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3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题及参考答案与评分说明
2019-01-09 | 阅:  转:  |  分享 
  
湖北咸宁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撮合(cuō)??颚骨(é)?褶皱(zhě)?在劫难逃(jié)

B.挑衅(xìn)??洗濯(zhuó)?狡黠(xiá)春华秋实(huá)

C.贮蓄(zhù)??虔信(qián)瘠薄(jǐ)??筋疲力竭(jīn)

D.睥睨(pì)?愧怍(zuò)?技俩(jì)??吹毛求疵(cī)

2、按课文默写古诗。(4分)

(1)荷笠带斜阳,。(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2),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3)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运用拟人化手法,把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他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的两句是:,。

(4)杜甫的《登楼》一诗中,“,”两句诗人由登楼所见之春色联想到古今世势的纷纭变化,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辛勤劳动”“资源匮乏”“空气污染”“道德高尚”这四个短语中,“辛勤劳动”与其他三个结构不同。

B.“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话题转变。

C.“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艳阳跳跃。

D.“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该句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及马国等地的经历。

B.“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句中的“终于”“不”“颇”都是副词。

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是个病句,应删掉“由于”,或去掉“给”并把“带来”改为“受到”。

D.自传和小传都要真实地写出人物的诞生地、出生年月、主要经历等,也可以写成传记体小说或故事。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A.这里的景色真美!山脚下,温泉河静静流淌,碧波粼粼

B.这里的景色真美!山脚下,静静流淌的温泉河,碧波粼粼

C.那儿的景色真美!山脚下,温泉河静静流淌,碧波粼粼

D.那儿的景色真美!山脚下,静静流淌的温泉河,碧波粼粼

6、名著导读。(3分)

上面这段话选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的心情。由此可见,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的人。

7、综合性学习。(5分)

学校开展一次以“看漫画,学语文”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仔细观察右边一幅漫画,并根据它下面的提示语,用一个成语概括出漫画的寓意。(1分)

(2)你的表哥能力很强,但他在公司里职位很低,一直不被重用,内心感到很郁闷。这时如果要你劝劝你表哥,请你想想应该怎么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或引用一句俗语)。(2分)??(3)学校要举办一次漫画展览,请你从寓意、构思等角度为这幅漫画写一段推荐语。(2分)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14分)

掌声/高军

8、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3分)?

9、体会文中画线句“我一下子惊呆了”和“我心中一惊”,说说两个“惊”字表现的人物心理有何不同。(2分)10、下列有关本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⑵段中“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一句的作用是为接下来矛盾的突然出现蓄势。

B.从高老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仅有理性,而且有智慧,善于克制自己又能随机应变的老师。

C.第(27)段写李晓成为作家和王娜娜在法国留学且博士后在读这一结果,印证了这两个学生都不是“坏学生”。?

D.从这篇小说的主旨来看,是要告诫同学们要尊重老师,不要随意损害老师的人格尊严,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11、仔细揣摩本文第(25)段写王娜娜发言的文字,体会它对推动小说的情节发展起到什么作用。(3分)

12、本文的标题若改为“一堂难忘的语文课”好不好?请简述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2分)

13、揣摩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完成①②小题。(3分)

它都能穿梭般飞来飞去,从不会撞在什么东西上。

①这句话说明蝙蝠飞行的哪两个特点?a.b.?

②该句表意很准确,你认为哪个词语最能体现b特点??

14、文中第③段画线句使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请在本段中再找一例。(3分)

说明方法:例句:

15、下列各项中的例句与前面的概括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A.体积小?“蝙蝠声纳系统最多也不过几克重”

B.速度快?“能在一秒钟之内捕捉和分辨250组回声”

C.区分准?“能区分十字形与圆形物体,能区分是虫子还是纸片”

D.抗扰强?“耳朵听到回声,就能判明物体的距离和大小”

16、下面有关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主要说明了蝙蝠有一套优异的“回声定位”的声纳系统,从而使它具备夜间飞行和捕食昆虫的独特本领。

B.第③段中“它能分辨用十分之一毫米粗的线织成的网,并能根据网洞大小而收缩两翼敏捷穿过。”一句主要是为了说明蝙蝠反应敏捷这一特点。

C.第②段用人造声纳与蝙蝠的天然声纳作对比,是为了突出后者更小巧,性能更优越。

D.第③段中介绍蝙蝠回声定位的过程是:发射超声波→超声波被反射→接收回声→分辨物体。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12分)

浅谈态度/姜以刚

17、请仔细揣摩第①段前两句的表达特点,在画线处填写两个四字短语,使句意一致,句式相同。(2分)

18、第③自然段列举孟冬的例子,其作用是什么?(2分)

19、结合全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态度是学业和事业的催化剂,在学习和工作时,有了好的态度,你的人生就会更精彩。

B.第⑤段是从反面来举例证明分论点的,而其他段落是从正面举例论证。

C.本文都是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D.第⑤段中列举方仲永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一个人即使有再高的天赋,也要不断学习,才能有所成就,否则一事无成。

20、本文有些句子语言优美、含义隽永,试对最后一段的画线句子作点赏析。(2分)

21、第⑦段柳公权的例子除了给我们感动外,还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再列举出一个恰当的事例予以证明。(3分)(四)阅读文言文《隆中对》(节选),完成22~26题。(12分)

2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由是先主遂诣亮(告诉)B.此人可就见(接近、趋向)

C.先主器之(器重,重视)?D.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2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则名微而众寡?而其主不能守

B.此用武之国?或置酒而招之

C.因屏人曰:“汉室倾颓……”?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信义著于四海?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24、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①将军宜枉驾顾之。②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25、下列有关选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从分析天下形势,并提出对策、蓝图中,可见诸葛亮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天才的预见能力。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可能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必要性。

C.选段层次清晰、结构谨严,围绕“隆中对”的“对”前、“对”中、“对”后依次写来,且详略十分得当。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如结尾一个“善”字,就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26、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根据文意,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能用原文中的词)。(2分)

①孙权:②益州:?

三、写作表达。(50分)

27、生活中许多人、事、物都会面临类似于松树的选择,会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请以“的拒绝”为题,写一篇文章。①紧扣材料,确定选材和立意;②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横线上可填一个词或一个短语;③可以编童话、讲故事,也可以阐述某种感想或看法,要有真情实感;④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⑤不得抄袭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⑥不少于600字;⑦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积累运用(20分)

1、B(2分。A项“é”为“è”;C项“jǐ”为“jí”,“筋”为“精”,音jīng;D项“技”为“伎”)

2、(1)青山独归远(2)牧人驱犊返(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4)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4分。每小题1分,错、漏或添一字该小题不得分)

3、A(2分。B项破折号表解释说明;C项主干是“艳阳跳跃,打扮”;D项没有比喻修辞手法)

4、D(2分。自传和小传都不应写成传记体小说或故事)

5、C(2分。一是注意空间关系,应用“那”来远指;二是要句式一致,应该与最后一句句式相同。)

6、《鉴略》?被父亲强迫背书的扫兴、无奈和痛苦对“我”要求过于严格,完全不顾及孩子心理(3分。每空1分,后两空意思相近也可)

7、(1)大材小用(1分)

(2)示例一:表哥,我相信你确实有才,是千里马总有奋蹄的一天(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相信真正的人才总有一天会受到重用的。

示例二:表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只要你是个人才,总会有你施展才华的地方。(2分。意思相近,语句通顺,能够运用比喻修辞或引用一句俗语即可)

(3)示例:我推荐这幅漫画,它构思巧妙,寓意深刻。砍掉一棵参天大树,只是想做一双小小的筷子。警示人们要物尽所值,不要大材小用。(2分。从构思、寓意等角度,结合画面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14分

8、高老师面对突发事件,巧妙地把黑板上的那句话变成说话课的题目,与学生交流,不仅使自己摆脱了窘境,而且把对抗化解成对话,使教师形象在学生心中更加高大。(3分。能答出①“突发”、“偶发”或“意外”,②“巧妙”或“机智”,③“对抗”、“对话”三个要点,每个1分)

9、第一个“惊”是震惊,甚至有被学生捉弄之后的生气、愤怒。第二个“惊”是惊叹,意想不到,同时内心还隐含一丝对学生能明察秋毫、善解人意的惊喜。(2分。若第一个答出“震惊”、“震怒”、“生气”、“愤怒”等,第二个答出“惊叹”、“惊喜”、“意想不到”等即可给满分)

10、D(3分。小说的主旨是启示老师们要理性、智慧地处理突发事件,这样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教育效果)

11、这段文字揭开了前文所设置的悬念。(3分)

12、不好。理由:以“掌声”为题,内涵更为丰富,事件本身、人物情感及评价都融入在“掌声”这一文题中。而“一堂难忘的语文课”仅就事件本身而拟题,内涵显得单薄。(3分。意思相近即可给满分;若答“好”并阐述了理由的均不给分)

(二)12分

13、①a.速度极快?b.方向精准(方向感强、极其灵敏)。②从(或“从不”)(3分。第①小题2分,每点1分;第②小题1分)

14、说明方法:作比较?例句:而人造声纳,却难于排除声波折射和水下反响的干扰,抗噪声能力比蝙蝠差了很多。(或:“即使人为地去干扰蝙蝠,哪怕干扰噪声比它发出的超声波强一二百倍,它仍能有效地工作。”“蝙蝠声纳系统最多也不过几克重,……瞠目结舌了。”)(3分。说明方法2分,例句1分)

15、D(3分。该项例句是说明蝙蝠声纳系统灵敏度高)

16、B(3分。该句主要是说明蝙蝠声纳的分辨本领高)

(三)12分

17、示例:曲折向上(奋力向上、努力向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等)(2分。只要意思相同即可给分,但要注意前一短语表示行为,后一短语表示精神,否则扣分。)

18、列举孟冬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分论点(一个人要有诚心,才能感动天地),增加说理的趣味性。(2分)

19、C(3分。本文还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

20、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把新鲜的空气比作良好的态度,形象生动地论证了良好的态度对一个人有所作为的重要作用。(2分)

21、启示:要实现人生理想,就要坚持自己的志趣,矢志不渝,即使出身贫贱,也能终成大器。(2分。意思相近即可)?事例如:朱元璋小时候当过放牛娃、乞丐、和尚,但他不屈服于命运,最后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1分。若考生列举其他事例符合启示内容也可)

(四)12分

22、A(2分。“诣”,拜访)

23、D(2分。A依次表顺接、反接;B依次为助词、代词;C依次为“于是”、“凭借”)

24、①将军(指刘备)应该屈尊亲自前去拜访他。②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你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4分。每小题2分。第①题“枉驾”“顾”各0.5分,句意1分;第②题“已”“安”各0.5分,句意1分)

25、B(2分。先论述“必要性”,再论述“可能性”)

26、①联(合);②夺(取,占)(2分。每空1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7、评分标准及评分说明

(一)评分标准



(二)评分说明

①各作文阅卷小组在阅卷前,必须认真学习作文评分标准和评分说明,并认真组织试评部分试卷,以便更好地把握各等级评分标准,确保作文阅卷质量。

②能紧扣材料,抓住材料中“但是”、“其他选择”等隐含信息,从反面进行选材、立意的作文可酌情判给高分。

③凡有真情实感,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语言较生动得体的文章一律归入二类卷评分,并以此作为参照标准,确定其他作文的档次。

④提倡给有创意的作文满分。原则上,满分卷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

⑤字数严重不足、明显抄袭或套作的,一律作为五类卷评分,分值10—25分。

⑥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的,加3分,反之,扣3分;暴露了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的扣2分。

⑦凡认为观点有严重问题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答卷,或明显抄袭、照搬试卷阅读材料的答卷,应提请阅卷领导小组裁定。
献花(0)
+1
(本文系蓝色时光舞...首藏)