华大学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一职。在
书画研究会内经常组织书法沙龙,并亲自主讲书法名家的创作特点和历史贡献,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传播历久弥新的书法艺术奋发努力。平时得空
则挥毫书写,笔耕不辍,高风可仰,令人钦佩。二十载墨海学缘,退休后的20年,是彭老师勤奋耕耘的20年,也是他在书法创作、书法研究、书
法教育和书法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成就和作出贡献的20年。值此彭老师书法集出版发行之际,写此短文以表祝贺,并衷心祝福彭老师健康长寿,
有更多更新的书画精品问世!对彭老师多年来的关心和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我的挚友香港资深企业家李贤凯先生仰慕彭老师的书法造诣并资助出版这本书法集,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赞赏和感谢!侯世昌2014年5月28日于清华园
献花(0)
+1
(本文系housc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